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

周大虎驚慌失措看着眼前的畫面,他一介匠戶,從沒想到有軍將向自己跪求的一天。

但他還是站在原地,也沒說答應,只是拼命起拉丁毅起來。

“你們先起來,你們先起來再說。”

大夥都不起來。

就在這時,屋子裡突然有人厲聲道:“你個狗東西,平日裡總說大明不重視火器,讓你一身本事無所施長。”

“眼下我們的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大明的將士等你的技藝,你還想躲在你這破爛鐵鋪到何時?”

“你不去,我帶着兒子去。”

一個年輕的婦人,抱着孩子,走出屋門。

婦人長的也挺不錯,看起來二十多,孩子還小,二三歲。

她穿的衣服很樸素,舉止卻不像普通民間婦人,自有一股與衆不同的氣勢,像是出身大家。

正是周大虎的婆娘趙氏。

周大虎尷尬的搓着手:“孩兒還小,我不是爲了孩兒嘛。”

“讓孩兒以後跟你一樣,窩在這個破鐵鋪子裡嗎?”趙氏怒道。

周大虎沒辦法,跺腳:“我去,我去還不行嘛。”

丁毅狂喜,趕緊起身再拜:“多謝嫂子。”

原來這趙氏,居然是趙家的小娘,趙士禎的小孫女(次子的小女兒)。

當年兩人在兒童時就認識,周大虎跟着父親在趙家學火器,趙氏也在趙家。

兩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後來趙家敗落,趙氏跟了周大虎,一起維持這家鐵鋪。

趙氏不但識字,還精通神器譜,周大虎很多技藝都和趙氏學的。

難怪衆人看她氣勢與普通民婦不同,這下丁毅等於又得了一個寶。

當下有趙氏出頭,周大虎很快妥協,答應與丁毅一起回旅順。

現在是自己人了,兩夫妻便帶丁毅進裡面的房子。

一進去,大夥都是倒吸口冷氣。

這裡面已經有現代的氣息了,到處是各種機械和火器,很多火器丁毅都沒見過。

周大虎先帶丁毅來到一座由木鋼結構製成的機械前。

“這叫鑽牀,是我們爺爺生前制的,當年制了兩臺,一臺送到工部,後來被工部銷燬了,還有一臺就是這臺,雖然時間久遠,但還能用。”

這是一臺跨越時代的機械,用蜆木和精鋼製的鑽牀。

趙氏很快爲丁毅講解起來。

蜆木又名火木,在現代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主要分部在廣西和雲南等熱帶地區。

蜆木材質緊密,堅重,入水就沉,硬如鋼鐵,敲擊時,發出的是鋼鐵般的聲音,砍伐加工都特別難,即便到了現代,釘子也很難釘進去,古代把它們稱之爲刀槍不入的木材。

但一旦加工成型,堅久耐用,如同現代的鋼鐵製品。

丁毅聽有眼睛一亮,這玩意要是能加工成盾牌,和鎧甲,可就牛了。

在古代,這種木材一般都用來做機械墊木,木製車軸,手工刨牀,及造船的特殊部位。

在現代,多用做菜板。谷

據趙氏介紹,這機牀通體用蜆木和精鋼打造,費時半年才製成,堅固耐用。

鑽頭以蘇鋼,再煉五次而成,可用來鑽銃管。

而且按趙士禎的經驗,只能以蘇鋼,再煉五次,煉多了,變脆易斷,煉少了,不夠堅硬,這是趙士禎多次試驗的結果。

每根鑽頭,可鑽二十根銃管,然後打磨,又可以繼續用,非常方便。

鑽銃管時,可用水力或人力。

水力比較容易,人力需要大量的力氣。

如果用人力,一天只能鑽五根。

周大虎這時道:“若是人多,換着鑽,還能鑽更多根。”

他把鑽頭拿給丁毅看,

這鑽石粗如手指,長足足有半米,前面磨損後,打磨一下還能接着磨,非常方便。

因爲鑽頭長,所以鑽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然很容易斷,還需要有人不停的加水。

丁毅再細看鑽牀,設計巧妙,簡直巧奪天工。

左邊還有嵌臺一般的東西,可固定銃管,右邊是鑽頭,同樣可以固定,保證不會外偏。

因爲銃管較長,採用兩邊鑽法。

即先鑽一邊,然後把銃管掉頭,再鑽另一邊,兩邊鑽完,再貫通,打磨,修正。

貫通另有更小更細的鑽頭。

最絕的是銃管的塑形,完全和現代機牀沒啥區別了。

周大虎制銃管,先把精鋼隨意打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然後固定在鑽牀上,接着鑽孔,等孔鑽好後,再用另一根更粗更短的挫頭,把正方形挫成圓形。

