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

五日,飛沙走石,人馬難行,大軍只得歇息。

六日,行數十里,地勢慢慢下降,草甸甚多,內中小溪在中,慢慢匯成河流,往西南而流,原先疏緩丘陵,波狀地形,也漸漸變成低山丘陵,山峰谷地,有時感覺還零零碎碎的。

此時大軍順着河水,進入一片狹長寬闊的河谷地帶,卻是源洋河谷,這裡從北往西,是壩緣山地,一直往南,則是大青山,後世爲尚義縣與興和縣繁茂所在,此時卻是原大明興和守禦千戶所地界。

河谷寬闊,很多溪水,從兩端山地匯入源洋河中,後世這裡田地密佈,此時盡多草甸,各樣針葉林、樺樹林、灌木叢,狍、兔、山雞等不時出沒。

大軍到達這裡,都是精神一振,以這裡的地貌,自然是遊牧部落的天堂,甚至鮮卑時的首領檀石槐,都將牙帳立於這一帶。

原來的,這一帶也有一些部落放牧,現在都逃得遠遠的,人影全無,部落搬遷,便類似中原的堅壁清野了。

馬蹄聲響,一隊騎兵旋風一樣衝上一座高坡,然後紛紛勒住馬繮,韓朝策在馬上眺望,河谷蜿蜒西南而去,平坦寬闊,寬者有數十里,窄者也有十數裡,一片綠意。

遠望大青山,黛綠參天,還有一片一片火紅金黃顏色,卻山中多沙棘與山丹花。

“上都尉,再走二十里,估計在下午申時,就可到達預定立寨之地。立寨之後,再有一百多裡,也可再立一寨,只是看樣子,韃子不會讓我等輕鬆好過啊。”

一個軍部贊畫高聲說道。

此戰一部分尖哨營夜不收協同出戰,他們探知,大青山與這河谷兩端,不時出現韃子騎兵的身影。爲了得到更多情報,玄武軍一些羽騎兵,還有隨軍部分蒙古人,都有參與哨探。

情報的彙集結果,源洋河這片區域,可能潛藏的韃子騎兵不下三千,事實上。今日一早時,他們就三三兩兩,出現在大軍的眼前。

他們行動極爲迅速,似乎憑空出現一般,而且活動範圍廣泛,有時從兩邊冒出。有時從前方顯現,有時還出現在大軍的後方,讓西征大軍,感覺前沿後方概念完全失效。

似乎任何一個方向,都有可能面臨敵人的襲擊。

不過這些韃子,舉止頗爲謹慎,只在靖邊軍火力範圍之外跟隨。並未發起突襲什麼,但韓朝等人都有預感,他們很快就會行動了。

靖邊軍夜不收的任務,就是收集打探情報、並且安全帶回,不是在戰場上跟敵人拼命,他們雖然跟韃子單挑完全不落下風,不過沒有這個必要。

而且,比起滿洲韃子很多是騎馬步兵。到戰場後下馬而戰,這些北虜,機動性非常的靈活,一般都有二、三馬,有些人甚至擁有四、五匹馬,靖邊軍夜不收衝上去時,他們立馬就跑。幾馬換乘,一溜煙就不見了。

夜不收人少,若追得過猛,陷入敵騎圍攻有所損失。反得不償失。

韓朝的羽騎兵,其實是騎馬步兵,至目的後下馬步戰,如騎兵般移動但如步兵般戰鬥,便如大宋的禁軍龍騎一樣,“號有馬步人,見陣即步鬥”,機動性不錯,但若與真正騎兵部隊交戰,還是不利的。

隨軍蒙古人,也不可能撒出去開戰,畢竟還要行軍,此行玄武軍是打歸化城,不是在某地跟韃子僵持。

所以那些韃子,就象牛皮糖一樣,甩也甩不了,他們地形熟悉,鑽入山林河谷,什麼時候,又出現在另一個方位,總在大軍附近跟隨,要實現戰場情報遮蔽,顯而易見不容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韃子要戰,放馬過來便是。”

韓朝眼中閃過寒光,冷冷說道。

……

未時,作爲前鋒的新附營,終於與一股按捺不住的土默特人交戰,這股騷擾的韃子不多,在寬闊的正面,以疏散隊形分爲兩翼,弧形陣勢攻擊。

曾就義列陣,並派千騎新附營蒙古人出戰,以相對密集陣形衝擊,雙方衝撞一起,拼殺慘烈……

“死!”

