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

“奴酋兵馬來臨了。”

曾經聽聞皇太極要前來平谷的消息,曹變蛟與王廷臣都很緊張。不過在確定清國軍隊人數,昨日又大敗鰲拜的鑲黃旗前鋒後,這種緊張的情緒,己經從曹變蛟等人內心中散去。

他們與王鬥站在一起,從平谷城牆往西面的錯水河方向看去。河岸邊黑壓壓盡是清國各旗戰士與旗號,他們人馬密密層層似乎可以綿延到天邊的盡頭。兩萬多人己經可以匯成一片浩瀚的人海,更不用說內中還有無數的馬匹輜重隨行。

王鬥隱隱約約看到清兵陣前有一個黃龍大傘撐起,傘下似乎站着一些人。王鬥知道清國皇帝皇太極便在那裡,或許他與自己一樣,正往彼此方向眺望。只是沒有望遠鏡,誰也不要想看清楚對面長相樣貌。

“不知奴酋軍馬會在平谷何處紮營。”

曹變蛟眺望良久,沉吟說道。

“應該會在離城數裡的錯水河下游紮營。”

王廷臣說道。

王鬥贊同王廷臣的說法,舜鄉軍與曹變蛟等人的關寧軍就紮營在離迎恩門、觀瀾門不到兩裡的錯水河與樂水河岸邊。隔着一條不寬的河水兩岸紮營,雙方都會感到不安全。

果然不久以後,便看到清軍一些人馬旗號往錯水河下游而去,不過那個黃龍大傘還立在原地不動。

“要撕殺也在明日,我軍士氣高昂,又以逸待勞,明日之戰,勝算極大。”

王鬥與曹變蛟等人意見相同,各人傳下一系列命令,令大軍嚴守錯水與樂水兩岸,不主動出戰。不過若是清軍敢過河攻擊,也給於堅決的打擊。

“平谷明軍,果是不同。”

皇太極騎在馬上眺望良久,看清楚城池與河岸對面的佈局,他眼中露出讚賞的神情,嘆道:“若王鬥願率部歸附我大清,朕願以王候之位待之。”

他看了一眼身旁皆露出嫉妒與不平的羣臣,對一個通事官道:“你前往平谷城勸附,將朕之意思,告訴城內的王鬥等人。”

那通事官前來,見了王鬥等人,傲然施禮,將皇太極的話說了。

王鬥哈哈大笑:“我乃堂堂黃帝子孫,神族後嗣,豈能屈身以侍夷狄?”

他對那通事喝道:“你回去告訴洪太,你滿洲一族,本爲北海遊民,僑居遼東,四胡欺壓。我皇先帝恤之,憐愍收納。爾等不思恩義,反舉反叛,實不知貞節廉恥。你讓洪太裸身負荊,速往京師請罪,上天有好生之德,可避免爾等全族來日灰飛煙滅下場。”

那通事官臉色鐵青去了,屋內的曹變蛟與王廷臣都是高聲叫好,對王斗的評價更深一層。

王廷臣嘆道:“王將軍說得太好了,你這番話,某便說不出來。”

曹變蛟道:“努爾哈赤曾爲我朝龍虎將軍,天朝高恩厚義,待之不薄。其卻忤作七大恨興兵反叛,卻是讓人氣憤。”

王鬥說道:“唐季魏徵曾有言:塞外之族,皆人面獸心之輩,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李成樑放任努爾哈赤遼東坐大,其羽翼漸豐,興兵反叛實是必然。”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所謂七大恨只是藉口罷了,遊牧民族幾千年的老把戲。後世有句名言,只要你有能力,看中一塊土地只管去搶好了,辯護律師總能找到的。

不說屋內王鬥與曹變蛟幾人議論,河岸邊的皇太極得到通事稟報後,身旁各人個個臉色難看。

豪格暴跳如雷:“我皇恩義籠絡,這王鬥卻如此不知好歹。”

多爾袞讚了一句:“伶牙俐齒,這王鬥很不簡單,不能視之以普通明國武夫。”

皇太極沒有怒容,內心卻在深思:“王鬥此人,實有梟雄之志。”

他下令:“大軍紮營,待養精蓄銳,明日作戰。”

