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中計

只猶豫了一小會,卓貴便拋開了腦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他不能做那恩將仇報、不忠不義之人!更何況只要將此事告知督撫大人,將常思忠等一干賊人一網打盡,正好從此絕了後患,說不定這五百兩銀子還真便宜了自己。

想至此處,他“呼”地站起身來,提着褡褳臉也未洗就往府衙走去。

常思忠千算萬算,卻沒算到這卓貴竟然跟祖澤遠還有這層淵源,便是沒有任何證據,祖澤遠也肯定會相信卓貴。要是知道的話,他怎麼敢打這番主意?

果然卓貴見了督撫,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跟祖澤遠一稟報,祖澤遠根本就沒有懷疑其中有什麼不對,立即就派了督撫標兵前往南門十里街去捉拿賊人細作。

那常思忠等幾人昨夜陪卓貴推了大半晚牌九,又見卓貴收了銀子離去,都以爲他已經就範,此時正睡得如同死豬一般。數百督撫標兵在卓貴帶領下破門而入,不費吹灰之力便擒了十多人,拿大枷鎖了便押往府衙。

卓貴對常思忠等幾個對他下套的人恨之入骨,自告奮勇地來審問這些賊人,他也不管你招是不招,只管嚴刑拷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常思忠等人受刑不過,再加上也沒有爲大興軍盡忠的心思,只熬得一個時辰,便將所知道的一切全都招了出來。

卓貴將口供交給祖澤遠,兩人都抹了一把冷汗,沒想到大興軍在武昌城中竟然藏了這麼多細作,這些人要是在大興軍攻城正急之時來個裡應外合,那他們還守個屁的城!

幸虧這常思忠自作聰明露了馬腳,祖澤遠鬆了口氣對卓貴道:“這次你立了大功,按理當有重賞,但大戰在即,便等戰後再一起論功,你今日起就回我身邊來,先任個親兵佐領。拿來那銀子自己提回去,就當是本督與你的賞賜!”

卓貴自然是千恩萬謝,祖澤遠又道:“只抓獲城內賊人,實是心有不甘!既然賊軍想讓你開城門放他們進來,那你去找常賊試試,看能不能哄騙得他出面,將賊軍引一部進來圍而殲之,以長我軍氣勢。”

“大人,依奴才之見,此事應當不難!”卓貴雖已除了奴籍,然而自稱奴才已經成了習慣,“那常思忠既然已經將城內賊人細作全都供了出來,那便沒有了任何退路,要是大興軍攻進城來,難道他能逃得掉性命?只要奴才去唬上一唬,與他將這道理講明,這狗賊定然會用心替大人做事!”

“奴才只是怕他立了功,大人便饒了他性命,日後他要是與奴才發作起來連累到妻兒,那卻如何是好?”

“此事你儘管放心,無論事情成或不成,本督都將那賊人交給你處置。”

卓貴跪下磕了一個頭道謝過後,起身正要出去,祖澤遠卻又叫住他道:“如今你也算是本督心腹之人,有些事情便得讓你知曉。”

“本督花重金在巴蜀買了一些物件,估計今日便要抵達此間,事關守城大事,不能出半分差錯!你先帶人去江邊把東西接回來再去找那賊人。”

卓貴心下暗喜,總督大人不但將自己調到身邊來任親兵佐領,而且還委以重任,這說明總督大人確實是將自己當成了心腹之人!他滿懷感激地應了下來,自去調集人馬去江邊辦事……

…………………………

九月十七日,劉體純率六萬大軍只用了三天時間便攻克漢口、漢陽,與武昌隔江相望,他將中軍設於漢口關帝廟內,命荊州水軍用船隻搭建浮橋,以便大軍渡江攻城。

之所以用船隻搭建浮橋而不是直接用船渡江,是考慮到開始攻城之後的補給問題,數萬人的糧草彈藥不是少數,用民夫從浮橋上運送,肯定比用船要方便而且快捷得多。

過得兩日,兩座用鐵索相連的浮橋便已經搭成,一座由漢陽鸚鵡洲至武昌白沙洲,一座由漢陽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作爲前鋒的五師胡君貴部和六師厲弘向部率先渡江,分別在南北兩面的武勝門和保安門前紮下營寨,等候後續大軍來齊便開始攻城。

劉體純中軍於次日晚抵達南岸,剛把帥帳立起,六師師長厲弘向便匆匆來求見,言道城內秘諜送了書子出來。

這倒沒有什麼意外,武昌城中軍情司秘諜本就不少,前些時日也送了不少密信到軍中,這些密信都有相應的印記,外人如果不知道的話斷難仿製。劉體純從厲弘向手上接過那書子,覈對火封印記無誤,這才展開來仔細觀看。

卻原來是城中秘諜說已經買通了中和門守門漢軍,要在今晚夜間偷偷打開城門迎大興軍入城!

