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戰場

“元孝有何好的建議,不妨細細說來咱們斟酌一番!”

“殿下,此處往東再走四十餘里便是增江,也是韃子從惠州過來的必經之地,增江最狹窄之處也有三四十丈寬,非得用船渡江不可,要不然就得從從化那邊繞行數百里,韃子肯定不會這樣費事。”

“……到時可半渡而擊,亦可於上游築壩,等韃子過河之時再掘開堤壩,給他來個水淹七軍!”

李元利眼中一亮,但隨即又暗了下來,“築堤之法不可行,時間不夠!韃子從惠州到這兒最多三天,咱們還有兩天時間,哪裡能夠築起一道堤壩來攔住這麼大一條江?”

“孟浪了!”李元利一說,陳恭尹但想到了這個問題,他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暗道。

增城既寬且深,比不得小河小溝,別說兩天,就是十天也不一定能夠修起一道堤壩來。

旁邊的湛鳳光見李元利甚是和氣,不象是剛愎自用的人,於是也在一旁建言道:“殿下,驛道過增江的地方在石灘圩,那兒雖然河道狹窄,但兩岸都是多石的河漫灘,空手行走尚且不易,若能設伏於此,再輔以火器弓弩,定然能重創韃子!”

湛鳳光本就是這新塘圩土生土長的,對這附近的地勢自然更爲熟悉,因此說起來頭頭是道。

李元利聽他說的有理,連忙令衆人繼續前進,陳恭尹等人沒有馬,便仍然回了船上,掉頭沿東江往上行。

四十多里路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這還是因爲驛道比較好走,而且全部騎的都是從韃子手中繳獲來的好馬。

離得老遠便看見一處圩集,規模不大,約摸住了百多戶人家,都是土牆茅屋,連瓦房也沒有一間。

不消多問,衆人便知到了那湛鳳光口中說的石灘圩。

驛道從圩旁直通江邊,李元利來到了亂石灘上,果然如湛鳳光所說,這上面還真是不好行走,稍不注意就會扭傷了腳。

兩岸石灘佔地甚廣,漲水時就會被淹沒,江邊有一個用木頭搭建的渡口,原本還有一條渡船停靠在那兒,但一看見李元利等人,船伕便將船飛快地劃到了江心,任憑如何呼喚都不理睬。

李元利本想再到江對面去看看,但嚇跑了船伕過不了江,只得先到附近觀察,等陳恭尹乘坐的船到了之後才過得江來。

方圓幾裡都看過之後,李元利做了決定,就在此處阻擊韃子。

“命令!”李元利話音剛落,薛普便拿出紙筆,伏在馬鞍上作好了準備。

“王復臣部挖掘戰壕、修築工事,繼續圍城,只須將韃子困於城內,不得擅自攻城!”

“十師解成禮部立即開拔至東洲一帶設伏,預防城內韃子突圍向東靠攏!”

“一師、二師、三師、十一師、十二師,立即開赴石灘,迎擊濟虜!各部接令後立即行動,不得延誤!”

薛普迅速寫好命令,李元利閱後無誤,用印,然後把命令給了王拙、高信二人,讓他們趕回廣州調兵。要是他倆不回去,光一紙命令可調不動數萬大軍。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騎馬回去不但慢而且不安全,幸虧陳恭尹那條船上的船伕就是新塘人,對這條水路極爲熟悉,王拙和高信便各帶了兩名親兵乘船趕回廣州。

其他人就不需要來回跑這一趟,但出來的時候沒有想到要在外面過夜,什麼東西都沒帶,最後還是湛鳳光出面去石灘圩找村民借用了幾間房,這纔不至於露宿野外。

廣州過來的大軍最快也要下午才能抵達,吃過早飯李元利又叫湛鳳光去請了兩名村民做嚮導,將四周再次走了一圈。

兩軍作戰之時,不說其他,光熟識地形就要佔很大的便宜,李元利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偷懶。

緊挨着十多丈寬的亂石灘外,是一片稀疏的灌木叢,驛道就在這些灌木林中間通過,往上游兩裡外有一大片荔枝林,現在已經過了成熟季節,樹上的荔枝早就被採摘一空。

在荔枝林裡磨蹭了半天,李元利才鑽了出來,請來做嚮導的一名村民嘰哩咕嚕地對他說了一串,可他連一個字也沒有聽懂。

湛鳳光在一旁做翻譯:“他說現在荔枝沒了,但還有龍眼,不過不在這邊,而且也沒有多少。如果大人要吃的話,他們去給您摘來!”

