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壹)

“臣對伏見!陛下發德音、下明詔、以得人之難……”

“下詢草茅之陋、其謀之不可謂不廣、其求之不可謂不切矣……”

誇一誇陛下總歸是沒錯的,這纔是起頭的正常操作。

“臣以爲,陛下以天錫之資、居表正之位、即位以來、十有六載……”

“孜孜求賢爲生民計、日夜念此至熟也、至於數用弗當、雖臣亦疑之然而未敢遽爲……”

誇完了,自然是要開始詬病的了。

陛下您大多數都做的蠻對的,就是有些事兒臣還是存疑。

“昔者皋陶之陳謨曰:在知人,文王之任宅俊曰:克知三有宅心,灼見三有俊心……”

“臣竊觀自秦漢以來竊人主之柄,以成天下之禍者舉皆才勝德之小人也!又豈特面從而誌異哉!”

這就是開始攻訐了,一時間士子們目皆指湛若水。

“……若水雖承白沙先生衣鉢,然所學不純、溺於妄誕、白沙先生後更是所取不經!其壞人心術莫此爲甚!”

“其理鄙猥細儒、學孤識陋、蠅集一時、兔園寒士、抄緝穢蕪、畧無可採!”

這一番話那更是明目張膽的攻訐了,這一番的攻訐甚至還讓下面的儒生們轟然叫好!

湛若水臉上卻一片淡然,而不知何故弘治皇帝亦是笑眯眯的看着不吱聲。

“夫子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斷爲當!”

終於到了出劍的時候,周醇亦不含糊。

好歹是飽讀詩書的人,哪怕是扯歪理他也能扯的出圓來。

“夫子再有言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此可爲佐也!”

前面那句,是“民衆讓他們幹活兒就好,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爲什麼”。

而後面那句如此斷,意思則是:

治理千輛兵車之國家,需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誠實守信不可扯謊。

節約費用,愛護官吏。並役使百姓時,當考慮天時。

這句話如此分就很惡毒了,直接把“人”和“民”分開了。

就是“民”不能算是人,能夠被認爲是“人”的是有官職的“士”。

如此種種的說下來,一羣儒生有人聽得臉色發白、有人則是不住的點頭。

臉色發白者乃是從貧民出身,一步步考上來的舉子。

而不住點頭的,則是本就是官宦世家。

此策對他們可謂是極其之有利,以後那些鄉民們讀書?!讀他個屁!

聖人夫子都說了,他們只需要被“使之”就行了。

要那麼多“知之”做什麼?!

那些臉色發白的士子很快的又想到,自己也是讀書人了。

所以此策也是保護自己啊,頓時心放下了。

只有一些尚有良知的貧寒士子們,臉色慘白之後漲紅!

他們再傻也看出來了,這是要絕了普通百姓們讀書識字之途徑啊!

既然他們都不需要“知之”了,那還有什麼讀書的必要麼?!

官老爺說什麼,他們聽着就是了。

同時如此一來,一旦外放爲官他們必然就是當地的土皇帝啊!

反正皇帝的詔令他們也看不懂,更加聽不懂那些辭藻。

如何解釋,還不就是自己和當地士紳一句話的事兒?!

“……是以,聖人《論語.陽貨第十七》則言‘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上智而治民、下愚而受人治之!”

終於,臺上的周醇對着弘治皇帝躬身作揖緩緩的退了下去。

“好!!”

周醇之辯結束了,那麼接下來要上場的自然是湛若水了。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湛若水。

包括了弘治皇帝,只是弘治皇帝的眼神中帶着一絲莫名的味道。

便見湛若水緩緩的站起身來,走到了經筵辯場中央。

先是對着弘治皇帝大禮拜下,起身後對着四方作揖。

“《論語·泰伯》夫子此‘民可’之句,前句爲何?!”

“夫子謂之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若民愚不識字如何‘興與詩’?!”

