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

第一百四十二章夜雨如瀑

乾清宮之中,朱祁鎮愣愣的坐着。看着外面天色。

天色昏暗之極,滿目都是夜色,大雨傾盆而下,噼裡啪啦打在鋪地的磚石之上,密集的雨聲有一種震耳欲聾的寧靜。

朱祁鎮耳朵似乎自動忽略了種種雨聲的。他所能聽到的都是無數百姓的哀嚎之聲。忽然他很久之前讀過一段文字,浮現在他眼前。

就是《說岳全傳》的開始,黃河大水,岳飛母親抱着岳飛坐在木桶之中,才能保住一條性命。而今的事情,豈不是與當初一樣。

黃河決口,與湯陰相距也不遠,能不能衝到湯陰,朱祁鎮也不知道。

但是他內心的悔恨與自責,幾乎要淹沒了自己。

朱祁鎮自詡大明的拯救者,登基爲帝十四年有餘,親政也有小十年了。雖然朝廷之上,或許有些不順心的地方,但是朱祁鎮不能說自己沒有實權。

但是他做了什麼事情?

黃河大堤的問題,楊溥,曹鼐都說過。但是他爲了瓦刺戰略,都壓制了。

只是他當時卻是萬萬沒有想到,會有今日的情況,現在黃河決口已經確定了。但是這一次決口危害有多大,朱祁鎮還沒有一個底。

但是他畢竟治國多年,即便下面沒有人報上來。他也能有自己的判斷。

損失一定會極大,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死在洪水之中,這罪魁禍首是誰?就是他朱祁鎮。

一想到這裡,他心中就猶如萬箭穿心,痛不欲生了。他甚至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他覺得,他來到這個時代,就是來搗亂了。

萬般事端,看似做的很多很好,但是他連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讓大明百姓能不死於非命都做不到。

朱祁鎮低聲用自己都聽不大清楚的語音,說道:“大伴,我該怎麼做?”

“陛下,您說什麼?”範弘半夜送來奏疏之後,就一直在配着朱祁鎮。朱祁鎮毫無睡意,在一邊愣愣的發呆。就一直在一邊侍立,冷靜的就好像是一根木頭。

見朱祁鎮似乎說話了,立即上前。

朱祁鎮忽然想起,王振已經被他親手處決了。一陣無法名狀的感覺涌上心頭,他說道:“什麼時辰了?”

範弘說道:“快五更天了。”

朱祁鎮看了看外面,雖然一片漆黑,但是多半是因爲下着大雨,即便如此雲層之間,也從黑色漸漸變成了灰色。

朱祁鎮說道:“快上朝了?”

範弘說道:“陛下,您已經免朝了。”

朱祁鎮這纔想起了,早朝越來越儀式化。朱祁鎮也越來越不重視了。他自然不願意頂風冒雪的上朝。

更不要說,早朝又號稱御門聽政,很多官員都是站在外面廣場上的,總不能上百官都跪在雨水之中吧。

但凡雨雪天氣,朱祁鎮都慣例免朝。

此刻因爲黃河之事,讓朱祁鎮心中太過激盪,他忘記這一件事情了。

朱祁鎮說道:“傳令下去,凡是有關黃河的情況,一律直入乾清宮,任何人等不得阻攔。”

範弘說道:“是。”

朱祁鎮說道:“內閣諸位先生來了之後,立即讓他們來一趟乾清宮。”

範弘說道:“是。”他微微一頓,說道:“陛下,今日大雨,諸位先生要來,還有一段時間,陛下還是休息一會兒,黃河的事雖然大,但是大不過陛下的龍體。陛下要保重龍體了。”

朱祁鎮漫步在一道道書架之中,走到標註河南的書架,示意小太監,將關於黃河目的所有奏摺,都搬過來,漫不經心的說道:“知道了”