塔布囊猙獰着臉,藉着錯馬機會,手中的大錘,狠狠砸在一個土默特人的右胸之上,瞬間這人胸脯棉甲處,都凹陷了一大塊,他濃稠的血液從口中噴出,那滿是血腥味的溫熱液體,似乎都要濺到塔布囊臉上。

他極力搖晃一陣,還是載到馬下,看看四周,塔布囊跳下了馬,並抽出自己斧頭。

就看這人,還有一口氣在,他無力的躺在草地,看向自己的目光,也是恐懼中帶着哀求,他心中忽然有種莫名情緒,他也是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子孫啊。

不過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提着斧頭,塔布囊狠狠砍下,活生生將他腦袋砍下,血淋淋的掛在自己腰間。

又抓住他的馬匹,心中喜悅,軍功到手。

短暫交戰,這幫土默特人敗走,只留下十幾具傷員屍體,還有一些失去主人的馬匹。

塔布囊看嘎勒德,也有了成果,卻是用長矛上的撓鉤,將一個土默特人拉下馬來,然後用彎月刀,將他劈死,此時他慢條斯理的割着此人腦袋,然後別在自己腰上。

兩人目光相遇,都看到對方眼中歡喜之色。

“好!”

看那幫土默特人狼狽而逃,曾就義哈哈大笑,陣中衆歸附蒙古人也是歡呼。

曾就義正想喝令追擊,身旁一個留老虎鬍子,臉帶草原紅的中年蒙古人,用生硬的漢語忙道:“曾都尉,不能追,那些土默特蠻子,可能是誘敵假敗。剛纔他們的戰術,很象草原上的拉瓦戰術……”

他解釋一句:“類似漢人的口袋戰,如果追去,可能中了他們的埋伏。”

“拉瓦戰術?”

曾就義心中一凜,他任職之前,入軍事學院進修了一段時間,知道了很多戰術戰例,特別草原上蒙古人的。

這草原上的遊牧胡人,最擅長就是誘敵伏擊。稱爲拉瓦戰術,初用先遣隊兩翼誘敵,誘到他們主力集結地後,正面猛攻,再兩翼或後方包抄,每每大勝。

曾有戰例,蒙古人西征時。在迦勒迦河會戰,速不臺以少量部隊誘敵,連續退卻九天九夜,期間更遺棄不少金銀財物,最後將敵誘到迦勒迦河畔設下的拉瓦陣內,以三萬蒙古軍。全殲對手八萬人。

這個戰例,是大將軍說的,雖說曾就義不明白,他怎麼知道遙遠西方之事,不過大將軍這樣說,肯定不會假。

而這時,有夜不收發來手銃信號。顯示那方一片河谷樹林中,曾設有大量伏兵,不過見這方不動,他們陸續走了,曾就義罵了一句:“這些蠻子,敗的跟真的一樣。”

看了這臉帶草原紅的中年蒙古人一眼,這人卻是喀喇沁部下一個管旗副章京,此次出兵五百。超過一半擁有盔甲,算投奔蒙古人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大一個部落。

曾就義心想:“草原之事,果然這些韃子更瞭解。”

部下檢查這些死去蒙古人的屍體與馬匹,他們都有一個皮袋,用牛皮裹以樹枝,很多軍械軍糧都藏於內中。搜查的結果,各人皮袋內,奶酪、肉鬆、肉粉之類乾糧不少,不過乾草與豆料頗少。

曾就義道:“勒篾格千總。你怎麼看,這些騷擾的韃子,大本營是否在附近?看他們馬料不多啊。”

