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武昌

武昌城中,楚王府,這裡現在成了寧南侯左良玉的住所。

崇禎十五年,左良玉在朱仙鎮被闖軍殺得大敗,狼狽逃到武昌,向楚王索要糧餉,因楚王給的太少,左良玉乾脆帶兵大掠全城,然後揚長而去。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左良玉呆在九江收攏潰兵強徵百姓入伍,手下發展到二十多萬的兵力。這個時候的左良玉早就看透了大明朝廷,只要手裡有兵誰也無法拿他奈何。

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帶兵攻打武昌,左良玉擁兵二十多萬,坐視武昌陷落楚王被殺。然後在張獻忠進兵四川之時,才施施然帶兵從九江逆流而上,收復了武昌。

這些年來,左良玉和張獻忠你追我趕,從來都是跟在張獻忠屁股後面收復失地,倒也因此得到了寧南伯的爵位,平賊將軍的官職。

崇禎到達南京登基,左良玉聞聽崇禎活着的消息,喜極而泣,當即送表往南京。鑑於武昌的重要性和左良玉的兵力,崇禎在封賞功臣的同時,便也也加封左良玉爲寧南侯。指望着他能夠守住武昌,拱衛南京上游。

而事實上,就連崇禎自己也知道,左良玉早已淪爲徹頭徹尾的軍閥,朝廷已經拿他無可奈何。

現在這種情況下,左良玉的大軍已是大明爲數不多的主力軍隊,也只能選擇相信他,總不能把他逼到闖賊一邊去。所以到達南京這半年多來,崇禎能夠做的也就是時時撫慰,善加安撫,糧餉從優從厚撥付。

從軍二十多年來,左良玉雖然在戰場上屢戰屢敗,屢次臨戰而逃,坑死了楊嗣昌、丁啓睿、傅宗龍等督撫大臣,歲月也沒有饒了他,現在的左良玉既老且病,眼看着已經時日無多了。

楚王全家被張獻忠所殺,左良玉以武昌爲根基便索性住進了空着的楚王府,也不管儧越不儧越,現在整個武昌城中他最大,也沒人敢多說話。

楚王府中,左良玉斜倚在病榻上,其子左夢庚,監軍御史黃澍,以及盧光祖、張應祥、徐恩盛、郝效忠、常登、徐勇、吳學禮、張應元、徐育賢等諸營總兵環繞周圍,除了防守漢陽的總兵李國英以外,左良玉下轄的諸將悉數都在這裡。

左良玉把他們召集過來,自然是爲了商議事情,現在左軍最大的事情,就是如何應對闖賊的攻擊。

闖賊來勢洶洶,左軍治下江北之地除了漢陽一城,其他所有的地方都被闖賊悉數攻佔,漢陽城在闖賊大軍的攻打下搖搖欲墜,李國英已經一日數次派人過江求援。

而事實上,面對兇惡的闖賊,左軍當年早在朱仙鎮被殺破了膽子。左良玉曆年來積攢的手中精銳在朱仙鎮折損了七七八八,現在別看號稱擁兵八十萬,真實兵力也就二十多萬人,而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收攏的潰兵和強徵的百姓入伍,真正精銳的軍隊並沒有多少。

所以上自左良玉下到各大總兵,都不願也不敢和闖賊交戰。若非監軍御史黃澍緊逼,左良玉早就下令李國英帶兵退到江南,放棄漢陽城。

在另一個時空,監軍御史黃澍因爲是東林黨的一員,和馬士英、阮大鋮素有過節,馬士英曾派錦衣衛抓他而被左良玉保住,黃澍便拉攏左軍將領結成同盟,忽悠左良玉起兵清君側。正好左良玉不願和闖軍作戰,便順勢起兵離開武昌,順江而下。

當然這個時空中,崇禎帝還在,馬士英阮大鋮等人早就身首異處,黃澍沒有了敵人自然也沒有理由再忽悠左良玉,相反他身上的職責是督促左良玉守住武昌,抵住闖賊和滿韃的進攻。

“侯爺,闖賊在滿韃的追擊下已經是窮途末路,只要咱們死守漢陽武昌兩城,卡住長江控制江防,將會把闖賊死死擋在江北,到時也不需要咱們親自動手,自有滿韃會消滅他們。

而等到闖賊滿韃打的兩敗俱傷之時,咱們二十萬大軍齊發,定能一舉把闖賊滿韃擊退殲滅,此乃上天送天大的功勞於侯爺您呀!到時得封世襲罔替的國公也不在話下!”

黃澍說着兩眼直冒光,話語無比的激動。若真的能夠殲滅闖賊擊退滿韃,左良玉立功受賞的同時,自己這個監軍御史也必然水漲船高,必然能從正七品監軍御史搖身一變成爲巡撫總督一方大員!

黃澍是開封推官出身,因在闖賊第一次第二次攻打開封時協助守城有功,被朝廷擢升爲御史,巡按湖廣。

在大明,巡按御史雖然只是正七品,官職不高權力卻極大,隱隱然能夠和一省巡撫抗衡。崇禎南京即位之後,更是命黃澍以巡按御史的身份在左良玉軍中充任監軍。可以說黃澍是代表着朝廷,是監軍,在整個左軍之中,除了左良玉以外,他的地位最尊。

黃澍此人官職不高,卻膽大妄爲野心極大,爲了博取權勢地位不擇手段,當初在開封守城之時,爲了抵擋闖賊,他獻了掘開黃河水淹闖賊之計,而闖賊將計就計也趁勢掘河,致使開封被淹。

在另一個時空,黃澍爲了名望,論馬士英十大罪,極力反對馬士英和弘光朝廷,又勾結左軍諸將,誘使左良玉起兵順江而下“清君側”。後來左夢庚帶領大軍不戰而降投降了滿清,黃澍爲了功名利祿引導清軍攻破福建,引着清軍攻破了安平,致使清軍**了鄭成功的母親。黃澍本是徽州人,徽人卻無不唾罵澍者,其名聲之差可見一斑。

當然,現在另一個時空裡很多事情沒有發生,黃澍還是大明的一個忠臣,他勸說左良玉抵擋闖賊即使爲了他自己的前途,卻同樣對大明有利。

黃澍說的慷慨激昂,倚在榻上的左良玉臉上卻露出了苦笑。左軍諸將議論紛紛,支持黃澍的人並不多。

黃澍說的口乾舌燥,看到諸將一個個臉上的神色時,心中卻陷入了絕望,他知道自己想說服左良玉很難很難。

第203章 大雪第281章 羣臣第984章 且看他自食惡果第524章 盤算第757章 齊國公,難道你想做曹操?(第四更)第809章 洪承疇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591章 本國公定會爲你做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907章 佈局(上)第1005章 情況變化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鐵獅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359章 媚香樓第200章 漢奴第253章 披靡第807 章 姜瓖反清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647章 過年的喜悅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628章 潮汐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635章 和士紳們關係修復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一百一十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第363章 出手第424章 板甲第四十一章 黑夜中的殺戮第402章 糧船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343章 入宮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十六章 救人第281章 羣臣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444章 所向披靡第1028章 中舉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黎明之前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558章 陛下聖明第九章 今個真呀真高興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956章 戰正酣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八十七章 極度自負單明磊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289章 金聲桓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997章 關中攻略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332章 陷阱第462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83章 逆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407章 賣鹽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三章 溝渠拒敵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297章 爭吵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524章 盤算第617章 雞籠之戰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729章 背叛第393章 朝廷的動靜第998章 趁雨襲擊第七章 騙局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578章 秋後算賬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840章 雪後第544章 無題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