此事此刻,朱祁鎮看上去平靜之極,內心卻是久久不能安寧下來,各種想法在大腦之中糾結,他如何能睡得着。

甚至連閉目養神都做不到。

他寧可多看奏摺,只要多做事,才能撫平,他內心之中激盪,自責,慚愧,煩躁之意。

幾十根手腕粗的蠟燭,高高的燃燒。

從幾十個角度照射在朱祁鎮手中奏摺上面,留下淡淡的影子。而這淡淡的影子一點點的消散。、

不知道什麼時候。

朱祁鎮眼前關於黃河的奏摺,全部看了一個遍,而燃燒着的蠟燭,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被人吹滅了。

朱祁鎮眼前的羹湯也冷了。

從五更天一直到天光大亮,即便是外面下着暴雨,天光依舊透過層層的雲層照亮了乾清宮。

朱祁鎮一口早餐都沒有吃,僅僅用了幾個點心,喝了幾口濃茶而已。

“陛下,諸位先生到了。”範弘小聲說道。

朱祁鎮擡起頭來,一邊將剛剛看過的奏疏放在一邊,說道:“速請。”隨即給一邊伺候的小太監打了一個手勢。

這個小太監立即會意,將朱祁鎮沒有動過的羹湯點心給端了下去。

“臣等拜見陛下。”曹鼐爲首的內閣班子一起下跪行禮,內閣的人並沒有全到,曹鼐,王直,胡濙,周忱,高谷五個人到了。

張輔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干涉朝廷內政,所以,他這個內閣大臣,很多時候都翹班。內閣值守之中,張輔是常常不去的。

這也是張輔年紀大了,身體也變得不好起來,每天按時按點,節假日不休的在內閣值班,對張輔本身就是一個負擔。

而且張輔即便來了,沒有軍事問題的時候,不過是在文淵閣喝茶而已。

張輔自然不願意日日來。

而且張輔也有這資歷,想來就來,想不來就不來。

反正有時候,有了軍事方面的問題,即便張輔在家中,也是會被朱祁鎮請過來的。

ωwш✿ttka n✿c○

至於馬愉,前文已經說過了,這位大學士已經不幸千古了。

這讓朱祁鎮真感覺有些世事無常,他固然對馬愉沒有什麼好印象,但是他也是楊溥培養出來的接班人。

當初楊溥就起心用馬愉換掉曹鼐,在楊溥退下去之後,由馬愉擔任內閣首輔。只是過不去朱祁鎮這一關,這才作罷。

否則,今日的內閣首輔,說不定是誰的。

這樣一個與內閣首輔插肩而過的大臣,朱祁鎮將來也是有重用之心的。卻不想,還沒有等重用,才三四十的歲數,人都不在了,但是內閣之中,六十歲以上的,還有兩個,張輔與胡濙。

真讓朱祁鎮意外非常。

不過,馬愉這個內閣大臣空缺之後,一直沒有填補,卻是朱祁鎮與曹鼐的又一個分歧所在了。

曹鼐的意思是從翰林院之中,挑選一個進入內閣。他推薦的人選不是別人,就是劉定之。

無他,劉定之也是狀元,乃是正統元年的狀元。

比曹鼐僅僅少了一屆而已。

之前曹鼐與馬愉都是狀元出身。

朱祁鎮不願意,因爲劉定之在少府做的很好,這一兩年之內劉定之跑邊全國,巡視了幾乎所有的礦場。

建立起一個礦場管理體系。

有多好,朱祁鎮還說不好的,但是朱祁鎮看得出來,劉定之乃是以軍事管理方式來管理礦場,每一個礦丁都有工錢。

整體上來看,類似衛所制度。

好壞朱祁鎮暫且不知道,不過他願意讓劉定之嘗試一下。不過從效果上來看,少府在金銀礦上的收益大增,恢復到之前的幾十萬兩,決計不是問題。

這個時候,朱祁鎮怎麼願意讓劉定之進入內閣。

不是,朱祁鎮不想讓劉定之更進一步。而是不是時候。

曹鼐又推了另外一個大臣,就是陳循。是老臣,在內閣大臣位置上陪跑了好幾次了,說起來也很可憐了。

但是朱祁鎮已經不願意。因爲陳循是一個老翰林。在地方的經驗不足。

第六十一章 焦宏的困境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六十章 明浪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九十章 少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十二章 軍議第九十章 少府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