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

倒退和復辟不得人心,總要有人站出來,用實際行動捍衛共和。一個重要的人物要登場了,這個人就是蔡鍔。

在籌安會成立前,楊度幾乎天天都到棉花衚衕去訪問蔡鍔,力勸蔡能成爲籌安會發起人中的一個。蔡鍔一再表示支持袁世凱稱帝,但一談到參加籌安會,總是力圖迴避,想盡辦法推脫,楊度也不好過分勉強。

籌安會成立的第二天,進步黨人徐佛蘇、袁思亮跑去楊度那兒說:“這麼重大的問題,爲什麼不讓任公(梁啓超的別號)參加?”

楊度於是請湯覺頓、蹇念益二人到天津遊說樑。

這時梁啓超正寫好了《異哉所謂國體問題》一文,湯、蹇兩人看了這篇文章,嚇得臉都變了色。

梁啓超託他們帶封信給楊,信中寫有: “吾人政見不同,今後各行其是,不敢以私廢公,但亦不必以公害私。”

也給袁世凱帶信,其中言道:“願我大總統以一身開中國之新紀元,不願我大總統以一身作過去舊奸雄之結局。願我大總統之榮譽與中國以俱長,不願中國之歷數隨我大總統而同斬。”

就是這一天,梁啓超的高足蔡鍔由北京專程到天津來訪樑,師生二人促膝密談,決定要以行動反對帝制。

蔡鍔慨然說:“眼看着不久便有盈千累萬的人要頌王莽功德,上勸進表了,老袁要是安然登大寶,叫世界各國看着中國人是什麼東西呢?我們力量雖然有限,但爲四萬萬人爭人格起見,非拼着命去幹一下不可。”

蔡鍔在北京,一直被袁世凱監視,他怎可隨便離京赴津呢?原來他這趟赴天津是楊度促請他,楊請蔡以師生之誼去勸樑不要反對帝制,楊一直被矇騙,認爲蔡不反對帝制。

蔡由津返京後,把樑談話的經過編了一套,結論是樑反對帝制的意思很堅決,人各有志,不能相強。

蔡鍔爲了避免袁黨的注意,扮演起“詐降”角色。

因爲老師梁啓超公開反對帝制,他的處境很難。爲了減輕袁黨對他的疑心,在民國四年八月二十五日,雲南會館將校聯歡會發起軍界請願改行帝制時,第一個提筆簽名,以示擁護帝制。

還不止此,爲了使袁黨認爲他已是花天酒地之人,每天都和楊度等在八大胡同徵歌逐舞,詩酒風流,不久便和雲吉班的小鳳仙打得火熱。

由於蔡每天都往雲吉班,使得蔡的夫人很不開心,兩人曾爲此爭吵得很厲害。

小鳳仙原名朱筱鳳,後改名爲張鳳雲、張洗非,滿族旗人,祖籍河南,一八九九年出生於浙江杭州。

她的父親姓朱,是一個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後被解職,光緒年間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後到杭州。

小鳳仙出生不久生父便去世,因母親是偏房,備受大母虐待,不得已乃和生母離開朱家單過。不久母親病逝,一位姓張的奶媽收留撫養她,所以就改姓張,名鳳雲。

武昌起義爆發時,張奶媽正帶着她在浙江巡撫曾蘊家幫傭。隨後杭州革命黨人炮轟浙江巡撫衙門,張奶媽就帶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無着,便讓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藝人學戲,到南京賣唱爲生,取了藝名“小鳳仙”。

國民黨人在南京發動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北洋軍閥馮國璋、張勳等部攻打南京,戰火延及近兩月。小鳳仙跟着胡老闆逃回上海。這年小鳳仙已是十三歲,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

不久,胡老闆又將她賣到上海曾出版過庸俗小說《魯男子》的風流文人曾孟樸家當奴婢,後來曾孟樸又把她帶到北平,“轉讓”給著名的“紅燈區”八大胡同裡的陝西巷雲吉班賣唱。小鳳仙自幼聰穎,識文斷字,會拉二胡,會彈琵琶,會唱京劇,會寫歌詞,很快便以“色藝俱佳”脫穎而出。

蔡鍔住在西城的棉花衚衕,常常化裝成商人模樣,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尋歡作樂。

這一天,蔡鍔來到了小鳳仙所在八大胡同陝西巷裡的雲吉班。蔡鍔心內煩悶,隨便出來走走,並不是成心嫖妓。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樣子,並不像是特別有錢的大少,妓院老鴇就把他帶到小鳳仙這裡。

小鳳仙一見來客就斷定他不似一般尋常的狎客,真誠以待。

蔡鍔遇到小鳳仙后,則頓感此女雖淪落風塵,然而出語不俗,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而一見傾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個人越來越親密,簡直是形影不離,蔡鍔甚至爲了小鳳仙與髮妻鬧翻。

楊度眼看這位當年在雲南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如今與八大胡同的一個二流妓女打得火熱,不免深感嘆惜。

天天醇酒婦人,壯志似乎已經消磨殆盡,時常晝夜不分。不只是耽擱了公務,連棉花衚衕家裡的老太太也疏於早晚問安,結髮妻子更是久受冷落。

楊度把這種情形報告袁世凱,袁世凱聽到蔡宅鬧得雞飛狗跳、亂七八糟,不屑地說:“我道蔡鍔是個幹練之才,可參與國家大事,誰知道治家都還不妥貼!”大大鬆懈了對蔡鍔的戒心。

