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起步

趙老四吱吱唔唔地說不上來,銅頭見狀喝道:“大帥問話,你還不從實招來?莫非想死不成?”

捆在地上那人這時卻道:“回將爺的話,他是小人的兄長。”

“那你又爲什麼躲藏在這窖內?”

“回將爺的話,事到如今,小人也不再隱瞞。”那人被捆得象個棕子一般動不了絲毫,說起話來卻有條有理,“小人名叫趙五,和他是同胞兄弟,原來都是一同給張東家燒窖煉焦的,可張東家死後這兩年,咱們吃不上飯,眼看要餓死了,迫不得已上山做了山賊,勉強能有口吃的,不至於被餓死。”

趙五喘了口氣,繼續說道:“哪知大興軍現在四處剿匪,咱們不敢再留在山寨,一鬨而散各自逃命,小人無處可去,便想回家來看看情形,但到處都是大興軍,小人不敢回去,便把這窖當作棲身之所,剛住了一晚,將爺們就來把小人抓住了。”

“小人不求將爺饒命,只求別牽扯到我兄長!”趙五掙扎着想跪起來磕頭,但那棕繩捆得結實,扭了一會只得作罷。

趙老四跪在那兒不斷磕頭哀求:“求元帥爺饒我兄弟一命,小人願做牛做馬來報答!”

李元利仔細看了看趙五,覺得他們兄弟倆真不象一母所生,一個矮壯黑,一個卻長得頗爲斯文,聽他說話也很有章法,說不定還是個識字的。

既然是這麼回事,李元利也就叫人給他解開了繩子,說道:“咱們大興軍剿匪,也不是要全部趕盡殺絕,只要願意回家種地的,我們還發種子,你們這麼怕做什麼?”

“回元帥爺的話!大夥都說大興軍剿匪,只要破了寨子,基本上都是屠寨,所以纔不敢留在寨子裡冒險。”

李元利轉頭對秘書薛普道:“政務司是怎麼搞的?這是宣傳工作沒做好啊。你馬上替我寫一封信給袁司長,請他趕緊改善!寫好後給老吳,讓他派人趕緊送去興山。”

薛普應過之後,取出筆墨紙硯就在馬鞍上開始寫信,李元利又對趙五道:“你可識字?”

“回元帥爺的話,只是粗通文墨,這都要仗兄長小時候成全。”趙母共生七個子女,卻只活了他們兩個,趙五小時讀書也是由趙老四燒窖供給,無奈書讀得越多,花銷就越大,直到後來再也供不起,趙五才自已跑去和哥哥一起燒窖。

“既然識字,那就好了,我先問你,你們以前燒窖煉焦,具體都是怎麼做的?”這纔是李元利關心的問題。

“回元帥爺的話,咱們以前煉焦,其實就和燒磚燒瓦差不多,把煤架上去點火之後封窖,十天左右開窖就可以了。”

“你這樣煉出來的焦炭不但灰塵多,而且應該所獲不多吧?”

“元帥爺神目如炬,確實煉出來的焦炭灰分多,而且加十成煤,所獲焦炭不過五成而已。”

“這窖是用下面的煤燃燒來煉上面的煤,自然是灰分多而且沒有多少焦炭。據我所知有一種窖,或者應該稱爲爐,它是利用煤氣來煉焦。”李元利凝神想了一會,叫薛普取出他用石墨特製的畫筆和紙張,然後伏在馬鞍上畫了一個草圖出來拿給趙五看。

“煤氣是煤炭裡面含的一種氣體,就和咱們呼吸的氣性質一樣,它看不見,但能燃燒,不過有毒,吸多了會死人。煤經過高溫,就會產生煤氣。”

李元利說得很仔細,卻不知道這趙五聽懂了多少。

“你們煉的焦炭灰分多,主要是受了煤灰的影響,你看這裡,如果把窖分成兩半,上面不要封死留下一個通道,這裡面放煤,然後在這外面再放煤燃燒加熱,裡面的煤受到高溫就會生成煤氣,通過這個通道到這一邊,然後再在這邊點火,火勢順着通道又會反過來燒到另一邊。”李元利指着畫出來的圖紙給趙五解說。

“這側面要留通風口,連上水力帶動的鼓風囊,可以加入煤粉增加火力,還要留煙道、出焦炭的口,上面也要留加煤的口子,燒窖的時候再封閉!”

