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知難而上

如今的北京大學,簡稱“北大”,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覈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爲九校聯盟、鬆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大擁有31個國家級研究機構、93個省部級研究機構和19個校地校企共建機構。

北有清華北大,南有復旦交大,在當下中國,一個考生能考上北大,雖然比不上古時候中狀元,但肯定不比中舉差。

在回顧蔡元培任校長之前的北京大學的歷史,不能不談到二個人,其一是何燏時,其二是胡仁源。

何燏時(1878年-1961年),字燮侯,浙江省諸暨縣人。

1898年清政府選派學生留日,何燏時以優異成績入選。到日本後,他先進預備學校學日語,1899年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學習,1902年考進東京帝國大學工科採礦冶金系,1905年7月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獲工科學士學位。他是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正規大學畢業第一人。

1906年春,何燏時自日本回國,任浙江省礦務局技正,同年冬調北京任學部專門司主事兼京師大學堂教習。1907年他奉命到日本考察大學制度,籌劃圖書設備及建築事宜,歷時數月,返國後就任京師大學堂工科監督(即工學院院長),兼新校舍建築主任。

他性格剛毅,行事果決,一掃舊日官場拖沓之風,在其主持下,1909年建成京師大學堂德勝門外新校舍,1910年2月京師大學堂正式成立經、法政、文、格致(理科)、工、農、商等7科,由此初具大學規模。

1913年秋天,教育部爲減省經費,幾次要停辦北京大學,欲將之併入天津北洋大學,遭到何燏時及全校師生反對。

何爲此給大總統呈文,曰:“辦理不善,可以改良;經費之虛糜,可以裁節;學生程度不齊一,可以力加整頓,而唯此一國立大學之機關,實不要遽行停止。”

由於何燏時和全校師生的堅決反對與社會輿論的壓力,當局準備裁併北大的企圖被打消。雖然不久,他因與當時的教育總長髮生齟齬,並不滿袁世凱獨裁而辭職。

何燏時任職京師大學堂和出掌北大時,正值北大逐步走向正規大學的關鍵時期,學科的設置,校舍的興建,經費的籌集,風紀的整頓,學制的改革,學校的保全,“何皆與有力焉”。他且又以校長之力,延攬許多人才到北大任教。據沈尹默回憶,馬裕藻、沈兼士、錢玄同及他自己,皆由何延攬入北大。

這是個極有民族氣節的人,1932年僞滿政府成立,其舊友鄭孝胥、羅振玉欲推舉其出任僞教育部長,爲他堅決拒絕。

抗日戰爭時期他因積極抗日,被推舉爲浙東遊擊區人民代表,兩次參加浙東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45年1月,在浙東敵後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當選爲參議會副議長。

新中國成立後,何燏時歷任中.央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政.協浙江省.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等職。

胡仁源(1883-1942)字次珊,號仲毅,浙江吳興人。

光緒二十八年(1902)舉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南洋公學特班,後留學日本,畢業於仙台第二高等學校。此後留學英國學習造船,畢業於推爾蒙大學。

回國後歷任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京師大學堂教員、北京大學預科學長、工科學長,北京大學代理校長、校長。

離開北京大學之後, 曾任賈德耀內閣教育部總長,後於1926年3月接替茅以升擔任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卸任後任浙江大學工學院教授。此外,他還編寫了《中等應用力學》《機械工學教科書》,翻譯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蕭伯納的《聖女貞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盧良恕就是胡仁源先生的外孫。

1913年11月,胡仁源(1883—1942)代理北京大學校長,後正式擔任校長。胡仁源本人科舉及第後,曾進北大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學習,隨後留學日、德等國。一般認爲胡仁源的教育思想較爲守舊。他在北京大學校長任上所聘請的一些教授,多系清末遺老和士大夫,如辜鴻銘、劉師培、姚仲實、陳石遺、黃季剛等人。

1917年入讀北大,後曾任民國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有一段評價:“等到辛亥革命以後,稱爲國立北京大學,最初一些做過初期校長的人,對於這個學校,也沒有什麼改革,到了袁世凱時代,由胡仁源代理校長,胡仁源爲人,一切都是不足道,但是聽說當時不曾列名於籌安會,上勸進表,倒也算是庸中佼佼者。”

也就是說,羅家倫對蔡元培入主北大前的幾任校長都評價很一般,只對胡仁源拒絕擁戴袁世凱稱帝一事很爲稱道。

1915年下半年,袁世凱策動軍閥官僚和御用文人們拼湊各種各樣的請願團體,上書國會要求改變國體,擁戴他當皇帝。北京大學校長鬍仁源和教授也成爲他竭力拉攏和收買的對象。他先封胡仁源爲“中大夫”,又授給北大一些教授四等、五等“嘉禾章”。接着他的兒子袁克定“就使人說仁源率大學諸教授勸進”,但遭到胡仁源和北大教授們的嚴詞拒絕。