那些個士子們也沒有想到,湛若水上來就沒廢話。

直接便開始反駁周醇的觀點,而且結合的還是同一篇文。

是啊!不識字,那尼瑪興個屁的成詩啊。

“若民不需知,何以聖人言‘有教無類’?!豈非是自言相悖?!”

這句話堵的就更狠了,乃是出自於《論語·衛靈公》。

其載:子曰:有教無類。

聖人都說了有教無類,你把民分出來那不是要把“類”分出來麼?!

周醇被堵的是漲紅麪皮,然而卻吶吶無言。

“臣讀書,爲求解惑、爲求大道!是以不敢單獨拆句,當思先賢真意!”

湛若水說着頓了頓,突然對着張小公爺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揖。

這做法讓現場一堆人全傻眼!

這……這湛若水可是白沙學派的衣鉢傳人啊,即便是他未曾科舉亦是聲名顯赫!

大明天下讀書人,誰不知陳白沙之大名?!

更別說被陳白沙欽定,接下衣鉢的湛若水了。

毫不客氣的說,湛若水出行至府衙知府需出門恭迎。

到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亦必然親迎其駕。

甚至他到京師來,若是請見閣老。

三位閣老亦必然要準備席宴,好生接待一番。

這便是當代大儒衣鉢,世傳陳白沙之赫赫知名!

而如今這位白沙學派衣鉢傳人、赫赫威名之湛若水,居然對着那玉螭虎行禮?!

“若水疑惑,多得螭虎先生不棄開解!所受螭虎先生之學,不敢不謝過!”

哎喲~!臥槽!

這一句話直接叫下面的士子們,張大了嘴、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那喉嚨裡“咯咯~”出聲,顯然下巴都要驚掉了。

這尼瑪……算是瞧着個神景緻了!

古有《戰國策·文信侯》載“夫項橐生七歲爲而爲孔子師”,今有玉螭虎弱冠爲白沙學派衣鉢之師!

此一拜,那相當於是承認玉螭虎的學問之深堪比陳白沙了!

甚至更過分一點兒說,是陳白沙都沒有解惑的他給解惑了!

“聖人言‘民可’之句,源於使民。使民者載,聖人曰:故德者,政之始也……”

“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則不可得而使也!”

這一段兒打臉就更狠了,相當於直接把周醇等人拉起來在臉上反覆“噼裡啪啦”的抽。

上面的話可不是瞎說的,乃是出自於《孔子家語·入官》。

乃是孔氏門人所著,號稱是“儒學第一書”。

這上面就說明的明明白白了,無德行就政務混亂、混亂了民就不聽他教化。

君上的話民都不聽了,自然就無法“使民”了。

這說到底,還是得“教化於民”啊!

其實當年張小公爺讀到這句的時候,也是嘆氣。

人家夫子能做千年聖人那不是沒有原因的,這裡面的描述之精確就看得出來了。

某光頭那會兒,可不就是“不修德行”的典範麼?!

那廝是靠暗殺光復會大佬陶老闆起家的,炒股失敗爲了躲債還給青幫大佬投了拜帖。

這等人的德行……那你可想而知啊!

本身的德行就如此,於是乎他的政務上更是一塌糊塗。

甚至還出現了本國民衆幫着侵略者,把自己軍伍的槍械全繳了乾死的爛事兒。

沿途一路幹仗之下,這位爺靠着讓旁系打仗、嫡系拿軍援收老兵、拉壯丁搞的好像是那麼回事兒。

結果後來問鼎大戰下,這位那虛底子全露餡了。

四百多萬連飛機大炮對陣一百七十餘萬小米加步槍,楞是被趕下海去了。

以無德對有德之爭,結果在這裡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是以,臣讀螭虎先生著方解惑!”

“聖人《論語.陽貨第十七》中句,當爲:‘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湛若水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噴薄而出。

“上智當仁、當教化,是以此‘與’實則爲‘教’之寓!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此方爲聖人之本意,亦是聖人前之‘有教無類’、‘使民從教’之仁!”

