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

這是丁毅向他們保證,最晚明年剿滅張獻忠。

考慮到丁毅剿滅李自成的速度,現場幾位沒人懷疑丁毅的能力。

當下幾人紛紛表態,但呂大器想來想去,咬牙道:“國庫無銀,恢復民生,無比艱難。”

說罷看了眼丁毅。

身爲戶部尚書,他現在只能哭窮,也真是窮。

丁毅現在手上一共有九千多萬銀子,每天也流水似的花出去,但在戶部,只有不到一百萬兩銀,還是丁毅運進去的。

呂大器知道丁毅有銀子,不然怎麼養這麼多兵馬。

光丁毅所封各鎮總兵,現在算了算,全國都五六十萬兵馬了。

當然,很多兵馬還在訓練,也有在招募的,將來都是要花大錢的。

“今年本王私人出錢,堅持一下,明年這個時候,必然可以從全國各地收稅,足以應付一下,後年這個時候,本王保證,我們全國的稅賦,最少三千萬白銀以上。”

“什麼?”呂大器嚇的差點摔倒,霍然而起。

其餘幾人也一臉不敢相信。

wWW.тт kán.¢○

“君無戲言,王爺說話算數?”情急之下,呂大器終於叫了一聲君。

丁毅哈哈大笑:“本王在山東,一年稅五六百萬兩,全大明給本王,你們說最少有多少?”

丁毅說三千萬全國,已經是儘量往少了說,以防被打臉。

嘶,衆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完全被驚呆了。

崇禎在世時,舉大明全國,一年連山東一省都不如?

但下一刻,他們突然想到丁毅會怎麼幹?

這是和張居正一樣,動搖鄉紳士族,官員縉紳的利益啊。

呂大器無所謂,他家裡田都沒幾畝。

“王爺這麼做,

將和天下士人做對?”他沉聲道,表情嚴肅無比。

“那又如何?”丁毅冷笑:“爲了天下百姓和江山的穩定,總要有人犧牲。”

“本王的鐵騎和大刀,正要試試那些敢與本王反抗的人。”

“如果王爺真敢做,呂大器誓死跟隨。”呂大器退席,跪倒,重重的磕頭。

其餘幾人也慌忙退席,跪下。

丁毅無耐,再次叫他們歸位,坐下。

“呂部堂不用等太久,明年或後年就能看到,所以,本王要諸臣支持本王,你們還要做表率。”

幾人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本王的標準。”丁毅繼續道:“官員家裡,無論品級,不能超過一千畝田。”

“且要交重稅。”

“具體的數目,由戶部牽頭,認真訂製,我們山東有模板在,可以學習利用。”

“你們多餘的田,全部賣掉,或無條件上交朝廷,以爲表率,說實話以後田多稅多,諸位還是及早賣掉比較好。”

有人臉色更難看了,李自成進城,搶了他們的銀子,但沒搶他們的田,可現在,沒人敢出聲。

“當然本王也考慮過官員薪水太低的事情。”

“所以第二事,就是加薪,給全國官員、吏員和軍士加俸?,本王已經制定了一個標準,諸臣稍候,可以看下,再討論討論。”

丁毅的第二件事,就是收重稅,收田,加薪。

身爲內閣重臣和六部大員,丁毅要他們做表率。

幾人當然很關心多少薪水。

呂大器更是直言:“加多少?”

看來他節儉慣了,也想知道有多少錢。

丁毅原本想吃過飯拿出來交流,看他們着急的模樣,馬上命曾柔把幾張表格拿了出來。

明朝的官員俸祿據說是歷史各朝最低的,特別與唐宋相比,簡直低的離譜。

唐朝時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職田,一品爲六十頃。又有世俸錢,一品爲二百萬(二千貫)。

宋朝的俸祿比唐代則更高,拿有名的包青天包拯來算,他任開封府尹時,大概位於三品左右,年俸大概在一萬八千到兩萬貫之間,按現在來算,摺合大概人民幣一千八百萬左右,接近兩千萬。

