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

第一百三十二章狼

其實這裡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夾皮溝金礦。

這個消息傳到京師,直接改變了大明朝廷對海西的控制程度。

朱祁鎮簡直是雙喜臨門。

他當然知道東北多金礦,但是朱祁鎮又不能親自去探測,而且東北很多地方都處於未開發狀態,全部是深山老林,還時不時的有東北虎狗熊都猛獸出沒,少數人根本不能成行,而大規模地質勘探,更是朝廷很難辦到的事情。

第一缺人,第二朱祁鎮也怕下面的亂來。

畢竟經過了葉留宗一事後,朱祁鎮對任何礦業都存着很小心很小心的想法了。寧可少得一點錢,也不想再弄出亂子了。

所以大規模探礦這事情,朱祁鎮在大腦之中轉了一個圈,就被按下來了。

所以,這個金礦對朱祁鎮來說簡直是意外之喜。

更不要說,李滿住授首了。建州女真已經不存在了,各地女真部落被大洗牌之後,大部分女真百姓直接隸屬與海西都司了。

朱祁鎮得到焦禮的彙報。

海西都司下轄的女真部落人丁已經是有十幾萬之多了。

隨着這十幾萬放在內地,還沒有一個府縣的人多,但是在海西都司,就能多養活一些可戰之兵了。

再加上這個金礦的財政補貼。

初步勘探,這個金礦一年可以出黃金三萬兩,摺合白銀也就是三十多萬兩了,很多地方一個省的歲收也不過如此了。

朱祁鎮自然不在乎三十萬白銀,但是這三十萬兩白銀可以直接補貼到海西都司的軍費之中,海西都司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朱祁鎮直接下令,建立海西六城,海西衛城,雙城衛城,毛憐衛城,建州衛城,還有金城衛。以及三道關城。

完成朱祁鎮一直想做的,封鎖長白山一線,讓瓦刺進攻海西,只能沿着黑龍江進入鬆嫩平原,然後再南下,這一路多爲水澤。未必方便騎兵行軍。

如此一來,海西都司就安全多了。

漠北

也先也得到了李滿住死訊。

不過,也先並沒有多關注。

在也先從海西退兵的時候,也先就將李滿住當成一枚棄子了,什麼時候死,並不重要。

而今也先在商議一是件大事,那就是要不要南下大明。

面對天災,蒙古各部議論紛紛。

脫脫不花說道:“草原的馬兒想要日行千里,需要吃草,騎馬的勇士想要重回大都,需要時機,淮王,我們所有人都想重光大元,但是南朝如果那麼容易打敗,而今在大都的已經是怯薛軍了。”

“面對南朝,再怎麼謹慎都不爲過。今年長生天發怒,不許草原長草,所有畜生都無法生活,勇士們都餓着肚子,如何能拉起弓箭,騎着戰馬南下。”

“我們需要的是草場,是休養生息,讓小崽子長大,讓母馬懷孕,而不是現在就打仗。”

總體來說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就是瓦刺各部爲首,贊成南下。

對瓦刺來說,與其草原生亂,到處鎮壓,還不如此驅趕這些人馬去攻南朝,反正都是死人,只要不死瓦刺本部人馬,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但是蒙古各部卻不願意。

很簡單,誰也不願意當炮灰。

他們啃骨頭,讓瓦刺各部吃肉。

誰知道心裡都不平衡。但是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但是有一個人卻是可以的,那就是蒙古名義上的大汗,脫脫不花。

脫脫不花面對從一個勝利走向另外一個勝利的也先,脫脫不花有一種鋒芒在背的感覺。他太明白脫歡父子的心思了。

知道有一天,也先一定會篡奪黃金家族大權。

現在不做,不過是因爲時機不到而已。

所以,脫脫不花看似安分,其實一直想辦法反抗,去年的戰事讓脫脫不花看到了機會,很多損失慘重的部落,將對抗也先的希望,寄託在脫脫不花身上。

脫脫不花也知道,他們未必安的什麼好心思。但是政治本來就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脫脫不花就毫不猶豫的抓住了這一根稻草。

“大汗。”阿刺知院說道:“而今所有的草場,不足以承載大汗的牲口,唯有南方纔有糧食,我們不去南方要糧食,難道在草原上餓死。”

“大汗子民,是寧肯戰死,也不餓死。”

也先對於脫脫不花突然開口,加入爭端,感到詫異。

因爲脫脫不花,在大多數時刻,都在做一個吉祥物的存在。今日忽然發言,定然是有想法的。

但是什麼想法,他一時間沒有摸清楚。

不用他開口,就有人將他想說的說了出來。

此刻也先的眼睛微微眯着,掃過帳篷之中所有頭人,似乎想通過觀察他們的細微的表情,看出他們的站隊。

並選擇他即將採取的應對辦法。

脫脫不花繼續說道:“長生天並不會讓所有河流乾涸,也不會讓所有蒙古人都活不下去,只要熬過今年,還是有美好的明天,但是如果南下面對南人的火器,勇士的鮮血只會白流。”

阿刺知院說道:“不許要打下大都,只要打下一兩個城池,就足夠牲口們活下去了。即便有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阿刺知院說的對,對於大明與草原之間,鮮明的經濟差異。對於蒙古人來說,哪怕是攻破一個村子,都是很賺的事情。

一張鐵鍋,就能換一個蒙古女人。

人命是有價值的,蒙古人命的價值更低。

很多蒙古貴族都不將蒙古人當人,不過牲口而已。

而今他們所爭論的,是如果渡過這個災年,其實不管是南下,還是在草原上熬過去,都會有人死亡。

而且是大批人蒙古人死亡。

但是他們都沒有在意。

“咳咳。”也先忽然咳嗽了兩聲。

所有人都靜住了。

也先說道:“草原上的狼捕獵的時候,也會被馬踹死,但是怕被馬踹死,難道就不捕獵了?狼不捕獵,是不可能在草原上活下去的。”

也先的目光掃過,看見了不少激動的眼神,都是一個個支撐出兵的部落頭人。

也先繼續說道:“但是狼捕獵,卻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撲殺的,一頭有耐心的狼,會跟隨獵物幾天,甚至十幾天,餓着肚子,吃着雪花,就等獵物放鬆警惕的一天,然後突然撲上去咬住獵物的喉嚨。”

“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狼能可等待,餓着肚子等待。”

“南朝很強?對很強,但是再強的漢人也是羊,而我們是狼。”

“獵物與獵手的形態從來沒有轉變。所以我們要有耐心,要有耐心的等待獵物放鬆警惕。”

“狼在捕獵之前,都會做試探。試探我們的獵物現在是什麼情況?”

“現在有很多消息傳來,說什麼的都有,有一天可以確定,那就是長生天不讓草原的牲口活下去,也沒有讓人南朝皇帝的牲口活下去。”

“我決定,大軍南下,去長城邊上放牧,去試探一下我們的獵物,看看南朝那位小皇帝的膽量。”

“如果他膽怯了,我們就像狼一下咬住他的喉嚨,如果他真有底氣,我們就等下去。”

“一直等下去,等合適的時機。”

也先眼睛之中似乎悠悠的泛着綠光,就好像是一頭冷靜的狼,一個冷靜殘忍的獵手,他說道:“你們明白嗎?”

所有部落頭領一併站起來說道:“謹遵淮王號令。”

一時間只有脫脫不花坐在主位之上。冷落的就好像是一個雕塑一般,脫脫不花看着也先,忽然覺得也先就好像一頭要撲向他的狼。

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六十八章 諸子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十五章 禮樂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二章 外戚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誰是叛徒?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舊接替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十一章 孫氏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