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作一塊絆腳石!

“原來這些鐵絲是這樣用的……當作鹿角荊棘啊,倒是簡單明瞭。”

廖勇先前在船上就看見過這大卷大卷的鐵絲網,當時不知道作何用途,現在明白了。敢情這玩意兒就相當於大明軍所使用的荊棘拒馬。旁邊趙翼先是眼紅了一陣,但隨即便搖頭嘆息:

“好東西啊,不過可惜咱大明用不起——也只有短毛才那麼奢侈,能夠完全用鐵來做荊棘護柵。咱們若有這麼多鐵,還不如多打造些槍矛刀劍呢。”

“這東西也只對瓊州軍這種純火器的部隊有用,他們可以直接打擊牆外之敵。一般近身兵無法上去防守。”

周晟想得最多,已經領會到瓊州軍的守寨法——瓊海軍先前挖塹壕,堆土牆並不是用來防備敵軍衝陣的,而僅僅是用來防護對方的弓箭,火炮等遠程兵器而已。在最外圍佈設了這些鐵絲網之後,進攻部隊就無法直接衝進來打肉搏了。這些鐵絲網並非堅不可摧,只要花點時間就能想辦法破壞或移走,但這整個過程都將暴露於瓊州軍的火器威脅之下。而以瓊州軍的火力強度,相信不會有人能從容完成這項工作的。

“現在這營地算是固若金湯了……不過用一晚上的臨時營地而已,這麼大費周章的幹什麼?”

現在他們反倒有些覺得短毛太浪費了,搞座行營都要耗費這麼多鐵。不過當天夜裡這種佈置就立即起到了作用——午夜時分,還真一批膽大不要命的陌生人員悄悄靠近,並試圖鑽進營區裡。但那些人無法從下面鑽過來——地上盡是鐵蒺藜,又從沒接受過翻越鐵絲網的訓練,很快便弄響了鐵絲網上的鈴鐺。

鈴鐺一響,值守巡邏人員立即過來,而哨塔上面的衛兵也立刻把探照燈點燃,光柱很快便旋轉至此,這些探照燈是用非常巨大的煤油燈發光,後面用碗形鍍銀金屬板加以反射,亮度雖然遠比不上近現代以碳棒電弧發光的射燈,比燈籠火把之類可要強得多。

明亮光柱之下,只見十多個黑衣黑褲的武裝人員正鬼鬼祟祟聚集在營地邊緣某處,試圖營救他們“掛”在鐵絲網上面進退不得的幾名同夥。恰好負責今晚值夜部隊的胡凱樂於助人,又是個爽利性子,壓根兒懶得去追查這批人的身份來意,乾脆直接下令用火槍幫他們解決困難……

“嘭嘭嘭嘭”幾聲槍響之後,倖存下來的黑衣人不再奢望救援同伴,連滾帶爬鑽進夜幕裡跑掉了。這邊槍聲雖然震動全營,但各部隊依然保持原先態勢,除了值更人員,沒有一個離開營帳的。

周晟廖勇趙翼三人都被槍聲驚醒,廖勇從帳篷裡探出個腦袋來四處看了看,見周圍一切如常,就沒敢出去——瓊州軍夜間管理非常嚴格,即使他們這些明使身份超然,若沒有合理緣由在營中亂竄一樣要受到懲處。這方面其實大明軍中也是一樣,任何只要是紀律嚴格的部隊,入夜之後除了更鼓口令之外就聽不見其它聲音。

中軍主帳裡,正在商議軍情的解席等人自然也都聽見了槍聲,不過他們都沒動彈——倘若胡凱控制不住局勢,哨塔上自然會有警報拉起,槍響本身說明不了什麼。幾個人只略略一怔之後,便依舊將注意力轉向桌上地圖:

“從目前兩方三軍的形勢看,我軍數量最少,位置最險,明顯是最好捏的軟柿子——倘若我是對方主帥,肯定也想着先收拾掉咱們,再回頭對付大明山東行營。”

在對照了北緯所紀錄下的書面訊息,並經過一番詳細分析之後,龐雨再度確認他白天的判斷——叛軍肯定會把這邊當成主要目標。畢竟不管怎麼看,只有區區兩三千兵馬而且背靠大海沒有後方可依託的瓊州軍都屬於最弱一方,即使有從登州逃去的敗軍向他們哭訴說這邊如何強悍,也不會有多大效果——在沒有親眼看到之前,人類總是很難相信超出自己想象力的事情。

當然他們肯定會爲此後悔的,但到那時候就已經遲了。

“對手的行動,我們只能預測,無非按最壞情況打算而已。關鍵是我們自己的行動,可要仔細一些了——下一步參謀組作何打算?”