包拯當年還有每年一百八十擔大米,一百八十擔麥。二百四十捆柴火和四百八十捆乾草、另有凌十匹,絹三十四、羅兩匹和綿一百匹。

朝廷還分了兩千畝田,種種加起來,妥妥的年過兩千萬。

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僅有八十七石,與唐宋相比較,簡直連零頭都不及。因此《明史》中說:“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除了低俸祿外,明朝還有奇葩的官俸折色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減少了官員的收入待遇。

明代官員俸祿的發放,何時支付本色俸,何時支付折色俸,都是朝廷說了算,而從不考慮各級官吏的實際情況。而且折色的比例也是朝廷一言堂,具體是發什麼物品也是根據朝廷的現實需要發佈。

比如當時一二品官員工資種60%的米要折成白銀,而且是明初的固定價,而八品的官員只有20%的工資折成白銀。總的來說,官員的品階越高,摺合成白銀的比例就越高。

但是問題是,明朝初期的時候一兩銀子是可以買一石糧食的,但是到後面糧價就越來越高了,像現在到了明末,一石糧食要4到5兩銀子,相比明朝初期糧價翻了4、5倍,但是官員工資是沒變動的,朝廷折米換銀,還是按一石一兩換,所以官員們都哭窮,米不夠吃,錢不夠用,那錢不夠用怎麼辦?當然要想辦法撈錢啊。

老朱對貪官也算大手筆,動不動就殺,還剝皮什麼的,可這麼殺都沒有用,明朝的貪官還是數不勝數。

沒辦法,真的活不下去。

比如眼前的呂大器,好歹也是一品大員,歷史上死時,兩袖清風,銀子都沒留下一兩,還是王祥贊助,才把他埋掉。

正直的官員都這麼窮,好官當然少了。

丁毅結合唐朝和宋朝的情況,再考慮到將來的國家稅賦,決定大力提升官員和吏員,還有軍隊的工資。

原正一品官員年俸爲1044石,現在一品官員提升爲2000石,並且不折色,也沒有其他布絹等物,而且由官員自己選,你要糧食還是要銀子。

這就有了選擇餘地。

比如一石米價格在三兩白銀時,官員一家可以全要米,就算要全銀,是按現價一石米三兩算,可得6000兩銀。

而以前的明朝,朝廷折銀,還是按明初一石米一兩銀,甚至一兩銀兩石米等來折。

僅這步改革,讓所有官員都要歡呼雀躍,高呼鎮北王英明。

從一品官員年俸由888石,提升爲1700石。

正二品由732石,提升爲1500石。

正九品由66石,提升爲130石。

從九品由60石,提升爲120石。

吏員則爲50石。

基本都是翻了倍,丁毅原先的吏員提升最多。

且爲了降低基層官員們的開支,除了京城,各省和縣府州的官吏在當地衙門一起吃午飯和早飯。

各地餐費當然也有統一標準,早飯就是白粥、雞蛋加白饅頭加小菜,每人大概三十文錢的標準。

中午大概每人五十文標準,不管官吏大不,都是一樣。

不得折現,不吃的就算。

所有開支從當地稅賦中自留。

爲防有膽大的官員中飽私囊,剋扣伙食等形爲,朝廷會以詔旨各地,張貼到各縣府大門口,張貼至少一年,通知全縣官吏知曉。

那個官員敢這麼做,全家抄家,沒收全部財富。

凡舉報查實者,取代之。

這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某個縣令,縣裡有六百官吏,原本是要供早餐吃的,你不供,讓大夥自己吃,或者降低標淮,從三十文降到十文。

如果被吏員舉報查實,縣令全家抄斬,沒收財富,舉報的吏員,提拔爲縣令。

呂大器他們一遍一遍看着丁毅的提薪表,前面是又驚又喜,因爲這樣的改革的確能很好的提升大夥的收入,甚至可以說是當前官員的士氣。

但看到後面時,他們嚇了一大跳。

“每府州吏員五百?縣三百?”

