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

“你家王爺好不省事!”賀珍卻皺眉斥道,“如今正是耕種季節,他卻要大起干戈,看他下半年的糧食從何處得來!”

當年他爲前明總兵時,郝搖旗不過是一名流宼,後來他投靠李自成做了大順軍的制將軍,郝搖旗也不過是名偏將。

就算後來在夔東之時,兩人也不過是平起平坐,可這才過幾年?位置卻調轉過來,郝搖旗竟然爬到他頭上當了王爺!只要一想起此事,他心中就憤憤不平。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這些年來,他麾下的兄弟死的死,逃得逃,已經所剩無多,新收的士卒不是山賊就是流民,用處根本不大,那郝搖旗卻不管什麼時候,身邊都跟了數千老兄弟,這纔是他的本錢!

罷了!現在勢不如人,暫且忍耐,總有翻身的那一天!

賀珍見郝成立在城下不知如何作答,也不想做得太過,便吩咐守城士卒開了城門。

隨着城門開啓,大隊士卒擁進城來,賀珍看得好生羨慕,這些士卒身強力壯、精神抖擻,一看就是身經百戰之輩,自己什麼時候麾下才能夠有這麼一支隊伍?

那扛在肩上的火槍也是擦得發亮,這土賊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多好槍?

不對!這些槍怎麼沒有夾火繩的槍機?

這不是火繩槍,賀珍似乎一下明白了過來,他在城樓上指着正源源不斷擁進城來的“定武軍”大聲問道:“你們是什麼人?關城門!關城門!”

尤烈見這老賊如此警覺,迅速地把扛在肩上子彈已經上膛的擊針槍對準賀珍就扣動了扳機,一邊大聲叫道:“大興軍興師伐罪,跪地投降者免死!”

槍聲就是命令,城外埋伏的將士從暗處躍了出來向城門發起了衝鋒,先前已經進城的千餘名特勤大隊將士不用等待命令,便向守城士卒發動了攻擊。

“跪地免死!只誅首惡!”

“投降不殺!”

“棄械投降者免死!”

大興軍將士一邊吶喊,一邊向城內各處衝去。

賀珍的左肩剛纔被尤烈匆忙中打了一槍,雖然不致命,但卻傷得極重,這時正踉踉蹌蹌地順着城牆逃跑,尤烈和衆將士順着馬道衝上城牆,上面的士卒早已跑了個精光。

臨入城之前,李元利就已經下了命令,只要一有機會就先將賀珍擊殺,尤烈等人自然也沒有活捉賀珍的打算,他們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舉起槍瞄準了前面狼狽逃竄的賀珍。

“呯呯呯……”一陣槍響過後,前面的賀珍一下撲倒在地,身上開了五六個血窟窿,尤烈確認無誤,方纔派人去稟報李元利。

賀珍一死,城內士卒降得更快。

對於這些流民山賊來說,只要能夠吃飽飯,投靠誰不是一樣?況且大興軍現在威名如日中天,連韃子提起李元利的名字都膽戰心驚,這些烏合之衆一聽是大興軍殺來,哪兒還生得起反抗之心?

半日過後,城內基本已經肅清,李元利率了衆親兵進得城來,剛在府衙內坐沒多久,軍情司漢中分局局長林廣南便來求見。

大興軍還未入陝之前,李元利便令軍情司署理司長戴軫通知興安、漢中兩地人員全力配合,破興安的時候他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如今倒要看看取漢中能不能出把力。

等林廣南見過禮之後,李元利才問道:“漢中城內情況如何?有多少韃子?何人領軍?”

“回大帥,自去年賀珍攻破城固之後,漢中府城便風聲鶴唳,每日城門只開早晚一個時辰,放城內百姓出城打柴。前兩天大軍到城固之後,屯齊便命人將各處城門盡皆堵死,標下也是買通守卒半夜翻城牆出來的!”