“兩千人,不敢分兵,也就玩不出什麼複雜戰術。我們的建議是找個合適地方,作爲一塊絆腳石頭,死死堵住黃縣通往登州府的道路,不讓叛軍有機會威脅到後面府城,僅此而已。”

對於解席的詢問,敖薩揚開口迴應,旁邊馬千山皺眉道:

“山東平原不是什麼險要之地,地勢大多平坦,我們縱使堵死了一條路,對方難道不能從其它道路過去,或者乾脆野外繞行?”

“野外繞行可沒那麼輕鬆。”

邊上龐雨嘿嘿笑道:

“山東這邊說起來地勢平坦,可官道之外到處都是亂石雜木,步兵還能走走,馬匹車輛之類就麻煩了。而且大兵團行軍時保持隊形至關重要,只能沿着道路前進的。所以我們只要堵住了官道,對方除非願意把幾萬人分散開來,並且把輜重車輛和馬匹統統放棄,否則就繞過不去。”

“至於其它道路……根據偵察大隊的報告,以及地圖所示,這一帶往內陸並沒什麼大村鎮,也沒有足夠寬闊的道路,登黃之間唯一一條可通大軍的官道就在咱們腳底下。只要此路不通,對方想要繞過我們,除非是向東深入內陸幾十公里,抵達一處名爲楊家店的小村莊,然後北上,再走差不多同樣距離才能抵達登州,其間還要翻越一座名爲龍山的丘陵……時間和路程都將大大增加,除非是萬不得已的情況,否則對方肯定不會作此選擇。”

旁邊敖薩揚也扶一扶眼鏡微笑補充道,他是喜歡按照文牘資料制定計劃的人,雖然原來那本文史紀錄用不上了,他卻依然能抱着偵察報告和地圖集等資料,看得津津有味。

兩位參謀的意見很明顯打動了衆人,大家互相看看,眼中都顯出贊同之意。此時偵察隊長北緯又添了一句話,愈發堅定了大家的決心:

“如果要尋找阻擊陣地的話,我倒有個不錯的位置——再往前大約十多裡地,有一處不錯的地形,恰巧在黃水河渡口邊上,周邊縱有小路也都要集中到此地過河,很適合用來設立阻擊陣地。”

對於北緯的所提出的位置,敖薩揚立即在地圖上標出了相應地點:

“我們先前已經注意到此處,只是那個位置距離黃縣有點近,又是要害之地,我們奪佔之後肯定會大大刺激對手。一旦在那裡立足,接下來恐怕立刻就要陷入接連不斷的惡戰了。”

“反正遲早要打,有什麼好忌諱的。根據那些俘虜的交待,先前沙河之戰雖然沒能打起來,明軍的戰意倒比原先更加增強了。我們只需要在那裡阻攔住叛軍幾天,等後方明軍也趕到,到時候兩面這麼一夾……”

北緯雙手合攏,作了個擠壓的手勢,嘿嘿冷笑一聲。而一直沒吭聲的解席則對照着地圖,略加思量之後便果斷拍板,採納了偵察隊長的建言:

“很好,就這麼辦!咱們就去黃水河渡口,安心做一塊絆腳石!”

……

有堅固的營寨保護,雖是身處險地,這一晚上全軍休息的都不錯。至次日清晨,大夥兒起牀梳洗時,纔有人出去看看熱鬧——從鐵絲網上擡下來五六具屍體,附近也有好幾個被打死的,總共十餘人,執勤人員正在挖坑掩埋他們。旁邊還胡亂丟棄着一些油罐火球等物,大約是趁着天黑想來襲擾的,結果卻偷雞不着蝕把米。

身爲錦衣衛的周廖二人藉着“協助查驗”的名義過去仔細觀察了一番,確定那是屬於叛軍的“夜不收”探馬。叛軍制度與大明軍類似,這些“夜不收”肯定都是叛軍中的精銳,非弓馬嫺熟,藝高膽大者不可擔任,否則也不敢以區區數十人就跑來襲擾軍營。這一下子被打死十幾個,也不算小損失了。

兩人一邊爲那些叛軍探馬的壞運氣感到“遺憾”——現在他們也學會用這個詞兒了。一邊返回住宿營帳收拾鋪蓋,卻見已有勤務兵過來協助收拾帳篷,而趙翼又在那兒感嘆瓊州軍的種種奇思妙想了——原來他們昨天還說這支軍隊太浪費,今日見瓊州軍拔營了,才知道這幫短毛其實非常節約:那鐵絲網極其輕便,佈置下去很快,回收起來也同樣簡單,固定樁一拔重新滾成一卷就行;包括地上鐵蒺藜也用掃帚掃起來重新裝車;再把組合式哨塔一拆……當瓊海軍離開時,這處臨時營地位置除了留下一些壕溝土牆外,連垃圾都很少有,乾乾淨淨的,倒比任何一座明軍兵營都要整潔。

第三百八十一章 Give they some color to see see!

