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濟州大後方

熱門推薦:

當夜,樸志炫和張猛先後拜見丁毅,所談內容不知,反正出來時,兩人都笑眯眯的,挺高興。

次日,樸志炫以大靜縣縣令的身份宣佈,島上所有土地都收歸丁將軍所有。

原本擁有田地沒走的朝鮮漢人官吏們紛紛驚叫,很多朝鮮和漢人自己種出來的田,也是大怒。

蒙古人也有很多田,但現在養馬的專心養馬,不需要種田就有糧,養牛羊的只要養好羊,一樣可以賣給丁毅得到大量的錢,可以買糧。

所以蒙古人的田被沒收,居然都沒反應。

樸志炫又道,丁將軍租給大夥用,已有良田,以後每畝稅四成。

這下自己種田出來的漢人和朝鮮人們大喜。

因爲以前雖然田地是他們的,但是交稅要七成。

現在丁毅雖然收了他們的田,但只收稅四成,足足少了三成。

反應最激烈的是一些大戶,但最大的大戶如一千多畝的陳海生和林志炫等都投靠丁毅,自動送上了。

其餘人數不多的大戶想反抗也沒用,只能表態接受,而且原本他們的田雖然多,可一樣要交五成稅。

有人問樸志炫,我們每戶能租多少田?

樸志炫道,按家裡成年勞動力(丁毅指定爲18歲--45歲)來分,每戶每個成年勞動力五畝。

島上現在七萬多人,差不多三萬左右的勞動力,去掉蒙古人後,約有兩萬四千左右。

這樣就分掉十萬畝。

還有五萬多畝,再按每戶人口來分。

等同於平均分配,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田。

這下島上等於沒有佃戶了,也沒有大戶了,全部平均分配。

這種平均分配放在後世,肯定不好,因爲有很多懶鬼,各種不想幹活的人,你把田他給他,也沒有用。

但在這個時代,大部份人都夢想着有田,夢想着種出糧來,人人分到之後,基本個個都會珍惜。

特別是在朝鮮這個地方,他們等級觀念比明朝還嚴重。

全國分爲五個階級,宗室,兩班,中人,平民,賤民。

濟州島大部份都是平民和賤民,能分到田的話,他們會非常的珍惜。

且丁毅稅四成,更是比朝鮮國內還低。

樸志炫又道,丁將軍鼓勵大夥囤更多的新地。

從現在開始,每戶多囤二十畝,稅三點五成。

多囤五十畝,稅三成。

多囤一百畝及以上,稅兩成。

濟州島良田有五十萬以上,還有部份丘陵,深耕平整之後,也是能種的。

之前濟州島人口有限,夠吃就好,也沒人管。

現在丁毅鼓勵新囤,家中勞動力有多的,定然會去開墾新田。

有人問,種的糧太多怎麼辦?你們幫賣嗎?

樸說,丁將軍收,每石八錢銀。

這個價不高,但在朝鮮也不低,至少比他們以前餘糧賣出去要高。

又有人問,可用其他物資代替稅嗎?

因爲朝鮮以前可以用特產代替。

樸說,當然可以。

水果,海貨皆可以。

稍候縣府會出具體物資和對應的價格,每年一變,提前公示。

衆人覺的還算公平。

因爲以前都是朝鮮官方說多少算多少。

當然了,現在還是丁毅說多少算多少,但丁毅肯定沒朝鮮官方那麼黑。

丁毅還鼓勵大家多種水果,多養海貨,獵取毛皮等。

只要每戶達到一定的數量,都能減稅。

在丁毅的各種措施和鼓勵下,濟州島朝鮮人開始熱衷於開墾新田,或多種水果,多撈海貨,多打漁等各種。

接着樸志炫又道,朝鮮和漢人共計六萬多人,

一萬五千戶左右,和蒙古人一般,每五戶抽一人,需三千人。

加上蒙古人抽的五百人,共計三千五百人,抽中的家裡免稅三年,三年後重抽。

百姓譁然,個個巴不得抽中。

其中一千人和蒙古人要訓練成兵。

另兩千人爲建築大軍,專門負責島上各種新的建築,包括丁毅所需要擴建的港口,增建的船廠等。

因爲抽中後已經免稅,丁毅不發薪水,只提供三餐。

就這樣,大夥紛紛希望能被抽中。

五月初,丁毅準備回國。

回國前,召集魏繼業,向懷來,樸志炫,張猛,陳海生,另有旅順過來的鐘鎮奴,方應想,羅才佑等人議事。

鍾鎮奴在旅順從開始到現在,一直負責基建,這會專門調來建設濟州島,非常有經驗。

方應想和羅才估等七八個人,都是旅順這幾年自己學校培養的青年人才,方應想等幾個人是船匠,羅才佑等幾個人是教書先生。

丁毅看向諸人,沉聲道:“成立濟州府。”

“鍾鎮奴任知府,負責濟州府所有政務民事財貿事宜。”