“如此更好,也免了強攻堅城傷我士卒!”劉體純一拍大腿,一點也沒懷疑這消息是否有詐,當下便叫傳令兵去通知各師將領前來開會,因怕驚動城牆上清軍,便連擂鼓也給免了。

中和門就在保安門右側,相距並不遠,大軍並不需要重新調動,到時只要佔了城門,這武昌就算是到了手!

半個時辰不到,衆將便陸續聚齊,劉體純將偷城之事說了一遍,大家自然也是一片叫好,有了內應,武昌唾手可得,誰不高興?

“諸將回營之後,先安排將士歇息,子時再動身不遲,但千萬不可舉火,以免引城牆上守軍生疑!”

“六師駐地離中和門最近,入城時仍爲前鋒,其餘各師按駐地遠近陸續進入,都記住了,不可舉火,人銜枚,馬裹蹄勒口!”

三更時分,城南三萬人馬盡都動了起來,厲弘向在前,王之禮在後,賀如居中,劉體純則穩坐中軍,靜候佳音。

厲弘向先命人悄悄靠近城門處,裡面悄無聲息,外面的人裝了幾聲野貓叫,不多一會城門果然無聲無息地打開來,顯然是先前就在門軸處灌了油。

眼見前面數百將士陸續進了城門,厲弘向也在衆親兵簇擁下快速地走了進去,剛進得城門,他一顆心便“突突”地猛跳起來,來不及細看便高聲叫道:“有詐!速退!速退!”

卻原來進得城後,前面將士已經點起火把,正擁在甕城城門前等候裡面內應開門,但厲弘向只一看便發現了破綻,若是無詐,爲何開了外城門反而將甕城門鎖死?

呼聲未息,無數滾石擂木從城門兩側的城牆上呼嘯而下,數十息功夫就將城門又堵了個嚴嚴實實,厲弘向和他身邊二三十名親兵,只來得及發出幾聲慘叫,便被砸了個粉身碎骨!

感謝柔之虎大大打賞!感謝各位大大訂閱、投票支持!

第一百章暗訪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三十六章拉攏第二百四十二章五仙散第四百七十二章治粟院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師?退教!第一百一十七章籌備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三十六章拉攏第二十二章開會第四十五章部署第五百四十章甕中捉鱉第六十章艱苦第三百一十九章白刃拼殺第九十章民心第五百一十一章想拜師?退教!第一百九十九章兵圍新會第四十二章豐收第二百八十五章負隅頑抗 難逃一死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一百一十五間爲虎作倀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二百三十三章整肅軍紀第一百四十五章擒獲國賊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第一百六十章震懾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得勝回府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一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雙雄會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二百一十五章大刑伺候第三百一十九章白刃拼殺第五十九章急行第二十八章焦炭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二百五十六章黑臀第四百三十一章神策門外第二百九十五章前有埋伏 後有追兵第一百一十七章籌備第二百五十四章弄璋之喜第三百九十章狡兔三窟第八十九章拜年第一百六十六章鋪房第三百一十七章邀約比鬥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二百三十六章衡口堡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一百七十八章襲擾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七章火藥(二)第三十章起步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四百五十七章鹿皮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四章謀劃第三百五十八章首鼠兩端 枉送性命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一百三十章地道第七十九章以儆效尤第四百零四章滾江龍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二百五十一章倒行逆施第三百三十八章星辰大海 壯美情懷第二十一章捕魚第十章拜服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八十一章倍感淒涼第一百七十五章逼宮第三百六十七章南澳海戰(一)第六十章艱苦第四百五十二章入濠鏡第四百八十九章乾清宮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爲禮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三百七十四章密謀獻城第三百七十章不戰而降第一百八十二章將計就計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十四章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