全軍吃過早飯,把營地收拾乾淨,經過約兩個小時的急速行軍,瓊海軍抵達了目標陣地。

北緯選擇的這處位置確實不錯:在搭建了一座簡易浮橋輕鬆渡過黃水河之後不久,官道在此處出現一個大拐彎,旁邊有一座不太高,頂部還甚是平坦的小山坡,正適合作爲炮兵主陣地。周邊以及背後則有大片樹林,以及這個季節還比較寬闊的黃水河面形成天然障礙,使得來往行人都不得不從此處道口通行,完全沒有繞道餘地。

叛軍中並非沒有知兵之人,他們在此地一直派駐有部隊留守,前幾天北緯過來偵察時纔不過五六百,到今日再看時,竟然已達三千之衆。不過瓊海軍上下並沒有把這批敵軍放在眼裡,他們甚至連炮兵都沒有展開,只讓魏艾文,胡凱,陳添,徐磊等幾位連長領着麾下連隊一個衝鋒便將陣地拿下,之後也懶得理會那些被速射步槍和手榴彈嚇得狼狽逃竄的敵軍,迅速在當道口開始修築防禦工事。

防禦工事以路邊山頭爲核心修築,規模型制和昨晚的宿營地差不多,考慮到可能要在此地停留好幾天,其內部還把晚上搭帳篷的空地也留出來了。只是在當道口和幾處易受衝擊地段的鐵絲網牆以及塹壕陣地設置更密集一些。出口也多留了幾個,預備部隊出擊反攻時使用。

叛軍的反應也很快,這邊把原來守軍趕走之後沒多久,從黃縣方向煙塵滾滾,過來了不少騎兵,在這邊修築工事的同時,對方几次三番想要用騎兵衝擊騷擾,企圖阻撓或者遲滯這邊的工程進度。

如果是傳統冷兵器軍隊,爲了防止受到衝擊,步兵每次都必須要集結起來列陣迎戰,而騎兵則可以從容選擇時機,沒機會就不上,使得對方疲憊不堪。可惜瓊州軍壓根兒不吃這一套,只需要派一個連隊在外圍警戒便綽綽有餘——你騎兵敢往前衝試試?還沒到騎兵衝鋒範圍之內便被打得雞飛狗跳。想要衝過瓊海步槍那長達八百米的最大射程,四百米的有效射程,就得用人命來填!

在幾次突襲均告失敗,白白丟下近百具屍體之後,叛軍總算領悟到了那個淺顯的道理——光憑自家已經到場的騎兵數量,根本不足以威脅到對面的瓊州軍。他們只得遠遠逡巡監視,眼睜睜看着這邊在隘口處挖土堆牆,像個軟木塞一樣牢牢把道路封堵起來。

不過對面叛軍的數量一直在增加,對方統帥顯然也清楚這處隘口的重要性,而瓊州軍區區兩千的兵勢畢竟顯得單薄了些。眼看着對面煙塵漸多,一隊隊步騎兵卒先後涌來,排列成陣勢模樣,對手的策略也漸漸明朗化了——騷擾不成就要強攻,他們必須打開這個口子,確保己方後退之路。

時至中午時分,對面陣勢已成。這邊衆人登高遠眺,通過望遠鏡,隱約可以看到對面軍陣中有“孔”“耿”等幾面大旗獵獵飄揚,將旗下金盔閃閃,想必就是那兩位歷史上頗爲著名的大漢奸了。

“看來今天就要決戰了,孔有德,耿仲明這幾個人的決斷力還不錯麼。”

“那是,怎麼說也是未來的大清定南王和靖南王,值此生死關頭,若還不能下定決心拼上一把,那也不配在史上留名了。”

