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回到原點

六月十七是興獻帝朱佑杬的忌日,且說嘉靖四月初離京乘船南下,御駕一行上萬人,浩浩蕩蕩地穿州過府,由京杭運河直下揚州,龍船進入長江後逆流而上,至湖北鍾祥,耗時兩個月零八天,六月十五抵達鍾祥,在原興王府改建的行宮下榻。

兩日後,亦即時六月十七日,在張璁的主持之下,於顯陵前舉大了一場盛大的祭祀,如何盛大法就不具體描述了,總之整個過程延續了十天,連帶一路上的開銷,三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就花出去了,還不算地方州府接駕時承擔的那部份開銷。

據說戶部尚書秦金爲此肉痛得跳腳直罵,當然了,秦財神倒是不敢指名道姓地罵嘉靖,只是上了一封奏本含沙射影地抱怨了一番,而對張璁,秦財神就沒那麼客氣了,指名道姓地罵了個狗血淋頭,這讓嘉靖十分不爽。

“豈有此理,秦金這隻鐵公雞,朕平時問他要點銀子花摳摳搜搜就算了,朕現在回鄉祭拜生父,七年來第一次,不過花了幾十萬兩銀子罷了,他就跟朕撒潑罵娘,登鼻子上臉,等朕回京後非撤掉他不可。”嘉靖惱火地把秦金的奏本丟到一邊,不過想了想後再次撿了起來,捏着鼻子在上面批了四個字:朕知道了。

嘉靖雖然很不情願,但顯然十分明白秦財神的性情,如果把他的奏本截留不發,這傢伙絕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肯定會不停地上奏,煩都被他煩死,還不如模棱兩可地敷衍他一下,賺個耳根清靜。

批閱完秦金的奏本後,嘉靖嫌棄地扔到一邊,正要批閱下一份,司禮監掌印太監常懷恩便笑眯眯地走了進來,雙手逞上一份奏本道:“皇上,北靖王爺的捷報,剛剛送到,您請過目。”

嘉靖欣喜地接過奏本,他四月初乘船離京,一路上徐晉的捷報接連不斷,所以這兩個月的行船可謂是一趟極爲愉快的旅程,既有心愛的女人相伴,又有沿途的美景美食,還有捷報頻傳,怎麼一個愜意了得。

嘉靖打開徐晉那份捷報一看,發現落款日期是六月十二,捷報上提到吐魯番全境已經完全掃平了,平西大軍正準備出兵南下收拾葉爾羌汗國呢。

“哈哈,從今之後,吐魯番便是大明的了疆土了,朕的江山版圖又擴大了不少,秦皇漢武亦不過如是也!”嘉靖眉飛色舞地大笑道。

常懷恩諂笑道:“秦皇漢武也比不得皇上您啊,老奴雖然讀的書少,但也知道秦始皇和漢武帝時期的版圖遠不及我大明現在呢,皇上與他們相比,簡直是自降身價。”

嘉靖哈哈笑道:“你這老貨倒是挺會拍馬屁的,邊邊去,別妨礙朕批閱奏章。”說完繼續念徐晉的奏本,雙眉卻又漸漸皺了起來,自言自語道:“竟然出了這等事,餘林生可惜了,唉!”

原來徐晉的奏本里還稟明瞭餘林生和裴行謹的事情,嘉靖對餘林生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當初還把御製的雙管燧發手槍賜給了他,此時自然覺得十分可惜。

“也罷,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剝除餘林生之爵位,貶回原籍當個百戶吧。”

嘉靖御筆一揮,餘林生便被貶回江西原籍當百戶了,可謂是一朝回到瞭解放前,從哪裡爬起來的便跌回哪裡,或許,這就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吧!

