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陰謀

劉體純的軍務司裡面,團團坐了十幾個將領,他們是在商討整編的事情。

李元利這一次來,就是想指導指導他們,要不然放手讓這些原來的農民軍頭目去弄,搞出來個四不象,那可就落下個笑話。

“一支軍隊,不管是編制還是名稱,都以響亮、實用、簡便爲目的,太過複雜反爲不好。”

李元利摸出幾張紙遞給劉體純,這次整編的原因,其實就是他對現在的軍制不大熟悉,感覺不能得心應手,只要按照前世軍隊的編制,照本宣科地整編就行。

“軍銜和職務分開,軍銜最高爲上將,一直到列兵,軍隊編制採用三三制,即一個班爲十二人的標準步兵班,三班爲一排三十六人,三排爲一連,三連爲一營,三營爲一團,三團爲一旅,三旅爲一師。”

“再以此類推三師爲一軍,三軍爲一集團軍,再加上醫護兵、火頭兵、通信兵、後勤兵、親兵等未算在內的人員,一軍應該有三萬有左右!”

“以我大興軍如今的兵力,兩軍有餘而三軍不足,且士兵的戰鬥力參差不齊。我的意見是,從現有的人員中,挑出六萬人,先整編兩個軍。”

“十六歲以下,四十五歲以上的士兵全部退出部隊,安排到後勤或者是地方上去種田!將領的編制我是這樣想的,每級配備一個正職,兩個副職,一旦擴軍,就可以把副職分離出去,最短的時間形成戰鬥力!”

“各級主官統統稱長,軍爲軍長,師爲師長,旅爲旅長!另外,參謀處的參謀要分配到連一級,參謀的職責就是,及時有效地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配合主官做好訓練、戰鬥任務,也作爲各級預備主官人選。”

“這部分人一定要思想學習過硬,主要以我培訓後的考覈成績爲參考。”

軍、師、旅、團、營這樣的軍事單位自古就有,將領們一聽都能明白。而李元利則是習慣了後世的軍隊編制,總覺得什麼伍長、什長、把總、千總的聽起來就不舒服,乾脆趁現在大興軍破而後立的機會,一次整編到位。

“哎呀,元利,這事情咱們這麼多人想了幾天,也沒有弄出個可行的意見來,你一來就把問題都解決了,確實是簡單明瞭。”劉體純誇張地叫道。

雖然李元利經常冒出一些從沒聽說過的詞來,但時間一長大家都習慣了,這些詞雖然沒有聽過,但意思大家都懂。

“既然都明白了,那就先寫個方案出來,我看後如果沒問題,就照此實施。”李元利兩句話說完,轉身就想往外走。

“元利,先坐會再走。”劉體純連忙拉住他,“我還有事跑你說,等會他們有不懂的也好問你。你這麼急急忙忙的還要到哪兒去?”

“還不是工務司那邊的事情,現在還沒有合適的煤礦和鐵礦,我今天再去問問有沒有進展。”

“煤礦和鐵礦?巴東那邊多的是啊,爲啥非要在興山開礦?水也方便,河流到處都是,你說的水力機械正好派上用場,我覺得比興山這邊更合適。”劉體純在巴東駐紮的時間不短,何況當地也有人在開採煤鐵,所以對這事情比較清楚。

“真的?那我更要去工務司一趟,叫他們馬上安排人去巴東。”

“哎,我說你能不能坐下來聽我說完?”劉體純瞪了他一眼道,“巴東那邊根本不用先去看,你叫他們直接去找咱們那邊的人,把那些礦工找來,馬上就可以開挖。這事你不用管,我叫人去通知他們就行了。”

“你知不知道文安之來了?咱們的斥候看見他了,應該明天才會到咱們這兒,和他一起的還有一千土兵。”劉體純接着說道。

“他不是年前就到容美司了嗎?怎麼現在纔到?”