大約是已經聽說了這邊的火器射程極遠,對方的列陣距離相當謹慎,竟然遠在三四公里之外。不過這一片地勢平坦,天氣又好,晴空萬里無雲,正適合作爲戰場。對方也同樣以一座小山包作爲主陣地,兩邊觀測對方陣勢都是清清楚楚。通過清點戰旗,周晟和北緯粗略估算對面兵力約在兩萬五至三萬之間,而且兩側配屬有大量騎兵,可謂是精銳盡出。

這俗話說“兵一上萬,無邊無岸”,秋高氣爽之下,只見對面旌旗招展,戰鼓喧天,一股煞氣沖天而起,果然是威風十足。相比之下,瓊海軍這邊不立將旗,陣地核心就一面杏黃色“明”字大旗高高飄揚,下書“大明瓊海鎮”幾個小字——這還是錢謙益帶過來,據說是天子親自授予他們的軍旗,這才一路打出來。士兵們都各司其職默不作聲,整片陣地上一片靜悄悄。雖然這是作戰思想的不同,但在看在衆人眼中,這樣難免有點示弱了。

——也許有必要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嚐嚐?

“咱們的火箭炮準備怎麼樣了?這個距離上能用嗎?”

解席惡狠狠問道,他們辛辛苦苦從海南搬來的火箭炮迄今爲止還一次沒發過威。攻登州時沒用上,現在倒是個很好的機會。

“敵軍主陣地與我方間距約在三千五百米左右,超出十二磅炮射程,不過卻正好在短程火箭的射程之內——想要‘摸’他們一下嗎?”

馬千山舉起手臂,翹着大拇指用目測法觀察了一下,隨口便報出了敵我當前距離。解席手中的望遠鏡自帶測距功能,對好焦距以後便能自動提供距離參數,驗看了一下果然差不多——老馬的業務水平相當高。

一個火箭炮連隊配備有兩具發射器,一次可以發射四十枚各類型號的火箭彈。覆蓋面積巨大無比,尤其是相對於這個時代酷愛排列軍陣的戰法來說,一輪齊射報銷掉好幾千人也不是不可能。對面叛軍雖然吸收登州之戰教訓,隔開這支古怪部隊足足六七裡地整隊列陣,卻絕對料想不到這個距離仍然遠遠稱不上安全——短毛軍的火力投送距離早已經達到了“所見即所得”——只要對手在目視範圍之內,就能攻擊得到。甚至更進一步,連超視距攻擊也不在話下。

“要用火箭炮嗎,會不會有點太浪費?用十二磅炮足夠把他們打垮了。”

炮兵連長官吳季走過來道,火箭炮雖好,其高昂的價格卻一直很讓人糾結:一次二十支火箭齊射,成本高達三千兩白銀。這邊兩具發射器,同時打一次就是一萬貳千大元飛出去了,就算以他們短毛的財力也頗感心疼。

解席看看旁邊兩位參謀,徵詢他們的意見。但龐雨和敖薩揚都是不置可否——十二磅炮和瓊海步槍的組合足以擋住這個時代的任何對手,所以他們都持無所謂態度,讓老解自己決定。

稍微考慮了片刻,大概是因爲有個賺錢老婆的關係,解席還是決定奢侈一把:

“還是用吧,第一次和數量遠超於我們的敵軍打陸戰,對方騎兵還不少,謹慎點沒壞處。對方的第一波攻擊肯定很猛,先打散掉爲妙。”

說話的同時,他的眼光先是往邊上不遠處,雖然自覺站到一旁不偷聽他們部署,卻一直將好奇目光投注過來的周晟廖勇趙翼三人身上繞了一繞,隨即又看向前方敵陣,低聲咕噥道:

“有必要讓他們更加了解我軍的厲害……Give they some color to see see!”

計議停當,幾位指揮官各自散開着手佈置。周晟等人充滿好奇的看着短毛軍把山坡上已經排列好位置的幾門大炮拖開,空出一大塊平地來,然後迅速在那裡搭建起兩座大金屬架,用木樁鐵鍥牢牢固定。兩座金屬架之間相距甚遠,周邊還用繩索圈出極大空間,連瓊州軍的中軍大旗都爲此移動開去。

之後便是幾輛先前被嚴密保護的四輪大車被推過來,有士兵上前揭開車蓋,裡面竟是用上好絲絮和棉布團塞滿,拿掉這些填充物,方見顯出一根根又細又長,頭部銳利而尾部附有翼片的金屬管子。有佩戴特殊標誌的操作人員上前,用非常小心非常仔細的動作將其一根一根擡上金屬架,並用小卡子一一固定好。並由炮兵總監馬千山親自出手,爲其調整方位角和高度角……

“那是什麼?”