戶部尚書呂大器臉都綠了:“王爺,這全國要多少吏員?一縣吏員,比以前數縣還多?”

以前一個縣吃財政飯的吏員包括捕快什麼加在一起,也就一百人左右不得了。

現在縣裡達到三百,府、州達五百,全國要多少吏員?

“必須要多,三百我都覺的少。”丁毅沉聲道:“大明皇朝落到現在這地步,你們也要反思。”

“朝廷對鄉村一級的掌控力幾乎爲零。”

“有了足夠的吏員,朝廷的旨意,可以隨時傳達到農村,甚至說可以威懾到鄉紳。”

馬士英馬上道:“若下面陰奉陽違,朝廷依然管不到下面,又如何確定朝廷的政策能下到地方鄉村?”

“無論官吏,俱不是終身制,每年考覈不合格的官吏,俱要被免,優秀的可以得到提升。”

“如何算合格?如何算優秀?”

“執行朝廷旨意嚴格,收到相應的賦稅,沒有百姓到上一級府州告狀等等--今明年會有考覈的細則出來,現在一言半語說不清楚。”

丁毅當然有很多辦法,你下面不用心幹活,我用淘汰制,巡查制,京城每年派出大量的巡查組,或由當地駐軍來當巡查組,專門下去查問題,查不到問題就是巡查組的錯,巡查組當然要死命的查。

這個辦法有點不講理,但在現在,肯定有用,下面人不好好幹活,必然要被查。

第305章 七日破城第946章 被逼上賊船第655章 願爲丁大人效死第407章 全要了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395章 我信你個鬼的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6章 砍頭第741章 義旗一舉,海宇歸心第414章 你會後悔的第727章 正義也許會遲倒,但決不會缺席第4章 白甲多格第938章 一羣瘋子第239章 建船廠第646章 崇禎又出妙招第651章 與民爭利第463章 我從來一言九鼎第298章 丁毅是俺親兄弟啊第232章 威脅第782章 不缺錢,很缺糧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舉第343章 唯有比他們更兇狠,更殘暴第842章 南北對抗第122章 鹽商第713章 天災遍地第965章 炒房第892章 把他踢出去第251章 城頭壓制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701章 我丁毅來了,蓋州必破第231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136章 大戰將臨第926章 合作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855章 九部聯盟第549章 亞洲最強水師第685章 拋石機顯威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148章 很貴呀第414章 你會後悔的第971章 關健時候上廁所第815章 聰明着呢第864章 一定不會後悔第24章 大明好男兒第214章 長生天不長生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478章 獎罰措施第731章 仁者無敵第119章 全家當斬第856章 開啓民智第901章 旗開得勝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698章 到處拉攏第812章 爲何要反對?第409章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第915章 開價貴第583章 丁毅給你路,大清誰敢走第709章 丁毅不死,你輔助多爾袞第861章 刁難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157章 大明能臣第517章 自己人也打第883章 丁毅之死第98章 顆粒火藥與定裝第803章 定安南第482章 兇狠的田川氏第760章 不想讓第669章 兵力翻二番第412章 更加的憎恨第985章 賺錢小能手第783章 天下事第860章 老子海王,兒窩囊第544章 重創第720章 造反的大罪第36章 銅牆鐵壁(3)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350章 凋的櫻花第993章 朱小姐的報復第579章 潰敗第913章 毅哥最近很紅啊第88章 回收餉銀第279章 沒有坑?第545章 只有上帝能救西勒第235章 我就是看不慣那些當官的仗勢欺人第672章 簡易蒸汽機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714章 移鎮大同第83章 招人第528章 功高蓋主第937章 世道就是這樣第238章 再兇一點第559章 以後有的是機會第598章 一百零二這麼貴?第984章 不是明朝的總兵了第411章 信號第525章 說的很有道理第107章 花錢如流水第868章 正當防衛?第338章 決戰櫻花之國(12)第561章 用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