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隱患

與郭中駿不同的是,年青的玉字輩弟子大多進入紫陽觀內藥房,跟隨玄嶽、玄璣和玄燾學習醫學。~,

目前,已經有29名弟子進入紫陽書院執教,由紫陽觀玄字輩道長共同挑選的16名武藝紮實、吃苦耐勞的年輕弟子,陸續進入紫陽武館擔任武學教習,學習朱道臨從海外天樞閣帶回來的新武學,全力輔佐給茅山上清一派帶來無限希望的玉字輩俊傑朱道臨。

郭中駿迅速展示出正直的人品、高超的武技和穩重的性格,深受朱道臨的信任和器重,沒過多久便提拔他爲武學副總教習。

紫陽觀玄字輩的道長們都清楚地知道,朱道臨對閱歷豐富、成熟勤奮的郭中駿的要求,遠比之前對玉龍、玉龍和法名玉簡的楊大鼎的要求高得多。

胸懷遠大的郭中駿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在紫陽武館擔任教習的三個月裡,郭中駿白天承擔繁重的訓練任務,晚上如飢似渴地學習軍事基礎理論,徹底弄清了火槍火炮、指南針和望遠鏡的工作原理,還掌握了六分儀的觀測方法和複雜計算。

目前,郭中駿正在自學朱道臨交給他的《軍事測繪與製圖》,遇到不懂的地方,都能獲得朱道臨的親自指點。

但是,素來細緻的郭中駿這次卻犯了個不大不小的錯誤。

郭中駿以爲寶山港的分艦隊會隨同朱道臨一起北上天津,所以並沒有帶來朱道臨離開金陵前交給他的海圖和六分儀,誰知道到了寶山衛才知道艦隊沒有回來,而郭中駿從龍潭帶來的兩艘300噸級戰船雖是改良後的雙桅戰艦,裝備比魏國公徐弘基拿去的3艘戰艦好得多,可船上大多是入伍不到兩個月的新兵。

兩位年逾三十的艦長,是朱道臨當初從徐弘基麾下調來上元千戶所的水戰老手,可兩人都不識字,起航後朱道臨吩咐把海圖拿出來,於是郭中駿和所有人一樣都傻眼了。

朱道臨雖然心中不快。但並沒有責備郭中駿,當即下達“沿海岸航行”的命令,吩咐艦長陳瑄拿一塊白布來,再請同船的太監趙懷忠從他攜帶的藤箱裡拿出毛筆和硯臺。讓忐忑不安的信號兵把掛在船樓外的矮方桌拿來擺在甲板上。

朱道臨根據自己有些模糊不清的記憶,在搖搖晃晃的船上慢慢畫出黃海和渤海的海岸線,再詳細地標上沿海府縣、港口、航線和大概的航程數字。

圍觀的衆人驚愕不已,郭中駿細細看過之後欽佩不已,心中的愧疚也少了許多。

趙懷忠稱讚完畢。指着山東沿海的靈山衛和即墨東面的鰲山衛之間的地方問道:“道臨,這地方你是不是記錯了?咱家分明記得,嶗山南面的海邊只有個浮山前所,好像是山東兵備道直轄的千戶所,並沒有青島千戶所這個名字啊!”

衆人一聽,全都轉頭望向盤腿而坐的朱道臨。

朱道臨略一琢磨,很快便明白自己先入爲主搞混了,此時的青島只是個小漁港,大明朝的天下還沒人認識到青島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優異的港口條件,於是虛心接受意見:“哎呀。恐怕是我弄錯了,對不起啊……小羅卜”

“到!”

腰間插着紅黃信號旗的總旗官快步跑來。

朱道臨問道:“我們兩艘船上有哪位弟兄隨船隊去過天津港?”

年輕的總旗官羅博文滿臉窘迫:“一個都沒有……幾乎所有老兵都調到了淡水艦隊,上次跟隨船隊送貨去天津的幾個總旗和百戶,前幾天也到獅子山下的南大營特訓去了……”

“唉,我們兩艘船除艦長和五個總旗之外,其他都是入伍兩個月的新丁,聽說出海北上天津,大家都樂瘋了,我們幾個帶兵的卻愁死了。”

徐文爵和張德忠幾個看得有趣哈哈大笑起來,朱道臨也忍不住笑了:“沒關係。我也是第一次走這條航線,你代我給弟兄們傳句話,這幾天刮的是南風和東南風,海面風平浪靜。順風順水,只要把平時訓練的本事拿出來,就能順利抵達天津港。”

“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北風也該起來了,同樣是順風順水……你要大家不要擔心,大膽去做!”