勒篾格撫胸道:“曾尉都……不,曾都尉,依繳獲的蠻子輜重看,不能肯定他們的營地就在附近。看他們帶的肉乾奶酪,至少都可以吃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

“他們馬匹也多,這奔襲的範圍,要判斷起來,就太大了……”

“這些蠻子馬料是不多,不過我們蒙古人,一人多馬輪着換,靠用換馬,就可解決戰馬的馬力問題。”

他說道:“加上這裡水草豐美,就算長不了膘,馬兒吃的草料,卻很充足……當然,他們騷擾過後,各部的馬匹損失是肯定的,餘下的馬,也要育肥很長一段時間。”

曾就義揉揉自己臉,目前情況,連夜不收都難以判斷,不過隨着戰事進行,他們總會露出馬腳。

……

似乎這波土默特人的攻擊,拉開了襲擊的序幕,一波波的外藩蒙古騎兵,出現在玄武軍的行軍陣列之外,離得幾裡,十幾裡的,虎視眈眈的跟隨,有若羣狼環視。

偶爾有遊騎奔上前來,遇到夜不收等明軍哨探上來攔截,就遠遠的避了開去,玄武軍有行軍任務,不可能與他們糾纏。

從這些人旗號,他們舉的各色掛着狼皮的蘇魯錠看,周遭蒙古騎兵來源複雜,有歸化城土默特人,有河套的蒙古部落,也有外扎薩克蒙古部落的一些兵卒。

他們這些外藩蒙古兵,不比蒙八旗的蒙古人制服整齊,盔甲服飾打扮各異,或戴碗帽皮袍,上面立領盤扣,一身滿式裝扮,或有柳葉甲、羅圈甲,頭戴帽兒盔等。

或是傳統的蒙古人皮帽皮袍,帽上有纓,嘉靖年時,就稱他們爲紅纓韃子,或穿戴一些滿洲式的棉甲。

韓朝得到情報,大軍後方十幾裡外,河水左岸的羣山丘陵,也奔來了一股股韃子兵,他們或是從水淺地方直接過河,或是使用“渾脫”,卻是一種特製皮筏,渡過河來。

大軍四面八方,似乎都有敵騎出現,韓朝下令結陣行軍,銃炮在前,歸附蒙古人在右翼,羽騎兵保護輜重在後,左翼是河水,以一些獨輪車推行掩護。

蒙古騎兵越聚越多,怪異的嘯聲此起彼伏,他們並不密密聚集,而是三三兩兩,或遠或近的奔馳,怪異的口哨聲不時響起。

有時明軍騎兵衝向某處,他們立時如鳥獸四散而走,然後不知什麼時候,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韓朝知道,這是蒙古人擅長的一種戰術,稱爲鴉兵撒星陣。

他們人數,絕對沒有西征大軍多,不過縱深與活動範圍非常廣,隱隱有百騎環繞可裹萬衆,千騎分張可盈百里的氣勢。

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561章 分錢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458章 安排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484章 放肆!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679章 舌戰第641章 自盡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400章 天使第799章 擋兒嶺第386章 到達第25章 比賽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731章 擋住第741章 暴雨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692章 到西安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487章 血肉第525章 密議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175章 馬上風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791章 顫慄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725章 洪流第486章 激鬥(下)第26章 外柔內剛第617章 重圍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39章 水車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46章 獎賞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337章 聖意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26章 外柔內剛第621章 紅顏第513章 射死第666章 騷動第84章 去與留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757章 準備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819章 覆蓋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664章 議論第57章 原則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802章 內應第763章 惡之花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453章 潰敗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416章 爭論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640章 炮轟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60章 不放棄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177章 驅逐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550章 決斷第550章 決斷第627章 嚴峻第799章 擋兒嶺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521章 落幕第477章 錦州危第345章 離去第668章 緩衝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793章 驚歎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28章 列隊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757章 準備第793章 驚歎第814章 衝陣第508章 衝鋒第109章 圍點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