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鋼鐵產量冠絕全明

“明末之席捲天下 ()”

所以丁毅這邊最關鍵是多造爐,和多用工人,不能出現以前工匠們等鋼和鐵的情況。

所以在長生島西側,這兩年李忠義準備建二十座大鑒爐,可以同時鍊鐵160萬斤,丁毅更爲他配備了近一萬人的各種工人隊伍,相當龐大。

當然, 他們沒有這麼多鐵同時煉,但爐多,同時開工的多,可以保證源源不斷的熟鐵和鋼產出。

丁毅到長生島時,正好看到李忠義帶着工人們在鍊鋼。

只見工人鍊鋼時,先把沒有經過鍛打的熟鐵放到爐內,鼓風加熱。兩分鐘後, 用火鉗鉗住生鐵的一端斜放在爐口內,繼續鼓風,使爐內溫度不斷升高。

當爐溫升到1300℃左右的時候,斜擱在爐口內的生鐵的一端開始熔化,開始不斷地滴鐵水,這時,鍊鋼工人便用大鐵鉗鉗住生鐵在爐外的一端,左右移動,使鐵水均勻地淋到熟鐵上。

同時,不停地翻動熟鐵,使熟鐵各部分都能均勻地吸收鐵水。淋完兩次後,便把熟鐵夾到鐵砧上鍛打。去除雜質,就得到了需要的鋼坯,俗稱“鋼團”。

長生島的二十座大鑒爐,此時有十座專門在煉熟鐵。

另十座專門鍊鋼。

源源不斷的熟鐵和生鐵被運到鍊鋼這邊,又產出大量的鋼, 再運到匠作局。

島上工人如雲,來往頻繁, 從而保證匠作局的工匠們,有用不完的鋼和鐵。

丁毅看了會鍊鋼,便問李忠義:“現在咱們,每月能產多少鋼和鐵?”

鍊鋼鐵的速度,當然要看丁毅運來鐵礦的速度,和工人多少。

以前是宋飛,後來改成佛朗,並新組水師6營,專跑旅順和日本石見銀山路線。

基本是看季節,每年大概跑五到八次。

一個次可運鐵礦少則二十萬斤,多則三四十萬斤。(日本的鐵礦質量每1.7-2斤左右,能練一斤生鐵,比大員的赤鐵礦差了些)

另外阮思青的水師在跑商時,會從明國其他地方也運來鐵料,但他大部份都是運來的生鐵。

李忠義這邊,豬島加長生島等幾個島加起來,平均一個月可以練十五萬斤左右生鐵。

加上阮思青的收購,丁毅全年能有生鐵兩百萬斤左右。

聽起來數目龐大,但煉到熟鐵,再打造鐵甲,長槍,船廠要用的,餘下的還要煉成鋼,又要耗時間,最後再打造和炮。

“每年產鋼二十萬斤左右吧。”李忠義最後無奈道。

平均每生產鋼600斤不到,只能做六十根燧發槍。

但丁毅部其他用鋼的地方也很多,包括船上,機械,刀槍,最終用在制槍上的,估計只夠做二十根,而丁毅現在優先魯密銃。

這也是他爲什麼燧發槍製造緩慢的原因。

李忠義攤攤手:“還是人手不夠,鍛打成鋼的熟手工匠不足,這步是需要一個個工匠去親手完成的。”

鍊鐵容易,成鋼難。

丁毅現在各島的倉庫裡,生鐵熟鐵堆積如山,他自己都沒數,估計這七八年已經囤結了有百萬斤以上。

用都用不完,而鋼卻遠遠不夠,此時若趙大山在,肯定要興奮的告訴他趕緊做鐵鍋賣,或許就可以消耗掉一批鐵料。

所以這邊還是要更多的工匠和大鑒爐。

“大人這幾年建學校,培養工匠,也爲我們增加了好多人手,如果僅靠外面尋找,拉人,不知何時纔有現在的規模。”李忠義這時其實很自豪的,丁毅的這邊的匠作局,經營的很好,並且只會越來越好。