毫無疑問,命運跟餘林生開了個玩笑,十年來青雲直上,結果剛攀上人生巔峰,嗖的一下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

一個時辰後,嘉靖終於批閱完所有奏本,見到時間尚早,便命人去把張璁召來議事。

話說張璁這次伴駕回鄉祭祖,越發的得寵了,嘉靖每逢遇事不決都會先詢問張璁的意見,這讓其他隨行的大臣們相形見絀,也十分之眼紅。

地方官場圈子已經有流言傳出,回京後張璁又要高升了,職位極有可能在禮部,至少是侍郎級別,理由是籌備祭禮有功。

當然,這還只是傳言罷了,未得到證實。

且說嘉靖近日正在爲一件事煩心,他原本打算把父親的靈柩遷回京城天壽山皇陵安葬的,但是六月十七祭祀的當天,他親自進了父親的寢陵內檢查了一遍,發現根本沒有漏水的情況,如此一來,他倒是沒有藉口遷葬了。

另外,嘉靖也是有所顧忌的,古人篤信風水,認爲先人葬得好,必然福廕後人,若先人在泉下不安寧,必然禍及後人,最可怕的後果就是斷子絕孫,家破人亡。

嘉靖以藩王世子之身位登大寶,這簡直就是撞了大運,所以自動便歸功於父親的庇佑,也就是說如今顯陵的風水很好,是有王氣的大吉之地,這才讓他這個藩王世子走了天大的狗屎運,一躍當了上大明皇帝。

正因爲如此,倒是不好輕易遷葬了,怕壞了風水帶來厄運,所以,嘉靖這小子現在很糾結,既想把父親的靈柩遷到京城的皇陵中,樹立起自己興王一脈的皇室正統地位,又擔心會破壞風水。

嘉靖思之再三,於是決定先問一問張璁的意見再作定奪了。

很快,張璁便被帶了進來,行禮道:“臣叩見皇上。”

嘉靖連忙道:“張卿家免禮,可曾用過晚膳?”

張璁搖頭答道:“還沒來得及,臣剛纔正與顧大人商議顯陵擴建之事。”

張璁口中的顧大人即工部右侍郎顧麟,此人也是新貴派的成員,前任工部右侍郎衛漢文和首輔賈詠去職後,顧麟便頂了衛漢文,坐上工部右侍郎之職。

嘉靖聞言不由大爲感動,張卿家爲了顯陵擴建的事廢寢忘食,看來朕這次真的是找對人了。

“正好朕亦未用膳,那咱們便一起吃完再聊啊,來人,傳晚膳!”嘉靖吩咐道。

張璁不禁受寵若驚,這還是嘉靖第一次留他吃飯呢,倒是徐晉是嘉靖的飯桌常客,於是乎,張璁竊喜之餘連聲謝恩。

飯畢,嘉靖便向張璁說出了遷陵的難題,詢問他的意見。

第535章 拒絕第748章 寧王餘孽第227章 議擒寧書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1218章 瓜茶夜話(下)第289章 賞春文會(二)詰難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1094章 削他第47章 上元節(二)第493章 太后召見第691章 老子的兵第1353章 兵臨葉爾羌第144章 請帖(求票)第377章 京中反應第944章 千鈞一髮第514章 張家末路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125章 裝瘋賣傻第372章 鎮守太監第871章 五德始終說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585章 去吧第1217章 瓜茶夜話(中)第995章 逼反第600章 瘋狂的獨臂縣令第449章 大朝會(上)第819章 人事震動(中)第1322章 失蹄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699章 火速馳援第579章 關你屁事第58章 縣試案首第1038章 主動請辭第677章 血淚第72章 有人通賊(求票求收藏)第801章 嚴嵩的野望第1287章 試探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1322章 嚴厲警告第211章 兵臨城下第37章 小財迷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939章 請君入甕(中)第615章 大明寺事件(中)第1007章 終選(中)第368章 矛盾,捕虎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573章 引爆第1289章 大買賣第265章 以子之矛第1096章 燙手山芋第1209章 朕願意第182章 重陽出遊第28章 消寒文會(二)第344章 積善人家第551章 安置第1293章 殺出宮門第168章 芭蕉襯雨動秋心第1267章 遊園(完)第1187章 一戰定君臣(上)第380章 信守承諾第996章 水雷發威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85章 遇襲第459章 安化王?第761章 天賦還在第364章 此山有虎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440章 連根拔起第1312章 肅州之危(完)第726章 這個也很準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304章 囂張衙內第1267章 遊園(完)第813章 出大事了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411章 圍剿隔馬山(下)第390章 攬罪自殺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1151章 春生,有雨第459章 安化王?第827章 欽差要閱兵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1339章 再施奇兵(下下)第493章 太后召見第112章 提學大宗師第1009章 駙馬定了第754章 遠征南洋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316章 登基,議禮之始第155章 獻瑞第384章 裂痕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793章 左順門,十萬火急第61章 寧王世子第423章 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