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擺開龍門論貨殖,攤開計利算盈餘(下)

大明此時的商業已然是極爲發達,商人們漸漸的開始不滿足於僅僅是商業。

他們開始謀求地位、渴求權利,不可避免的開始向朝堂走去。

只是此時還沒有達到明後期那麼嚴重,這會兒他們還只是試探着往朝堂發展。

而起此時的文人還拉不下臉來,到處經營生意掙錢。

更沒有到明末那會兒一般,朝堂上站着的大佬哪家拎出來都跟商業沾染。

甚至不少本身就是商賈之家出身,商賈不再如明初一般地位低下。

這是趨勢,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明初洪武陛下將商人地位打的過低,這是過猶不及。

雖然確實商賈如果放任開來,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他們的逐利性將不可避免的,讓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站在國家的對立面。

大明的中後期,那些資敵的又何嘗不是這些商賈?!

萬曆朝大明的軍伍在高麗與扶桑人血戰,然而江浙一地的商賈照樣把硝石賣給扶桑人。

晉西、秦地等商賈們,無論是大明與韃靼血戰還是與女直血戰。

他們都不在乎的將糧食、鹽、鐵……等等走私過去,直接賣給了這些人。

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那利潤何止是300%,甚至可以是十倍以上。

這些人不惜冒着九族誅滅的風險,在如此行事。

但遏制他們,顯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引導、只能是用框架套住,當他們與大明的利益深度捆綁之後。

再給他們一定的話語權,那麼自然大明的敵人就是他們的敵人。

歷史上將這種方式捆綁的最成功的,莫過於臭名昭著的“私掠許可證”。

英吉利是怎麼崛起的,張小公爺比其他人瞭解的更多。

第一張臭名昭著的“私掠許可證”,就是他們頒發的。

這亦是他們,從海上崛起的根基。

通過這種國家級支持的海盜劫掠行爲,他們迅速的累積了足夠的財富。

而大發其財的海盜們,也得以發展更多的水手、更多的軍艦。

一切相輔相成之下,纔有了他們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神話。

接下來的數日,這些個貨殖會的主事們開始關起門來進行商議。

張小公爺自然懶得去參與到其中,劇中調節的是代表內庫的劉瑾。

及代表戶部銀庫的徐經,他們二人在現場負責調節和緩和氣氛。

免得這些個主事們吵的上頭了,動手互相干起來就不好了。

小周管家自然也在其中,他的責任是輕度調解。

而門外的各家護院、老親兵們,被遠遠的趕開了。

費事哪個主事吵上頭了,一怒之下喊人開片。

到時候死傷一大片,那就不好玩了。

至於裡面怎麼談的,張小公爺用腳指頭想都知道。

這類的談判他可是經歷過不少回了,沒特麼影視裡演的那麼文質彬彬。

大家拍臺砸凳互相問候對方女性親屬,這纔是常見畫面。

上輩子都已經見厭了,這輩子……還是甭見了罷!

和漂亮的小姐姐們一起踏海,這不比跟那些老傢伙們吵架好玩麼。

帶着一羣身着鎧甲的靚麗小姐姐們行走在海邊,自然是惹起了無數注視的目光。

玉螭虎乾脆甩了鞋子,就這麼笑嘻嘻的光腳踩踏在沙灘海浪上。

享受着海風輕輕的吹拂,看着遠處的漁民緩緩歸來。

想來有時候無知一些,也是好的。

至少這些個百姓們並不知道,岸上正在發生對他們影響極大的事情。

當然,這個影響是正面的。

玉螭虎要的是人心、是合理的開發,不是殖民式的掠奪。

在這方面繼承於華夏數千年文統的大明,是最爲擅長的。

只是他們從前不屑如此做,並不是沒法這麼做。

傳承自祖先“天朝上國”的傲氣,讓他們不屑低下身子給這些“蠻夷”們交流什麼。

而玉螭虎現在要克服的,便是這點。

傲骨應有,傲氣不可有。

安南三國的方略如今執行的非常到位,大明的銀幣、銅幣已經在那一片通行。

原本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字,現在全數教授的是大明的文字。

庠序教諭部徵兆了大量的士子,請聖旨以“教化爲己任”將他們放到了這三國內。

商賈們爲了掙到更多的利潤,配合戶部、刑部大量的使用戰俘修路。

原本的士紳大戶幾乎被抄家殆盡,土地的再分配讓大明在那裡獲得的極高的擁護。

更別說稅賦低的,讓此三國的百姓都給弘治皇帝供奉長生牌位了。

也是因此,原本還有些詭異心思的此三國舊臣只能是偃旗息鼓。

有幾家甚至私下裡表達不滿,都被家中僕役給檢舉了。

回頭就是抄家之後,舉家被送往築路工地。

亦是在此時,海上一條戰船猛然滿帆、掛出戰旗歸來。

張小公爺遠遠的望去,不由得瞳孔一縮!

水師很早開始,就是用旗語聯繫。

當時的旗語很簡單,不同的旗幟代表不同的意思。

現在有了千里鏡,在張小公爺的支持下一套水師互相聯繫的旗語開始被使用。

而戰旗被升起來,就意味着這艘戰船正在作戰狀態。

“千里鏡!”

張小公爺低吼一聲,妙安小姐姐肅然匆匆跑來。

將千里鏡雙手奉上,拿過來不及言語張小公爺便舉起了千里鏡。

“打旗語!讓他們報告情況!”

