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丁大人仁義

現在還經常過來看他們,每年他們交糧也是交給高雲海。

“高把總,是知府衙門的人,來收糧了。”胡根生趕緊道。

高雲海走過去,怒道:“這些田都是丁大人名下的,我們已經定了規矩,不能改。”

胡根生等人紛紛點頭,丁大人仁義,說不改就不改。

“你們那個丁大人?”小吏怒道

“咱們丁大人,是東江鎮總兵丁毅丁大人。”高雲海大聲道:“你要收稅,和咱們丁大人去說。”

“混帳,”小吏大怒:“區區總兵武將也敢自稱大人?丁毅比皇上,比朝廷還大嗎?”

“他想造反嗎?”

高雲海被他罵的不敢說話。

這句話當然不敢接了,他想了想,硬着頭皮道:“總之沒有丁大人命令,我們不會交的。”

“找死,抓起來。”小吏一聲令下,幾個捕快一涌而上。

高雲海還想反抗,立馬被人三拳兩腳打倒在地,砰砰,打的鼻青臉腫。

胡根生等人看的大怒,終於有人忍不住:“幹他孃的。”

衆人一涌而上,他們半訓半農,每年有一半時間在軍訓,非常悍勇,十幾個人就把對面三十多人打的狼狽而逃。

“你們等着,你們是造反了,你們等着,丁毅也要倒黴了。”小吏哭叫道,轉身就跑。

“完了,闖禍了,你們替丁大人闖禍了。”高雲海拍着大腿哭道。

胡根生等人面面相覷。

“乾脆反了。”突然人羣中有人叫道。

接着大夥紛紛大叫:“反了,這世道還讓人活不?”

“反了。”全場一片反聲。

8月底,朝廷到處徵糧,囤兵和登州新來的災民們個個破口大罵,每天都衝突然和打架的事發生。

囤兵們一到晚上就聚集,紛紛叫着要反。

這些人以前都反過一次,現在更來勁了。

朝廷要徵五成,這是要喝他們的血,吃他們的肉啊。

好在很快丁大人那邊來了消息,安撫大夥不要激動。

丁大人說,正在和朝廷協商,大夥種田不易,還要養家,不能交這麼多。

今年丁大人和朝廷商量上,秋糧只交三成。

原本大夥只要交兩成,其實只要再多交一成,而且那一成,全由丁大人親自出,不用大夥出。

丁大人有信用,說讓大夥交兩成,就一定是兩成。

登州到處都是讚頌聲,很多人紛紛痛哭,丁大人仁義,百年難見的好官啊。

爲何朝廷要如此逼迫咱們?

前面說過,登州這裡還有部份田在普通百姓和晉紳官員手上。

老百姓的田比較少,還有很多人做的別人佃戶。

那些晉紳了被殺過兩批,第一批是被孔有德殺的,第二批被路超殺的,現在還能活下來的,要麼當初運氣好,不在登州,要麼後來有點背景,丁毅不願意動他們。

但現在,丁毅想收稅了啊,朝廷不收這些晉紳的,丁毅想收。

大明朝剛開始的規定,民田稅率大概在三十分之一,官員和有功名的人可以少交稅的,即有優免權,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到明朝中後期,這優免就慢慢擴大範圍,成爲官員們少交稅甚至不交稅的藉口。

比如嘉靖二十四年的《優免新則》規定,京官一品,免糧三十石,丁三十丁。

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一品京官家裡,糧食產量三十石內,和人口三十丁內,是免稅賦的。

實際操作中,嘉靖後期的內閣首輔徐階,京官一品,家中糧田多達二十四萬畝,人丁更不知有多少,誰敢收他稅?誰能收到他的稅?

