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

第766章 廷議在山野

(卡文了,第二章會先更防盜,可能明天才會更正,大家早點兒歇息!)

七月二十五,天氣晴朗。

京城以東三十里處,此處百姓正在開展秋收,近千畝土地上一片熱鬧景象。

事實上,經過大半個月的忙碌後,秋收已進入尾聲。

近期的糧食問題,基本能夠得到緩解,但離完全自給自足還不夠。

這是因爲,中原幾個郡的人太多,而恢復生產的土地卻相對較少。

此前兩三年,朝廷是從南方徵調糧食,堵上了北方軍民的糧食缺口。

秋收這一個多月,趙延洵並未開啓戰端,除了讓中原安心秋收,也是給南方足夠的秋收時間。

破壞了生產,讓糧食爛在地裡,天知道會餓死多少人,這對趙延洵來說是要儘可能避免的。

當然了,在秋收結束時,便意味着大戰要重新開啓。

此時的某塊田裡,趙延洵親手拿着鐮刀,帶着內閣和六部官員忙碌着。

能在此處揮灑汗水,級別不夠還沒機會。

把這些高官帶過來,趙延洵是爲了讓他們親身體察民情,等會兒吃飯也將是在農戶家中。

這些高官們,平日裡養尊處優,今日進到田裡一個比一個狼狽。

經過一上午的忙碌,一幫人收了差不多半畝地,說是累得半死也不爲過。

放下袖口,趙延洵帶着一衆官員們,走出了他們厭惡的田地。

正常來講,在與趙延洵隨行時,這些官員都很注重表現,各種漂亮的奉承話絕對少不了。

但此時他們累得夠嗆,一個個連話都不想說。

來到靠近的一處農家,這裡已經被清理出來,並不寬敞的院內擺滿了座椅。

趙延洵自顧自走向主位,待他落座後目光才掃向衆人,說道:“各自找位置坐下!”

“多謝殿下賜座!”

在這個時候,這些官員們還沒忘記禮節。

待衆人落座後,趙延洵說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們出生富貴之家,這輩子怕是頭一次下地幹活兒,體會百姓之艱辛!”

“這苦和累,不親身參與,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已入內閣當值的成文光,此刻應道:“殿下所言極是,今日之行雖苦雖累,但臣所獲亦多矣!”

“民爲國之本,本固而國強,殿下愛民之心,臣深爲感動!”

有了成文光帶頭,其他人也都沒閒着,奉承話是一句接着一句。

示意衆人安靜後,趙延洵接着說道:“今天午飯就在這兒吃,每人一晚大米粥,一碟小鹹菜……”

“你們不會覺得本王小氣吧?”

這時,年紀最大的首輔王庭鶴站了起來,極爲恭敬說道:“天下有多少百姓,爲這一碗大米粥勞心勞力,卻有不可得者!”

“臣等不勞而獲,安敢心有不忿?”

“殿下今日賜這一碗粥,也是要告訴臣等,百姓衣食爲國之所重,需臣等細細品味!”

不得不說,這些久經仕途的老臣,看問題直指根本,替趙延洵說了心裡話。

事實上,看出趙延洵用意的,絕不只王庭鶴一人。

所以在王庭鶴話音落下,其他衆人也都跟着反豔表態,現場一副明君賢臣風雲際遇的情形。

“這些道理,只在嘴巴里說還不行,你們還得時刻記在腦子裡,時刻拿出來自我鞭策!”

此時,白米粥已經端了上來,每位官員面前都擺了一碗,這是極爲簡單的一餐。

一邊吃着,趙延洵同時說道:“朝廷往西南和南方送去的詔命,直到現在還未獲得迴應,諸位……天下未靖吶!”

“有人不服朝廷,本王絕不會置之不理,秋收之後便會起兵討伐,到時候免不了籌措錢糧,徵調民力!”

“籌措錢糧這些事情,都要交給你們去辦,便要注意好掌握分寸,這也是偏偏今日帶你們來此的目的!”

“唯有從高處走下來,你們這些朝廷大員,才能知曉民生之艱!”

