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迥異之處

丁亥日,路恭行家的大門上貼出了一方白紙,這表示家有喪事。

路恭行的老婆死了。

因爲是被李吳山排擠出來的官員,成了一個修書匠之後,路恭行雖然頂着學士的頭銜,還有天子師的身份,日子過的非常恓惶。

朝廷的俸祿一直都是以“打白條”的方式拖欠着,路恭行又不屑於舞弊貪墨撈銀子,所以髮妻的葬禮顯得非常寒酸。

臨時搭了一個靈棚,一口柳木棺材,又僱了個吹打班子,僅此而已。

路恭行沒有子嗣,只有一個臨時過繼來的族侄扶靈主喪,靈堂之下還跪着幾個近支的族中晚輩,顯得異常冷清。

“賓至——”

在司禮人的高聲呼喝聲中,李吳山來了。

“禮祭——”

“還禮——”

規規矩矩的行了祭禮之後,李吳山奉上了一百兩封銀。

路恭行爲人正直,絕不肯藉着辦喪事的機會收取禮金,就算是有幾個寥寥可數的“修書同僚”送來禮錢也全都婉言謝絕了,但卻老實不客氣的收下了李吳山的封銀。

“路兄節哀。”李吳山說道:“嫂夫人了斷塵緣駕鶴西去,也算是解脫了!”

路恭行之妻害的是疾癆,這種病痛苦萬分,簡直生不如死,且又無藥可醫,在當時算是絕症,如今撒手塵寰也算是一種解脫吧。

畢竟幾十年的夫妻情分,結髮之妻的逝去對路恭行打擊很大,眉宇之間頗多悽苦之態,卻強做平靜的說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生老病死本是尋常,只是這人情冷暖……哎,不說也罷。”

路恭行是大旗軍的首任監軍,在大旗軍中是僅次於李吳山的二把手,又不畏艱險追隨太子一路南來,並且在南京保衛戰當中有着非常不錯的表現,也算是位高權重了。當時多少趨炎附勢之徒阿諛奉承之輩圍繞左右,自打被李吳山使用種種手段排擠出權利核心之後,成了一個有職無權的修書匠,頓時門庭冷落車馬稀,家裡辦喪事也不見昔日的同僚前來弔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可見一斑!

但是,利用種種手段把他從大旗軍中排擠出來的李吳山反而來了。

看着路恭行悽苦的樣子,李吳山動了惻隱之心,不過很快就又硬起心腸:路恭行是個合格的監軍,而且本人的操守素來純良,單純以德行而論絕對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但是,他的愚忠思想是最要不得的東西,必須把他排擠出去。

於公而言,二人立場相對。若是於私,就算不是好友至少也是相互欣賞。

“我想給嫂夫人討個封誥……”路恭行妻子的葬禮實在有些寒酸,所以李吳山想幫路恭行的亡妻討個封誥。

畢竟封誥是給死人的榮譽,不過是爲了彰顯哀榮的體面罷了。一般情況下,朝廷都不會拒絕這樣的請求,而且會封的很高。按照路恭行的資歷,給他的亡妻封一個三品誥命夫人應該沒什麼問題。只要李吳山提出來,估計也不會有人反對。

路恭行卻搖了搖頭:“李侍講的好意我心領就是,拙荊素來淳樸不大在意那些個虛名,封誥一事還是免了吧……還有一事需勞煩李侍講……”

“路兄請講。”

“兩日之後的內廷宴,李侍講需是要出席的吧?”

早在幾日之前,復隆皇帝就下了一道旨意,說是要舉辦一場宴。這是一場非正式的廷宴,受邀者全都是當年追隨太子一路南來的東宮舊臣。但路恭行卻不在受邀之列!

“是,我會出席。”

“能否煩勞李侍講幫我遞一份奏事疏文?”

