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學堂和藥局

建設司的第一個軍民服中心已經完成,丁毅從船上進來的大批民生貨物,可以放上去賣。

並要求軍官們在大夥面前,多多鼓動,鼓勵大家消費。

匠作局那邊目前已經有工匠三十多人,學徒四十多人,鐵匠部,火器部的房子地基也選好位置,開始建設。

另按丁毅的要求,由阮文龍,宋哲等六名會讀書寫字的先生,成立了學校也選好址,每天都有兒童開始學習,丁毅要求,所有五歲以上16歲以下的兒童,無論男女,都要讀書學字。

開始很多家長有點不樂意,因爲大點的兒童,在島上可以幹活,能保證三餐有飯吃。

但丁毅說只要讀書寫字的,都免費供吃,大夥這才高興。

此次丁毅回來,又重新組織了一個司,醫藥司。

之前營裡就一個醫士趙理,也是當初幫張成看病的那個,他帶了兩個學徒,全營就靠他們三人。

丁毅這次在登州找到司學醫,大明在各府州縣都有醫學司局,還有藥局。

但現在大部份有名無實,有的醫士都從來不去上班,自顧自在外行醫。

丁毅請了三個過來,約定每人每月五兩銀子,包吃住穿用,有家口的,也全包吃住,若是思鄉,每月可以回登州兩次。

三人中有兩人當場同意了,必竟在登州賺五兩銀子可不容易,關鍵還要吃喝穿用,在登州每月賺五兩,都未必能存到二兩。

還有人考慮了一晚上,最後也同意了。

這樣丁毅手上有四個醫士,成立醫學司,趙理任司長,還給他們下令,培養學徒醫士,每培養一個,考覈過關後,賞銀十兩,並且有提成。

即和火器局一樣,將來能單獨治病救人的,開出的藥,可以拿提成。

當時大夥還不明白,後來醫學司的人也可以爲老百姓看病,並且收費時,大夥才明白。

工匠,學校,醫藥,這三個部門是丁毅最關心的部門,也是排在第一,需要不停完善的部門。

相比這三個部門,情報司短時間是急不來的,必須耗費時間和心血來建立。

軍隊訓練現在也不用他煩,所以丁毅這段時間的主要精力,就在這三個部門。

散會後,丁毅帶人巡查各個部門的工作情況。

先去了南營以北,那邊正在建堡,這種堡是比較簡易的堡,主要是讓遼民居住,冬天避寒所用。

每個堡長四十米,寬二十米,用石頭和木頭結構,現代社會旅順這邊森林覆蓋率達到53%,明時更高,到處都是植被和樹木,主要是以松樹,柏樹多,松木易加工,在這個時代很適合蓋房子。

丁毅現場看了下,平均每個堡至少有一個技匠在指導,有近百人在建造,他們先挖地基,但挖的不深,也就半米左右,地基以石塊堆徹,再築牆。

牆高三米,厚三十公分,非常簡易。

牆內就是房屋,主要以松木搭建。

建設司長鍾鎮奴專門安排了工匠和人員伐木,先把營地附近的伐掉,爲將來擴大營地做準備。

伐掉之後統一加工,再送往各建築點。

之前工具少,加工慢,這次丁毅從登州回來,買了大量的工具,加工起來速度快了很多。

房屋也很簡易,就像前世工地的集裝箱房,但這裡比較大,平均每個房間三十平方,一個連着一個,分配方式以有家屬的優先在同一個堡,沒家屬的在同一個堡。

丁毅走進一個做的比較快的堡中房間看了下,發現正在做牀,亦全木結構。

考慮到冬天會很冷,丁毅想了想:“牀下改成土石,將來可以燒火,

冬天睡覺就不冷了。”

他稍微形容了下,衆人和工匠馬上懂了。

這個時候的老百姓,因爲柴火和煤都很貴,很少有人會這麼幹。谷

旅順樹多,丁毅也顧不得綠化和環保,先燒起來,保住兄弟們的冬天能過下去再說。

因爲房子有部份木結構,爲防火燒起來,丁毅又叮囑了一番注意事項,每幢房與房之間都要有隔離帶,即便燒起一幢,也要燒不到另一幢。

“這邊一共要蓋多少個堡?住多少人?要多少時間?”丁毅最後問鍾鎮奴。

“一個堡大概住90-100人,先蓋十個堡,每蓋個堡要一個月左右,同時開工四個,三個月內能全部蓋好。”鍾鎮奴回答很快:“按大人要求,過年前爭取蓋二十個,爲以後人口多了做準備。”

