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缺銀子

出了這檔子事,慶功宴自然是不歡而散,郝大用走後不久,來了兩名夜不收把被打暈的黑鐵擡了回去。

衆軍官都相對無語,賓世乾走過來嘴角蠕動了一下想說些什麼,可不知爲何話到嘴邊卻又被他嚥了回去,隨後搖搖頭就走了,倒是齊武明走了過來

拍了拍龐剛的肩膀道:“龐老弟,郝千戶也有他的難處,不過咱這身虎皮來之不易,若真是事不可爲你就親自去一趟青州吧!”

龐剛知道齊武明話裡的意思是說如果郝大用回去爲難龐剛,就應該親自去青州向宋指揮使稟明情況,想必宋興和會給他一個公道。不過龐剛卻從未想過要去青州向宋興和解釋什麼,這種事情向來是越描越黑的,不過郝大用日後若真敢難爲自己也沒那麼容易,雖然自己的所在的衛所歸青州管轄,但郝大用並不是靈山衛所的千戶,想要爲難自己也沒這麼容易。

“齊老哥,你的好意小弟心領了,但是他郝大用若想爲難於我也沒有那麼容易!否則小弟也不介意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後悔!”龐剛輕鬆的話語裡透着一股淡淡寒意。

“龐老弟,你不會想不開想要落草爲寇吧,你如今這個位子可是來之不易啊。”以爲龐剛想不通想要殺官落草的齊武明頓時急了起來,他雖然於龐剛相交不長,但卻十分投緣,他實在是不想看到龐剛走到那一步。

“哈哈哈......”龐剛大笑起來,“齊老哥,你看你想到哪去了,我就算是再糊塗也不會走那條不歸路啊,況且.......”

“沒有況且!”齊武明趕緊截住了龐剛的話:“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你只要小心點我估計就沒啥問題了,你自己小心點,老哥我先走人!”說完,齊武明就向他的帳篷溜走了,只剩下龐剛一個人站在原地。

“況且,這個已經爛到根子裡大明朝隨時可能會倒塌,我這個大明軍官的身份還能做多久呢?”看着齊武明遠遁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龐剛喃喃的自語着。

一夜無話,第二日大家就在原地就此分道揚鑣,郝大用帶着數十名手下和上百名俘虜返回青州,靈山衛諸位百戶也和龐剛分別後各自回了衛所和望海堡。

當龐剛領着出戰的軍士,押運着戰利品回到望海堡時,整個堡內都轟動了,留守的李賢、李源父子率領全堡的人都出來迎接。看到衆人都能無恙的安然返回,還帶回來了幾百石的糧食和滿滿一箱的銀子,望海堡洋溢着喜氣洋洋氣氛。喧騰的同時,一些堡內老少看到自己家人都順利歸來時,很多人也是流下激動的淚水。

出戰的士卒回到望海堡後,堡內一下子就熱鬧起來,而那些留守的士卒看到跟隨龐剛前去剿匪的同伴一個個回來時口袋裡都裝着大人的賞賜,眼裡不禁冒出了一種叫羨慕的神情。不過龐剛隨後宣佈要發給留守的人員每人一斗米的獎賞後,衆人的歡呼更是達到了**........

望海堡百戶所裡,龐剛坐在自己房間內,地上擺着一盆燒得正旺的火盆。龐剛就坐在火盆旁邊,旁邊是在分發完賞賜後剩下的銀兩。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公歸功私歸私之分,在望海堡龐剛完全就是一個土皇帝,所有的人和財務都歸他管,堡內所有的財物自然也全歸他所有,當初對這些還不太習慣的龐剛還爲此特意問過攢典華嚴,他這個望海堡的百戶軍餉該問誰要。

當時差點沒把華嚴給笑死,直到華嚴跟龐剛解釋過後才知道自己屬於屯軍,而屯軍的百戶以下官員是沒有軍餉的,整個望海堡的財物都是他的了,還有必要領軍餉嗎?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的龐剛好歹差點沒腦充血,全都是我的?這個驚喜不要太大好不好!隨着華嚴的講解,龐剛這才瞭解到明朝衛所制度的另一個面,明朝的衛所一般都是世襲制,也就是說龐剛現在當的這個望海堡的百戶可以說是終身制,如果他沒有升官或者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被皇帝老子罷了官職之前,望海堡這方圓十數裡的一切都是由他說了算,這裡所有人的生死也都在他一念之間,而且龐剛還可以把這包括百戶這個頭銜傳給他的兒子、孫子,一代代的傳下去,直到大明朝不存在爲止。

