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

第二十二章鴻門宴

但是瓦刺內部各部能夠承受綽羅斯家族從盟主到皇帝的轉變嗎?

而且也先對孛兒只斤家族的趕盡殺絕,也傷害到了瓦刺內部的感情。

無他,就綽羅斯家族來說,他與孛兒只斤家族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緊密的,可以說是世代聯姻。

這種聯姻,從大元還沒有滅亡的時候就開始了。

甚至瓦刺部落聯盟之中,也未必沒有姓孛兒只斤的。

也就是說他們對蒙古帝國是有繼承權的。

也先擴大打擊面自然誤傷無數。

瓦刺內部也有不穩的跡象。

此刻的也先,似乎什麼也不知道。

大帳之中,無數部落首領熱熱鬧鬧的,舉杯歡慶。

也先微微一平手,所有人熱鬧都平靜下來。

也先起身端着一杯酒來到阿刺知院身前,說道:“阿刺,你是我的左膀右臂,而今兀良哈三部,降而復叛,以爲躲在大寧,受明人庇護,我就奈何不了了。你就代我去征討兀良哈,順便也看看明軍的虛實。”

阿刺知院單膝跪下,雙手接過酒杯,說道:“請大汗放心,兀良哈定然會臣服在你的腳下。”

也先說道:“好,有你這一句話,我就放心了。”

阿刺知院端着這一杯酒卻不喝,忽然灑在地面上,說道:‘只是大汗,我不知道這一杯酒與給我家老二喝的一樣嗎?”

