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

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

還沒有來到遵化,朱祁鎮只覺得口鼻不大舒服。連路邊的莊稼上都有一層淡淡的灰塵。讓朱祁鎮有些不大適應。

其實北京的空氣質量,本來就不是太好的。

如果看歷史記錄去看,北京大風霾的天氣從來不在少數。

大風霾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沙塵暴。

沙漠與北京相距從來不遠,開平衛以北就是大戈壁。說起來也不過是幾百裡的事情。

甚至開平衛以南的地方,也有不少地方有了沙漠化的趨勢。而草場退化,也與青貯法有關係,青貯法的存在,讓漠南草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也讓草原上的生態,承受更大的壓力。

沙漠化也就可以想象了。

朱祁鎮並非沒有想過辦法,遷徙蒙古人去西域,減少漠南蒙古的人丁,就是其中辦法之一,只是蒙古人走了,又有大量漢人出關屯墾。

對於這一件事情,朱祁鎮也沒有什麼辦法。

他固然可以下令禁止百姓出關屯耕。但是在朝廷利益上,卻是不可能的。首先背井離鄉的百姓,一般都是在家鄉過不下去的百姓。

朱祁鎮三尺令,雖輕,卻能要人性命。

二來,大明在草原上的駐軍,需要一定數量的大明百姓。既能保證糧食供應,減少後方運輸難度,在關鍵的時候,這些大明百姓,也是大明在草原上駐軍最堅定的支持着。

朱祁鎮雖然申明瞭一下命令,比如保護環境,禁止伐樹,在草原上伐樹,必須伐一棵種一棵,等等命令。

還有就是下令燕山,陰山,北京北方的各個山脈,繼續種樹,甚至有獎勵。

下令燕山種樹的命令,不是朱祁鎮開始的,而是太宗時期就有的,就是防止蒙古翻山而入,但是山上都沒有密密麻麻的樹林,就很有效的阻擋蒙古人南下,逼迫他們只能從幾個人關隘闖入。

朱祁鎮不過是繼續重申這個命令,時不時派幾個御史去看看種樹的情況。

雖然不指望能成爲三北防護林一般的規模,但是能減少一些北京的風沙也是好的。

但是遵化鐵廠附近的情況,又另當別論了。

遵化附近的黑灰,並不是北方的沙塵暴,而是遵化鐵廠的碳灰。遵化鐵廠生產的鐵,幾乎供應整個北方,還有大型的國家工程。

不管是河道的鐵閘,天津造船的釘子,還有兵器用鐵,乃至百姓的農具,馳道上的鐵片,等等等。

這樣大的產量,乃是上百座大鐵爐,不分晝夜熊熊的燃燒而結果。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煤炭進入遵化鐵廠,變成一車車的煤渣。

這些煤渣多到了,官道之上鋪得不是黃土,而是黑色的煤渣。

這樣的污染之重,後世早就被查封了。但是此刻卻是北方最大的鋼鐵產地鐵都。

即便素來以農業爲重的劉定之,對於遵化鐵廠讓遵化附近的田產減產的事情,也讓決口不提,唯獨幾次拐彎抹角的說,遵化鐵廠不應該在少府的管轄之下,因爲與鹽政一般,移交給戶部。

畢竟,真要說起來鐵廠的收益雖然比不上鹽稅,但也是一筆相當大的數字,可以頂一省賦稅了。

朱祁鎮只能打個哈哈,就當沒有聽見。

到了遵化鐵廠之後,周圍更是灰撲撲的。似乎奠定了遵化附近一切房屋建築的底色。

石璟爲首,帶着幾十個人早早的迎接過來了。

朱祁鎮直接找到了貝琳,說道:“貝先生,這蒸汽機在什麼地方?”