周醇在邊上滿頭都是冷汗,不住的對着鄯善打眼色。

這尼瑪就要辯不過了,爾等還不出手?!

鄯善也很着急啊,揹着手不住的對着弟子打手勢。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頗有深意的掃了一眼他們,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

但那眼神中的譏諷,卻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惜的是,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湛若水的表現所吸引。

完全沒有注意到弘治皇帝的異常……

“咄!爾竟敢私毀聖人之言!當真不爲人子!”

終於,臺下的莊柏寒一瞅身邊的人都縮卵子了。

只能是硬着頭皮先站出來,畢竟是他所組織的。

若是他都不敢站出來的話,那誰還敢站出來?!

“我且問既是上智下愚無差聖人怎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耶?!”

看到莊柏寒站出來大聲詰問,周醇總算是鬆了口氣。

好歹這算是穩住了,儘管湛若水這炮火實在是比他們想象的要猛烈。

“好~!!湛若水,你且來答!!”

既然有人敢出頭了,那些早就勾連在一起的士子們自然是紅着眼珠子開始鼓譟了起來。

“匹夫!快快作答!!”

湛若水還沒有來得及做表示,眼見蕭敬這個時候站出來高聲喝道:“不得喧譁!!”

“不得喧譁!!”

下面數千原本保持着沉默的國防軍黑甲軍卒們,猛然昂首沉喝!

“不得喧譁~譁~譁……”

巨大的經筵辯講廳內,驚雷般的怒吼讓人耳內“嗡嗡~”炸響。

甚至那回聲都不住在震着耳膜,一時間這些個士子氣勢竟是被一奪!

臉色瞬間煞白,嘴脣哆嗦着不敢再言。

現場,竟然是一片寂靜……

“陛下!本來經筵辯場,便是解惑之地!士子有惑,如何不能提出?!”

看着下面的士子們似乎要慫了,周醇只能是咬着牙站出來躬身長揖趕緊道。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周醇見弘治皇帝不說話頓時冷汗直冒。

趕緊“噗通~”一聲,大禮拜下:“陛下啊!若疑惑不得解,此辯有何意義?!陛下三思啊!”

“陛下三思啊!!”

那些個鴻儒們見狀,不由得起身趕緊一併轟然拜下。

“求陛下允學生等解惑!”

下面的士子們這個時候看着鴻儒們帶頭,頓時膽氣壯了起來!

我等可是國朝所養之士,何須怕這面前的丘八?!

再想到這些個軍卒們剛纔把自己嚇的要尿的情形,頓時一股羞惱之感遍佈全身。

眼見他們“撲通~撲通~”的跪倒一地,叩首大聲道:“求陛下允學生等解惑!!”

御座上的弘治皇帝似乎微微的笑了笑,對着邊上的蕭敬點了點頭。

“陛下有旨!疑惑當解,但不得喧譁!!”

下面的這些個士子們聞言趕緊磕頭:“謝陛下!!”

“《論語·陽貨》聖人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與上智下愚並無衝突。”

湛若水則是依舊是名士風範,昂首沉聲道。

“聖人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便是對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性本近,唯習相遠。是以當教化之,開啓民智!方可‘興與詩,立於禮,成於樂’!”

便是這個時候,下面又有人說話了。

“莫再狂言!鄭司農《論語注》曾言‘由,從也。言王者設教,務使人從之!’”

“‘若皆知其本末,則愚者或輕而不行’,湛老匹夫莫想要推翻先賢之語乎?!”

鄭司農乃鄭玄,東漢時儒學家、經學家。

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

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著書百萬字、集漢經學之大成者,世稱“鄭學”。

而他的這句話亦很惡毒!

他的意思是:國家法度,只讓老百姓照着做就行,千萬不能讓老百姓知道爲什麼要這麼做。

否則的話,讓一些人知曉了內中詳情,定會對王法產生輕視之心,從而會變得不再聽話。

直白的說,就是他認爲就是要“愚民”。

“匹夫湛若水!爾且不聞朱夫子《朱子語類》曰‘‘不可使知’,盡聖人愚民之意。’麼?!”

