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

南澳港灣地形複雜,王寅不願冒着船隻擱淺的風險入灣剿殺,遂命令船隊遠遠的逼着海灣放炮。

紅衣大炮射程多達十里,正是海戰的利器,可是鄭軍船隊躲在連環的島嶼之後,想打中並非易事。

天色漸晚,王寅遂下令船隊撤離,在距離南澳十多裡的東山島駐紮。他手中雖然有三萬人,可卻都是水師,訓練善於操舟的士兵不易,特別是蓋倫船這種西式戰艦,不願用在登陸奪島肉搏之中。所以,王寅需要等到金聲桓帶着步兵前來,然後以船隊運載步兵上島。

……

南澳島,鄭森坐在椅子上,臉上愁雲慘淡。

慘敗,接連的慘敗,讓這支剛舉兵不久的靖難之師士氣低落,再無一開始奪金門、佔廈門,攻下泉州數府時的那種士氣高昂!

而作爲大軍的首領,鄭森也從剛開始的意氣風發,到現在愁容慘淡。

韃虜入侵,流民遍地,山河震盪,大明的局勢是那樣危若累卵,面對這種局勢,鄭森少年進學之時便立下大志,要效仿先賢,齊家治國平天下,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然而就在大明最危急的關頭,齊王陳越橫空出世,救出皇帝崇禎,擊敗試圖篡位的福王,使得危若累卵的大明局勢穩定下來。

而當時身在南京國子監讀書的鄭森對陳越是何等的豔羨,簡直把陳越奉爲心中的偶像。

故在後來的滿韃南下,一支八旗渡江攻到南京城下時,鄭森挺身而出重整潰敗的鄭家勤王軍,並在守衛南京的戰鬥中立下了功績。

而鄭森也因此而步入仕途,先後擔任監軍道巡撫這樣的要職。在接下來的數年,鄭森帶兵鏖戰在湖廣浙江,戰西賊,打順賊,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陳越帶兵北伐,鄭森奉命帶兵守襄陽,威脅關中的順賊。終於陳越北伐成功,把滿韃趕出了關內。那個時候,鄭森是何等的歡欣鼓舞,爲大明能夠再次中興而發自內心的高興。

然而誰知道就北伐勝利之後,突然傳來福建兵亂的消息,然後鄭芝龍敗亡的消息傳到了在襄陽的鄭森軍中。而鄭芝龍戰死背後的兇手直指齊王陳越,因爲艾能奇叛軍的背後有着太明顯的東番軍影子。

聽到這種噩耗,鄭森不敢相信卻又不能不信。因爲他知道自家和齊王一系的矛盾。不管是兩家海上之爭,還是鄭家曾經試圖支持唐王爲嗣,齊王暗中對付鄭家都不是不可能。

殺父之仇破家之恨,都決定了鄭森不得不和陳越勢不兩立。

鄭森自認才能不在陳越之下,缺乏的只是機遇罷了,當時的他手掌數萬軍隊,奉崇禎的聖旨和堵胤錫一起剿滅叛軍,當時的鄭森相信,憑自己的能力,憑着手中數萬軍隊,必然能夠平滅叛軍,他發誓要好好的和陳越掰一掰手腕。

而崇禎賜他國姓更讓鄭森感恩戴德。然而九江一戰,面對數萬江西暴軍,鄭森數萬大軍被打了個落花流水。那一刻他幾乎心灰意冷,根本不願回到堵胤錫軍中,而是帶着少數心腹潛回了福建老家。

回到福建老家,卻又聽到崇禎和陳越和解召陳越回京的消息。

鄭森知道陳越掌握朝廷大權已經成定局,這意味着想靠朝廷壓制陳越已經不可能。鄭森心中何等的不甘,所以纔有了舉兵靖難之事。爲了報仇,爲了心中的宏圖大志,鄭森甘願揹負叛逆的名聲。

然而靖難舉兵就如同一個笑話,陳越並未調用其所向無敵的北伐軍,僅僅是王寅率領的水師,就已經把他打了個落花流水。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鄭森卻喝止了下人點燈的舉動,坐在椅子上看着漆黑的天空,鄭森在苦思着破局之法。

形勢如此險惡,自己該何去何從?

