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黃臺吉怒吼

1625年,黃臺吉把都城從遼陽遷移到瀋陽,並開始修建皇宮。1634年,瀋陽正式改名爲盛京,成爲滿人的國都。

這個建立已經四年有餘的都城,好不容易出現了繁華的景象,卻在今日,被一把火給燒燬了。

若是張弘斌在這裡,或許會心痛,那麼好的一個歷史觀光地,就這樣被一把火毀於一旦,也不知道還能不能重建。若是不能,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多好的旅遊資源,多好的稅收來源啊!哎,這年頭的人很多都沒有放眼未來的本事,就想着出口氣,讓心情舒坦就好。

徹底投靠滿清的漢人,都被屠殺殆盡,那些倭國和朝鮮的奴隸,被解救出來之後,作爲俘虜押回了大明。盧象昇在攻打盛京火器局的時候也發現了,滿清的火器更新,主要來自這些倭人的工匠。若是把這些工匠帶回去,對大明火器的更新換代,至少改進一下什麼的,多少還是可以起到一些作用的。

滿清洗劫朝鮮皇室和倭國帶回來的金銀珠寶,結果全部便宜了大明的部隊。盧象昇看着士卒們那貪婪的樣子,嘆了口氣,自己做主讓士卒們分了三成。頓時士氣大盛,士卒們紛紛拜謝盧象昇。

“盧師長,這樣是不是不合規矩?”作爲政委一般存在的錦衣衛監軍,來到了盧象昇的身邊。

“這次能夠打破滿人老巢,這些士卒也是功不可沒,理應得到一些賞格。最重要的是你也看到了,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個嚴密的紀律意識,故而很容易被人性的黑暗面左右。現在我們可以用長官的身份壓制他們,不給他們搶奪或者私吞,但既然沒有賞格,而且這筆財富那麼動人,那就誰也不能保證,他們會不會私吞或者偷偷截取。到時候我們的損失,只怕會更大,更別說有些人,只怕截取之後,還會抱怨我們沒有賞格。人心,有時候就是那麼的不講道理。”盧象昇也是非常委屈的說到。

“這事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好好的處理還士卒的思想問題。”錦衣衛監軍低頭道歉到。

“這不怪你們,監軍制度也是這兩年纔開始執行。你們加入的時間太短,所以還沒辦法給他們帶來很深的影響。”盧象昇對如今的錦衣衛,卻也不會覺得太討厭。

畢竟和以前那種一副大爺嘴臉,喜歡瞎指揮,喜歡亂髮脾氣的監軍比起來,這種只會履行自己職責,不會干涉將領指揮,甚至敢於認錯的錦衣衛監軍,真是太可愛了!

盧象昇作爲一個師長,也算是大明軍部之中的中流砥柱,日後自然也要加入到更高層次的軍務之中。從高層的角度來看,他也認爲一個軍隊,的確需要一個監軍系統作爲輔助管理。一則確保中低級官員絕對忠誠於大明,二則預防高級軍官一意孤行,給整支部隊帶來不可磨滅的災難。

只是若是以前那種監軍,尤其是太監監軍,那就敬謝不敏了。

“不管怎麼樣,這事情我們監軍部分也有過時,這樣好了,給皇上的奏摺,我也聯名好了!”錦衣衛監軍思考了一下,最終該出了一個處理辦法。

“好吧,就這樣吧。”見對方那麼堅持,盧象昇也不好拒絕。

整個盛京的大火,足足燃燒了兩天多,這才被一場大雨給澆滅。到處對是殘瓦斷垣,原本已經初步具備了都市景象的盛京,淪爲了一片廢墟。這些年來滿清好不容積攢下來的收穫,也幾乎落入了大明的手中。

盛京的大火熄滅了,但某些人的大火卻還在熊熊燃燒着。

這自然是,從朝鮮戰場,迅速回援的黃臺吉部隊。聽聞盛京遭到攻擊的那個時候開始,他們放棄了攻打奄奄一息,眼看就要亡國的朝鮮,二話不說就朝着盛京奔襲而回。

原本,要進入腹地,只要還要經過三個關隘,若是從別的地方走,最大的可能性是迷失在大片的林海之中。至於那三個關隘,已經被重新修築了一次,按說防禦力足夠抵抗對方最先進的火炮纔對。最多大門弱一些,但提前知道敵人攻擊的話,進行緊急加固或者用石塊什麼的堵住大門,也是能夠擋住對方攻擊的。

更別說,城牆上有那麼多的火炮,居高臨下不斷的射擊,憑藉着比大明要快得多的射速,豈會怕了對方攻城?

但結果就是,三個關隘還是被大明打了下來。大明不宣而戰,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卑鄙了?

實際上黃臺吉也是習慣了印象之中的那個軟弱大明,在印象中,大明可以沒有戰鬥力,但絕對不可以沒有面皮。所以他們打仗前,要鄭重的寫一封戰書給對方,告訴對方自己要打你了,爲什麼要打你,原因也寫在了戰書上。而且這戰書可不僅僅是給對手,整個大明都會知道這件事情。

給人一種印象:大明不是侵略別人,而是出於某種正義的理由,對不義者發動了攻擊。

更有意思的是,大明會讓對方準備好,然後再堂堂正正的開打,這是大明主動對外作戰的情況。奈何這個情況在前幾年已經很少見了,大多都是被動防守和捱打而已。

出於這個印象,黃臺吉最近沒有收到大明的戰書,所以以爲大明不會開戰。奈何對方居然玩不宣而戰這一手,這就打了一個印象差,卻是非常奏效的瞬間突襲拿下了自己最寶貴的三座關隘,進而兵臨盛京。

“只希望,盛京沒事吧……若是出了事,我要讓明軍全員爲盛京殉葬!”黃臺吉緊握拳頭說到。

但到了最後,當他們來到那一片廢墟的面前時,他們紛紛下馬給跪下了。

他們的家,沒了……他們的家人,只怕不是死了,就是被俘虜了。

想想自己的妻兒,想想那些積攢了不知道多久的財寶,誰若是還能不哭,那就不是人了。

“陛下,你說,我們做!”黃臺吉五哥莽古爾泰卻是率先站了起來。

“陛下,你說,我們做!”所有人帶着滿腔的怒火,站在了黃臺吉的面前。

“出征,把我的親人,把我們的財寶,都給救回來!還有,殺光明狗!”黃臺吉緩緩站起,振臂一呼。

“殺!殺!殺!”迴應他的,是滔天的吶喊,以及濃郁的殺氣。

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11章 羅汝才稱臣(上)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35章 收稅的流寇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44章 高調的滅族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83章 強勢要陝西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08章 沒死補一槍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5章 明順的密議(下)第96章 朱存媛獻方第3章 好貨人人想第66章 痛定方醒悟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3章 十日取半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