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

能加入龍舟隊的小夥都是精挑細選的水上好漢,沒能選中的卻也是熱情不減,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在人羣中鑽來鑽去找位置,有的甚至爬到江邊大樹上,居高臨下地往河中眺望.而江邊早已停靠了八條描着硃紅線條的狹長龍舟。

一聲鼓響.八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如飛般地在江面上滑了出去,橈手們喊着號子奮勇揮槳,兩岸觀看的人也高聲喝彩,有人甚至還拿出了鑼鼓來助威,秀娘小鼻尖上都沁出了汗珠,卻仍然興奮地向着江中叫喊。

“這次賽龍舟的橈夫,都是使船的好手,得想辦法把他們拉到大興軍來!”李元利看着江中那些划龍舟的橈手,心中的想法卻與衆不同。

特別是遙遙領先那條龍舟上的幾名小夥,那一膀子的肌肉在太陽底下黝亮發光,一看就是長年在水上跑的好漢,這樣的人正是大興軍水軍所迫切需要的!

“大帥,京城十萬火急傳訊!密信已送至長沙,周司長正四處尋您!”栓柱滿頭大汗地從後面上來,焦急地對李元利稟道。

大興軍軍情司自成立以來,從未使用過“十萬火急”這個字眼,可見事情確實非同一般,李元利“呼”地站起身來,對拉着他的秀娘道:“我有軍務,得馬上回府衙,我叫三元陪你在這兒看!”

“一起回去吧,奴一個人在這兒也沒什麼勁。”秀娘戀戀不捨地又看了江中的龍舟一眼,還是跟在李元利身後一起離開了江邊。

“去叫周勉回府衙!”衆人翻身上馬便往城內奔去,連秀娘也騎馬跟在後面,大興軍中哪怕是女人,也沒有不會騎馬的道理。

長沙本就在湘江邊上,不多時便到了府衙,只過了盞茶功夫,周勉就滿臉通紅地跑了進來,一見李元利就道:“大帥,東虜發兵了!”

軍情司的密信都是用李元利所授的阿拉伯數字配合一部《論語》寫成,外人絕難破解,周勉遞過來的是他親自譯好的信件,李元利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道:三月十六,虜廷調京中驍騎、前鋒、護軍等營一萬五千滿兵、親兵侍衛,各地綠營三萬五千,並徵五萬民夫,以遏必隆爲帥,鰲拜爲副,兵發湖廣!

“鰲拜?這廝倒是員猛將,只是這遏必隆又是何人?竟然還居鰲拜之上作了正帥?”李元利沒有震驚於東虜發滿兵一萬五千,而是奇怪於鰲拜竟然爲副。

“順治朝四名領侍衛內大臣,遏必隆與鰲拜皆列其中,只是遏必隆名列鰲拜之前,以他爲正帥纔是正理。”周勉想都沒想便答道。

作爲大興軍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的負責人,他對各方勢力的情況瞭解得十分清楚,這樣纔好對收集到的情報加以分析,從中得出有用的東西。

“大帥,韃子在三月十六便發兵,如今已過了五十天,恐怕已經快到武昌了!”

周勉原本只是一介書生,對這些地形地勢哪兒知道多少,但李元利卻對這些熟悉得很,他拉開地圖前的帷帳,指着上面的大別山和桐柏山道:“武昌以北的大別山脈山高林密,韃子想要翻越,不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可能!”

“從京城到武昌只有兩條路,一條從廬州(今安徽合肥)過長江,再溯流而上,這樣算來有三千多裡,道路太遠!”

“另一條就是過黃河到開封,再經信陽、襄陽……這條路只有兩千多裡!看到沒?這條路到襄陽後順漢水而下,必須先取荊州,否則他們根本到不了武昌!”

李元利在地圖上這麼一比劃,周勉一下就看了出來:“韃子要攻荊州!?”

“沒錯,韃子的目標就是荊州!若取了荊州,進可攻常德、嶽州,退可守武昌,與南昌互爲犄角!於地勢上而言,韃子便佔了優勢。”

“大帥,既然如此,不如咱們搶先將南昌取了,讓韃子勞而無功,形不成犄角之勢!”

“不必!韃子既然敢來,我就沒打算放他們回去!要是先取了南昌,韃子肯定要撤回江寧,甚至有可能與武昌韃子合兵一處!”李元利神色狠厲地道:“先讓他們進南昌,到時咱們解決了攻荊州的滿兵,回頭再從九江繞過來關門打狗!”

