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

妙安眨巴着杏眼,和莊雍容的足利鶴一起看着笑吟吟和她們敘話的老太后、皇后。

老太后則是看着二女心下感嘆,癡虎兒果真是好福氣。

這二女哪怕是站在一起亦是各有千秋,頗有爭奇鬥豔之感。

妙安俏皮嬌憨如精靈一般讓人見之則喜,端的是無比可人。

而這足利鶴則是端莊嫵媚風儀卓越,頗有大家之氣。

“哀家也不和你們套什麼虛言了,此次尋你們二人來是想讓你們給出出主意。”

老太后略有些疲憊的在支開了小正德後,對着二女微笑着輕嘆道。

“哀家與皇后家裡那個幾個不爭氣鬧下的事情,你們大概也知曉了罷!”

妙安和足利鶴當然是知道的,這件事情張侖又沒瞞着她們。

只是妙安對這類事情本身就不是很關心,對她來說這事兒還不抵晚上少爺踢被子重要。

足利鶴倒是略有關心,但也僅限於略有。

但對於她來說此事重要性還沒有昨兒晚飯夫君多吃了幾塊羊肉,得讓廚娘今天多做點兒這事兒要緊。

“恩出於上,帝寵爲尊。”

先開口的是足利鶴,卻見她嫣然一笑微微躬身輕聲道:“臣女的建議,是最好循陛下的意思走。”

“哦?!公主殿下還請道來!”

周太后聽得這話再結合了之前張皇后所說的,頓時略有所悟。

“太后、娘娘之恩寵皆出於帝王家,帝寵猶在則萬事無憂。帝寵若失,則萬事皆休。”

足利鶴那銀盤面兒上盡顯貴氣,柔聲細語的言道:“所以當務之急,是需固帝寵。”

周太后聽得這話不由得雙眼放光心裡鼓掌,着啊!

只要皇帝的恩寵猶在那要什麼,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殿下此言甚是有理!”張皇后亦是目光灼灼,不住的點頭:“且問當此事當如何操作?!”

足利鶴微微一笑,輕聲道:“陛下此時急需涉事豪門貴戚支持,而太后、娘娘則是此事的重中之重!”

“所以……若說建議則是兩點,一則便是請太后與娘娘下兩道懿旨:

其一、往家中斥其不遵律法、有負皇恩。令其立即退還所佔官田、屯田不得有誤。

其二、往管教營地去,同樣是斥責,並命其好生讀書悔改。”

“若出得管教後再犯,則奏請陛下奪爵貶往九邊!”

頓了頓,足利微微躬身繼續道:“再則,太后與娘娘當往陛下處當衆請罪。”

“並請陛下命戶部前往,丈量兩家歸還之田畝……”

剛開始老太后和張皇后還有些疑惑,這不是讓家裡吃虧了麼。

但隨即結合了剛纔足利鶴所說的“帝寵”頓時明白了,這是納投名狀以退爲進啊!

陛下需要涉事豪門貴戚的支持,自己兩家毫不猶豫的率先割肉給陛下墊臺階。

這人情得多大啊?!這面兒得多大啊!

此事之後那就是陛下欠下了兩家的人情了,難道皇帝還會不補償?!

一個是自己皇祖母,一個是自己皇后。

她們都在割自家的肉來支持自己啊,皇帝感動之餘能讓兩家人吃虧?!

天子富有天下,只要帝寵猶在什麼好處還不是就一句話的事兒?!

“公主一番話堪如撥雲見日,老身與皇后欠你一個人情啊!”

周太后沉吟了會兒,才緩緩的擡起頭看着足利鶴莊重的道:“公主以後需多來宮裡走動一番。”

“太后與娘娘不嫌棄臣女化外野人,臣女自是願意的。”

周太后這個時候看到了眨巴着杏眼若有所思的妙安,頓時笑了:“妙安小福寶,你可是有甚建議麼?!”

這是那日妙安入大內來演武,後來又與太后聊扶桑故事。

老太后一高興誇她真真是有福氣的寶貝,邊上的陳惟貞見狀便笑着說不若妙安妹妹便叫個福寶吧!

