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事畢臨頭狗咬狗,腌臢齷齪滿街亭(下)

“這些書信賬簿謄抄一份,先行送回京師!”

張小公爺沉吟了會兒,最終做出了決定。

“原件及寧王,我們則以大軍押送!保證沿途,不受任何干擾!”

邊上的張誠狠狠的點了點頭,道:“咱家這就去吩咐!”

張誠要負責的事情很多,首先就是要安排沿途的查探。

從豫章到京師千里迢迢,看着這賬簿上可有不少地方官宦也牽涉其中。

抑或是之前是京官的,受了寧王賄賂後派往地方。

“秘密押送,不公佈、不入城、不得泄露……”

一條條的款項很快的被確定了下來,張誠這邊則是立馬回去寫密奏。

讓人先行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師。

隨後從身邊跟隨而來的調查局精銳中,遴選出三十人。

讓他們一人三馬,文書則是命人謄抄。

隨後用專門的箱子封上,每人一個揹着持自己手令趕回京師調查局。

除非有自己的手令,否則任何人不得查探這些箱子。

回到調查局後,以自己手令調動調查局精銳日夜看守、不得有失。

成國公那邊也得了信兒,不敢怠慢趕緊將寧王先行押送而來。

在得知了這裡的情況後,這位老國公亦是一臉鐵青。

“且爾娘之!些許腐儒總謂我等勳貴爲國蠹,可他們又幹了甚好事?!”

這位老爺子是知曉那些朝堂官宦們,肯定底子不乾淨。

可他是萬萬沒想到,這幫人居然真敢勾結寧王作亂!

一時間老爺子鬚髮皆張,嘴皮子哆嗦着一副要吃人的樣子。

“太過優待了!以至於這些個腐儒,一如前宋一般爲禍朝堂啊!!”

張小公爺的話,讓熊孩子都不住的點頭。

這位原本對於很多朝堂官宦,還有的那些丁點兒敬意。

在此番事宜之後,盡數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警惕和厭惡,甚至從他鐵青的臉色便可看出他現在的心情如何。

“黜落功名三千餘,卻不知青史上將如何論及老夫了……”

京師內,李東陽滿臉苦笑。

這個黑鍋終究是他背下了,只是沒人知道這三千餘都是他爭取下來的。

否則的話,弘治皇帝至少罷黜的是五千餘人。

調查局的一封封密報,隨着各路證言證詞證物一併送往了京師。

因爲涉及到了大量致仕、進士、舉子,於是內閣與諸部決定增加複審。

督捕緝事部、廉政肅貪院同時介入,覈查調查局所提供的名單及證據。

讓人絕望的是,新成立的廉政肅貪院幾乎可都是隔絕了大量老舊文宦的新官員。

這導致的是他們對於追查此事,深挖後累積功勳極爲有興趣。

在這一點上,甚至劉大夏都感覺有些失控了。

當比名單上足足多出一半左右的名字出現後,劉大夏只能與李東陽一併到皇宮門前下拜。

這是大殺伐啊!

張小公爺並不知道此事,若是知道恐怕得嗤笑他們倆了。

後來大清入關,江南地區帶頭抗稅。

說的好聽是反清,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大清要讓士紳納稅。

這些個讀書人頓時就炸了!

咱在大明罵着皇帝都不納稅,你特麼入關的一羣蠻子居然敢讓我等讀書人納稅?!

反他孃的!

大清自然也沒客氣,敢造反的全砍了沒商量。

這幫人一瞅造反不成,改換計策了。

用大明時候的那套,一羣人湊起來打算再搞“破靴陣”。

以爲自己讀書人大清得如大明一般讓他們三分,真把自己當治理天下離不開的人物了。

結果就是大清沒跟大明似的客氣,黜落的功名前後八千餘。

該砍腦袋的沒客氣的砍了,該流放的一家人整整齊齊去大西北旅遊開發。

這一批收拾完了之後,整個大清上下的文儒全老實了。

他們總算是清楚了兩件事情:

第一、自己的脖子沒人家刀子硬,一刀子砍下來腦袋是會掉的。

第二、大清可不慣着他們這些酸腐的臭毛病,再裝犢子得拿命拼的。

大清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治療這幫人玩意兒最好的方子就是:硬!

該砍就砍、該判就判,越給臉面越鬧騰。

教玉螭虎的話來說,這幫人就是典型的“五行上下全身皮癢欠收拾綜合症”。

俗稱“摩擦一頓就好”,只需要被按地上摩擦他們立馬老實的不行。

“能如何論及?!西涯公,老夫如今擔心的是寧王之事啊!”