“濟州府下設民事科(囤田種水果打漁等),教育科(培育工匠和老師學生),匠作科(銃炮等維修,這邊不造只修)建築科(各種基建,包括倉庫建設)貿易科(商鋪浴室戲劇臺等各種賺錢事宜)牧科(養馬養牛羊。)”

各科主事,大部份由旅順來的新人擔任,其中貿易科魏繼業兼職,陳海生爲副,鍾鎮奴兼職建築科。

民事科張猛爲副,牧科突哲兒爲副。

每個人封了個官,幾個人都很興奮。

雖然這官,好像名不正言不順,但沒人覺的奇怪,個個都挺開心的。

大靜縣改爲騰雲縣,那邊是養馬的主要區域,樸志炫繼續當縣令,但下面的大部份吏員都換成旅順的人。

旌義縣改爲義田縣,由魏繼義爲縣令,那邊主要種田。

鍾鎮奴在旅順和皮島都有大搞基建和後勤的經驗,魏繼義在登州和杜如海前期也配合的很好。

丁毅調兩人要到這邊,讓他們重點建設濟州島,要把濟州島,建成丁毅一個大後方,新基地。

丁毅最後道:“這邊土地肥沃,特產豐富,你們要替我使勁的種田,養牛羊,種水果,養馬,替我源源不斷創造價值。”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後面,我會陸續往這邊提升人力物力支持。”

丁毅表示後面會從登州移民過來,把流民災民們遷移一部份到這裡,爭取讓漢人變成最多。

後繼的漢人,先分一部出來,專門種田,再分一部出來專門種水果,再分一部出來專門打漁,再分一部出來專門煮鹽等等。

鹽田不需要大,保證自給自足,因爲不用賣,這樣以後可以不用到外面運鹽過來。

其餘的水果也好,水產也好,都要搞大。

丁毅是把島上每個職業當成一個工廠來經營,全部都是專業幹一件事。

這樣以後,就等於是個工業區,擁有各種工廠,爲他提供各種物資。

丁毅又對鍾鎮奴道,抽出兩千建築大軍,先建房,爲將來安置移民,然後擴建碼頭,港口。

再建船廠,匠作局等各地。

後繼再從流民中抽人,最少保持五千之數。

鍾鎮奴一一記下。

最後,丁毅留下向懷來兩千兵馬駐守,同時訓練新徵一千五百兵馬。

於五月初,回到皮島。

第526章 全是我的第228章 一萬年第688章 十人敵第336章 決戰櫻花之國(10)第120章 永不回明第540章 落水第119章 全家當斬第912章 毒點改了第860章 老子海王,兒窩囊第9章 誰說了算第288章 東江人不騙東江人第548章 裡送人頭第905章 低俗第321章 災民如流第821章 江南的反對之聲第14章 斬殺白甲第332章 決戰櫻花之國(6)第822章 都是聰明人第141章 論打仗,我丁毅從來沒輸過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50章 期待與失落第134章 滿載而回第251章 城頭壓制第541章 田忌賽馬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880章 皇帝不能進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第432章 崇禎的妙招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646章 崇禎又出妙招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897章 後悔今天的決定第759章 臥龍鳳雛第532章 比火炮還可怕第779章 自由射擊第420章 這算旅順精兵?第951章 遼東F4第133章 遇到對手了?第240章 擴軍再擴軍第1013章 狗改不了第841章 四郎的野心第271章 金州絞肉機(6)第868章 正當防衛?第867章 歐洲的新商路第666章 血虧的一年第84章 丁毅想搶劫呢第167章 老鼠都呆不下去第298章 丁毅是俺親兄弟啊第86章 不簡單第627章 從不豎旗第899章 一萬倍的違約金第799章 建奴完蛋了第982章 皇帝會同意的第612章 越建越大第808章 限制君權第952章 吃蒼蠅第677章 留芳世,傳誦年第120章 永不回明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117章 夜奔第12章 除了血戰,別無選擇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999章 賺錢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298章 丁毅是俺親兄弟啊第816章 最不聽話的小娘第708章 誰願領軍,與丁毅一決死戰?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506章 回馬槍第538章 兵臨城下第500章 對於野蠻,只有更野蠻。第740章 從來不聽朝廷號令第815章 聰明着呢第21章 最公平的決定第252章 奪門之戰第523章 建奴也挖坑第147章 有進無退第131章 無價之寶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457章 欲哭無淚哈齊索第217章 堆積如山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808章 限制君權第417章 鍛造和建模第622章 老套路第812章 爲何要反對?第90章 運動第142章 真是精兵第874章 信心膨脹第4章 白甲多格第298章 丁毅是俺親兄弟啊第286章 尚可喜第709章 丁毅不死,你輔助多爾袞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624章 戰馬不要錢?第726章 如此國賊,人人得而誅之第396章 全部沒收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823章 做皇帝,一定要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