貝琳聽了,看了石璟一眼。

朱祁鎮瞬間明白,石璟作爲少府令。定然是提前安排過改如何迎接朱祁鎮,但是朱祁鎮卻是一個可以破壞的規則的人。

他絲毫不在意,徑直向前,握住貝琳的手,一副要把臂同遊的架勢。

貝琳心中感動,也不去想石璟怎麼想了,他立即說道:“陛下請跟我來。”

一行人並沒有進入鐵廠之中,鐵廠外面一片空地上,看到了蒸汽機。

不,在朱祁鎮看來,根本不能算是蒸汽機。與他想象的蒸汽機,完全不一樣,乃是一座紅磚與鐵混合的建築物。

朱祁鎮想要走上前細細看,卻被身邊的侍衛一左一右攔住了。劉定之說道:“陛下,身負天下之重,這樣危險的地方,還是不要靠近的了。”

劉定之作爲首輔,他想要知道什麼,很少有事情能瞞得過他的,蒸汽機研究之中,出過好些人命,對於劉定之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但是如果皇帝出了一點問題,劉定之的九族都不夠賠的。

朱祁鎮看向貝琳,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意思很明顯,朱祁鎮想要貝琳爲這個蒸汽機的安全性做出一個背書。

但是貝琳不敢迴應朱祁鎮的眼睛,低着頭,硬着頭皮說道:“陛下,臣在這裡爲陛下講解。”

貝琳怎麼敢承擔這樣的風險。

一個不小心,不是要貝琳一個人的命,南京貝家都不要有活口了。

他雖然知道朱祁鎮不高興,但也不萬萬不敢說出“安全”兩個字,說實話,貝琳也知道,這大體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但是萬一怎麼辦?

在後世還有鍋爐爆炸的,貝琳又怎麼敢肯定,這裡就不會爆炸了。

隨即貝琳上兩個侍衛扯開一張圖紙,細細爲朱祁鎮講解了一番。

在貝琳講解之後,朱祁鎮更覺得這個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蒸汽機,而是一個鍋爐。

最高處有一個好像是天平一般的槓桿,一方面是燃燒室,將封閉燃燒室之中的水加熱成爲水蒸氣,水蒸氣就推動上面的槓桿,一頭高舉,另外一頭就垂下來的。這一頭下面掛着一大水桶,就深深陷入水井之中。

然後將燃燒室冷卻,隨即蒸汽冷凝爲水,支撐槓桿的力量就下來的,於是裝水的水桶,就被拉了上來。

水就從地下被拉到了地方之上。

朱祁鎮越看越皺眉,說道:“成本如何,百姓能用得起嗎?”

貝琳面露看苦色,說道:“陛下,這成本,臣還在想辦法降低。”

朱祁鎮圍繞着個所謂的蒸汽機,轉了幾個圈之後,心中微微一嘆,卻也知道 ,他看似成本高,但是在抗旱上面卻是有效果的。

與後世不同。

後世北方的地下水下沉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在河北雖然常有水旱,但是地下水卻是很淺的,大部分地方下挖數米,就是一口井。

之所以旱情嚴重,以至於不可救,乃是提水的效率太低了。

河流之中,還能用水車提水,但是在水井之中,就不行了。只能有軲轆一桶一桶的提,對於旱情來說是杯水車薪。

但是蒸汽機卻能晝夜不停。在乾旱的地位,或許能救下不少百姓。

這就是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思路,朱祁鎮思路很簡單,他不是爲了追求工業化而工業化,而是用工業化的辦法,幫助農業發展。

因爲只有這樣大明的江山才能穩定。

所以,這種原始的蒸汽機在英國出現的時候,第一個需求就是爲了煤礦抽水,但是朱祁鎮卻相當是澆地。

朱祁鎮對劉定之說道:“首輔以爲此物如何?”

朱祁鎮能想到的,劉定之也能想到,他微微捻鬚,說道:“真神器也。”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內閣就採買幾臺,放在西北乾旱之地如何?”

劉定之說道:“陛下,臣以爲先用一臺,總要看看情況如何,再做一下步舉止,僅僅而今這樣的情況,卻是做不得數的。”

劉定之對而今的情況充滿了不信任,似乎覺得這是爲了邀功的一個騙局。

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二百零四章 楊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