“舉手之勞而已,願爲路兄代轉。”

“李侍講隨我來。”

引着李吳山來到書房,擎筆在手稍一沉吟,就寫好了一份《請籌北伐諸事疏》。

路恭行本就是講經解史的學官出身,文字上的功夫勝過李吳山百倍都不止,這篇《請籌北伐諸事疏》更是引經據典條理分明,深入淺出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朝廷絕不能偏安江岸,一定要儘快籌備北伐事宜。

在這份奏疏當中,路恭行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前局勢的關鍵之處:僞清在北方的統治基礎日漸穩固,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南宋和金國隔江對峙的局面,大明朝也一定會逐漸淪落成爲偏安江南的“朝廷”,收復故土光復北都的夢想只會越來越遙遠,朝廷必須儘快北伐,以收拾民心。

和那些只會唱高調的文官不同,路恭行不僅指出了北伐的緊迫性,還做出了詳細的安排:速速整合殘破的三大營,想方設法的拉攏揚州軍,以這兩支隊伍爲主力,以大旗軍爲先導,就算不能一舉光復故土,至少也要兵進淮揚,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江南的穩固。

守江必守淮,從傳統的觀點來看,這個戰略絕對正確。若是按照路恭行的說法,復隆朝廷確實有可能組織起一支像模像樣的北伐大軍。但是,但是李吳山卻知道朝廷一定不會接受他的這份奏疏。

因爲現在的朝廷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魄力。

“我只能把路兄的奏疏遞給朝廷,至於說……朝廷納與不納,那就無能爲力了。”

路恭行苦笑着說道:“盡人力聽天命吧!”

已經被一擼到底,一丁點的實權都沒有了。髮妻過去,如王宣同、程園畢等等這些昔日的同僚根本就不理不睬,甚至連這次聚會性質的“宴”都沒有想起要邀請他,足見朝廷早已把他給忘了,路恭行卻還想憂心北伐之事。

已經成了修書匠的路恭行根本就無權過問軍國大事,更沒有直遞中樞的取道,只能通過李吳山轉遞這份《請籌北伐諸事疏》按照當時的眼光,絕對可以算是純直忠臣了。

李吳山從不否認路恭行本人的操守和德行,也知道他是大明朝的純忠之臣,但他越這樣就越要把他排擠出去,以免他的人格魅力變成影響力繼續影響大旗軍。

雖然路恭行和李吳山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共同點,但是在效忠對象這個問題上,卻有着不可彌合的巨大分歧。

路恭行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型忠臣,即便是朝廷已經把他給忘了,依舊在憂心國事,但他效忠的對象不過是一家一姓罷了。

李吳山可不一樣。

李大帥一點都不在乎這三萬裡河山是不是姓“朱”,甚至不在乎登基坐殿稱孤道寡的皇帝到底是張三李四還是王二麻子。

若是普通的王朝更替改朝換代,李吳山甚至懶得費這番力氣,說不準現在還在大旗莊舒舒服服的當他的鄉下土財主。

但這明清交替絕非一般意義上的江山易主,而是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李吳山不得不奮起,不得不拼命。

因爲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而且從未動搖:爲了我族利益,可以不擇手段,爲了我族之氣運,不惜犧牲一切!

任何有礙於此者,不管是奸佞兇頑還是正人君子,都必須掃平,容不得絲毫猶豫!

第一章 吃大戶第三百零七章 洪賊承疇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三百五十章 英雄輩第四百八十五章 兄弟之間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考卷第一百八十七章 絕不回援第二十二章 賣隊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給面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拒不配合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之力第二百四十四章 賊亦赤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忘年交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族長興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八章 敢死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嫂夫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以身相殉第六十八章 空手而歸第二百九十八章 潰流第三百八十九章 豕突衝鋒第四百零五章 雷霆救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恐怖威懾第五百三十一章 龐氏騙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神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疑兵之計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十七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老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子協定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五百七十三章 尋求支持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婚第三百七十九章 蝴蝶之翼第三百一十一章 臨時客串第五百一十二章 請降第二百四十五章 物盡其用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二百一十三章 軍校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三百八十七章 醉翁之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搖搖欲墜第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九十四章 你答應嗎第四百三十二章 醫者之心第七十七章 老來得子第五百一十章 烈火焚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操控輿論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九十一章 二期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徒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二百章 公務花船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人物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四百八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零五章 李帥的破綻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拙劣的表演第一百二十二章 內因第十四章 一語成讖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四十章 匹配天家第五百五十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八十二章 奴才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三百零五章 那個女人第三百一十章 珍珠項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五百八十七章 老兵不會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我意識第五百三十六章 堂堂公主第二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三百八十二章 私心雜念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時代第五百九十二章 毫不在意第七十六章 家底兒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四十章 是何居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按部就班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五百零八章 三心二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奉詔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三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五百二十章 十分之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