“明白!”

年輕的總旗官眉飛色舞地走向後甲板。

常延竣指向膠東半島東南角的靖海衛。好奇地問道:“兄長,我們什麼時候能抵達這地方?”

朱道臨站起來四下觀望,發現兩艘戰船已來到江口外5公里左右的海域,南風勁吹之下,升起滿帆的戰船速度逐漸加快。

他大致估算一番里程,向深切關注的衆人回答道:“長江口到靖海衛航程約650公里,以我們現在的速度需要4天,但我們需要沿着海岸航行,先到青島,然後向東繞過膠東半島東南的這個角,也就是靖海衛所在的位置,再沿海岸北上,抵達東北角的威海衛,這麼走才穩妥。”

“由於近海風力不大,航行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大概3天后的早上抵達嶗山下的浮山前所,休整一天繼續趕路,爭取用3天時間到達威海衛。”

“等到了威海衛,西行150公里就能進入風平浪靜的渤海灣,一直走就是天津港,只要不遇到惡劣天氣,整個航程約爲13天左右。”

趙懷忠哈哈一笑:“好,只要13天能夠順利抵達天津港,一切都來得及。”

衆人都很樂觀,兩艘300噸級戰船爲了適應長江水戰和快速巡邏,擁有高低搭配的兩根桅杆,分別安裝縱橫兩種新式半硬帆,速度比500噸戰艦級快上不少,操作也很靈便。

如果順風順水的話,按照里程計算11天就能進入海河抵達天津港,甚

至能直接進入運河開到通州。

可這條航線朱道臨沒走過,他感覺自身的航海經驗很缺乏,很難預判進入黃海之後會不會遇到大風大浪,加上船上官兵都是新手,遇到艱險很容易產生混亂,可謂隱患重重,令他憂心不已。

儘管如此,朱道臨還是不希望影響大家的情緒,更不想影響到目前還算高漲的士氣。在他看來,只要小心謹慎,不遠離海岸航行,就不會出什麼大事,大不了就近靠岸,停止前進,休整個一天半天再走。

ps:今天是農曆冬至節,中國北方要吃餃子,南方則吃湯圓,而山東和四川許多地方卻喝羊肉湯!

小火在這裡祝福大家節日快樂,生活美滿幸福!(。)

第246章 災民滾滾第27章 開啓新局面第471章 分道揚鑣第111章 事情鬧大了第490章 賭氣第7章 獨闢蹊徑覓財路第202章 鐵腕治軍第206章 兇狠報復第500章 苦果第10章 一個比一個狠第237章 願不願意第487章 大局已定第445章 築城第367章 臨陣斬將第476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50章 喝酒誤事第37章 調整策略第77章 意料之外的收穫第284章 隱患第319章 軍醫第58章 最難消受美人淚第475章 婚禮第302章 搖擺不定第172章 漸入佳境第350章 變本加厲第383章 背叛的代價第287章 險象環生第429章 順利登陸第130章 捨得第1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54章 相互算計第326章 北上先鋒第294章 君臣對(下)第189章 絕非難事第348章 同時發動第216章 親衛營的誕生第175章 任重而道遠第61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99章 初見成效第64章 循序漸進第222章 因勢利導第315章 最後通牒第60章 人才匱乏第469章 共鳴第229章 軟刀子第433章 臨行前的囑託第277章 用心良苦第430章 滅門第273章 快刀斬亂麻第230章 誰是冤大頭第118章 槍支選擇第354章 相互算計第397章 人蔘論斤賣第243章 亂世用重典第376章 熱火朝天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379章 江南武學院第287章 險象環生第411章 瀛洲軍第185章 古董也不值錢第392章 外交對等第211章 千頭萬緒第254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89章 教訓第363章 大軍齊至第238章 木蘭兒女的分配問題第193章 佛郎機船隊第141章 重重包圍第87章 實驗第435章 開戰在即第365章 甕中之鱉第17章 誠信乃立業之本第56章 將厚黑進行到底第465章 初到寶山第120章 來去匆匆第270章 不知不覺的改變第467章 姐妹情深第224章 無法拒絕的請求第412章 四方會談第197章 軒然大波第354章 相互算計第282章 風塵僕僕第169章 陰謀詭計第192章 天大人情第148章 良辰吉日第441章 決戰第161章 買黃金第500章 苦果第444章 變局第344章 來去匆匆第182章 論勢第357章 戰雲密佈第290章 逢凶化吉第18章 道門的力量第171章 狗和馬第262章 來自東林的反擊第353章 打折的腰桿第3章 情義深重第28章 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