一聲令下,便有姬武將小姐姐飛快的拿出兩面旗幟。

然後站在附近開闊的地方,開始聯絡對面的戰船。

“遭遇大批敵艦……數十艘,正在趕來……”

張小公爺臉色陰沉,緩緩的放下了千里鏡。

妙安小姐姐則是杏眼圓瞪,低聲道:“公子,會不會是海因裡希……”

“應當不是他,但這些人必然是跟着他的航線來的。”

足利鶴小姐姐俏臉冷肅,沉聲道:“這裡沒有岸防,對方火力不曾知曉……”

“讓戰船靠岸,我要親自見他!”

張小公爺一擺手,便聽得戰鼓“咚咚咚~”的在港口炸響。

遠遠的幾個老親兵飛奔而來:“侯爺,戚將軍請您回去商議軍情!”

點了點頭,剛擡腿就看到了無數水師軍卒已然登上了戰船。

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無不可第一百零四章 戰艦起航,目標扶桑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事皆定將起兵,先鋒提司李悔遲第三百三十九章 兩宮得聞計然策,帝國基石玉螭虎第三百七十八章 伯章黑胖動歪心,洪坤親赴見瑾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助力從來非無故,怨懟亦非無來由第四百八十四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下)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八章 破題有萬卷,考運豈不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四百零九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下)第四百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上)第一百一十章 千代豬丸,加藤之鷹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一章 神裝大號慘遭刪,踢送大明小公爺第六百零二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六)第二百一十五章 赤膽忠心張癡虎,可憐正德又遭殃第一百五十六章 炮打狗禮部,滿城皆掀鬧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二百八十章 黎民不可欺,蒼天終不負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四十五章 婢子妙安,見過公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上)第八十四章 雙峰島島主,歐陽戶必裂第四百七十章 人生只若初見賦,三百年間無雙詞第五百八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一)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御書房內計國策,內庫豐盈腰板剛第五百一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三)第八百二十六章 計定南洋下約書,佈下大局謀百年(下)第四百零七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肆)第二百零七章 得道多助風雷起,失道寡助雨打去第一百九十八章 經筵場上,真理大道(中)第七百七十五章 鑄敵甲盔豎君威,重舉大明雄風聚(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皓首窮經東山公,三大學士亦覺難第三百一十二章 肥堆敘話集,萬世與全局(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數代謀劃黃粱夢,空餘笑談朱宸濠(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足利妙計平紛亂,不敵妙安小嬌憨第九十二章 名嘴佐藤武,陰險張小爺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圍觀都看戲,螭虎到場要揍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一百九十二章 悽悽慘慘國子監,委委屈屈鶴姐姐第四百八十五章 帳幕之內三兇現,果敢決斷系火篩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誠擡手掀波起,杜林一力欲破之第六百一十一章 科研專家朱厚照,籌備征程玉螭虎第七百零九章 黔國公爺還舊情,高家英傑高沐恩第三百六十五章 螭虎軍部放豪言,君臣初聞戰爭財(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形勢終究強於人,韃靼留神不留形(下)第八百六十三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中)第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反求諸己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軍開拔津門港,粵北老章忐忑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瓦剌老鄉不要跑,大明帝國送溫暖第五百二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審挖根皆驚恐,海商豪遮鎮諸官第八百二十六章 寧王需跌倒,大家得吃飽(下)第三百三十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上)第八十六章 欲送雪中炭不得,足利家女不簡單第七百三十九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叄)第四百九十九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三)第四百零一章 總督粵北大開發,安撫黎民百姓事(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暗渡陳倉第五百九十八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拾捌)第五百七十章 名利從來危中取,富貴唯有險中求(中)第八百六十四章 刀槍無雙玉螭虎,文武雙憾歐羅巴(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奴悍僕真好嘢,城狐社鼠真系勁第二百五十三章 晉陽內外大清洗,風起雲涌一夜間第三十九章 多謝挑釁,多謝廣告第三百五十九章 津門三衛皆爛透,剜瘡利刃東山公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一百三十九章 婦女之友張癡虎,雌虎炸刺也可怖第八百四十七章 風捲雲起歐羅巴,無聲無息投資客(下)第四十三章 伯虎新居,桃花塢院第三百九十六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靜待礁石擡眼望,驚濤拍岸碎波殤第八百零六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捌)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家圍觀都看戲,螭虎到場要揍人第四百零五章 撲買行裡血脈漲,粵北皆愛玉螭虎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聲巨響震祖廟,廣納衆匠入新司第五百一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下)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二百七十六章 莫欺張家癡虎兒,虎頭太師不好惹第七百五十章 斷尾求生苟殘喘,抑或起身搏巨浪(上)第一百七十章 足利妙安入大內,太后皇后敘話間第三百六十九章 靜動風雷自相隨,粵北大局終將變(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仁慈聖明弘治帝,義理衛道玉螭虎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賊心不死傷國本,才得步進生死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攜糧帶御械,車隊往復忙第一百二十八章 桃花塢裡頓徹悟,丹鳳桃花帶機鋒第七十二章 欲求逃生路,先納投名狀第六百零八章 士農工商四民舉,學館深意在奠基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戚勳貴拜財神,山匪流寇須清理第六章 輸了待如何,拜我爲師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