……

當晚,豪格走進皇太極的大帳之內,皇太極正拿着一本漢文版的“洪武寶訓”仔細閱讀。在他身旁案桌上,還擺着一大疊諸如《史記》,《漢書》之類的中原典冊。

看見豪格進來,皇太極艱難地移動一下自己癡肥的身軀,招呼豪格在自己身旁坐下,寵溺之情,溢於言表。

臣下私下評論皇太極寡恩薄情,不惜骨肉相殘,接連害死自己多個兄弟叔伯。但他對自己兒子卻是沒話說,他一系列動作,也是將來爲這個兒子着想。

豪格對父親卻是充滿敬畏,他恭敬施禮後,說道:“阿瑪,明日我大軍真要出戰嗎?”

豪格在清國本來也是有名的悍將,不過昨日鑲黃旗前鋒損兵折將,卻讓豪格有了不同的心思,特意來打探父親的心思。

皇太極一聲不響,良久,他放下文冊,看着兒子:“明日結陣,兩黃旗與正藍旗兵馬不動。若明軍騎兵來攻,令多爾袞他們迎擊攔截。若明軍步卒來攻,令恭順王孔有德出戰便是。”

“待看清王斗的戰陣,我等便撤軍離開平谷。”

豪格鬆了口氣:“若王鬥追來,那該如何?”

皇太極搖頭:“我軍嚴整,平谷又有十萬明國百姓,他們不敢追來。”

豪格還是不放心:“通州那處,還有明國數萬大軍……”

皇太極斷然道:“彼輩不足爲慮。”

他沉思:“雖說擄獲被王鬥搶奪甚衆。然此次入關,我大軍在天津還有擄獲明國百姓二十五萬,又有大量財帛牛馬。我大清之事,仍有可爲。”

豪格興奮起來,又想起一事:“就怕明日明軍來攻,十四叔他們推拖不戰。”

皇太極猛地站起來:“朕還是大清的皇帝,多爾袞他們敢抗拒朕的命令嗎?”

他這發威,豪格嚇得魂不附體,匍匐在地:“皇上熄怒,皇上熄怒……”

皇太極瞥了豪格一眼,讓他起來,他在帳內緩緩踱步,臉色陰沉:“你這個叔叔,一向桀驁不馴,心機難測。他屢次在朕面前陽奉陰違,現在膽子越來越大,竟敢跟朕隱匿嶽託的死訊,還幾次三番慫恿朕領軍攻打王鬥。哼,他以爲朕看不出他的心思嗎?”

皇太極陷入沉思,他沒有高皇帝時的威望,初登王位,處境便十分尷尬。明爲大汗,實不過一旗之貝勒,輩分、實力、威望皆大大不足。代善倚老賣老,阿敏桀驁不馴,莽古爾泰驕橫日甚。

經自己一系列對策,又整死莽古爾泰等人後,自己的大位才穩定下來,更登位爲帝,又經幾次入關擄獲,聲望如日中天。不過阿敏與莽古爾泰等人去了,又來了多爾袞……

皇太極看了豪格一眼,自己這個兒子,打仗可以,但論起謀略手段,與多爾袞等人相差甚遠,甚至關鍵時候優柔寡斷。自己在位時還可壓制多爾袞等人,但現在自己身體每況愈下……

內有悍臣,外有王鬥等明國隱患,看來自己要早做決斷。

他說道:“饒餘貝勒曾議請擴編八旗漢軍,朕深思之,決意贊同他的奏請!”

崇禎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上午,巳時。

天氣己經慢慢轉暖,春暖花開,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快要來到。本來這天喊殺喊砍是大煞風景的事,不過事與願違,偏偏就在今天,明、清雙方數萬人馬聚中樂水河南岸辛店一帶,準備在這裡展開血腥而激烈的搏鬥纏戰。