“城內現有真韃子三千餘人,漢蒙軍旗八千人,綠營兵一萬五千人。領兵之人爲東虜固山貝子屯齊、固山額真阿巴漢、三等精奇尼哈番馬喇希,綠營總兵覃琦、覃昌藩原是抗清義軍首領,順治九年降清後駐守漢中。”

屯齊和阿巴漢都是尼堪被斬後降級發配到漢中來的,馬喇希則是當初同阿爾津一起鎮守漢中,阿爾津移駐湖廣死於長沙,而他則留了下來。

看這樣子,東虜在漢中城的兵力也不可小覷,守城時如果再抓些民夫壯丁,湊足四萬人應該不難,怪不得郝搖旗等在漢中這麼些年,卻始終打不下漢中。

“咱們的兄弟在漢中時間已經不短,可有什麼進展?若是大軍攻城,能不能提供什麼助力?”

“漢中城一直是韃子重點防範的地方,咱們進展不是很大,只有十多名兄弟潛伏下來。白蓮教在漢中活動也很頻繁,但損失也大,被抓獲處死的就不下百人!”

“白蓮教?”又聽到這個名字,李元利並不意外,白蓮教發展教衆,一向是在戰亂、災荒頻發的地方,漢中要是少了他們纔怪。

況且前兩年紅娘子來了漢中,他就將白蓮教放在了心上,這兩年來軍情司也一直將白蓮教當成重點對象來打探。

“他們規模怎樣?首領姓甚名誰?”

“普通教衆很多,漢中一地就不下萬人,但核心教衆卻只有十數名。原來的首領一直是紅帥,只是近兩個月卻不知怎的換成了一個姓唐的,聽說是白蓮教唐賽兒祖師的後人。”

林廣南也是大順軍的老兄弟,當初李元利命他密切監視白蓮教,便已經將紅娘子的事情說了個清楚,他自然也是知道其中原因。

李元利皺眉道:“莫非有了什麼變故?你原來不是說咱們的兄弟有打入白蓮教的嗎?他們有沒有更確切的消息?”

“大帥,咱們的兄弟入教不久,這種教內機密之事,他們哪兒打探得到?只知道換了首領,紅帥卻已經不知所蹤。”

李元利陷入了沉思,林廣南又對他說道:“大帥,咱們在漢中城內的兄弟雖然不多,但也足夠使用,大軍攻城之時,可命他們在城內四處點火,裡應外合!”

“十多個人能做得什麼事?沒得損了自己兄弟!放火之事也不能做,咱們要的是完好無損的漢中城!”

李元利隨口說了一句,又開始思索白蓮教的事情,但手中掌握的信息太少,想了半天還是沒有想個明白,只得作罷。

感謝青海近湖大大打賞!

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十五章試射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三百八十三章性格決定命運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一章憂心第六十二章初戰第一百七十六章勁敵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十七章背義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二百二十九章亡羊補牢第一百八十一章誘敵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四百一十一章起義第五百五十六章翡翠玉礦第五百四十四章處置俘虜第二百七十二章清遠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四百一十三章二十里鋪血與火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四百二十二章鍋莊娃子做將軍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二百八十六章神仙法術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五百五十二章擴張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議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五百四十六章意外之喜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四百七十二章治粟院第四百八十章拉攏第二百二十一章突圍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二百三十九章城固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二百四十九章西寧王第三百八十七章百炮齊鳴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二百四十七章排槍第一百五十六章深惡痛絕第一百八十一章誘敵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網成擒第三百八十三章性格決定命運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二百零八章責罰第六章火藥(一)第一百一十章擊針槍(一)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經略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爲禮第二百八十七章暗潮洶涌第九十二章良田萬頃第二百六十六章長沙號第二百一十二章周勉的真面目第二百五十九章抗清志士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三百章濠境紅夷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八十九章拜年第五百一十五章窮兵黷武?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九章展望第三百零二章北門危急第五十章重陽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員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一百三十三章鄖襄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四百三十章弄假成真第七章火藥(二)第四百八十六章清談誤國第二百一十章針刑第一百三十二章放火第二百九十章戰場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八十四章木鞘運銀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四百八十章拉攏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三十六章拉攏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網成擒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四百二十八章老套路第四百五十五章鎖國第四百二十九章真降假降第三百九十四章陳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