劉大夏一臉氣悶,望着窗臺外的潮白河不吱聲。

他們二人如今位極人臣,弘治皇帝修造的官舍內自然分配了他們一棟。

別看地方不大,可卻價值千金。

每家都是獨棟的小院兒,外間還有公共花園。

區域內盡住各部尚書、侍郎,及入駐元老院之文宦。

一整片都是用圍牆圈起來,這裡執守的乃是軍內退下來的悍卒。

號曰“街亭虞候”,隸屬督捕緝事部。

這批人成立後,倒是整個京師城狐社鼠頓時安靜了許多。

都知道這些老悍卒,那可是沙場上下來的。

軍部對他們也是極爲看重,勳貴們更是不少給他們站臺的。

那是萬萬招惹不得的存在,若在他們轄區內犯案那與找死無異。

“此事,恐怕很快就會發作了。”

李東陽聞言不由得苦笑,江南士族與寧王牽扯。

甚至曾經朝中不少官員,跟寧王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即便是他李東陽,當年也礙於面子不得不給寧王代筆寫了些東西。

連他都避免不了,可想而知其他人如何。

“發作便發作罷!從前老夫對玉螭虎詬病極多,可如今看來……”

眼見劉大夏那一副鬚髯無風自動,雙目一片寒光。

“卻是如玉螭虎所說,真殺的不夠啊!”

殺不夠!

這句話,從劉大夏嘴裡說出來或許還需要時間和機遇去實現。

但從軍部的弘治皇帝口中說出來,那麼……很可能將血流漂杵!

五日,跑死了六匹上好的戰馬。

三位信使終於趕到了京師,將密奏呈上後便直接暈死了過去。

好在軍部亦有醫者當值,趕緊拖下去救治。

“那三個娃子,給朕賞!重賞!特賜軍校就讀!”

弘治皇帝呼出一口氣,看着密奏上的一字一句。

牙齒咬的是“咯咯咯~”的作響,邊上的汪直張口欲言。

但終究是啥也沒說,他知道這對弘治皇帝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弘治皇帝半個救命恩人,那位著名的懷恩。

他就是讀書人,亦是他讓弘治皇帝建立起了對文臣的好感。

但身爲宦官的懷恩,卻多次提醒弘治皇帝警惕宦官干政之事。

這事兒弘治皇帝也記在心裡,歷史上終弘治一朝宦官干政極少。

“都議議罷!”

議什麼?!怎麼議?!

軍部的所有人見狀苦笑,臨時負責京師防務的英國公終究是站出來了。

畢竟他現在是元老院那邊的,有權限議政。

“陛下,嚴懲必然!只是不宜牽連過審,若殺之則有傷天和……”

弘治皇帝原本聽得有些納悶,英國公入了元老院就變得良善了?!

可再聽下去,弘治皇帝才恍然大悟!

老國公那不是變得良善了,是更加陰險了啊!

下面的汪直等人,聽得老國公隨後說出的話也是不寒而慄。

按說這些人誅九族都不爲過,但若是全殺了不合適。

即便是隻族誅,其餘人打入奴籍……

那也是極爲龐大的人羣。

“江南士族,恐怕多數已然垮塌!不如仔細審問,尋其同黨……”

這就是讓他們自行攀咬啊!

咬出來的,就不必斬首。

抄沒家產、舉家流放之邊疆填充,則是成爲必然。

“其家中奴僕恐怕多數是受他牽連,查實若無劣跡者可服苦役數月至三年不等……”

唔……既有了人手修路,又展現了皇恩浩蕩!不錯!

“家財自然是抄沒的,所獲田畝根據當地丁口再行分配……”

弘治皇帝大致琢磨了一下,這相當於是加強了國朝對地方的控制力啊!

好事情!

江南的隱戶情況,其實比之帝國北部更爲嚴重。

很多隱戶都是投靠了士族,而江南士族便是國朝目前最爲龐大的。

包括了很多商戶,都投獻到了那些舉家中。

“不過,這些都非重點……”

英國公望着弘治皇帝,行了一道軍禮。

“老臣孫兒,曾有提過一法!此法,可保帝國百年無憂。”

英國公的這話,讓弘治皇帝猛然雙目一凝。

癡虎兒從無大話,所言之事無所不成。

他若是真如此說的話,拿命必然不假!

“好!此事且待癡虎兒回來再議!”

弘治皇帝看了眼虎頭老國公,知曉他亦講不清楚。

這件事情只能是等玉螭虎回來再談,但弘治皇帝相信……

這將是影響到帝國上下的大事!

而汪直等人則是互相看了眼,知道這帝國……又要起風了。

“大人!學生要檢舉!錢塘宋家勾連倭寇,曾多次上岸!”

弘治皇帝絕對想不到,不等他們開始暗示……

這些個讀書子們便自行開始攀咬了,而且攀咬的比誰都厲害!