趙延洵這一席話,衆人臉上都露出受教之色。

但也有一部分人心中不以爲然,畢竟趙延洵唱了冠冕堂皇的戲份,到時候就該他們當惡人了。

民生凋敝如此,按理說就該休養生息,而不是繼續開啓戰端。

當然了,在場這些官員心裡都有一筆賬,知道如果不盡快統一全國,糧食缺口就能拖垮朝廷。

換句話說,在這種結構性矛盾下,他們這些當官兒的必須要當惡人。

想到了這一層,在感嘆趙延洵手段高明的同時,衆人也覺得佩服他的“無恥”。

相比於死去的太安靖平兩位皇帝,眼前這位可強出太多了,也難怪年紀輕輕便打下了如此基業。

一碗白米粥喝完,趙延洵又與衆人聊了些其他事,等於說是山野之間召開了一次廷議。

時間過得很快,在一場議事結束之後,趙延洵便帶着衆人離開了。

從田埂到官道,中間有兩三里路程,他們全部都是步行。

在他們路過時,就可以看到遠處田地裡,老百姓或在勞作或在吃飯,亦或者兩件事一起做。

因爲是微服出巡,他們這些人全都未着官袍,所以百姓們並不知他們真實身份,只知道是京城來的貴人。

接下來這些文官們將返回京城,趙延洵則會趕去新升級軍隊營中,查看他們訓練的情況。

新升級的兩萬軍隊,其戰鬥力着實強絕,趙延洵打算用他們去平叛。

在他們全都離開後,原地負責戒嚴的士兵開始撤離。

當他們陸續離開時,終於有膽子大的上前,詢問今日來的是那位貴人。

“是雍王殿下,帶着百官們體察民情!”

“王爺心繫百姓,生怕這些當官兒弄權欺人,所以帶他們看看老百姓活得不容易,讓他們都有點兒良心!”

聽到這番解釋,在場百姓大受感動,高高在上的王竟帶着百官,來看他們這些卑賤的泥腿子。

“王爺是個好人吶!”

“是啊……”

聽到衆人唸叨的話,方纔答話的千戶又說道:“要不了多久,王爺就會做皇帝,那時候好日子就來了!”

關於雍王起兵靖難的事,老百姓其實分不清誰對誰錯。

對他們而言,誰治下讓他們日子好過,誰就是對的正義的。

“只盼王爺早點兒做皇帝!”

“是啊是啊……”

千戶點了點頭,說道:“不只你們盼着,我們也都盼着呢!”

(本章完)

第6章 雍王第648章 各有心情第609章 吃火鍋第59章 不信任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第73章 首殺第383章 進展第691章 離譜到家了第6章 雍王第644章 兵諫第441章 北進第362章 掀起大案第490章 三階系統第59章 不信任第356章 進宮第838章 交卷第140章 揭發第364章 審理所出手第121章 夜難安第446章 大忙碌第362章 掀起大案第495章 嫡長子第18章 王府長史司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876章 凌遲第580章 威懾第778章 城外第402章 想家第276章 想法變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477章 移棺第382章 村子內2第660章 五體投地第418章 抓魚1第438章 亂起3第791章 廷議第844章 吸收第939章 離元陽1第435章 殺機起第445章 南邊情況第784章 雜魚第837章 唯洪武與洵爾第225章 踏平第287章 我要追隨雍王殿下第293章 天馬堡第175章 嶺下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914章 勢變第886章 趙延洵第267章 問罪第906章 悲喜不同第523章 柳山驛2第360章 遲了第586章 衆志成城1第535章 錢家莊內第483章 指揮使第628章 熱鬧青崗縣第656章 道德大旗第682章 這是死命令第67章 王之威壓1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2章 奪嫡事第442章 如賊寇第805章 明月夜第502章 承天大典3第934章 喪屍亂3第7章 被選妃第599章 重啓談判第665章 伏闕以拜第694章 大怒第845章 殿試第413章 頭破血流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441章 北進第561章 “轟隆”一聲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82章 詭譎第190章 去官道盡頭第629章 夜行第605章 覲見第152章 蘇家莊第271章 太子歿第415章 交鋒第751章 相見第146章 賜酒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642章 飛石第559章 爆炸第331章 路走寬了第122章 圍城第914章 勢變第137章 談判第454章 京城變故第495章 嫡長子第139章 朝見第10章 系統任務第671章 佈置第372章 獸行第917章 兩山堡的黃龍旗第927章 萬歲【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