金門廈門丟失,便是現在所在的南澳也危若累卵。雖然手中有着數萬軍隊,鄭森卻沒有守住南澳島的信心,畢竟他的軍隊和明軍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有腳步聲傳來,然後便是守在外面親衛的喝止聲。從談話鄭森知道,來的人是陳永華,對這個睿智的少年,鄭森一直心中充滿了好感。

“是陳參軍吧,讓他進來!”鄭森收拾心情,沉聲喝道。

僕從點亮了蠟燭,趁着這個時間鄭森把挫敗收斂起來調整好情緒,身爲一軍之主的他知道,絕不能在屬下面前露出軟弱。

“總制!”陳永華向着鄭森抱拳行禮。

“陳參軍,這麼晚來找本帥可有事情?”鄭森問道。

晚嗎?陳永華看了看天色,也剛剛擦黑而已。

“總制,局面已經很緊急,屬下問問總制您有何打算?”

“有何打算?”鄭森重複着,反問道:“不知陳參軍你有什麼想法?”

現在的鄭森頗有些六神無主,一時半會兒如何拿得出主意,但他知道陳永華之所以漏夜來此,肯定有什麼見解。

陳永華道:“總制,眼前的局面已經很是危險。現在齊王他已經坐穩了朝堂,其強勁的武力逼得大明幾乎沒人敢與之作對。這些天來,屬下手裡的天地會在各地的組織接連被錦衣衛破獲,很多兄弟死在朝廷鷹爪之手。

原本各地士紳支持咱們的甚多,可最近這段時日來,在錦衣衛的淫威下,敢和咱們聯繫的士紳已經寥寥無幾,陸上的支援幾乎斷絕。

總制,若是局面持續下去,王寅也不需要前來攻島,困也把咱們困死了。南澳島雖大,想供應這麼多軍隊卻根本不可能!“

隨着陳永華的話,鄭森的眉頭皺的更深了,陳永華的話他何嘗不知。數萬大軍連同家屬,島上的人數近十萬人,想靠南澳島供養這麼多人談何容易!

“總制,既然南澳不可守,外面也沒有援軍,咱們應該當斷則斷,必須有所捨棄。理應趁着更多的明軍到達之前撤離南澳!”陳永華臉上露出了堅定之色。

“撤,往哪撤?”鄭森輕輕問道,他何嘗不知南澳守不住,可是想撤哪那麼容易?

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947章 降而復叛(第二更)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931章 大軍凱旋入京師第936章 史可法的無奈第589章第705章 朱聿鍵的野望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788章 可憐的小公主第967章 挫敗感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640章 變第1041章 呂宋鄭家第294章 序幕第918章 山海關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840章 雪後第944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八十一章 狼狽第442章 刺許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848章 叩闕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241章 醫治第607章 滿清內鬥第737章 中風第917章 淒涼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242章 荒誕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392章 輿論戰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370章 離京前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784章 人生如戲第304章 決斷第三十三章 殺人放火第一百零七章 樂得合不攏嘴的陳越第486章 追與逃第242章 荒誕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809章 洪承疇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714章 白龍魚服入鄱陽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518章 援兵到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937章 弒君之舉不能做第312章 劉良佐授首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444章 所向披靡第494章 憂心如焚第278章 封侯之賞第463章 缺口激戰第954章 我明白了(第二更)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987章 崇禎心裡有些爽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261章 激戰第1033章 鄭森和陳永華第520章 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第594章 襲擊第一百七十章 你要嫁人不要嫁給別人第263章 撤退第984章 且看他自食惡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237章 降第701章 總有人想作死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三十二章 被人嫉恨了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998章 趁雨襲擊第849章 處置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958章 攤牌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237章 降第788章 可憐的小公主第844章 捷報傳南京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908章 佈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