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

正統三十三年,春。

李東陽到了寧化縣已經大半年了。

這小半年的時間之內,李東陽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習當地話。也就是客家話。

李東陽來到寧化的時候,一心想要大展拳腳,但是到任之後,他才發現,除卻寧化當地的讀書人之外,他聽不懂任何人話。

因爲寧化當地所說的是客家話。

李東陽在北京長大,雖然後世的北京話,與這個時代的北京話,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但是大體上還有相互承襲的關係的。

讓一個從小到大說北方官話的人,來到寧化,除卻當地讀書人讀書的時候,學習過官話之外,他不能與任何人交流。

甚至很多時候,他都要與人筆談。

因爲福建大山之中的讀書人,官話說得也不是太好的。

在李東陽聽到耳朵之中,就好像有一隻螞蟻順着耳孔鑽進身體之中,那是渾身上下都不舒服。

如果是尋常縣令。

或許他只求在這裡待上一任,清淨無事,然後趕緊調走便是了。

但是李東陽卻不這樣的人。

他這大半年雖然沒有做什麼事情,但有一個成就算是點亮,那就是客家話精通。

一度讓李東陽有些高興。以爲可以暢通福建無阻,很快他就知道,福建方言的複雜繁瑣,他所學的客家話,反而與江西,廣東一帶的客家話有所相通。

總之,他如果想學會整個福建的方言,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李東陽只能放棄了。

不過,李東陽在學術上的野心,暫時遏制住了。

他將心思全部放在寧化縣了。

而寧化是一個什麼地方?

是一個窮地方。

如果加一個形容詞,那就是在羣山環抱之中的窮地方。

從後世來看,也是如此。

後世寧化縣的頭銜有,紅軍長征四個發起縣之一,二零二零年終於脫貧的縣。而在這個時代,條件更是艱苦萬分不止。

寧化縣編戶有五十一里,以一百一十戶爲一里,共五千多戶。數萬人丁。但是土地很少,福建本來就是人多地少,真正可以耕種的多是沿海的平原地帶。

寧化縣卻在武夷山下,窮山惡水。

大部分田地都是旱田,山田,很多地方的產量,連北方大部分地方都不如。很多土地只能收上數鬥米。

連一石都上不了。

數萬人丁,也不是在寧化縣聚集,而是分散在羣山之中,聚族而居,李東陽也看過客家人的院落,那哪裡是什麼院落,分明是一個塢堡。

數百人丁把守,水糧具備,守上數年都不能問題。

這就是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寧化縣的宗族勢力特別強大。

倒不是說,大明別的地方,就沒有什麼宗族勢力了。哪裡都有宗族勢力,但是別的地方,也沒有像寧化縣一般。

沒有這些大家族的點頭,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黃家,李家,寧家等幾大姓瓜分了寧化縣上上下的權力。

這些族長也不是善茬,都是能一聲令下,拉過來幾十個上百人個壯丁出來,打生打死的。

而李東陽能管理的縣城,也不過幾千人而已。說起來,也就是後世一個大村落。

這也罷了。

最讓李東陽感到棘手的是,商路艱難。

說實話,寧化縣與江西石城縣相距不遠。這一條路,也是從福建到江西的山道之一。

只是一路都是山路,能通過多少人?

而寧化縣的生態,近乎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之中。

銀子這東西,在寧化縣流通很少,也就在縣城之中用。在鄉下大多用銅錢,甚至很多地方連銅錢都不用。

乾脆是以物易物。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這個窮。另一個方面,就是寧化縣這裡幾乎與外界隔絕,除卻每年運送田稅到福建去之外。

很少與外界有什麼交流。

即便繳納的賦稅也不多,不過一兩千石而已。

並不是說寧化縣的賦稅只有這麼多了。

而是大明體制之下,賦稅大概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轉運,一部分是留存。

轉運又分爲三部分,一部分是京運,就是運輸到京城的,如漕運,就是典型的京運,再又是邊運,就是運輸給邊疆的,再有就是轉運。就是從內地某處轉運到某處。

而寧化縣的賦稅,大部分都轉運到福州府之中的。

但是賦稅轉運卻是一個苦差事。

如果用一條鞭法,從運糧變成運輸銀兩,對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減負行動。

但是在寧化縣這個地方,卻是萬萬不能用的。

讓寧化縣的老百姓交糧食尚可,畢竟雖然寧化縣的土地單薄了一些,總是有一些收成的,從土裡刨食,還是能刨出一點糧食的。

但是如何從土地刨出銀子,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如果讓百姓繳納糧食之後,再繳納賦稅,幾乎將百姓生生給逼死。

畢竟,寧化這個地方能有幾家糧商,這些糧商無不與這些大姓有關,想想也清楚,寧化縣窮鄉敝土的,又不是交通要道。

誰傻子一般來這裡經商。這裡的收的糧食,要運出去非蝕本不可。

而且李東陽又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這裡的銀價太高了。

高到什麼地步。

李東陽來當官之前,爲了以被萬一,從家裡拿來一兩百兩銀子,這將李家的積蓄掏出了一大半了。

隨身攜帶,不敢動用,唯恐有一個閃失之後再動用。

李家在北京城之中,也不是什麼富豪。李東陽不過是軍戶出身,考上進士才幾年。這一筆錢大多是李東陽的幾年俸祿,再加上家中幾畝薄田的收益而已。

在北京城之中,如李東陽這般的人家,絕對不在少數。

但是李東陽到了寧化縣才發現,他居然成爲寧化縣之中最富有的一撮人之一。

這裡的一兩銀子,要比北京城的一兩銀子的購買力超過不知道多少,特別是在人力上。這也是福建江西人口密度位居大明之冠的絕好證明。

折銀,在很多地方是一項減稅行動。但是在寧化縣這樣的地方,卻是一個加稅的行爲。

這讓李東陽內心之中矛盾不已。

他當然知道他來的目的,就是要在這裡試行一條鞭法。只是他顯然小看了,朝中某些人老辣的目光。

幾乎在選中這個縣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想在寧化縣推行一條鞭法,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讓寧化百姓有錢了再說,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昧着良心,好官我自爲之,管他百姓死活?

這也是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被那麼多人反對的原因。

他們倒不是看不出張居正的辦法好,而是一條鞭法不適應於很多地方。

只是大明行政能力,統一推行一個法度,就已經很吃力,如果再讓下面各行其是,按照他們地方特色分別改良,只會弄得羣魔亂舞,更不成樣子。

只是要讓李東陽昧着良心,做這事情,他根本過不了他心中那一道坎。

而讓寧化百姓手中有銀子,這一件事情豈是一年兩年能做到的,李東陽的任期只有三年而已。

而且北京那邊還有不知道多少等着消息。

不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李東陽更知道,他如果一道反對在寧化縣實行一條鞭法的奏疏上去,可以想像,上辜負了劉定之一系列人,下失望於陛下,今後的政治前途就算完了。

一時間將李東陽陷入兩難之中,不知道該如何進退。似乎進也不能,退也不能陷入死局之中了。

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二百四十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六章 新天子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二章 大武學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五章 新內閣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三十二章 修陵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