按丁毅的規劃,每個堡四周都要囤田,堡內堡外都有廁所,水井。

每個堡囤一千畝,十個堡就一萬畝。

每個堡有90-100人,開墾1000畝新田並不難,考慮到有兒童和老人在裡面,還要打井什麼,鍾鎮奴和幾個種田好手們商量過,大概趕的上冬季播個大豆先試下。

丁毅聽了比較滿意,原以爲按進度來,最起碼到明年春天才能開始第一播。

他之前召集過會種田的人商量過,旅順這邊,還是以種麥稻兩熟爲好。

明朝時,北方小麥產量大概爲一石左右,秋稻大概也是一石出頭,全年兩石多點。

南方產量高點,麥一石,稻能達兩石,全年三石左右。

旅順這邊,全年能畝產稻麥兩石五斗,就已經算達成目標了。

這時後勤司一個工作人員,不停的看丁毅,好像有話說,又不敢說。

丁毅馬上注意到他:“你叫啥名字,有什麼話就說?咱們南營有事,就要大夥一起商量。”

這人大喜,激動道:“俺叫郝大元。”

“大人,這邊靠南的地,多碎石,雜草生根,最好要用牛來耕翻,明年秋播,也是需要深翻的,得早作準備纔是。”

丁毅一拍腦袋:“啊呀,我都忘買牛, ,郝大元,你說的好,提醒的及時。”

轉身向杜如海道:“給他記一功,分房子時,優先讓他先選,賞米五斗。”

郝大元呵呵傻笑:“多謝大人。”

四周衆人神色各異,也不也相信,這都有賞?

“本官馬上派人去辦。”丁毅想了想道。

南營耕牛現在才二十頭,還是袁崇煥在時,丁毅向徐敷奏要來的,但旅順也窮,也多少牛,丁毅打算去登州買。

“大人若是去登州的話,可買些壯實的公母牛,俺會配種,將來能生小牛。”一中年男子緊張的舉手道。

“會養牛?”丁毅大喜:“可是小牛成活長大不容易?”

“俺以前就是幹這行的,十頭小牛,活五六頭沒問題。”

“這也是人才啊,要重用,生出小牛,重賞。”丁毅趕緊對杜如海道。

這人亦是大喜。

見兩個人都被丁大人誇講,更多的人開始提出各自的意見,有的是對堡的建築,有的是對田地的利用。

丁毅耐心的一個個聽,有用的都要杜如海他們記住,並實施,沒用的也不罵他們,而是鼓勵表揚。

大夥都覺的丁大人沒駕子,又和氣。

從這邊回來時,丁毅看到周圍,已經有開墾出來的新田,正在播種他剛買回來的疏菜種子。

眼下因爲有糧,新墾田地很慢,都以基建爲主,剛開出來的十幾畝田,丁毅手下的人都建議先種菜,到春播之後,有大量的田地出來,再種糧食作物,但東江這邊冬天天氣寒冷,一般的菜也不容易種,丁毅也不懂這些,自然交給懂的遼民來幹。

第482章 兇狠的田川氏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188章 咱們可以死,家鄉不能丟第162章 再次擴兵第152章 再與丁毅一決死戰第639章 終於把他全滅了第918章 大幹真腐敗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538章 兵臨城下第256章 樑尚書的職業道德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376章 江華島第349章 一衝即潰第2章 戰略撤退第170章 幹票大的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506章 回馬槍第198章 大明上下,無此強軍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14章 斬殺白甲第798章 還沒開始就敗了第921章 朕沒讓你失望第147章 有進無退第206章 良民資格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124章 賺錢神器第568章 大鑒爐第677章 留芳世,傳誦年第448章 要學習明人第205章 鄭大哥是可以講道理的第958章 聰明人活的久第428章 知府寇化第604章 大金早亡了第45章 這是屠殺啊第791章 蒸汽提水機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62章 到達旅順第835章 土著都是傻子第640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516章 四面齊攻第539章 皇太極的舔狗第570章 亞洲無敵戰艦第173章 必須幹了這個王八蛋第130章 暴利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訓明人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952章 吃蒼蠅第838章 丁毅纔是聖賢明君啊第257章 來的及時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793章 膛線和米涅彈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324章 各取所需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924章 青門第367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944章 嘴挺兇第489章 突襲第415章 我想換個東西第76章 權力大大的第405章 規矩多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964章 找到第49章 期待第912章 毒點改了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第444章 哨騎對哨騎第449章 衝過去了第891章 丁毅演丁毅第411章 信號第647章 我也會這麼幹第358章 開支萬第347章 石見國益田男第651章 與民爭利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803章 定安南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905章 低俗第477章 定是這無恥之徒想出來的第106章 相請不如偶遇第932章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啊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430章 這人很貪第43章 驅明人填坑第177章 最正確的決定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第726章 如此國賊,人人得而誅之第840章 縱掠三天第859章 禍在當代,功在秋第884章 阿祖,收手吧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446章 炮轟炮陣第976章 我就說丁老闆是好人第746章 大軍雲集第195章 全賣了第78章 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