“大帥,滿兵非比綠營,這韃子若是從江西攻湖南,咱們可是腹背受敵,要是有點閃失,那可就……”

“截至今日,我大興軍已經生產出了近四萬枝擊針槍,全部裝備了湖广部隊,還有數千枚炮彈,數千斤黃色炸藥,若是武器、兵力在如此優勢的情況下還不能擊敗這一萬五千名韃子,那大興軍乾脆還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種地算了!”

“福臨小兒倒是看得起我,一下就派出兩名內大臣、一萬五千名滿兵!不過,老子的胃口夠大,完全能夠吃得下他們!”

東虜自定都燕京以來,從未一次性出動過這麼多滿兵,就連南直隸江寧等要地,也最多就是駐紮三五千人,這一次攻荊州出動一萬五千滿兵,確實是將李元利和大興軍當成了勁敵。

“這一回,大興軍不計損失、不計傷亡,無論如何也要將這數萬韃子盡數奸滅!用遏必隆、鰲拜二賊首級來振我軍威!助數千萬漢人張目!”

大興軍順風順水地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周勉也是怕李元利兵行險着而有所閃失,但現在見他決心已下,便不再多言,用心聽大帥還有什麼事情吩咐下來。

“彌深,起草命令!”

薛普備好筆墨,就聽李元利一字一句地道:“令:王拙部二師各分五千人分駐郴、永二州,王拙率四、六、八、十師回駐長沙、湘潭,以防清軍從江西進攻!”

李定國既然進了廣西,短時間內已經不可能再北上攻打永州,而廣東清兵更不可能從郴州北上,因此這兩個地方現在都不需要留太多的人手。

“駐防常德、嶽州各部,五月十三日前至荊州集結!延誤則主將斬首!”

“長沙各部,接令後立即整理輜重糧草,大軍明日三更造飯,五更開拔!再命快馬急令荊州劉體純,火速組織百姓搶收糧食,同時預備大軍所需糧草輜重,不得有誤!”

“令特勤大隊李蓋,率本部兵馬及一、三師精銳騎兵立即出發,前出襄陽、南陽一帶,打探敵情、見機行事襲擾敵軍、捕殺斥候,爲大軍掃清前障!”

“令軍情司各地人員,速速打探各地韃子動靜,一有異動,快馬急送!”

薛普運筆如飛,不一刻就將各道命令分別寫好,李元利接過仔細看過無誤,這才取了印蓋上,派快馬急使分送各處。

回到後衙,秀娘正憂心忡忡,一見李元利便問道:“夫君,是不是又要出征了?”

李元利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夫人着急什麼?你夫君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韃子前來,只不過是爲將士們再添新功而已!”

感謝柔之虎大大再次打賞!!!

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二百三十四章兵源第三百一十二章三水規劃第二百一十章針刑第四百零一章勞軍 請願第二十三章立軍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三百零四章玉石俱焚第三百八十六章天南鎖鑰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五百五十二章擴張計劃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三百二十章兵甲亦實力第五十八章分兵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三百六十八章南澳海戰(二)第五百四十一章生死攸關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四百六十五章鑄幣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三百七十九章輕取海澄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四百一十六章喪師失城 欲求脫罪第一百九十五章功臣第三百九十七章其名可彰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十二章任務(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四百零五章斬蛇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一章憂心第四百九十九章月牙島剿匪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五百零三章傳教賺錢兩不誤第二百四十四章戰前部署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二百九十一章“五行”皆備第一百七十三章敗露第二十一章捕魚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三十六章仇深似海第五百三十章紳士們,請先開槍!第五百五十三章煙瘴之毒第二百八十一章“跛金”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四百一十一章起義第一百零八章白桿兵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三百五十九章心狠手辣 虎口奪食第二百九十一章“五行”皆備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三十二章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有德無威 國勢不張第十二章任務(二)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一百五十四章朝不保夕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二十九章虛驚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二百零二章設局第三百六十六章深謀遠慮 眼光長遠第四十四章備戰第四百七十六章騎兵兵源第一百零二章夜探西門第四百零一章勞軍 請願第四百三十七章簞食壺漿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二十八章焦炭第五百二十一章夢想中的橡膠園第一百八十六章內應第四百六十五章鑄幣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二百一十五章大刑伺候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四百八十八章紫禁城第四十四章備戰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三百一十九章白刃拼殺第三百零八章兩藩之富 甲於天下第九十六章觀音土第十三章任務(三)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五十章重陽第四百一十章江東顧氏第一百零三章破城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七十二章顯露家底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三百一十二章三水規劃第四百四十章內家拳法第八十七章其樂融融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戰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二百一十五章大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