“你看看這樣的窖怎麼樣?”李元利當然沒指望趙五能把這圖紙看懂,他指着上面畫的圖詳細地說了一遍,然後才把圖紙遞給趙五問道。

趙五接過圖紙,仔細地又看了一遍,然後沉思了許久,等到都想得通透了才說道:“回元帥爺的話,只要這種煤氣真能夠燒得起來,這個窖就沒有問題。煉出來的焦炭肯定更好。”

李元利一直沒有催促,他有點欣賞趙五這種沉穩的性子,而不是隨意敷衍,“那你能建出這樣的窖嗎?”

“回元帥爺的話,肯定能建出來,這種爐子並不複雜,不過要有磚才行。”

“好!”李元利拍了一下手,再搓了幾下說道:“磚不是什麼問題,咱們馬上就可以開始燒,只要把這煉焦爐建起來,你就是這個煉焦廠的廠長……管事!每月餉銀……二兩,你哥哥餉銀一兩五錢!”

“只要以後你能夠在這個窖的基礎上有了改進,不管是煉出來的焦炭更多還是更好,都有賞銀,最高可得五十兩!”李元利轉頭看了看曾舉:“曾師傅你也一樣,以後如果想出來新的方法,只要有我說的效果,都有賞銀!”

趙五連忙跪下道謝,李元利道:“以後好生做事!還有,你原來那個山寨上的人,如果願意回家的,可以回來,但是要去政務司登錄戶口。現在咱們去河邊找地方建窖!”

鐵礦下面的河不算寬,但水流量很充足,這一帶以後要建煉焦廠、水泥廠、鍊鐵廠,火器局和機械局也有可能要建在這兒,需要的地方不小,李元利吩咐黨守素,馬上就調集人來開始平整地面,新式火藥也批給他幾千斤。

忙碌了一天,終於將這些事情都全部理順,李元利心裡說不出的興奮,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一切對大興軍以後的發展有多麼重要,到了現在,他才能默默地在心裡對自已說:大興軍的工業終於開始起步了!

第二章入夢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四百三十三章過眼雲煙第一百八十九章賊首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鬩牆第四百七十三章大漢四郡第一百九十五章功臣第三百五十七章長袖善舞 沖齡踐祚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捲殘雲第二百二十七章鞭長莫及第三百三十七章教忠於政 無可例外第九十四章迷途知返第四百六十四章河道治理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會晤第四百零八章北伐第一百六十三章廷議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一章憂心第一百九十九章兵圍新會第六章火藥(一)第二百六十四章蘄黃四十八寨第一百一十四章終身大事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二十五章陰謀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四百九十八章清剿計劃第四百五十五章鎖國第五百五十五章股份公司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三百一十七章邀約比鬥第二百五十三章霹靂手段 菩薩心腸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二百九十章戰場第三十四章宿怨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四百六十七章密室經義第二百三十章我之耳目第一百九十章覆滅第三百七十四章密謀獻城第五百零六章震驚第五百二十一章夢想中的橡膠園第一百三十二章放火第二百一十九章雨夜敵襲第八十八章擴軍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三百七十二章前衝鎮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四百零三章細思量尚有勝算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三百三十五章喋喋不休 神父自得第四百二十九章真降假降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員第四百三十八章尚武精神第三百二十三章商稅千萬兩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五百三十八章朝鮮國主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一百五十五章進退維艱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一百三十章地道第四百三十六章插翅難逃第二百二十八章古代“青黴素”第一百七十章春宵第二百八十三章擂鼓!助威!第五百五十一章商業殖民第二百零五章夜戰第五百四十五章技術攻關第三十四章宿怨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三十九章奸商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二百七十一章瑤民第二十二章開會第五十九章急行第四百八十九章乾清宮第四百九十三章範賊駁斥第二百五十章昆明來人第三百三十章漢化了的湯若望第二百四十八章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騎絕塵 遙遙領先第二百八十四點章“棒槌”的威力第二百一十四章兩條魚引出的線索第四百六十一章試探第三百七十八章選擇二百三十五章荔枝道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五百三十五章仁川登陸第九十章民心第五百零八章六部改組第四百八十七章燕京第五十五章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