原來兩個村民以爲他在荔枝林裡面找荔枝。

李元利聽到還有龍眼吃,也覺得口乾舌燥起來,他連忙從腰間摸出水壺灌了一口,道:“還有多少,都摘下來我全買了。”

栓柱掏出一錠銀子遞給湛鳳光,龍眼他也吃過,是個好東西,在四川那邊也有栽種,不過很少。

湛鳳光卻笑道:“咱們增城別的不多,就是荔枝和龍眼多,賣得也便宜,一兩銀子就能買一百多斤,殿下帶着將士們遠道來到這兒打韃子,學生忝爲地主,哪兒能讓您掏錢?”

李元利堅持要給,湛鳳光死活不收,弄得栓柱好不尷尬。

見此情形,李元利只好明說:“湛先生……”

湛鳳光又連忙打斷他的話:“殿下,請直呼學生用喈即可!”

“好吧……用喈,咱們大興軍有規矩,不能拿百姓的任何東西,不管值不值錢都不能拿!這個規矩是我定的,我必須帶頭遵守!”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咱們不能壞了規矩,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咱們大興軍行事的準則!”

李元利說得很誠懇,況且現在樹上的龍眼本就已經不多,把果園裡全部摘完,最多也就兩三千斤,價值不會超過二十兩銀子,湛鳳光也就不再固執。

衆人回了石灘圩,草草弄了點飯食吃過之後,栓柱便帶了幾個人和村民一起去果園,用了一個多時辰纔將龍眼全部摘了挑回來,然後分筐再過秤付錢——兩千多斤可不是一家人的。

已經過了申時,大夥還在忙活,王拙、高信各率本部將士到了石灘,這只是前鋒部隊,後軍要到此地,最快也得兩個時辰之後。

李元利讓湛鳳光去通知圩裡的村民:明早過後,全部都離家躲藏,以免被大戰波及,損失財物事小,就怕枉送了性命。

第三百四十五章總山長第三百四十四章講武堂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六十二章初戰第一百二十五章初戰告捷第一百六十一章以糧爲本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一百章暗訪第二百七十四章援兵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三百四十八章美麗之島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五百五十三章煙瘴之毒第六十一章設伏第四百五十五章鎖國第五百三十二章“精炮滅明”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二百二十八章古代“青黴素”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三百四十二章海道針經第五百零六章震驚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擊針槍(二)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一百八十七章恫嚇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四百一十中章速勝第四百四十九章倭亂真相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九章展望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三百五十章琉球之痛第四百零二章敵未至便欲屠城第一百六十五章守禮第七十五章抽殺震懾第四百八十六章清談誤國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一百零六章試驗第二百三十六章衡口堡第四十一章道理第四百八十七章燕京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一百六十九章昏禮第四百七十五章人盡其才第二百零一章潰敗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一百六十六章鋪房第二百九十一章“五行”皆備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五章入朝鮮 打草谷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五百二十一章夢想中的橡膠園第三百四十四章雙雄會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二百三十八章陣斬搖旗第一百九十三章迫擊炮原理第二百八十五章負隅頑抗 難逃一死第三章親情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四百一十一章起義第七十四章喜得良才第三百一十一章西洋懷錶第三百九十二章連城璧第十四章土司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三百五十三章親人反目 豪強迫害第二百二十三章追擊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五十五章失策第一百四十九章梅山蠻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對策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四百八十三章九月第三百三十三章鹽浴淬火 麻油潤滑第一百一十九章南下廣東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四百二十四章重騎衝陣第十一章任務(一)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三十七章土兵第一百七十九章接戰第四百一十七章脣槍舌劍 你來我往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二百章獸行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四百二十八章老套路第四十七章中伏第四百六十六章單刀直入第四百九十章喪家之犬第二百八十五章負隅頑抗 難逃一死第四十九章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