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雜事交予足利鶴,正事交予太子爺

足利鶴當然不是穿越來的,但周老太后對張小公爺的喜歡蔓延到了字上這她是看到的。

隨之身價增漲的其實還有小公爺的幾個弟子,尤其是唐伯虎。

唐伯虎現在可不是歷史上的落魄,傳奇的經歷讓他現在的字畫身價倍增。

Wωω•тTk án•C O

尤其是在畫工方面,從飄渺逍遙派開始轉向寫實派。

這讓他在諸多畫家中獨樹一幟,又多得朱厚照的推崇與內閣學士們的稱讚。

於是這導致的是他的畫作一時間之間,竟有着洛陽紙貴之態。

可以說哪怕是唐伯虎現在致仕了,有張小公爺給他置辦的桃林、各處的分紅。

再有那一筆字畫,這傢伙完全可以逍遙自在的混一輩子。

他妻子春娘更是了不得,有虎頭老國公引薦給了戴義做弟子學琴後儼然大明玉琴大家之態。

此時廠衛及內閣知道的是戴義擊技內監首領的身份,而在民間戴義出名的卻是他的琴技。

曾有秦淮大家號稱“鳳鳴”的秦虞扇,以玉琴敗兩京十三省諸多玉琴大家。

直至聽聞大內戴竹樓公纔是此道第一人,心生不服前來手談一番。

戴竹樓公亦沒有客氣,趁着休假撫琴一曲讓“鳳鳴”秦大家驚如天人潸然淚下。

並自斷玉琴言稱此生不復彈矣。

亦是由此戴竹樓公玉琴之技冠絕大明,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

春娘掛着戴公公弟子的招牌,於外則皆知戴公公琴技冠絕大明兩京十三省又是內官自是無礙。

而且還好聽了很多。

於內,則皆知戴公公那可是擊技內監首領招惹不得。

他的弟子那就更加招惹不得,免了許多的閒言碎語。

張嫣然自更不必說了,現在都快成杏林活菩薩了。

莫說是金陵,便是京師的達官貴人慾請其診治都得恭敬持禮。

誰不知道這是張小公爺都叫“姐姐”的人物啊,上回還隨錢公公的船隊回來。

更有張小公爺身邊的那武婢妙安、扶桑公主親自相迎,這更加招惹不得啊!

張小公爺知道,足利小姐姐既然是提出來那麼自然是有想法根底了。

直接把這件事情丟給了她,張小公爺自己就不管了。

張小公爺現在去的“帝國皇家軍械營造局”,朱厚照這小子已經早就在那裡等候了。

自從查抄了大量的金銀後,弘治皇帝猛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儘管皇家、內閣在禁止金銀流通,但實際上民間還是多用金銀的。

哪怕是在皇宮內的賞賜,一些金瓜子、金粿子亦是常見之物。

發現了這個事情之後弘治皇帝就開始命廠衛查探,結果讓他默然。

帝國北部因爲不算太富庶,所以銅錢用的是較多的。

但帝國的南部,包括了江浙、粵北到閩南一帶幾乎都是銀子的天下。

時人不少隨身帶着銀子、絞子和小秤,還有些許銀粿子採買。

以寶鈔結算的大約也只有官府了,而且還是在稅收一項上。

這導致的是帝國發出去的大量寶鈔,實際上貶值又收回來的。

在市井採買之中寶鈔也僅僅比廢紙好一些,這讓弘治皇帝極爲尷尬。

更尷尬的是寶鈔的發行最終損害的,還是帝國本身的利益。

這就不能無視了,事情總得解決啊!

但沒等他去解決,這帝國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就壓上來了。

倒是熊孩子朱厚照童鞋自從計然一戰後,開始覺着僅僅是讀書已經索然無味了。

好在弘治皇帝終於允許他去試炮了,那轟隆隆的炮聲算是稍微撫慰了熊孩子寂寞的心。

但自從弘治皇帝在他面前哀嘆過帝國錢幣這件事情後,熊孩子就把這事兒放在心上了。

張小公爺的草廬從來不禁止他們來去,而草廬的藏品裡面有幾枚海因裡希給張小公爺的錢幣。

其中包括了幾枚金幣、幾枚銀幣,還有些許銅幣。

這引起了朱厚照極大的興趣,張小公爺回來就便纏着他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再然後,這熊娃就一把扯上徐經、唐伯虎投入到他的制錢大業中去了。

“虎哥兒!虎哥兒!你瞅瞅本宮這個圖樣如何?!”

邊上的唐伯虎一頭黑線,這尼瑪太子搶功績的本事無師自通啊!

張小公爺火眼金睛,那雙丹鳳桃花笑眯眯的看着朱厚照不說話。

“其實吧……伯虎大兄也幫本宮不少……”

特麼神馬叫幫不少啊?!這玩意兒就是我畫的,你非得摻和幾筆進來好不好!