丁毅等人還看了小小的示範,除了丁毅,個個驚爲天人,讚不絕口。

那挫頭放在側面,機牀滾動方形銃管,一邊高速的滾,一邊往前送。

挫刀原地不動,嗖嗖嗖,那鋼屑像下雨似的紛紛掉下,方形的銃管很快變成圓形,完全和現代機會沒什麼區別。

真他娘是個人才,這就是簡易版車牀啊,丁毅看着這超前的設計,對趙士禎五體投地,大明朝不會用人,要不然,那有以後的滅國:“令祖這腦袋,怎麼長的?我都懷疑他是穿越的。”

穿越?大夥一臉茫然,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趙氏卻笑道:“這機牀不是我爺爺發明的,這是我爸發明的,他也是從別外學來的。”

萬曆四十三年(1615),趙父參加浙江鄉試得到全省前五,當年秋去京城參加次年的丙辰科再試。

在京城中,認識了同來再試的江西人宋應星。

兩人都對火器機械感興趣,宋應星便指出,眼下大明做銃太慢,主要是銃管打磨和製造佔了一大半的時候,他想了個機械,應該能快速打超銃管,但對材料很難把握。

趙父聽了大喜,但向宋應星請教,學來了機臺的模型。

但當時並不完整,趙父後來因爲想這個想太多,考試失敗,同期的宋應星不知道也是受了他的影響,同樣失敗。

宋應星不服,回去準備再考,1619年又考失敗後,終於絕了考試的念頭。

而就在這1616年秋,回來的趙父經過多次嘗試,改造,花了一年時間,終於做出來一部機牀。

第一臺機牀獻給朝庭,但在浙江放了一年才運到京城,工部看過後,發公文發揚了一番,然後就扔到庫房,沒幾年便毀於一旦。

趙父又花了半年時間在家裡重新制了一臺,且更加的完整,就是眼前這臺。

但因沒得以朝庭重視,趙父和其父趙士禎一樣,也鬱鬱而終。

第425章 大金之恥辱第475章 囤民算個屁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493章 我要產量要翻倍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404章 做死第808章 限制君權第652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872章 酒後吐真言第631章 慘絕人寰第524章 敢於反抗的,皆斬第415章 我想換個東西第34章 銅牆鐵壁(1)第341章 決戰櫻花之國(15)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476章 收稅小能手第92章 你和她們不一樣第554章 咱們明朝,禮儀之邦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124章 賺錢神器第750章 炮齊發第872章 酒後吐真言第78章 震憾第656章 跋扈第143章 良將李率泰第434章 光桿司令第757章 王朝更替,自古有之第806章 建元仁德第520章 重炮之威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761章 就地徵兵第334章 決戰櫻花之國(8)第583章 丁毅給你路,大清誰敢走第550章 地球儀和橡膠第749章 決戰盧溝橋第924章 青門第979章 這些人不好惹第903章 絕世神書第117章 夜奔第519章 不敢相信第284章 萬人敵和人敵第329章 決戰櫻花之國(3)第93章 若說無恥,大明上下丁毅第一第533章 你開心就好第866章 新馬省第191章 咱倆的信用第954章 丁毅是個人才啊第579章 潰敗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964章 找到第636章 願血染大地第171章 都是歷史名人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866章 新馬省第548章 裡送人頭第531章 超級武器第964章 找到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624章 戰馬不要錢?第106章 相請不如偶遇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656章 跋扈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734章 皇太極死,孫傳庭瘋第317章 三十萬人口第827章 富可敵國的財富第437章 粗製濫造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年不負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782章 不缺錢,很缺糧第574章 吾兒快請起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140章 幕僚周錫圭第815章 聰明着呢第369章 學區房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990章 乖老婆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29章 銃手王衛忠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953章 你們不冤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777章 按旨分田第948章 相互有把柄第590章 不管他們有沒有這麼幹第929章 壞東西第1006章 夠狠第761章 就地徵兵第310章 收降第969章 給處分?第411章 信號第213章 三面齊攻第193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570章 亞洲無敵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