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

第一百一十八章石亨的心思

不是別的,就是楊洪與石亨之間,資歷,戰績,性格,人品,各有所長。或許楊洪能顧全大局,但是石亨是那種能顧全大局的人嗎?

特別是在興凱湖之戰後,石亨的驕橫一日盛過一日。堪稱驕兵悍將。

他一直與楊洪並稱,而今對楊洪在他之上,卻是不服氣的很。

朱祁鎮倒是想過孟瑛出面主持大局。

但是孟瑛畢竟老了。

七八十歲的人了,行軍打仗從來是苦差事。

朱祁鎮也能將幾十萬人的生命託付在孟瑛生不生病之上,如果他病死軍中,豈不是將幾十萬大軍懸危域外。

不得已纔有如此的折中,否則楊洪的任命就應該與徐達,丘福,朱勇一樣,乃是徵虜大將軍。

只是石亨不知道大局爲重,但是楊洪知道。

石亨不知道輕重,尾巴翹起來了,但是楊洪卻是對洪武年間的舊事明白的很。當年多少名臣猛將,太祖所殺就殺,當今陛下固然比不上太祖,但是楊洪也不覺得,自己能比得上那些開國名將。

故而,他十分本分。

也算是家學淵源了。當今的楊家也是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圈。楊洪當年還小,但是這種情況卻是永遠也忘記不了的。

楊洪爲了能讓北伐順利進行下去,他親自去宴請石亨,當時石亨雖然不情願,但是還表示面子上的和睦。

而今石亨徹底撕破這一張臉,簡直沒有將楊洪放在眼裡。

楊洪也不在乎石亨有沒有將自己放在眼裡,但是楊洪擔心的是國家大計,石亨追得這麼快,一旦前後脫節,倒是一場大敗,喪師數萬,楊洪該如何想北京交代。

一想到這裡,楊洪面目猙獰,重重一拳砸在案几之上。只砸得雙手鮮血直流,卻渾然不覺,他心中所想的,就是如何善後。

此刻的石亨,已經距離楊洪千里之外。

石亨數萬騎兵來到這裡要比,楊洪更早數日,線索更多一些,石亨確定了瓦刺向西北撤退,自然一路追趕。馬不停蹄。

一口氣追了數日。

此刻來到了忽蘭忽失溫。

這裡就是太宗皇帝當初與瓦刺大戰的地方。

恍惚之間,已經近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而在如今,大明的軍隊再次來到了這裡。

石亨而今有些驕狂,但是對太宗皇帝卻是佩服的很,故而在安營紮寨的空檔之上,就來古戰場之上勘察。

當然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也不剩下什麼痕跡了。

但是金凡察跟隨在後面,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石亨說道:“老金啊,你我都是多年交情了,有些話,想說就說吧。”

金凡察帶着海西騎兵從石亨出征,也是石亨軍中的重將之一,而且金凡察在的大明體系之中爬升之路,與石亨有很多重合。

而且金凡察雖然竭力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漢人。但是在勳貴之中,對金凡察的排斥還是能看得見的。

這也是必然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融入一個國家,很多時候都需要幾代人。

即便是金董山也比金凡察更能在軍中混的開,畢竟他是武學出身,而今武學還沒有形成一個大派系,但是在軍中已經有相當的影響力了。

金凡察爲了混得開,自然只能投入石亨的麾下了。

也只有石亨接納他。

至於如果上面沒有人,會有什麼下場,就不用說了。故而金凡察一直是石亨的忠實部衆,只是而今石亨的舉動,讓金凡察心中也有一些憂慮。他壯了壯膽子說道:“國公,我們這樣做,豈不是大大得罪了楊國公?即便是滕國公也不會高興的。”

石亨冷笑一聲,說道:“孟老兒,年事已高,膽魄皆無,楊洪不過是守戶之犬,何足論大事,而今瓦刺雖然退,但是猶有一戰之心,我大舉來追,瓦刺必定回軍大戰,到時候大破瓦刺,足以一戰定漠北。”