一聲聲的叫罵聲響起,湛若水試圖迴應卻被這一聲聲的詰問直接堵住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八百一十八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老少狐狸初定計,打上門來成國公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工明確平紛亂,京師勳貴救螭虎第二百一十八章 若有不服且來戰,三箭入靶麒麟兒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因裡希攜重寶,流芳百世老錢能(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三十六章 賞賜給你,就不給錢第二百一十一章 計然之策顯神威,上下左右皆心顫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一百一十五章 扶桑戰火起,泉湯有客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底牌盡甩出,斬取敵酋首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貳)第七十三章 都是江湖老夜梟,誰會心思輕飄飄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莊之內談營造,國朝上下皆豬頭第七百八十三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伍)第六百四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貳拾捌)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富貴豪遮望江樓,粵北老狐皆出手(上)第二百四十章 京師多方皆籌備,嫣然請往接災民第二百零二章 國朝動盪風雲起,重臣皆望癡虎兒第一百一十九章 得享尊榮離扶桑,歸程艙內授心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喜搭理士紳商,赴會工匠周瑾山第五百九十九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三)第七百五十一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黔州之徑難於蜀,殺雞儆猴取一寨(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黔州乾坤盡在手,改土歸流平盡時(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粵北豪紳驚雷震,閃亮登場周瑾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二百四十二章 御書房內布大局,武舉諸子將出籠第二百三十八章 螭虎伏勳貴,足利說兩宮第四百二十二章 槍炮轟鳴震土鱉,透心涼且心飛揚第七百四十五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玖)(補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內閣諸部爭執起,太子賑濟艱難行(玖)第六百六十五章 軍政兩方春城聚,鐵證待判衆戰俘(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動歪心,洪坤親赴見瑾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十萬賊寇齊叩關,九邊告急多奔忙第七百六十六章 山海關內倆老狐,再世宿慧玉螭虎(上)第七百零七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中)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時報造聲勢,敕建顯忠祠第三百二十章 事出從來皆有因,京師皆贊獄中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教諭部需早備齊,鑄炮艱難耗料巨第六十五章 妙安初陣,大同肥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大土司訪羊城,各懷心思主意多(上)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七百一十六章 君臣惡向膽邊生,人羨我苦玉螭虎第八百零七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玖)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之蠹蛀皆擒獲,開荒挖礦送夷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鑾殿內西風烈,又再罵人用入都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二百二十四章 土造水泥亦牢靠,有人慾來捻虎鬚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前直決開武舉,忠直老臣殿前議第六百七十四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叄)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二十九章 怕他死逑,準其所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夷州一片大開發,萬家生佛錢公公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奏表心玉螭虎,走投無路莽應龍(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活捉鐵粉玉螭虎,草莽求命病閻王第五百一十一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五)第六百一十章 鐵軌雖好修築貴,螭虎思變有新招第七百六十四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拾)第一百六十九章 井底之蛙將毀國,太后初見楊妙安第五百六十三章 京師飄雪新年至,通州冰寒刺骨來(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八十五章 統合雙峰島,足利身在側第三十二章 終脫牢困,死中求生第八百七十七章 後記(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災撲面來,御前君臣皆悽惶第三百章 慈善總會初亮相,安得災民百姓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帝王親臨問行策,圍爐之畔話春秋(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各方出招風雲起,肝尖微顫楊一清第一百章 心有噬人斑斕虎,溪澗垂首嗅薔薇第五百四十九章 身手之後有身手,較量背後有較量第三百一十八章 軍械營造局爲重,仕林朝臣皆爲輕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明帝國張螭虎,誰敢與我來一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世榮寵英國公,賢才宅中議奸佞第六百二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肆)第五百四十八章 鷹隼老矣雄心熄,懾服韃靼九邊平第七百零三章 罪己詔下安南王,濱海地產周瑾山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一百六十二章 時報成習慣,侍郎上門來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朝風雲涌,魑魅魍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