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

就在孫可望稱帝之前,年僅六歲的朱慈煊,被他自己的親生父親——已經瘋了的朱由榔推進了行宮內的水井中,等被人發現打撈上來時,已經早就沒了呼吸!

此事雖然隱秘,但顯而易見,與孫可望脫不了干係……

李定國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誰說瘋了的人就不能生兒子?管他是不是瘋子,能行房就成!只要妃嬪們有一個生下皇子來,那就是下一任的大明皇帝!

“王爺!”一旁的王太后剛叫得一聲,已經是淚如雨下,唯一的兒子瘋了,孫子全都死完了,這對於一個年過五旬的婦人來說,是何等沉重的打擊!

她從來沒有想過做什麼太后,她也不想自己的兒子、孫子當皇帝,她只想兒孫滿堂,一家人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可是現在,她連做個普通百姓的願望也實現不了!

要是時間能夠倒流,當初她哪怕是以死相逼,也不會答應兒子做這個皇帝!

“還請太后節哀!如今孫可望那逆賊已經被微臣趕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要有微臣在,定會保皇上和太后安然無恙!”

“……爲了大明江山,也爲了皇上香火不絕,還要請太后訓示宮中各位娘娘!”

李定國又有了一線希望,他向李柦吩咐道:“立即傳御醫來,這段時間好好給皇上調理調理,爭取早誕龍子!”

王太后淚眼婆娑淚水地點了點頭,她心裡已經下定了決心,哪怕妃嬪們再產下孫子,她也絕對不會答應大臣們去做什麼皇帝!

但她現在還不能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她當然也想有自己嫡親的孫子,要是讓西寧王知道自己不願意讓還沒出世的孫子當皇帝,恐怕這事他就不會盡心了。

李柦向王太后和李定國分別行了一禮,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順治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大興軍攻破了漢中府治南鄭,斬殺屯齊、阿巴漢、馬喇希等東虜滿蒙漢大小將領十三人,所有士卒無論降與不降,盡皆誅殺!

整個漢中戰役,沒有一名俘虜。

不是李元利心狠手辣,視人命如草芥,而是他意識到現在不能只懷菩薩心腸,同時還要施以霹靂手段以殺止殺,才能震懾其他投虜漢人和東虜韃子。

現在多殺一些,只是爲了將來少殺一些。

前年攻破長沙,斬殺了洪承疇等一干滿漢清虜將官後,李元利曾經命人昭示天下:大興軍到處,若頑抗不降者,武官把總以上、文官不論品級盡皆斬首,但這份昭告對那些綠營士卒似乎並沒有起到多大的震懾作用。

一直以來,大興軍對於俘虜的綠營普通士卒,都是採取寬大處理的辦法,除非是罪大惡極者斬首示衆外,其他最多就是勞役,絕大多數都是分到各地做工或是種田,日子過得比原來還要舒坦。

這就讓那些普通綠營士卒有了一種錯覺,他們認爲降與不降都是將領們的事,與他們無關,與大興軍作戰,勝了最好,就算不勝做了俘虜,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又去做老百姓嘛。

因此大興軍攻破南鄭後,李元利便授意塔天寶殺掉了所有俘虜,然後又發佈了一份昭告,令軍情司人員昭示天下。

這份昭告對所有清廷文武官吏士卒下了最後通牒:大興軍到處若有未降者,無論文武官吏士卒盡皆斬首,無一例外!

文官九品、武將把總以上者,株連家小;文官七品、武將守備以上者,株連一族;文官三品、武將總兵以上者,株連三族,文官一品、武將總督以上者,株連九族!

別說搞株連人不人道的問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些人當官時惠及家人,有難時自然也要舉家承受,如果不想被株連,大可以早早劃清界線。

“大帥,這個好!”高信拿着一份昭告看完,哈哈笑着說道。

“將這些投虜漢奸全家老少統統殺光,百姓只會拍手稱快,若是能威懾這些狗賊早早投降,也省了咱們一番手腳!”

