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紳士們,請先開槍!

陳永華的大局觀很不錯,而且在處理政務和民生方面也很有一手,這從後世大員明鄭時期陳永華對大員的治理就能夠看得出來。

康麻子年間大學士李光地曾經坦言:“大員長久以來沒有被收復,主要是陳永華經營有方。”果然,在陳永華去世後僅僅三年,施琅便率清軍攻佔澎湖,明鄭最後一位繼承者鄭克塽剃髮易服降了滿清。

李元利準備讓陳永華去坐鎮大員,但海警局局長一職又會出現空缺,這個位置十分重要,要求既要有能力,又要對李元利和大興軍忠誠,而且還要思想、作風過硬,經得起誘惑,這樣的人還真不好找。

想來想去,這樣的人可能只有從參謀部去找,李元利讓陳恭尹將這事情記了下來,過完年後再交給內閣去處理。

現在還是想想歐洲那幫殖民吸血鬼的事情。

“銅頭,你跟我仔細說說紅夷人的武器裝備和戰鬥力到底如何。”

李蓋從懷中摸出一封厚厚的書信遞給李元利道:“紅番鬼投降後,標下和陳永華一一審問過他們的頭目,這是陳永華給王爺上的摺子,有用的都寫在裡面了!”

“王爺先看看,有哪兒不清楚的再問標下。”

李元利接過書信,仔細地看了起來。

陳永華在信中將荷蘭人的情況說很詳細,李元利雖然知道“海上馬車伕”的興衰史,但對他們在這個時代的具體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還真是所知不多,所以他看得很仔細。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鼎盛時期公司員工加上僱傭兵武裝的人數多達十多萬人,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十艘戰艦,其中在大員有一支十二艘大小戰艦組成的艦隊,其餘的戰艦則遊弋於巴達維亞和馬六甲一帶的海面,以保護他們最重要的貿易通道。

荷蘭東印度公司雖然只是個股份公司,但因爲它有錢,所以它的武器裝備比荷蘭本土的正規軍隊還要好。

以步兵來說,正規軍以長矛和火繩槍爲主,長矛的數量甚至超過火繩槍,但東印度公司的僱傭軍士兵卻大多裝備了造價昂貴的發條上弦的燧發槍和刺刀,長矛佔比不到百分之二十。

海軍艦船的裝備和正規軍沒有區別,戰列艦一般裝載五十門——八十門左右的艦炮,但都是四十二磅和三十六磅的大口徑火炮,射程遠威力大,只是命中率不高,整體低於百分之五。

所以這時候荷蘭人海上作戰的戰術仍然採用艦炮火力壓制下的接舷肉搏戰和小艇火攻。相比於英、法和西班牙海軍習慣的戰列線戰術,這種“亂戰”打法對艦船的靈活性和水手、士兵素質要求都比較高。

陳永華在信的最後,強調了這些東印度公司的僱傭兵士兵來自不同的國家,就連大員總督揆一也是瑞典人,他們並沒有多少國家和民族的意識,所以在知道敵人無法戰勝的時候,他們大多會選擇投降,然後等待親人們拿錢來贖回自己。

也就是說,這些士兵打順風仗的時候都比較兇猛,但若是戰事不利,他們就會很快投降。

其實這也是歐洲國家戰爭中的一個特點。他們不會殺俘,而是互相交換戰俘或用來換取贖金,特別是貴族和紳士,那可是很值錢的玩意兒。

十七世紀的歐洲和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樣,保持着令人忍俊不禁的戰鬥禮儀。他們不會攻擊敵人的軍樂手,也不會把對方准尉以上的軍官當成射擊目標,有趣的是,他們在戰場上還會互相禮讓。

最搞笑的是英法七年戰爭中的一次戰鬥。法軍在路易十五的指揮下,迎戰在荷蘭登陸的英軍。戰役開始後,雙方以標準的線形隊形相互推進,在雙方相距三十碼時停下了步伐。

英軍指揮官突然對法軍喊話:“法國的紳士們,請你們先開槍!”