這一句話一出,整個帳篷之中都靜了下來。

阿刺知院有兩個兒子,長子死在紫荊關一戰,而次子前不久也死了,卻死在毒酒之下,誰下的手,沒有人說,但是阿刺卻懷疑是也先下的手。

因爲也先成爲大汗了,阿刺知院也覺得自己這麼多年忠心耿耿,也該有所賞賜,他向也先求太師之位。

要知道太師之位,一直是綽羅斯家族世襲的。

而阿刺知院這一件事情,被也先視爲冒犯,也先也恍然覺得,阿刺知院的勢力也太大了,凡是征戰,也先必以阿刺知院爲副。

也先打過的重大戰役,不論那一戰都有阿刺知院的功勞。

也先自己剛剛將孛兒只斤家族幾乎趕盡殺絕,再看阿刺知院的勢力,忽然有一種鋒芒在背的感覺。

因爲也先知道,他的根基乃是在瓦刺近十萬鐵騎,但是阿刺知院對他的根本力量也是有影響力的。

不管阿刺知院有沒有背叛也先的心思,但是阿刺知院都到了不得不消弱的時候了。

而且而今孛兒只斤家族已經偃旗息鼓,似乎滿草原沒有一個孛兒只斤家族的人存在了。這樣的情況之下,阿刺知院就成爲也先必須除掉的人。

其實倒不是一定要除掉。

只能說比起權謀之道,蒙古人與大明不在一個檔次之上。

在大明制度健全,完全可以讓阿刺知院做一個富貴閒人,或者讓他脫離兵權,就好像是張輔一般,君臣之間善始善終。

但是在瓦刺這邊根本行不通。

無他,被每一個將領統率的軍隊,既是他的部下,又是他的部落,有顯著的分封特性,兩者根本不可分割。

也先根本無法將阿刺知院,與他的部下分開。

所以,只能有一個策略了。

那就是給他神聖的死亡。

阿刺知院在這一件事情上,反應有一些遲鈍。

當他的次子死的不明不白的時候,蒼茫白髮老將,卻膝下再無一子,此刻他才知道,他世代效忠的家族,已經成爲他最大的敵人了。

而他也做出了應對。

征伐兀良哈就是阿刺知院提出並主動請纓的。兀良哈在瓦刺與脫脫不花之間的戰鬥之中,選擇站在脫脫不花這邊。

結果也顯而易見了。脫脫不花被殺了。餘部星散。

兀良哈一面向瓦刺投降,一面向東北方向遷居,準備避開瓦刺的鋒芒。暗地裡又向大明臣服,想得到大明的支持。

這種勾勾搭搭的舉動,也先未必不知道。但是他覺得最重要的是內患,只有解決了內部問題,那麼不管兀良哈,還是大明,瓦刺都不懼怕。

阿刺知院卻搶先出招,想要以領兵在外的方式保全自己。

也先也就將計就計,讓阿刺知院死在出徵的路上,怎麼才能讓阿刺知院死在出徵的道路上,自然是這一杯,也先親自端上來的酒了。

不要以爲這種毒酒太陋了,這也算是蒙古人的傳統了,別的不說,成吉思汗的四兒子拖雷,就是死在這樣的毒酒之下。

這或許是一種政治傳統。

當然了,在場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件事情的貓膩,但是還是有人知道的。

這也算是一種政治原則了,如果阿刺知院喝下毒酒,他死之後,他的部落能夠得到保全,就好像是託雷死後,託雷的兒子們並沒有得到壓制。

但是此刻阿刺知院卻打破了這種默契。

也先臉上的笑容,一點點的消融,一點點的變冷,說道:“阿刺你想怎麼樣?”

阿刺知院猛地起身,說道:“我先怎麼樣?我想問大汗,你想怎麼樣?”阿刺知院猛地掀開衣服,露出傷口累累的上身。他說道:“我阿刺,十四歲起跟隨先太師出生入死,無戰不與,在戰場之上,從來沒有膽怯半分,連我的兒子,都死在戰場之上,自問平生,無負大汗,大汗以爲我之功勞,當不得一太師?”

“縱然我擔不得一太師,是我癡心妄想,但是我兒何罪?罪我即可,我唯有一子,大汗殺之,而今還希望我阿刺束手就擒嗎?”

也先淡淡說道:“你想怎麼樣?這些廢話,不用再說,你只說你想怎麼樣?”

事到如今,也先根本沒有心思聽他廢話了,昔日之君臣,今日之敵我,不管是什麼原因,走到今日。都已經覆水難收了。

說一些往事,根本是廢話。

阿刺大笑說道:“大汗殺人無數,漢兒之血在身,兀良哈之血在身,女真之血在身,察合臺之血在身,脫脫不花大王之血在身,而今大汗之血,當在我身了。”

“殺人者,人必殺之。”

阿刺知院話音未落,身後的賓客之中,紛紛拔刀,而也先身邊的侍衛也紛紛拔刀,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

似乎一個會意錯誤,就是一場火併的開始。

也先說道:“我沒有想到,你我之間會有今日這一日,不過,你以爲這些人就能殺了我嗎?”

此刻忽然聽見外面喊殺之聲陣陣。

卻是雙方的伏兵撞在一起了。

之前屬於同一陣營的將士,此刻各爲其主開始廝殺了。

可見雙方不約而同都選擇了這一日。

在也先的計劃之中,如果阿刺知院今日就範,也就罷了,反正他派了他弟弟大同王,擔任阿刺知院的副將。

如果阿刺知院今日喝下這一杯酒,在路上身死,自然是大同王掌管阿刺知院所部人馬。

爲了以防萬一,也先也安排了人手。

只是也先沒有想到,阿刺知院也選擇今日發難。

在大帳之中,雙方几十個互相對峙,在外面戰馬環繞,鮮血都飛濺在帳篷之上。

也先忽然說道:“阿刺,你我這麼多年的交情,待在這裡等外面勝負如何?你想你也不甘心,不如 你我都退出這帳篷,雙方各憑本事,在戰場之上決一勝負,如果你真能取我性命,我將人頭給你又如何?”

阿刺知院目光掃過身邊一些人,心中微微一嘆,知道局勢對他不利。

無他,他的威望無法與也先相比。

大帳之中的人雖然經過他的安排,站他這邊的人,纔有一半,但是他也能看得出來,有些人的立場並不是那麼堅定。

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九章 蹇公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六章 困境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八十章 經筵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零五章 朝鮮延邊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四章 太后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一章 聖誕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