“聽說受了寒,生病了。這老頭也是,快六十歲了還不消停。”

“來就來了,難道咱們還要把他供起來?你只需先敷衍着他,等我把他那一千土兵吃幹抹淨了,讓他哪兒涼快哪兒去。”李元利有點想不明白,這老頭怎麼就有這麼大的自信,一個人來就想把夔東這麼多支武裝整合起來。

其實人家就有這能耐,後世歷史上這事情還真被他老人家單槍匹馬地辦成了,後來還組織了夔東各家十六營兵馬一起會攻重慶,沒想到十六營中的譚氏三兄弟老二潭弘、老三譚詣要降清,老大譚文不答應並且揚言要寫信給夔東十三家的袁宗第、劉體仁,潭弘、譚詣一怒之下,殺了老大。

其餘各家義軍知道這事情後,便在文安之的帶領下討伐譚老二和譚老三,兩人連忙跑路,投到了當時滿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帳下,帶領清軍反攻明軍。

劉體純聽李元利如此一說,突然站起身來,把營帳裡的人全都趕了出去,等銅頭在外面守住了門,這才神秘兮兮地對李元利說道:“元利,難道你不覺得這是個機會?”、

“什麼機會?”李元利有點沒摸着頭腦。

“文安之既然要想整合夔東這些人,肯定得把各部首領都召集起來,到時咱們把這些人一鍋端了,再慢慢去收編他們的人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整個夔東全部攬入懷中!”

“……那得讓各部首領都到咱們地盤上才行,不然沒那麼容易。況且他們手下的人也不一定會讓咱們收編。”李元利遲疑了一下。

“都不是問題!咱們現在是夔東最大的一股,文安之不依靠咱們還能依靠誰?他肯定會住在咱們這兒,就算他不住在這兒,我也能想辦法讓他去不了其他地方。”

“至於收編的問題,那就更簡單。前年川中楊展被袁韜、武大定設計所殺,他的部下士兵全部被二人瓜分,你以爲那些真是兵?都是烏合之衆罷了。”

“只要有飯吃,他們哪兒在乎誰當頭領?到了咱們手上,合格的就送進軍中,幾個月訓練下來就是好兵,不合格的全部拉去開礦、種田,哪兒少人讓他們去哪兒,可着勁地用!”

這傢伙怪不得後世歷史上能夠成爲夔東十三家名義上的首領,手段夠,心也黑,差的只是見識和長遠的眼光而已。

“這麼說來,那文安之還真有用處,他不是跟容美司關係好嗎?說不定在這上面也可以做點文章,想辦法把容美司給滅了!”李元利也不是什麼菩薩,心好不到哪兒去。

“不過我覺得你做這事情還是不怎麼好,要是讓別人知道了,還不說你背信棄義?”

“我也覺得這樣很不好,不如換你去做?”劉體純哈哈一笑道。

李元利豎起一根指頭指了指他,兩人相對大笑,猶如兩隻剛下蛋的老母雞。

第十九章夜飲第一百八十九章賊首第五十九章急行第三百二十二章昔日孩童 今日漢王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四百八十六章清談誤國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三百二十章兵甲亦實力第二百章獸行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一百八十七章恫嚇第二百三十八章陣斬搖旗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二百五十九章抗清志士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四百二十六章旗花火炮第六十二章初戰第一百一十三章春心萌動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一百九十一章有喜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會晤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三百四十章教而不誅 奸民不懲第三十九章奸商第五百六十章 大結局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五百五十四章西南策略第三百五十九章心狠手辣 虎口奪食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二百四十二章五仙散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三百五十一章三個臭皮匠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四百一十三章二十里鋪血與火第三百九十七章其名可彰第二百七十二章清遠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四百五十四章梟雄第一百七十七章交鋒第三百九十八章予以重託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五百六十章 大結局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三百六十八章南澳海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一百七十五章逼宮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三百零一章夜取炮臺第十一章任務(一)第五百零五章國王的表弟第二百六十章平生惟願殺盡韃子第一百三十八章士氣高漲第四百六十章巧遇海盜第五章說服第五十三章高歌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二百六十六章長沙號第一百六十二章欲爲內應第三十五章軟禁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經略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二十六章銀礦第四百二十八章老套路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一百零九章謀石砫第二百六十二章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三百七十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五十四章弄璋之喜第三百七十章不戰而降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五百二十七章皇宮家宴第四百六十二章招降第三百八十九章張蒼水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四百零六章華夷之辨第三百六十六章深謀遠慮 眼光長遠第十章拜服第二百四十三章兵臨南鄭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鼓而下第四十九章奉節第三百八十章鎮海衛第十六章練兵第三百三十二章耳濡目染 動搖信仰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三百九十七章其名可彰第五十四章故人第二百五十五章得勝回府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網成擒第五百一十八章行賄千兩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