指揮法軍的是拉巴杜耶男爵,他馬上回應:“英國的紳士們,請你們先開槍,我們法國人將會屹立在這裡。”隨後,雙方又是一陣禮讓,大約就這樣耗了半個小時。

最後,英國人實在是“紳士”不過法國人,於是率先發射了第一次排槍。而法國人爲自己的紳士風度付出的代價是,在英國人的一輪排槍後,倒下了五百多人。

這種戰爭禮儀一直保持到十八世紀下半葉米國獨力戰爭時期,被英國人視爲鄉巴佬的米國流氓們幾乎每次都在戰場上首先射擊軍官,這讓英國紳士們憤怒不已,但卻無可奈何,於是,大家開始互射軍官……

不得不說,無論是中國的古人還是外國的古人,都有一點萌蠢的性質。

扯遠了。

陳永華作爲一名沒有上過戰場的文官,對荷蘭人的戰鬥力評估得有點模糊,於是李元利向李蓋問道:“你覺得咱們的將士和紅夷人在人數相等的條件下對戰,雙方勝敗如何?”

“當然是咱們勝!”李蓋毫不猶豫地說出了結果,隨即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那些紅番鬼槍炮都使得好,而且他們並不怕死。後來投降的時候揆一也說了,他們投降只是不想做毫無意義的犧牲,並不是他們害怕戰鬥和死亡。”

東印度公司的士兵絕大多數都是從軍隊中退役出來的老兵,他們當然不會在戰場上害怕。

要知道十七世紀的歐洲戰亂不斷,由神聖羅馬帝國內戰發展爲歐洲十多個主要國家捲入的大規模國際性戰爭——三十年戰爭纔剛剛結束幾年,他們不缺身經百戰的老兵。

“打赤嵌城的時候,基本上沒有近身肉搏,大家互相用槍炮射擊。開始的時候咱們吃了一點虧,但很快咱們的火炮就壓得他們擡不起頭……紅番鬼的火炮射程遠,但不是開花彈,咱們用散兵線推進的話,殺傷力並不大。”

“射程遠?能打多遠?”

“三裡以上!相同的口徑肯定比葡夷的炮打得遠。”

荷蘭人使用的是青銅加農炮,加農炮的特點就是炮身長、彈道低、初速大、射程遠,當然要比葡萄牙人使用的鑄鐵炮打得遠,而且不容易發生爆膛事故。

但是,青銅炮的炮管比較軟,在多次發射圓形炮彈時,炮彈以不正圓的方式穿過炮管,容易使它發生變形,因此青銅炮的準頭普遍不高。

第七十章以禮相待第四百五十三章商船第八十六章軍訓改造第四十七章中伏第三十八章激昂第二百零七章“絕密”加“特急”第四百五十章株連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三百二十五章威德並行 滇城敬服第二百一十六章“毒瘤”第四百五十四章梟雄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二百一十一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二十八章南洋諸國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二百六十三章初入湘楚第一百五十六章深惡痛絕第二百零七章“絕密”加“特急”第四百五十三章商船第一百零二章夜探西門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四百三十四章潛蹤躡跡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四百零四章滾江龍第四百五十三章商船第一百一十八章兄弟鬩牆第二十一章捕魚第六章火藥(一)第二百一十八章古驛第一百四十四章走投無路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三百零一章夜取炮臺第五百五十二章擴張計劃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三百零二章北門危急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一百零九章謀石砫第十五章試射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二百七十二章清遠第三百七十七章說降第二百四十五章夜半襲營第三百一十五章別無退路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八十二章負荊請罪第四百零四章滾江龍第五百零九章孔廟改文廟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八十一章倍感淒涼第五百一十五章窮兵黷武?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從軍第一百三十四章緩圖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一百四十九章梅山蠻第四百二十九章真降假降第一百四十六章府衙會晤第一百三十五章逃卒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四百一十一章起義第三百六十三章兵進澄海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六十一章設伏第一百五十六章深惡痛絕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擒第三百三十六章一騎絕塵 遙遙領先第四百四十三章追悔莫及第一百二十章兵臨肇慶第五百四十二章春江大捷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五百二十一章夢想中的橡膠園第四百三十章弄假成真第三百九十一章遠循倭國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四十五章部署第八十九章拜年第一百四十一章火力壓制第四百五十一章賤籍第三百八十八章攻守易勢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四十四章備戰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五百二十四章瓊華島第三百四十四章雙雄會第一百四十九章梅山蠻第二百四十章再聞白蓮第二百零四章中計第三百三十一章自主創新的能力第一百二十一章黯然而返第四百五十八章黑水溝第一百二十一章黯然而返第二百零二章設局第二百四十一章比丘道人第二百章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