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南遷之議

遷都南京,恐怕是歷代大明君王心中願望。說什麼天子守國門,若有選擇哪個天子願意呆着這北方苦寒之地,往北幾十裡外就是草原,時刻擔憂着草原上的韃子破關而來。

南京多好,六朝金粉之地,有長江天險可據,即使北方陷落,也可以憑藉守住江淮,效法前宋保住半壁江山。更何況南京有秦淮河之風流,又有魚米之鄉之富庶,正是作爲國都的最好地方。

如今外有滿韃虎視關外,內有闖賊盤踞中原,大明已經到了敗亡的邊緣,若是能遷都南京,據守江淮,保住半壁江山當無問題

崇禎懷着激動的心情定睛看去,說話的乃是左中允李明睿。

“陛下可帶着太子諸王以及百官遷都南京,北京只需留一重臣留守。南京六部齊備,可以江南的稅賦徵募士兵,如此只需數年,即可回師北伐,與闖賊決戰中原,恢復故土。有南宋之故事在前,陛下可效法之。”

李明睿侃侃而談,把遷都的好處一一說出。崇禎懷着激動的心情,仔細的聽着。

“諸位愛卿,左中允之言如何?”崇禎微笑着看向了自己的輔弼們,然而讓他失望的是,不管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的尚書侍郎,乃至詹事府翰林院光祿寺的九卿高官,一個個低着頭,沒人肯發言,沒人站出來附和李明睿的話。

崇禎的心一下子冷了下來,如同當頭被澆了一桶涼水。

“元輔,你的意見呢?”崇禎問向新任首輔魏藻德。

“陛下,遷都的事情乃是大事,不可不謹慎,不可不想清楚,臣以爲當思慮清楚當遷不當。”魏藻德說了一通,卻沒有明確表示出是支持還是反對。

“你們的意見呢?”崇禎又問向了其他大臣,讓他失望的是沒人站出來,附和遷都之議。

“陛下,臣以爲李中允所言甚是,應該遷都南京!”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崇禎聞聲看去,失望的發現說話的是駙馬都尉鞏永固。鞏永固只是一個無一絲權力的駙馬,即使贊成又有何用?

其實也不能怪大臣們不言,蓋因爲崇禎的行爲已經傷透了大臣們的心。在位十六年有餘,崇禎已經換了五十個首輔,平均每個首輔任職不到四個月。換了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在崇禎朝當官,每個人都得戰戰兢兢,有功了不說,若是稍有過失肯定會受到嚴懲。

拿遷都來說,恐怕大部分人都認同遷都這個建議,能在溫暖富庶的江南爲官,當然要比北京這苦寒之地好得多了。可是卻沒人敢附和,遷都的同時肯定會有大臣留守北京,若是自己附和遷都卻因此被留下來,不就成了替死鬼!即使自己不留下而是隨同前往南京,可一旦北京陷落自己因爲附和過遷都之議,說不定也會替人受過。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還是老實閉上嘴巴,讓他人出頭吧!

於是,便出現了滿朝大部分官員都內心贊同遷都,卻無人敢出聲附和,這一奇葩的現象。

關鍵時刻,又出現了攪局者,更是把遷都之議徹底粉碎。

“陛下,李明睿遷都之議乃是妖言邪說,臣請斬李明睿以謝天下!”兵科給事中光時亨跳了出來,指着李明睿叫囂道。

“怎麼是妖言邪說了?”崇禎的臉色徹底冷了下來,滿是厭惡的看着光時亨。

“自成祖遷都北京以來,已有二百二十餘載,靠着天子守國門,以九邊爲依託,抵擋住了蒙古、滿韃的無數次進攻,這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若無天子守國門,恐怕整個北方已經不復大明所有。

大明的每一寸疆土都是太祖皇帝帶着先烈們流血打下的,豈能輕言放棄?附和此言論者,皆是苟安誤國之佞臣!

李明睿說什麼效法南宋之故事,南宋是開封被金兵攻下之後,高宗才定鼎南京。眼下北京尚在,九邊尚有數十萬將士,京營也有數萬精銳,豈可輕言棄守?李明睿此言,分明是詛咒北京不保社稷不存,如此奸佞之人,不殺之不足以平民憤正國法!”

光時亨的一頂又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即使崇禎也被說的啞口無言,放棄北京等於丟棄祖宗的基業,誰敢承擔這個後果?

“陛下,遷都之議卻是不妥,”這個時候,左都御史李邦華也站了出來,又提出了其他意見,“不過老臣以爲,眼下確實已經到了斷續存亡的時刻,不得不有所準備。

陛下乃是一國之尊,自當守社稷以鼓舞士氣人心。不過也不能不做兩手準備,可令太子南下南京監國,同時分封諸王,如此若是北京有失,太子可於南京即位,如此我大明不會出現無君之亂狀。太子帶領南京六部文武,也能以南方爲根基,保住我大明半壁江山!”

啊!崇禎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若是按照這個辦法,自己留在北京依然逃不了命,即便如天之福,各路軍隊抵住了闖賊保住了北京,太子監國南京,說不定會重演唐肅宗靈武登基的舊戲,自己還不到四十歲,可不願做那唐明皇!

“哼,”崇禎越想越火,冷笑道:“先生說的是甚道理?朕經營天下十幾年尚不能濟,哥兒們孩子家做得甚事?先生早講戰守之策,此外不必再言!”

感受着崇禎濃濃的怒意,李邦華長嘆一聲,閉口不再說話。李邦華的建議不能說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可是人都有自私之心,崇禎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犧牲自己讓兒子去南京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遷都南京,而留下太子在北京監國。

事情議到現在,已經進行不下去了。崇禎礙於自己的面子,無論如何不會主動說出遷都的話,大臣們明哲保身明知道皇帝的心思卻誰也不願挺身而出,又有光時亨這樣的攪屎棍子在,再議論下去已經沒有了意義。

崇禎只能長嘆一聲,宣佈退朝!

第1000章 被迫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518章 援兵到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四十四章 大戰鐵獅子(下)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593章 李國助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章 毒舌第422章 比賽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強推感言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第524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問話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938章 宮變第720章 決戰的時刻快要到了第388章 談判第904章 崇禎會站了第342章 滿城勳貴一網盡第571章 必須得賺錢了第417章 異心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672章 詐城第285章 絕望的史可法第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1031章 海戰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994章 見面第660章 攻守之議第575章 寇白門買舟去杭州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868章 寧遠第953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第340章 無題第913章 城破第910章 撤退第873章 初戰第1000章 被迫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第839章 完了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790章 葫蘆案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一百四十九章 明清雙方共宴飲第四十七章 報仇雪恨在今朝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四十九章 組建家丁隊伍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340章 無題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532章 雪中送炭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200章 漢奴第983章 思想轉變了過來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9章 落寂第十六章 救人第200章 漢奴第287章 對付崇禎的計策第565章 造船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455章 分化第920章 登陸戰,覺華船隊來援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480章 騎兵營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890章 激戰第572章 風漸起第888章 醞釀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軍進駐礦區第九十章 毒舌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