後來張居正發現這樣不行,稅太少了,就了搞一條鞭法,把所有的稅和瑤役統一折成銀子,除少量產量較高的蘇杭等地區用糧上交給宗室朝廷用,和少量國家要用的物資外,其他地方折爲色銀,並重新丈量全國土地,按面積交錢。

但自從張居正死後,這一條鞭法也名存實亡,到了明末後因爲朝廷缺錢,多次派餉,官員們經常巧立名目,另外加派,把各種苛捐雜稅,加到普通百姓頭上,從而代替自己該交的。

到了現在,朝廷收稅都是直接下派數量。

比如登州府,假設朝廷認爲你們有一百萬畝田,按每畝多少銀,一年上交朝廷多少兩,朝廷下個數,就不管了,怎麼收,能不收不上,是當地官府的事。

之前丁毅的東江鎮,就被朝廷認爲有三十萬畝田,每年要交九千兩稅銀。

而另外的瑤役,原本都算在一條鞭法裡,現在自然也名存實亡。

想免瑤役同樣交錢,而有錢的地主等,可以用錢抵消,免除瑤役。

登州府轄下一州七縣,去年朝廷覈實六十二萬畝田,夏收兩稅合計爲一萬八千六百兩。

按這樣來算,山東布政司下面六個府,毛估估能收稅十五萬兩左右。

這還算是比較好的了,像同時期的貴州,全省一年稅收爲兩萬兩左右。

後來到了清朝手上,滿清實行改土歸流,僅川湖雲貴幾個省重新統計編入正稅的田畝數,相當於增加了三個省。

所以這個時候的崇禎是真窮啊, 整個大明朝廷一年財政收入不過兩三百萬。

其實根本不用加派啊,把所有田畝統計正稅就行了。

比如登州府,實際田畝數,最少一百五十萬以上。

丁毅前兩年沒敢動,因爲官吏全是朝廷的人,這兩年通過不停的輪換,除了幾個官員不能換之後,所有的吏全是丁毅自己人。

更重要的是,以前沒人用,現在有人用了。

所以丁毅當天離開登州時,要求杜如海在這邊,開始清點田畝,丈量土地,按實收稅。

當然,這種得罪天下地主的事,最好不要用自己的名義。

第1002章 找準靠山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343章 唯有比他們更兇狠,更殘暴第439章 北溝城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172章 猛將兄第585章 困獸第321章 災民如流第179章 就怕小人有文化第714章 移鎮大同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923章 塵封的秘密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1章 開局就是死亡難度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499章 生番波西部第238章 再兇一點第357章 年入二百萬第750章 炮齊發第253章 攻佔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677章 留芳世,傳誦年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157章 大明能臣第819章 投訴無門的解決辦法第91章 登州辦事處第624章 戰馬不要錢?第824章 非要晚上教?第535章 來自巴達維亞的報復第933章 新事業第785章 不願回去第480章 我有信心能征服他們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218章 弓銃對射第340章 決戰櫻花之國(14)第236章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第927章 擼羊毛第867章 歐洲的新商路第473章 稅收之爭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451章 還沒開始就結束第344章 一夫當關第40章 銅牆鐵壁(7)第18章 沒有人比我更強烈第221章 最可怕的聲音第858章 很有邏輯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224章 大汗聖明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873章 遠遠不如皇上第320章 幫我捅他一刀纔好第823章 做皇帝,一定要夠奸第249章 丁老鼠送死而已第376章 江華島第650章 多謝丁總兵發銀第845章 過河拆橋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15章 臨陣後退者,斬第965章 炒房第680章 義憤填膺第497章 原居民第564章 英雄蓋世第301章 丁毅的妙計第519章 不敢相信第960章 大案第15章 臨陣後退者,斬第551章 鉅額賞金第73章 針鋒相對第753章 我終於做錯了?第336章 決戰櫻花之國(10)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283章 前所未有的慘敗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823章 做皇帝,一定要夠奸第624章 戰馬不要錢?第646章 崇禎又出妙招第429章 入不敷出了第529章 道德敗壞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17章 徐大堡更危險?第254章 誰之姓?第769章 皇帝不好當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687章 瘋狂的囤糧第586章 重炮轟營第736章 看看咱們怎麼打仗的第273章 金州絞肉機(8)第816章 最不聽話的小娘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