“尼瑪的,是誰說屯軍制是個坑爹制度的,這分明就是個不要太幸福的制度啊!以後誰再說衛所制度不好哥們頭一個煽他的耳光!”作爲既得利益團體的龐剛同志當時立即內牛滿面,這種制度真是當官者的福音啊!雖然當時挺激動的,但很快就清醒過來的龐剛隨即又嘆了口氣,貌似這個延綿了兩百多年大明王朝的壽命就要走到盡頭了,這個制度再好自己也不能享受幾年了。

嘆了口氣,把手中的幾錠碎銀扔回了箱子裡,心中又開始盤算起來,從犬牙山的庫房裡搜出了兩千多兩銀子,自己分了四成也就是八百多輛,分了參戰的士卒後還剩下五百多兩,這些銀子看起來貌似不少,可是現在用銀子的地方太多,到處都需要錢,自己也很是頭疼啊。

現在的望海堡底子太薄,整個堡內連個像樣的店鋪都沒有,這樣的地方是無法吸引大批的流民過來定居的。

“得想個賺錢的法子才行!有了銀子才能購買更多的生鐵來兌換武器裝備,有了銀子才能把望海堡的外城牆改建成防護力更強菱形堡、有了銀子才能安撫堡內軍戶的人心。”龐剛喃喃的說道,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語,腦子卻在飛速的轉動着。

“怎麼能快速的積累到一筆可觀的資金來改善自己的實力呢?”龐剛想了又想,腦子都快想大了。

“咦?對了,我可以辦一個水泥廠!這玩意只要做出來了就不愁沒銷路啊!”腦子裡一道亮光閃過,龐剛興奮得一拍大腿站了起來。

在後世龐剛大學剛畢業時就曾經在一家水泥廠工作了半年,對於水泥生產的流程可謂熟悉至極,可以說現在只要有石灰石和粘土再建一個由畜牧帶動的粉碎機和立窯,龐剛就有把握造出水泥來。

水泥是後世各式建築中不可缺少的使用材料,追其出現的歷史,可說到1796年,英國人帕克在用泥灰岩燒製一種棕色水泥,稱羅馬水泥或天然水泥。到了1824年,英國人阿斯普丁又用石灰石和粘土燒製成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爲波特蘭水泥,並取得了專利權。1813年,法國的土木技師畢加發現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製成的水泥性能最好。此後,水泥便大量的出現於後世。

一旦建了水泥廠後,無論是望海堡城牆的建設還是修路鋪橋抑或是蓋房子,那可全都能用得着啊,一想到後世全國每年那18.68億噸,佔全球50%以上的產量就知道我國對水泥的需求量有多大了,龐剛頓時就覺得心中一陣發熱。

想到這裡,龐剛站了起來正要出去找人商議,就看到李賢從外面走了進來。

求推薦、求收藏!

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174章 登州第266章 船隊抵達第512章 被發現了第42章 決斷第512章 被發現了第476章 危若朝露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309章 老子不幹了第371章 借兵第227章 商議第386章 又是設伏第302章 報功第360章 派出使團如何?第101章 灌溉工具第3章 他們不是演員第323章 來糧食了第326章 遭遇戰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308章 韃子分兵第558章 盛京突圍第471章 來到北京的李自成第119章 退卻第249章 崇禎發怒第74章 協商第533章 火炮出現第196章 登陸第348章 高起潛的反應第460章 劉宗敏歸來第134 抵達三百八十一章 不識相的方守地第304章 多爾袞第33章 抵達靈山衛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113章 初次交鋒第352章 龐剛的消息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99章 一封來信第397章 東門爭奪戰第482章 破城第75章 送功勞第86章 衆商賈赴宴第59章 訂親第156章 交接第151章 辦手續第157章 送別第208章 阿敏的對策第188章 只要他沒事你也一定沒事第529章 還是我來吧第414章 投降第216章 要什麼好呢第354章 放虎歸山第160章 做什麼賺錢呢?第186章 試槍第323章 來糧食了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290章 摸底第503章 竟然是他第559章 全書完第220章 身彌島到手第103章 三人行?第75章 送功勞第160章 做什麼賺錢呢?第113章 初次交鋒第272章 獲勝第240章 這就是天意嗎第139章 穩住第230章 賀壽第370章 賣火器嗎第64章 密謀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346章 死戰第380章 抵達衛輝府第409章 開封不能打第465章 又是龐剛第487章 出逃第479章 牆頭草第429章 劉芳亮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107章 韃子叩關第275章 總結經驗第251章 宣旨第190章 面子第498章 抵達京城第207章 爭論第521章 戰況激烈第182章 選船第195章 狂風驟雨第282章 皮島起風波第231章 見禮第62章 躺着也中槍第59章 訂親第94章 他們就是流寇第375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章 城管來了第179章 又見抄家第98章 魏蔓葶的擔心第332章 籌劃第446章 要擴大海上貿易第73章 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