李元利也笑道:“不錯,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笑了一會,李元利又道:“現在漢中打下來了,政務司官吏也馬上就要到位,你們看看誰留下來鎮守漢中?”

塔天寶、吳子正、高信及各師師長面面相覷,卻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很顯然,誰都想跟隨元帥南征北戰、建功立業,要是留在漢中,那可不就是提前養老?

“怎的?沒人替本帥分憂?”李元利又笑着問道,其實他心中早就有了人選,現在只是跟他們開個玩笑罷了。

“……大帥,要是實在沒人,那標下就……留下吧?”過了一會,吳子正囁嚅着說道。

“哈哈……算了,不跟你們說笑了。”李元利輕拍着椅子扶手,“雖說咱們現在人手不少,但要打的地方也多,漢中暫時應該沒有什麼戰事,把你們放在這兒是浪費了!”

“拿戰兵的餉銀,幹備兵的活計,你們想我還不幹呢!”

衆將哈哈大笑,剛纔的擔憂煙消雲散,於是話又多了起來,高信問道:“大帥,那您準備叫誰來守漢中?”

“閔石!”

“大帥要在漢中徵兵?”

這閔石也是老八隊的將領,興山整軍時表現出衆,調到教導旅任了團長,後來升任旅長,現在是吳子正六軍副軍長,這傢伙練兵有方,李元利一提要讓他來守漢中,大家便都想到了徵兵上面。

不過這想法還真沒錯,李元利道:“漢中這些年來天災人禍不斷,土地荒廢得也多,但人口才是最大的問題,下一步肯定是要大力招納流民,同時也要再徵新兵!”

“閔石兵練得不錯,又是咱忠貞營時候的老兄弟,打戰也不含糊,讓他來守漢中,我是十分放心。”這閔石是他的親信,要不然當初也進不了教導營,這一點雖然李元利沒有說,但大家心裡也都清楚。

“漢中新建第九軍,由閔石擔任軍長,至於下面的將領,還需要在座各位大力支持!”

此刻閔石靜靜地坐在高信身旁,心裡卻有一些壓力,昨晚剛得知大帥讓自己組建第九軍時,他着實高興了一陣子,但李元利找他談過話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感謝柔之虎大大打賞!

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三百八十一章廈門海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二百四十二章五仙散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二百七十章責任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一百三十六章紅夷炮第四百七十八章科爾沁第三十六章拉攏第兩百零九章只收良家子弟第六十一章設伏第二百八十章月夜奔襲(二)第八十三章驚天寶藏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兩百零九章只收良家子弟第一百一十五間爲虎作倀第五百二十二章欲圖染指巴西第三百二十六章以人爲禮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一百二十四章挺進鬆滋第二百九十二章擡旗來的“八旗精兵”第四百三十章弄假成真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一百九十八章湯若望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一百九十四章炮兵操典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騎絕塵 遙遙領先第三百章濠境紅夷第一百零八章白桿兵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四百八十五章告別南京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二百三十四章兵源第一百九十三章迫擊炮原理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六十四章圍城第四十章回家第八十五章初至渝城第三百九十七章其名可彰第三百七十一章思明州第四百一十二章鎮江綠營第一百零三章破城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二百五十九章抗清志士第四十九章奉節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四百三十一章神策門外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四十五章部署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三百零六章狹路相逢第五十三章高歌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一百八十五章詐城第二百六十八章漢王即位第三十章起步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五百三十七章兵近漢城第六十一章設伏第六十一章設伏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三百二十一章有德無威 國勢不張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四百零二章敵未至便欲屠城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鬩牆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二百零八章責罰第七十一章今之王倫第四百四十八章久別勝新婚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五百零五章國王的表弟第五百一十五章窮兵黷武?第二百二十二章反襲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鬩牆第一百零二章夜探西門第四百五十章株連第二百五十七章關刀槳第一百四十五章擒獲國賊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四十八章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