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內閣黨爭

朱慈烺關於‘金鑾殿行刺案’的旨意,在周正未回京之前就下了,通篇套話,只有四個字是重點‘勿枉勿縱’。

這‘勿枉勿縱’四個字不知道是朱慈烺還是周延儒的意思,大有講究。

周延儒作爲內閣首輔,代替百官接旨,順手將衆人留下,在內閣開會。

朱慈烺旨意是下了,但這個案子到底該怎麼了結,也得有個章程,不可能無限的擴大,沒完沒了,也不能抓個小蝦三兩隻糊弄。

這個案子,必須要皇帝,百官以及天下百姓指摘不出不是,否則就會一直糾纏不清,成爲套在朝廷頭上的緊箍咒。

六部尚書侍郎,加上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多人,圍着桌子坐着。

周延儒環顧衆人,眼見還是他的人多,心裡有不少底氣,淡淡開口道:“陛下的旨意下了,說說吧,這件事該怎麼處置。”

馬士英當即接話,道:“‘金鑾殿行刺’,這是不赦大罪,不說我大明瞭,歷朝歷代都是鮮見,當然得嚴懲,一個也不能放過!”

馬士英之所以接話,是要定調,免得有人想要輕拿輕放。

馬士英話語落下,衆人看了他一眼,沒有開口。

馬士英的話是對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着實驚天動地,豈能輕輕揭過?

但這件事擺明有貓膩,並且涉及到了幾十個藩王,勳貴公卿,還有數不清的官員,真要嚴懲不貸,大明統治階層得‘空’出一大塊!

張四知迎着周延儒的目光,咳嗽一聲,道:“雖然不能輕饒,卻也不能太過,皇上的旨意裡說的明白,‘勿枉勿縱’。”

張四知這個話着實沒有底氣,他這個給李自成寫過降表的人,真的要‘勿枉勿縱’,他絕對逃脫不了。

田珍疏作爲工部侍郎安靜的坐着,目光在衆人臉上掃過,靜觀‘二週’鬥法。

大理寺卿寇槐壹故作沉吟,道:“‘勿枉勿縱’,那大理寺明天就可以開審,先魯王,代王,襄王,再審其他。”

周延儒的人齊齊皺眉,不可能允許周正將一半的藩王送上斷頭臺。

吏部尚書李日宣道:“不要會錯意,皇上的意思裡,是要控制影響,真的要審訊藩王,我大明的體統,臉面還要不要了?”

“李尚書覺得,下官該怎麼審,怎麼判?”寇槐壹說道。

李日宣沉默一陣,道:“直接將三王削籍,從宗碟上抹除這三支,至於其他的,嚴懲,但不審,不斷。”

馬士英道:“那如果日後有人翻案,拿這些說辭,我們怎麼辦?”

工部尚書李覺斯道:“那就重懲到所有人無話可說,再對幾個藩王進行降爵!”

張賀儀估摸着前戲差不多了,接話道:“我看還不夠,這麼大的案子,只有幾顆人頭是不夠的,我看得殺個十幾個,再對所有藩王進行收回封地,下獄,留他們的命即可。”

衆人齊齊看向張賀儀,心想這可真狠,這麼一來,傳承兩百多年的宗室,簡直被清掃一空!

張四知等人已經在之前見過周延儒,知道他的態度,瞥了眼張賀儀,道:“這個動靜太大了,不可。”

馬士英頓時有些不滿的道:“我們說太重,你們的又太輕,乾脆今天就到這裡,明天再說吧。”

“今天必須有個結果!”李日宣沉聲說道。

要是繼續拖下去,周正一系還不知道能做多少手腳。

“那你就說出一個可讓我們接受的。”寇槐壹直接敬語也沒了。

衆人看向周延儒,兩廂爭執不下,還得有人壓場子。

周延儒不清楚周正的態度,在周正一系中看了眼,也不知道誰能代表周正,面無表情的道:“第一,藩王不能殺。第二,不能連坐,九族。第三,這件事要儘快解決,不能一直拖延,耽誤政事。第四,要低調,不能大張旗鼓。”

張賀儀幾乎是周延儒話音未落就反駁,道:“元輔,這個案子牽連甚廣,不可能短時間內了結。目前只是京內,京外還不曾動過,年底之前能結案就已是倉促。”

陳演忽然接話,道:“那就將上面的先結案,下面的你們慢慢來就是。最要緊的,就是宗室,勳貴,以及朝廷大員,只要這些先結案,其他無關緊要。”

衆人倒是不知道陳演是想摘除自身,儘快的脫離這個大漩渦,聽着紛紛若有所動。

這個案子如果不能一下子了結,解決絕大多數人關心或者憂心的也未嘗不可,至於剩下的,慢慢處置就是了,沒誰在乎。

周延儒皺着的眉頭鬆動,看向張賀儀,道:“徵西伯回京了嗎?”