趙翼冒冒失失想要湊近些看,卻被繩索外圍執勤衛兵毫不客氣的攔住,這些衛兵先前對他們一直還算客氣,此時卻非常嚴厲,毫不通融。於是三位明使只好遠遠伸長了脖子看,同時作出種種猜測……

“這有點像咱大明的神火飛鴉?”

明朝火器甚是發達,這些明使也不是沒見識的,他們能猜到這肯定又是短毛的某種獨門火器,只是短毛先前所用的火炮火銃雖然威力強大,但樣式仍舊和他們傳統裝備類似,而這一次變化卻比較大,難免猜測甚多。

“我覺得更像是水軍用的‘火龍出水’,或者是‘震天雷炮’……但要大得多,也精巧得多,更全部用精鐵打製,這能飛出去多遠啊?”

趙翼嘖嘖猜測不休,而廖勇有些緊張的看了看周圍,琢磨着那些火器中萬一有哪件飛到一半時忽然落下,自己該往哪兒躲藏——大明軍的火器經常出現這種故障,不稀奇。

只有周晟面色緊張——短毛把這東西拿出來,分明是針對遠處那些賊軍的。可那邊離此處足有七八里地呢!若不使用千里鏡,連看都看不清。

當初瓊州府一戰,短毛飛天火龍的傳說雖然極其震撼人心,但在這裡的幾個人誰都沒有親眼見過,周晟當時也是在廣州,並未隨大軍出戰。不過此時此景,卻讓他情不自禁想起那個一直在他面前驚叫“火龍!火龍!”的瘋癲水兵……

“難道……這就是那種東西?”

錦衣衛千戶死死盯着那些細長光潔的火箭彈,又不時擡頭看一眼遠處叛軍陣容,臉上驚疑不定。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誤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主帥第七百零七章 解席的復仇之戰(中)第六百四十一章 抵達第六十六章 開戰的理由?看你不順眼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這裡的船隊慢吞吞第一百四十九章 簽名與情報學第二百五十五章 摸摸你的頭……第三百二十二章 意外的要求(一)第八章 禍不單行七四五 意料之外的勞動力第五十章 戰前準備(下)可俺們有機械化第四百零六章 攻城(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邂逅第四百四十四章 妹子來了(中)第四百三十章 新移民(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雞有點困難,換成兔子行不?第十二章 軍隊的萌芽第六百三十三章 決斷(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六百九十九章 鐵桿(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嚴老頭兒的決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膊上陣!老解發威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培訓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三百七十四章 走馬取登州(十)七七五 敵人的裝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錢謙益的策略(四)七六一 居庸關下(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時間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敲大戶(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七世紀的特洛伊?第五百八十章 貴客臨門(上)七七零 紛至沓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定策七八三 開火第六百六十八章 還是談錢吧第五百一十章 戰俘營(上)第四十四章 吳南海的寶藏七四四 酒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黎明(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脣槍舌劍(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待遇變更(中)第六百八十四章 肖朗的決斷(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好像……忘了皇帝的那份兒?(下)第四百二十章 各人的工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表決第四百九十六章 宅男!第十三章 209mm!超級大迫七六七 二里地第六百零六章 斷流第六十五章 還沒開打,戰利品已經到手了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氏兄妹的決定(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謂政權第五百零二章 捲土重來的西班牙七五五 京師的混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全體大會(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章 大明朝?第五百三十二章 吳南海的心事(下)第一百零五章 謀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忽如其來的“援軍”第九十八章 大大小小的美女們第六百二十五章 女王的牌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走馬取登州(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套方案七一八 新的合作(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開導第三百七十七章 乘勝追擊第五章 最有用的人才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六百五十七章 投誠者第五百六十五章 河口之戰(下)第二十六章 女孩子們的勇氣第七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一百七十五章 別了,大明天使(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二陳的商業計劃第二百八十五章 裂痕第九十一章 蒸汽機與柴油第四百七十章 兩船果蔬引起的故事(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朱大頭”銀元第六百五十二章 疑惑(上)七二二 陳濤的婚事(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班師第五十章 戰前準備(下)可俺們有機械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嚴老頭兒的決意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家鄉的景色第一百二十四章 忽如其來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可理喻第四百九十二章 車與路(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作爲佔領軍的覺悟和計劃(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婚姻大事(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舟中閒話第五百零五章 白燕灘的慌亂(下)第四章 女王的會議第八十三章 俘虜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