昨日清國使者來到,王鬥便出言邀激,雙方集中在辛店一帶決戰。使者回去稟報後,清國羣臣都認爲可能有詐,辛店東面多山地,或許王鬥等人在那裡埋伏諸多兵馬說不定。

皇太極力排衆議,如果不戰,遲則生變,他在平谷拖延不起。爲了防止中計,他派出大量哨騎偵測盤山一地,確定那邊王鬥等人沒有埋有伏兵。

一大早起,明、清雙方大部人馬便滾滾出了自己營地,彙集整隊。此方雙方可說傾巢出動,只留守少量人馬看守營地。皇太極方面,出戰了二萬大軍。

明軍方面,除了曹變蛟鎮內一遊擊留守營地外,餘者全部出動,特別王斗的舜鄉軍,連一千二百個輜兵也全部持火銃出戰。計督標營在內,出戰了四千五百人馬,兩千四百個火銃兵。

王鬥等人有地利因素,所以先行一步到達戰場。他們的中軍指揮部,就設在盤山腳下一塊山崗丘陵之上。餘下的一萬多名戰士,則浩浩蕩蕩地列陣山崗下的曠野中間。

老規矩,王斗的步軍位於前軍位置,王廷臣的三千騎兵位於大軍右翼,曹變蛟本部二千騎兵與遊擊楊少凡的一千餘騎兵位於左翼。餘下的一千騎兵由曹變蛟親帶,與王鬥位於中軍策應。

密集的戰馬,火紅的盔甲與旗號似乎望不到邊,中軍部旗手揚起旗幟,山崗下前方左右一片將旗呼應。

看着我軍威勢,曹變蛟心中豪情滿懷,他哈哈對王鬥笑道:“今日我宣大軍,關寧軍並肩作戰,定要給奴酋洪太一個難忘的教訓。”

王鬥同樣微笑,看着山崗下密密層層肅然列陣的己方與友軍戰士,心神忽然有些恍惚。當年自己初到大明,爲生存苦苦掙扎時,想不到會有如此威武的一天吧?

sp;麾下近萬強軍,唯他馬首是瞻,數十萬百姓崇拜跪伏。明清雙方因他的名字肅然震怖,就連皇太極到了自己面前,也得慎重以待。奮鬥到這個地步,王鬥值得驕傲,他豪情充溢胸腹,幾欲有破體而出之感。

很快他收攏心神,定目看去,低沉的號角聲中,遠處的清兵大陣己經在緩緩推進。

此時陽光猛烈,吹散一切迷霧,四野清晰,山河盡在眼前。

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軍大陣中一杆高高的黃龍大傘,緊接着是無數面旗幟,隱隱現出密密的槍林。層層疊疊如蝗蟲般密集的清軍騎兵隨旗行而,他們盔甲顏色各異,盔上飄揚紅纓如火一片。

馬蹄踏步聲隱隱如雷,最後他們黑壓壓逼到,匯成雷鳴般的整齊轟響。這股浩瀚的大陣離明軍前方兩裡,隨後清軍陣中傳出一片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那是他們在呼喊:“萬歲之聲!”

歡呼聲中,那黃龍大傘緩緩移到右旁一個山崗之上,敵我指揮部,隔着兩個山崗遙遙對望,彼此的戰士,則列陣之間的曠野之上。

清軍萬衆高呼的聲勢不小,不過這個威勢可以讓通州的明軍戰慄發抖,但對平谷的明軍來說,不過如此!

王廷臣咳嗽一聲:“奴酋聲勢不小,不過在我平谷大軍面前,也得翦羽而歸!”

王鬥仔細看了一陣,冷笑道:“奴酋色厲內茬,沒有絲毫戰心,此戰我軍必勝!”

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315章 定局第616章 糜爛第106章 斬獲第28章 列隊第568章 完善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614章 空城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101章 來臨第327章 滅之第117章 新編制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568章 完善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450章 破營第719章 潼關第604章 新附軍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826章 吾鄉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801章 盡出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734章 掩護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79章 舌戰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587章 農場主第569章 歸化司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577章 髒活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43章 鬧餉第100章 值得第585章 軍工廠第88章 繳獲所得第290章 進京第612章 勝利第756章 追諡第485章 遇敵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822章 末日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108章 小堡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145章 處決(上)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788章 全民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455章 救援第34章 首戰之威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47章 血海上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815章 霰彈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576章 自刎第276章 求援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394章 行刑!第283章 盡殺第282章 俘獲第640章 炮轟第426章 集結第87章 不留情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454章 驚聞第24章 建堡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668章 緩衝第108章 小堡第424章 出征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801章 盡出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102章 炮擊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343章 衆星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