張賀儀道:“城門沒有彙報,應該還沒有。”

“他是什麼態度?”周延儒道。

張賀儀一本正經,道:“徵西伯專心於剿匪,不參與,也不表態。”

這句話誰也不信,卻也透露出,眼前這些人已經得到指示,知道該怎麼做。

周延儒環顧一圈,道:“說吧,你們想要怎麼處置?”

三司,錦衣衛,東廠都在周正手裡,周正是說什麼是什麼,不管朝廷這些大人物怎麼反對,終究控制不了。

李恆秉瞥了眼其他人,道:“既然陳尚書要先解決上面的,那就將所有涉及的藩王削籍,不殺,勳貴也照此辦理。其他人,該殺殺,該遣戍遣戍,該下獄下獄。”

一口氣削籍幾十個藩王,勳貴宗親,周延儒等人更接受不了。

李日宣道:“能不能不要一下子這麼狠,先削幾個,其他的慢慢處置?”

馬士英不客氣的道:“要不,李尚書說個辦法,我們照此辦理,交給天下人看?”

李日宣神色動了動,到底是‘金鑾殿行刺’,真的要是輕了,怎麼也說不過去,皇帝都未必答應。

周延儒不想與這些人在這裡爭辯,有損他首輔的權威,淡淡道:“藩王削籍魯王等三人,其餘交出封地,免除其餘待遇,圈禁十王府作爲懲戒,日後再找藉口慢慢削去。勳貴宗親也照此辦理,交出所有的俸祿,暫時保留爵位,日後再說。至於涉及的官吏士紳,從嚴辦理,不輕饒。”

張賀儀等人對視一眼,這位首輔是下了狠心,做出巨大的讓步了。

第三十八章 詭笑第七百二十六章 再次推延第三十八章 詭笑第四百五十八章 危難時刻顯身手第三十二章 顧及池留下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混亂混亂混亂第一百一十章 上達天聽第二十章 昏暗官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門逞兇第五百六十二章 鬼胎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臣相悖第七百零一章 驚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略落差第六十一章 李實打上門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第一百七十七章 手腕高明第二十八章 爆炸效果第三百九十四章 建虜圍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兩百九十章 崇禎元年第七百三十七章 震動第七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戰高迎祥第五百零八章 急劇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構陷第三百五十三章 置之死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三十章 絕境第兩百二十五章 價碼第五百四十九章 施壓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舉之咎第二十一章 牙行第五百八十四章 奇形怪狀第兩百零七章 人有多大膽第五百六十九章 上好的擋箭牌哪裡找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曹文詔下獄第二十章 昏暗官場第兩百一十一章 頭皮發麻第三百九十章 首輔與大太監的表演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五百六十五章 雞犬升天第兩百六十五章 閹黨末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鋒第四百八十六章 爆破第五百二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們自找的第四十四章 破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不夠第四百六十九章 異志第兩百八十九章 天聽之言第兩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的家產第四十五章 大手筆訂單第七百二十九章 進攻第三百四十章 危機迫近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面倒的談判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六百四十一章 表演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個雛形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六百零七章 六科第六百九十一章 背地裡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門逞兇第四百一十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誰打斷誰的腿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勢越發急迫第五百二十五章 託孤重臣第兩百五十章 還笑得出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胡言亂語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未唱罷我登場第六百四十三章 內閣的規矩第四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分不能少第三百五十七章大勝之際第五百三十七章 角鬥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馬威第七百三十三章 激戰第十六章 左一拳右一拳(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鹽的禍第兩百六十六章 魏忠賢自盡(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二十章 三不知第兩百一十九章 魏忠賢畢竟還在第一百零四章 與田爾耕的交易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兩百四十九章 不善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一十三章 明晃晃的交易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換第四百九十一章 剿匪開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風第四百零九章 壯志未酬第六百二十八章 都在變第八十四章 周清荔的手段第六百二十四章 勝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攻略第四百八十一章 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