眼下丁毅所有的地盤加起來,估計工匠和熟練工人已經要達到萬人了。

這是很不容易的成就。

看他們出產生鐵的產量就知道。

明朝永樂初年,全國生鐵產量是1800萬斤,丁毅現在僅靠東江一地,抵的上永樂朝九分之一,能不驕傲嗎。

當而明朝生鐵產量最高的應該是嘉靖了吧,當時僅廣東一省全年生鐵產量就達到2700萬斤,全國加起來,肯定都上億了。

之後就好像開始衰退,到了現在崇禎年間,流民遍地,除了廣東江南,到處混亂,不知道全國產量還有沒有5000萬斤。

丁毅這邊現在鐵產量多,所以造了大量的鐵炮,鳥銃,往朝鮮和日本賣,這也是他目前賺錢的大頭來處。

長生島的二十座大鑒爐,目前建成和運行的有十二座,即將建好的有四座,還有四座已經選好地址。

等全部二十座大鑒爐建成,丁毅產鐵的速度又會增加。

而產鋼的速度,就要看工匠有多少了。

工匠越多,產鋼就越快。

丁毅看完之後,順便四處走走,路上攔着一些工人,和百姓問了問。

這邊能稱之爲工人的,都會些基本操作,比如汲者,鑄鐵,司爐等,這些人每月有工錢, 通常幹十天休息一天,如果中間有事可請假,但會扣一點工錢。

如果休息天不休息,可以抵扣其他休息天,若全年無休,則發加班工錢。

丁毅剛成立匠作局時,很多工人都整天加班,幾乎全年無休,這七八下來,工人們在當地深根,有的娶妻生子,有晉升工匠,生活越來越好,也開始十天休息一天。

丁毅基本每次上各島,都要問問各工人工匠,住的還好嗎?吃的好嗎?有剋扣工錢嗎?

所以很多工人都認識丁毅。

今天他攔住一個工人,看起來才二十歲左右,很是年輕。

“這位是咱們皮島丁大人。”隨從中有人提醒那青年。

青年大喜:“拜見丁大人,丁大人長命百歲。”

“。。”丁毅。

後來丁毅才知道,青年叫徐巍,十歲就和父親一起從皮島來到旅順,當年是阮思青過去買來的第一批遼民。

他父親是鐵匠,所以把他也帶了過來。

但過來後沒幾年就病死了。

徐巍被旅順撫養長大,也學會了父親的手藝,打鐵,很感謝旅順和丁大人。

但他過去考覈升匠幾次不成,一直還是工人。

這次見到丁毅,他趕緊問:“丁大人,我能不能去學校學習一下?”

原來丁毅的學校是沒有年齡限制的,隨着丁毅地盤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又分成小學,中學大學,學生年紀要求也來了,現在學校最低七八歲,最高不能超過十八歲。

因爲這個年紀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比較強的。

徐巍過了年紀,幾次申請都沒被批。

第757章 王朝更替,自古有之第522章 報仇血恨了第948章 相互有把柄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498章 毀書斬使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35章 銅牆鐵壁(2)第783章 天下事第838章 丁毅纔是聖賢明君啊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999章 賺錢第965章 炒房第739章 一戰滅了他第733章 隻手遮天第698章 到處拉攏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627章 從不豎旗第848章 北伐和子彈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804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2章 戰略撤退第445章 近戰之王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42章 揣摩上意第486章 震憾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381章 必須全殲第977章 上次我是被逼的第649章 吞併第125章 趙家沒人了第443章 不好的預感第286章 尚可喜第429章 入不敷出了第324章 說的好聽第45章 這是屠殺啊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779章 自由射擊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155章 血戰南關口(中)第90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575章 二徵朝鮮第192章 銅礦很偏宜第313章 清除豪強第726章 如此國賊,人人得而誅之第92章 你和她們不一樣第802章 暫時先做着這皇帝罷第1012章 又見意外第170章 幹票大的第787章 離譜的採購價第222章 兀突三錯第102章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第281章 夜襲第420章 這算旅順精兵?第953章 你們不冤第404章 做死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第967章 會客之道第638章 這羣瘋子第251章 城頭壓制第634章 激戰第971章 關健時候上廁所第998章 臉皮厚第979章 這些人不好惹第288章 東江人不騙東江人第641章 他欠老子一個人情第595章 以牙還牙第351章 永不回明第705章 全給老子滅了第147章 有進無退第458章 丁老鼠就是顆第269章 金州絞肉機(4)第765章 削奪兵權第181章 崇禎的決心第152章 再與丁毅一決死戰第542章 今天非幹了它第285章 木製引信炸彈第820章 大幹的王法第559章 以後有的是機會第315章 亂軍又起第14章 斬殺白甲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340章 決戰櫻花之國(14)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184章 用間和反間第916章 提升社會地位第264章 守住咱們的家第207章 信號彈第820章 大幹的王法第963章 上山第128章 交給我們夫妻第698章 到處拉攏第834章 飛蛾撲火第579章 潰敗第523章 全是我的第350章 凋的櫻花第23章 血戰到底,升官發財第981章 很好忽悠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959章 講不講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