唐伯虎很悲憤,你還毀了我兩篇原稿啊!

“好吧!好吧!這都是伯虎大兄畫的,本宮只是摻和了幾筆……”

見得張小公爺依舊是那笑眯眯的模樣,朱厚照無奈的低下了頭唉聲嘆氣。

張小公爺繼續看着自己手上的圖樣,點了點頭:“還不錯!”

的確是畫的很不錯,金幣的正面中間是洪武帝朱元璋的浮雕頭像。

外有一圈密密的浮點,洪武帝甚至髮梢、冠冕細節都畫出來了。

外圈上有篆字“大明帝國弘治年制”,下則楷書“制當十兩銀”。

外圈邊緣更是打着一圈的浮點,這讓人更不易仿造。

背面內圈則是一條入祥雲飛騰蟠龍,一圈浮點外頂部制字。

上曰“帝國皇家軍械營造局制”,下行書“制當金一兩”。

左右兩側則是打着“內庫”二字,顯然這錢幣的鑄造權要收歸內庫。

銀幣的制式亦類似,只是造像換成了永樂帝頭像。

銅幣則簡單了,直接中間用的是弘治皇帝的頭像。

而金銀幣又分作“一兩、二兩、五兩”,銅幣則是“一文、二文、五文”。

然後“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這基本足夠使用了。

“虎哥兒,這模具都造出來了!一會兒咱們就可以打造第一批看看!”

卻見熊孩子這次胸膛挺的厲害:“這模具可真是本宮親自辦下來的,真沒假人手!”

對於這句話,張小公爺是相信的。

自從迷戀上火炮之後,熊孩子便對於機械無比癡迷。

這段時間幾乎都泡在了機械營造局裡,這模具他是肯定出力不少的。

第三十六章 賞賜給你,就不給錢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捌)第四百五十五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第六百零六章 學館初成需整備,勳貴家子受訓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四)第三百零九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下)第五百零七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一)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八百五十八章 遙入京師使節團,冠絕羣豔索非亞第四百五十七章 黔州土鱉皆服氣,歸來卻覺換人間第六百一十五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二)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壹)第一百一十四章 陽謀之策,鼎定扶桑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豪路易路威登,京師豪商全入甕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八百三十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完)第一百五十五章 難得糊塗張癡虎,朝堂言官分兩派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上)第四百五十章 脫靴陣下離粵北,揚帆直上入黔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作別粵北黔州路,揮手北歸京師去第八百四十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一百二十四章 百世輪迴宿慧在,遍閱塵世千餘載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走位拉轟玉螭虎,拾遺補缺李西涯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玖)第三百五十章 約齋避禍養老院,螭虎損招再套圈第八百五十三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六十章 你且先歸去,我斬人頭再回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一百五十四章 范進中舉再氣人,妙安武名傳大內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三十七章 大棒蘿蔔,仕林勘定第七百八十九章 吾家太子初長成,老懷寬慰張癡虎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世榮寵英國公,賢才宅中議奸佞第五百零六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第五十二章 傳書附銀往大內,待我功成戰妙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五百八十一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四)第七十九章 血腥沙場,我在亦擋第七百七十一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五百二十四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八)第五百八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廬堂內教熊娃,措大骨相罵士子第三百七十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叄)第八百七十章 紅鸞星動春始至,雲雨翻覆盡皆知(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陸)第四百七十二章 恢弘大作初面世,撥雲見日不輕傳第六百五十七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拾-終)第三百一十一章 桃林不濺齷齪蹤,但許肥堆準一見(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陸)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坐泰山看風波,波瀾不驚撫忐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衆弟子全豬頭,集體送去挨頓揍第七百八十七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玖)第五百五十六章 隨手籌謀風雲起,天下大儒聚京師第一百五十二章 寶文堂前嘆癡虎,滿朝文武皆混蛋第七百四十九章 明槍暗箭亂雲渡,三千里外搏功勳(終)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師波瀾熊孩子,弄潮從來無僥倖第六百三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柒)第三百八十章 帶頭納捐洪舟同,塌如雪崩衆商紳第六百五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捌)第二百七十三章 敵手底牌亦出盡,唯有一戰決生死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二百二十七章 城前翰林欲強辯,癡虎引經又據典第七百一十六章 君臣惡向膽邊生,人羨我苦玉螭虎第三百二十二章 需穩九邊楊一清,王越汪直歸京去第八百四十章 莊前血戰猶正酣,血流漂杵映灰白(完)第四百七十一章 三言兩語怎道盡,不著華章難理清第八百四十一章 苟能長醉黃粱夢,何辭刀山火海行(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校場巨炮初轟鳴,時代大門終開啓(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宦商賈皆驚懼,粵北闖海盜匪多第三百三十三章 終得展翅方信之,國語注音助識文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七百二十章 浩大工程山河鎮,太子兩腳吞金獸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五百二十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九)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