這一切都是演戲,蔡鄂在醇酒美人的幕後,正不動聲色地佈置軍事討袁,電召卸任不久的貴州巡按使戴戡到北京來。

戴戡與蔡鍔志同道合,深得蔡鍔的信任。

戴戡(1880—1917),貴州貴定縣人。一九零四年赴日留學,被貴州學界譽爲神童。在日本獲梁啓超賞識,歸國後得雲貴總督李經羲邀請,任雲南箇舊錫務公司經理,其間結識蔡鍔成爲知己。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被蔡鍔安排在貴州經辦鹽務,辛亥革命後進入貴州政界。一九一三年任貴州巡撫使,一九一五年解職入京任民國參政院參政。

袁世凱稱帝后,戴戡遂與梁啓超、蔡鍔等人密謀“倒袁”。護國運動中任雲、貴兩省核心聯絡人,雲南起義後策動貴州桴鼓相應。

護國戰爭中任滇黔聯軍右翼軍總司令,被蔡鍔盛譽“能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略地千里,迭複名城,致令強虜膽喪,逆賊心摧。功在國家,名垂不杇。”的護國將軍。

一九一七年因反對張勳復辟,與川軍劉存厚激戰寡不敵衆,戰場陣亡,年僅三十八歲。

戴戡和王伯羣同到北京,隨後便成爲蔡和雲南將領間的秘密聯繫人。

蔡鍔派王伯羣攜密函前往昆明。王伯羣動身前曾和戴戡、陳啓銘等穿着大禮服共攝一影,且題:“不成功即成仁”字句。

蔡鍔的反袁安排中,邀戴戡到天津和北京是重要的一幕。

蔡、戴和梁啓超共商討袁計劃,擬定於袁稱帝時,雲南首先宣佈獨立。貴州則俟一月後響應,廣西則俟兩月後響應,然後以雲南之力下四川,以廣西之力下廣東,三四個月後會師武昌,底定中原。

同時並派彭新民赴桂,畢厚赴粵,趙恆惕、陳復初赴湘。前面說到過,趙恆惕因參與二次革命,被袁世凱命令湖南查辦使湯薌銘拿解至北京六軍部監禁,民國三年十二月,蔡鄂在北京聯合陳宦將其保釋。

蔡鍔這時自己扮演兩個角色,其一是假意和老師梁啓超各行其是;其二是大隱花叢,與小鳳仙打得火熱。然而暗中他卻積極部署倒袁的軍事,除了戴戡成爲他和雲貴兩省的中間連絡人而外,他同時和流亡東京的國民黨人取得聯繫。

袁世凱雖被蔡鍔的假象所迷惑,但卻仍不十分放心。

民國四年十月十四日的清早,北京棉花衚衕的蔡宅門口,突然人聲嘈雜。

蔡鄂這時剛剛起牀,門口一個操天津口音的劉排長,推門闖入,厲聲喊叫:“檢查!”

蔡家的看門人擋不住這些如狼似虎的兵士,大聲嚷着說:“這裡是蔡將軍的公館,你們檢查誰呀?”

劉排長氣勢甚盛,一掌把看門的推在地上,呼喝說: “管你什麼菜將軍飯將軍,我們是奉上頭命令。兄弟們,快搜!”

於是這夥人一擁而入,在每個房間傾箱倒篋,結果除了破書若干卷而外,連衣服都沒有兩套,至於可疑的文件甚至所謂的違禁品自然也沒有了。這些兇猛的鷹犬一無所獲,帶着失望的神情,悻悻而去。

聯想到去天津那一趟,袁世凱的密探對他層層監視,蔡鍔由此更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危險,決定抓緊行動。

他經過一番苦思苦想,想出了一條脫身之計,只是需要小鳳仙的協助。

在相處很長時間裡,小鳳仙都不知蔡鍔的真實身份。有一天,蔡鍔在雲吉班興之所至,寫了一副對聯送給小鳳仙——“自古佳人多穎悟,從來俠女出風塵。”

這副對聯吻合小鳳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鍔的心情和感情。他將小鳳仙比作俠女,內心裡已經把她定型,框定了她與自己不僅僅於兒女情長,而是和革命大業有着密切關係。

據說當時蔡鍔在這副對聯的上方題寫了一句“鳳仙女史燦正”,但下面沒有署名。

小鳳仙有所不滿,對他說:“你我雖貴賤懸殊,但又何必隱姓埋名?”

蔡鍔猶豫了一下,寫上了“鬆坡”二字,鬆坡是他的字。小鳳仙此刻方知,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鍔將軍。

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156章 隔靴搔癢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411章 點翰林第95章 打破僵局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602章 關於世界文化三個共同的理想目標第235章 立法第85章 殿前作答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550章 漫遊的感想第281章 黯然離開第73章 在家上任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482章 離開第56章 禍從口出第138章 總統選舉第22章 大事不妙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112章 兵變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461章 國內的政治形勢轉折之時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592章 最後十分鐘第123章 孫袁會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12章 平叛第420章 加入暗殺團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204章 勸退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81章 戰漢陽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206章 各有所求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275章 洪流滾滾第17章 駐節朝鮮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44章 瀛臺“楚囚”第58章 離開老巢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217章 尋求改變第276章 不堪一擊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56章 禍從口出第418章 開始革命生涯第238章 分道揚鑣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269章 復辟大戲開鑼了第486章 學寫詩第162章 國恥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8章 約定第65章 保路運動第2章 小人精第59章 主持立憲和署理外務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177章 所謂的民意第125章 中國憲政之父第46章 辦實業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492章 關於選專業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150章 復古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265章 參戰問題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89章 內鬥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96章 風雲突變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429章 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