第二百八十七章 御前計新軍,密會衆勳貴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有千結李福達,撒金布銀進通州(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晉陽新城擡手造,危信轉從關外來第二百零六章 若要再行提祖制,先舉太祖剝皮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欲享大成果,需砸大本錢第三百九十章 棚內肥龍戶必裂,山魈水鬼拜求活第三百五十三章 軍事學院首結業,弘治皇帝授銜禮(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粵北風雷齊涌動,十萬怒濤拍岸來(上)第五十九章 意圖殺良冒功,怎知踢上鐵板第五百零三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七)第六百零一章 書劍邪僻一網盡,可保國泰三十年(十五)第七十八章 跟我比名號,真心不知死第七十七章 倭寇心計,謀劃再替第七百六十九章 專業人士周瑾山,淳淳教誨新手村第一百九十章 國子監前臊臉皮,奸佞國賊當屬你第八百七十六章 乘風而往歐羅巴,抵定江山數百年(完)第二百零三章 我做自嘲罵清流,老張護孫不拆臺第七百四十二章 經筵場上風波起,大河南北水茫茫(柒)第七百六十三章 懾服九邊諸族裔,一掃弊端煉江山(玖)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六百八十一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拾)第七百零六章 安南土豪速授首,分你田地濟黎民(上)第六百五十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叄)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首入都臊閣老,終究上門朱厚照第八百一十章 王霸並行顯真意,海因裡希夷州騎(上)六百零五章 學館初成勳貴至,心甘情願掏腰包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票送肉強,本願寺來訪第八百零八章 大災將平人歸去,遠洋榮歸一騎士(拾)第二百二十章 青龍探爪滅氣焰,欺人太甚張癡虎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八百三十六章 垂死掙扎不惜命,狗急跳牆亦兇猛(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捌)第五百八十二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五)第八百一十六章 各懷心思各留駐,南洋諸國風雲入(中)第七百七十二章 歸得京師福熙憾,重兵相迎傳國璽(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柒)第一百五十七章 並非無有聰慧者,只是未必挑明言第八百二十一章 水師悍將戚景通,戰爭野獸豺狗狼(中)第三百六十章 九邊大擺鴻門宴,計擒衆將楊邃庵(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廬之內論軍政,帝國改革端倪現第三十四章 辦事可以,請你掏錢第五十一章 京師故事,倒黴錢能第八十二章 給了銀子您是爹,讓我砍誰我砍誰第八十四章 雙峰島島主,歐陽戶必裂第一百一十三章 殿前內閣定計,京都城前亂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十)第一百零九章 殺豬妙安,八幡虎姬第九十七章 肥龍戶必裂,島上斬人忙第五百三十二章 精騎三千探車陣,螭虎高塔折射雕第一百五十三章 調虎離山,暗渡陳倉第四百六十六章 黔州輕撫風波定,上下無人不懾服第六百五十六章 細雨飄灑罡風起,裂石斷樹若刀鋒(叄拾玖)第五百一十八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二十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頭大父勤練兵,可憐癡虎亦早起第八百五十四章 南洋晴日海風烈,明歐對峙第一輪(下)第四百零四章 粵北好事接連至,羨煞無數商宦家第一百二十章 行則斬妖除魔韋陀手段,心懷慈和悲憫菩薩心腸第四百八十三章 通行地獄兩機構,緩緩矗立露猙獰(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衆正盈朝辯經筵,莫藏爪牙同癡虎第四百五十九章 摩拳擦掌啓平叛,各路頭人忙掙錢(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捆了陳甲升,揭出叛逆徒第六百六十六章 朝堂大佬滇南行,黔國公府覓去處(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軍死地似絕路,飛來鐵騎戰敵酋第三百七十三章 狗腿之王周瑾山,二愣土鱉快掏錢第一百五十八章 癡虎第二發,再打狗禮部第七十一章 棧橋驚變,血染碧海第二百九十六章 路易威登攜言去,荒僻宅院三問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京師槍炮雷聲隱,滇南風雨急如晦(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粵北豪紳驚雷震,閃亮登場周瑾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貫通全境五十載,國之重器唯教諭(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敗家崽子朱厚照,填空補缺玉螭虎第二十四章 擺你上臺,對壘閣老第一百零二章 信至京師帝王怒,國朝震變系一身第五百一十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十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薊州城內風雲起,北疆之上諸家集第四十八章 拜得知府院,尋得內家拳第七百七十七章 影中殘餘毒牙顯,不顧生死爲一搏(中)第四百零八章 黔路之難勝蜀道,張小公爺催人忙(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充足準備侯韃靼,京師接報召兵馬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三百三十四章 音韻字典帶標符,助力騰飛教諭部第四百二十章 築路河道見故人,大匠笑談皆飛滅第二百零五章 先置營造局,再建軍事院第七百八十六章 怒海風波難自靜,拂袖隨手蕩靖平(捌)第八十七章 雙峰島上演武起,足利妙安對針芒第二百八十二章 民心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陰雲密佈邊疆事,一曲斷腸奏西南(貳拾捌)第五百零五章 岸礁驚濤終得撞,掀起風雲四流散(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府老親兵,達延汗帳金狼衛第六百零七章 勳貴閣老排排坐,開學禮上見真章第二百二十章 青龍探爪滅氣焰,欺人太甚張癡虎第七百二十二章 國朝軍部皆忙碌,炸刺砸門癡虎兒(上)第三十章 死中求活,御前自辯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明新風輕吹起,弘治陛下眼珠紅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風剛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斷(續柒)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陣盡破無依仗,殘軍災民唯死戰第十一章 正德欲來鬧校場,錢到花時放恨少第五百七十九章 蓄積暗涌向澎湃,獵網微張待君來(二)第十五章 牙爪同癡虎,風雷起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