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

“專案組”現在人手充足,審訊、緝捕、追蹤、聯絡、文書全都不缺,李元利一聲令下,衆人慌忙收拾好卷宗趕去府衙。

夔州知府賈汝智早得了通報,府衙內此時已經燈火通明,蔡中亭帶到之後,指認出“漢中人”正是其中兩個。

李元利來到之後,立即命令將幾人分開同時審訊。

他自己則坐鎮書房,各處得來的口供彙總過來之後,所涉及的各色人等立即派人去緝拿,確保不讓一人漏網。

尤烈他們在奉節打探十多日音訊全無,卻並不是袁老幺等人行事隱秘。他們在奉節進出,食宿均是未經過官府備案的“黑店”,而且他們僞作運鹽運送火藥,請的也是本城的車馬行。

如此多的破綻,尤烈等人竟然沒有找出一處,這令得他們面紅耳赤,羞慚不已。

不過李元利沒有責怪他們,一則尤烈本就不是幹這行,二則他在送上來的口供中又發現了更爲驚人的消息。

原來袁老幺等人竟然是郝搖旗的手下!

當初郝搖旗在竹山搶劫銀礦之後,便率部向漢中逃竄,然而東虜陝西巡撫馬之先、漢興總兵趙光興發兵三路,在小廣峪寨大破郝搖旗,並斬殺其部下總兵傅奇。

郝搖旗無奈之下,只得又率部逃回興安(今安康),其時因湖廣告急,清廷命西安將軍阿爾津率部馳援,陝西各地清兵也紛紛收縮回了西安、漢中等大城防禦,興安鎮清兵不過一千來人。

東虜興安總兵、都督同知趙光瑞知賊匪來襲,率輕騎數百人疾馳迎戰,因衆寡懸殊被圍困全軍覆沒,他自己也拔劍自刎,興安就此落入郝搖旗掌中。

興安緊靠房竹、鄖襄,落到郝搖旗手上後患無窮,這已經足夠引起李元利的警惕,然而,袁老幺的供詞之中,還有一事引起了他的注重。

郝搖旗營中還有一位前明藩王,那便是韓王朱璟溧。

朱璟溧是明太祖之子韓憲王朱鬆的九世孫,順治五年山西反清運動風起雲涌時,他被虞胤、韓昭宣推舉爲“韓王”。

山西兵敗以後,朱璟溧逃到湖廣南明控制區,在順治七年進入了房縣山區的郝搖旗營中,依附郝搖旗生存。

郝搖旗取了興安有了立身之所,又聞孫可望在昆明篡位登基後,心裡便也火熱起來,但他心裡很清楚,憑他自己最多也就做個“草頭王”,要想當皇帝,那只是個笑話。

不過想想那孫可望也是流宼出身,郝搖旗又有了幾分底氣,於是決定向他學習,先“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手上沒皇帝,如何去挾?

思來想去,便想到了在他軍中的朱璟溧,這也是和朱由榔一樣的太祖子孫,憑甚麼做不得皇帝?於是他將朱璟溧擁上帝位,自封“南安王”,定年號“定武”。

果然有了這個“名分”,陝西賊匪紛紛來投,數月之間竟讓他聚了五六萬人馬,但是人數雖衆,戰力仍然平平,數萬人攻打只有三四千清兵駐守的西鄉,竟然打不下來。

正無奈之時,卻有帳下“謀士”獻計:“那大興軍攻城掠地,所仗不過火器犀利,若能想方設法弄得一些,別說西鄉,整個漢中也是唾手可得!”

於是郝搖旗派出人手到四川四處鑽營,終於被他找到路子買了一些炮筒炮彈攻破了西鄉,現已進軍到了固關城下。

但炮彈太貴,消耗又快,郝搖旗便找來鐵匠自己澆鑄彈體,然後叫袁老幺這個奉節人回來買火藥回去填裝,可火藥也不便宜,尤其對於“定武朝”這種完全沒有根基的勢力來說,靠買根本不可能支撐得下去。

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郝搖旗便命袁老幺帶人到奉節來將造火藥的工匠擄幾個回去,沒想到袁老幺剛回來兩天,連要擄的對象都還沒有搞清楚,便被尤烈帶人捉到了府衙。

雖然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但李元利心中怒火更熾!這袁老幺竟然只負責到奉節購買火藥,到昭化買炮彈的另有其人,他根本不知道炮彈是從何人手中流出來的。

這條線索已經徹底斷了!