妙安倒是也覺着這名兒有福氣,當時也就笑着應下了。

“回太后的話,妙安不是有建議。只是想起少爺的一句話。”

老太后本來就是那玉螭虎的鐵桿粉絲,一聽是自己喜歡的那癡虎兒的話頓時來興趣了。

“你家少爺乃是大才,所言一定極有道理!且說來老身聽聽。”

足利鶴心裡嘆氣,妙安這死丫頭就是長的比自己討喜多了。

看看老太后初見自己的時候自稱都是“哀家”,直至自己給她出了主意才換做“老身”。

到了妙安這裡,人家直接就自稱“老身”了。

可別小看了這一點兒稱謂的變化,實際上這折射出的是遠近親疏。

“哀家”這是在禮儀場面見足利鶴呢,而“老身”人家這是在跟妙安拉家常。

對兩人的稱呼也能夠看出區別來,叫妙安是“妙安小福寶”。

到了足利鶴這裡就是“公主殿下”、“殿下”了。

“少爺說,人啊!忙則無禍患,閒便生是非!”

妙安努力裝出自家俊俏公子說這話時候的神態:“脫得農事不勞,則不知疾苦。久便成害也!”

老太后聽得妙安的話不由得低頭沉吟了起來,這次即便是有足利妙計度過了。

那下次呢?以後呢?

張皇后也覺着這番話頗爲發人深省,自己還在能救一時。

可誰敢保證每次都能過關?!誰又敢保證,以後他們就不會再犯?!

“除了征戰時,公子每日在莊上都會換粗布打理一會兒莊田、花果林子。”

卻見妙安眨巴着自己的杏眼,聲若翠鸝:“家裡的子弟們,除了讀書習武也是需做農事的哩!”

“莫說他們了,本宮也需隨虎哥兒一起勞作農事的。”

卻聽得這個時候宮女來報,說小正德跑回來了。

呼哧呼哧的跑回來的小正德剛好聽到妙安說張小公爺做農活兒,隨即馬上接口道。

“農事不勞作還真是不知飯食來之疾苦,陸放翁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是沒錯的。”

便是此時,那門外伺候的劉瑾似乎想說些什麼卻又飛快的低下了頭去。

周太后在上首中間的羅漢牀坐着,自然是一眼就看到了門外的劉瑾。

“那是伺候太子的內官罷?你想說什麼,可說來哀家聽聽。”

劉瑾得了允許才躬身進來,大禮拜下報上名字才恭敬的道:“內臣是想說,小公爺所制農事於太子確有大用!”

第六百七十一章 獨木難支將傾廈,盟約守望或能存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九十三章 老少狐狸齊開會,驢嘴跟前拴蘿蔔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路易威登攜言去,荒僻宅院三問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后很森氣,後果很嚴重第六百四十九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貳)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兩頭狐狸多算計,暗裡行棋鬥不明(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捌)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六十九章 欲讓其效死,必先予重金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五十一章 京師故事,倒黴錢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圍觀都看戲,螭虎到場要揍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御前陳請收兵權,金山一座釣諸部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三百七十一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朝堂唱和定經筵,黑心大佬籤合約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左臉煞筆馬伯穎,右臉青年劉叔舟第七百三十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肆)第五百六十三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炮臺收得朝臣志,畢業堪備新軍服第五百五十八章 帝國團寵玉螭虎,橫行無忌開無敵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紳豪商害甚大,禍國殃民須剷除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士出征車馬行,粵北大地剿匪記(中)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三百九十三章 士紳豪商害甚大,禍國殃民須剷除第一百一十七章 蓮如一向宗,大威德明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經筵之日臨,各方皆摒息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宦商賈皆驚懼,粵北闖海盜匪多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七百五十七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叄)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十六章 如玉少年郎,潤筆寶文堂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六百八十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玖)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草廬惡客來,一口毒舌張癡虎第八百三十八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陛下帝國都重要,一切爲了元老院第二百零四章 憂心忡忡朝堂衆,癡虎御前再罵人第八百零四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陸)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二百零八章 計然一策初實戰,三大車行露崢嶸(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七百九十六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捌)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八百二十四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貳)第四百六十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諸家士紳弄潮遊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制軍服煞氣足,但需擇人可着衣第三百一十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中)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二百四十六章 煮茶分見輕言嘆,懾服黔州四豪強(下)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軍萬馬抵城前,機關算盡反送命(上)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鎮,太子兩腳吞金獸第七百八十八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完)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五百二十八章 九邊風雷齊滾動,辦事利索調查局(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強辯,癡虎引經又據典第七百四十四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拾)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三十一章 罷黜爲吏,還是滿門抄斬第六百七十二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壹)第四百九十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五百六十章 寒冬齊聚草廬處,炭火焙茶談經筵(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士紳豪族者,無一良善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完)第六百八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柒)第九十九章 柔聲細語,輕探底細第六百三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玖)第八百七十一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中)第一百零八章 扶桑大窮鬼,野豬片耳豚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六百三十一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