“否則,這一次又一次的在漠北捉迷藏,纔是空耗國力。於天下無益。”

石亨雖然口中說的頭頭是道,但是石亨心中卻也有自己的算盤。

石亨是以戰功一步步的走到而今的。

所以,他是最渴望打勝仗的。

特別是這一次被楊洪壓在下面,石亨是咽不下這一口氣,他覺得論戰功,論打仗,楊洪那一樣比得了他石亨。

偏偏朝中全部是一羣聾子瞎子,不辨是非對錯,反而讓他石亨居於楊洪之下。

他固然要一場勝仗,繼續耀武揚威,同時也要讓天下人看看,他石亨在楊洪之上。

天下人不應該稱爲楊石,而是石楊。

甚至他對朱祁鎮也不是沒有感覺的,他心中暗暗覺得當今陛下,謹小慎微。沒有魄力,如果他在皇帝的位置上,早就盡發大兵,澄清漠北。而不是而今搞什麼步步爲營。

而且在小事上,管的也太寬了。

將領只要能打仗,還有什麼不好的,又搞這個搞那個的,根本就是多事。

當然了,這樣的話石亨是萬萬不敢說出口來的。

金凡察說道:“將軍所言極是。”他心中未必是這樣想的,但是此刻他要這樣順着說上一句,繼續說道:“瓦刺即便屢敗,而今能動用的精騎,也有十萬之衆。兩倍於我,如果瓦刺大舉反撲,末將擔心?”

石亨冷笑一聲說道:“你擔心什麼?可是糧草不足?”

金凡察搖搖頭說道:“不是。朝廷準備的乾糧足夠了。”

爲了大軍出征,軍中備了不少乾糧,而石亨因爲都是騎兵,更是多了。

他帶的乾糧分爲兩種,一種是乾糧,就是炒麪,肉乾,烙餅等,還有就是蒙古人常用的,就是活着的牲口。

大概有萬餘頭,還有不少馱馬。

如此一來,既能跟得上大隊人馬,又能作爲大軍的糧食食用。這都計算過,估計在草原之上堅持兩三個月差不多。

而楊洪與郭登那邊的糧食因爲有輜重營,帶的比石亨更多一點。

石亨又問道:“可是甲冑不堅?”

金凡察說道:“不是,朝廷發下來的甲冑,我生平僅見。足夠精良。”

在之前數戰,越發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重甲騎兵固然有用,但是在戰場之上的作用越來越小,形同雞肋一般。

但是如果騎兵作戰的上,沒有甲冑,朱祁鎮又覺得不對。

故而大批兩裝備鎖子甲,當然了,並非西方那中全部用鐵環編製成的,而是鋼板皮革保護重要位置,而其他地方都由鎖子甲填補。

這最重要的是輕便,雖然防禦力比重甲差了不少,但是重量上也輕了不少,騎兵用這種甲冑,也不至於只能馬匹無法承受。

更重要的是恐怖的備甲數量。

從正統十四年到而今,少府最少生產了十五萬領。

這個數字,或許在後世是某一個小廠一個月的產量。但是在這個時候,是相當了不起了。可以說遵化鐵廠對外賣鐵料的利潤,幾乎都投入軍備之中了。

而今這十幾萬明軍,着甲率是遠遠超過瓦刺的,而瓦刺甲冑更是什麼時代都用,比起而今明軍的甲冑,更是差了一籌。

石亨又問道:“可是火器不堪用。”

少府在兵器上的最大改革,還不是在冷兵器上,更多是在火器之上。不管京營的,還是邊軍的,大部分火銃小炮都換裝了。

這也是爲什麼朱祁鎮總是覺得錢不夠用的原因。

別的不說了。一些能在馬匹上使用的火銃更是裝備在騎兵之中,下面人反應相當好用。要比之前所用的三眼火銃,要好用上不少。

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八章 斷事官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六章 困境第二十章 真相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一章 北方民生之多艱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