他洗了把冷水臉,強迫自己把心情漸漸平復下來。

生氣、發怒統統於事無補!他現在需要的是好好想一下怎麼處理內部的問題。

駐守昭化等關隘的部隊,一半是原來在四川收降的明軍,一半是這兩年招的新兵,他們有可能被敵人腐蝕拉攏,但團級以上的將領卻大多數都是忠貞營分出去的老兵,爲什麼還會出現這種問題?

難道連原來忠貞營的老兄弟都靠不住了?

天色漸漸放亮,栓柱從門外探頭看了看雙眼通紅的李元利,輕聲問道:“大帥,要不您先去歇會兒?”

“等會再說!”沉思中的李元利站起來伸了個懶腰,似乎下定了決心:“栓柱,你讓三元拿我的令牌親自跑一趟重慶,讓吳子正率一萬人,以拉練的名義急行軍至保寧,等候下一步命令!”

他已經決定了,軍中出了這種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清洗!無論牽扯到誰,絕不手軟!

“將人犯先交給夔州府關押,所有人歇息一天,明日寅時開拔!”昨晚連夜審訊,大多數人都沒有睡覺,不歇一天實在不行。

李元利走出屋來,在院子裡迎着初升的朝陽折騰了一番,出了一身汗水,這才感覺所有抑鬱都一掃而空。

這些跳樑小醜,註定都只是他率領大興軍前進路上的一枚枚小石子,把他們隨腳踢開就好,根本沒有必要爲他們煩惱!

順治十一年十月二十,李元利率三千餘人抵達了昭化。

這一次他沒有掩藏形跡,而是大張旗鼓地率部進了葭蔭關,隨即拘禁了所有將領,查封彈藥倉庫,宣佈軍營戒嚴,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能進出大營。

自己挾大勢而爲之,爲何還要遮遮掩掩?小心翼翼地四處找尋證據,還不如直搗黃龍!

現在葭蔭關已經被特勤大隊接管,駐守葭蔭關的是十五師一旅三千人,這是李元利下湖廣時才組建的新部隊,李元利不怕他們鬧事,如果真出現那種情況,那就再狠一點,無非就是取消這支部隊番號!

大興軍少兩三千人根本無所謂,一場大仗打下來俘虜都不止這個數。況且這種“毒瘤”,如果不狠下心來清理乾淨,怕是要後患無窮!

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四百四十四章一舉兩得第四百二十五章血肉屠場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四百三十三章過眼雲煙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一百七十四章口供第八十八章擴軍第二百六十七章六部尚書第三百九十四章陳近南第三百一十二章三水規劃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三百零五章沿街伏擊第一百五十六章深惡痛絕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四百三十一章神策門外第四百八十五章告別南京第九十章民心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五百一十三章藩臺召見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十八章宰羊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四百五十六章紅夷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一百九十三章迫擊炮原理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三百二十二章昔日孩童 今日漢王第二百五十一章倒行逆施第四百八十一章高人第四十四章備戰第一百四十章再圍長沙第五百零八章六部改組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存僥倖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一百零三章破城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三百六十八章南澳海戰(二)第三百六十章愛民如子 百姓歸心第一百四十章再圍長沙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五章說服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二百六十五章驚異第一百九十八章湯若望第三百八十章鎮海衛第一百九十三章迫擊炮原理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三百九十二章連城璧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八十八章擴軍第二十七章規劃第二百六十九章分兵出擊第二十六章銀礦第五百五十八章蒙古諸部第五百五十九章平定倭國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三百八十四章只畏非敬第七十二章顯露家底第二十三章立軍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二百零九章順藤摸瓜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九十二章良田萬頃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三十八章激昂第四百五十章株連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員第三百九十五章千里轉戰不停歇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一百一十五間爲虎作倀第一百二十九章炮擊荊州第一百八十七章恫嚇第二百二十八章古代“青黴素”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四百八十二章行氣導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