“仁源本諸教授之意持不可,謝使者。大學遂獨未從賊。”面對權勢不爲所動,堅守道義,體現了胡仁源的風格氣節。

胡仁源對北大也進行了一些整頓工作和一系列規劃,對本科和預科分別進行調整充實,陸續引進了一批國外留學歸來的中青年學者來校任教,尤其在1913—1915年,陸續聘任了一批留日歸國、傾向革新的章太炎弟子,如馬裕藻、朱希祖、黃侃、沈兼士、馬敘倫等人到北大文科任教。這些學者注重考據訓詁,以治學嚴謹見稱,這種學風以後逐漸成爲北大文史科教學與科研中的主流。

1915年11月,胡仁源根據蔡元培主持定製的《大學令》,設北大首屆評議會,聘請陳介石、辜鴻銘、馮祖荀、俞同奎、陶孟和等爲評議員,議決校政“大事”。胡仁源的此制度與後來蔡元培改革時的“教授治校、民主管理”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胡仁源是將此制度付諸實踐的第一人。

“五四”運動的策源地——北大“紅樓”,就始建於1916年6月胡仁源校長在任期間。

但是,這樣一所偉大的學校,一個國家的最高學府,在1916年底,蔡元培到任之前,卻遠非後來那個享譽學界乃至全中國的最高思想和學術的殿堂,而更像一個藏污納垢之所。

儘管這時已經是民國五年了,但北大校園還遠遠不像一個現代大學,甚至不像一個學術機構,很多方面更像是一個衙門,仍保留着前清京師大學堂的規矩。校工見了學校裡的“大學生”要稱“老爺”,而校工的身份則是“聽差”。學生有事找校長,要像下級對待上級官長那樣寫“呈文”,而校長則把自己的“手諭”寫在布告牌上。

學生的來源,多是官僚或富家子弟,來這裡就讀,不是爲了求學問,而是當做“鍍金”,爲將來在政府裡謀取官位積累資本。上課之餘,這些學生帶着聽差打麻將、吃花酒、捧名角,以至於在民國初年,北京地面上流行着“兩院一堂”之說。說的是,出入於當時北京著名的紅燈區“八大胡同”妓院中的,多是參衆兩院的議員,再就是來自京師大學堂的“學生老爺”。

多數友人是不贊成蔡元培到北大當校長的,怕因“北大腐敗,頹風難挽,整頓不成,徒毀名譽”。但也有少數人主張,“不妨前往一試,即令失敗,亦已盡力”。

蔡元培既是應召而回,總不能忘難而卻步,因此,後一種意見還是很合他的心意。一定能把北大搞好嗎?蔡元培當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總得做過了才能知道,至於“徒毀名譽”之說,他是置之度外的。

如他自己在和範源濂、沈步洲反覆研商後所說:“北京大學雖聲名狼藉,然改良之策,亦未嘗不可一試,故允爲擔任。”

他在此時寫給汪精衛的信中,也表明了自己的心跡:“在弟觀察,吾人苟切實從教育入手,未嘗不可使吾國轉危爲安。而在國外所經營之教育,又似不及在國內之切實。弟之所以遲遲不進京,欲不任大學校長,而卒於任之者,亦以此。”

原來這位篤信“教育救國”的理想主義者,所以在猶豫是不是就任北大校長,考慮的不是“徒毀名譽”,而是不想因爲做官而有誤於教育事業。

1917年1月4日,嚴冬的北京,北京大學的大門口,校工們列好了隊站在道上靜靜等着。過來了一輛馬車停在大門口,門簾掀開後,下來了一個戴眼鏡的瘦瘦的儒雅中年人,沉靜地走到了大家面前。

這就是他們的新校長蔡元培。

校工們馬上齊刷刷地鞠躬致敬。誰也沒想到,這位校長大人馬上也脫下頭上的禮帽,鄭重地向校工們深深地回鞠一躬。這突如其來的動作,簡直讓大家又是錯愕,又是受寵若驚。

如前所說,北大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本身充滿了官氣,而且官本位的劣習一樣不拉。也難怪校工們對校長這個大學衙門裡“最大的官”給他們這些聽差回禮要感到錯愕了。

此後蔡元培每天出入校門,當校衛向他行禮時,他照樣脫帽鞠躬。

這一“脫帽鞠躬”的尋常舉動,給北大帶來的卻是強勁的震撼,如陣陣春風,在北大的校園盪漾。

第131章 善後大借款第18章 好景難長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49章 君主立憲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82章 一明一暗第182章 開張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395章 話分兩頭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187章 唐繼堯第609章 考據癖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152章 古今中外獨家創始的選舉法第50章 過街老鼠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167章 洪憲六君子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547章 關於東西方文明第2章 小人精第89章 出師未捷第31章 戊戌變法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章 小人精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62章 垂釣洹上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522章 杜威來華講學意義深遠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80章 越是不來越是要請第347章 惡有惡報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414章 大刀闊斧第531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442章 春風化雨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345章 張毒菌第587章 魯迅逝世後第512章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476章 成爲無神論者第33章 告密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2章 小人精第85章 殿前作答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322章 徐樹錚展示作爲的機會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55章 反擊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62章 改組“中基會”的風波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511章 完婚第445章 與林紓的爭論第34章 自保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101章 小人之心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557章 知難,行亦不易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562章 改組“中基會”的風波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83章 “川、黔”之戰第361章 “自治”運動第250章 《約法》之爭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