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勢變

第914章 勢變

整個西北,現已駐紮二十多萬大軍,構建起了非常嚴密的防線。

在西北總督署的安排下,新近調入西北的五萬衛所軍,全被安排到了天山郡佈防。

這使得天山郡以南地區,被武裝起來的塢堡多了一倍,相互之間距離變近,更有利於互相支援。

同時又以幾處大城爲核心,晉軍囤積了大量軍需物資,可以安全保證各塢堡糧草問題。

這樣的防守強度,天山郡以南區域堪稱銅牆鐵壁。

但老話也說,老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晉軍構築的防線再嚴密,可也擋不住消息流通。

西蠻的高層,已得知趙延洵將到西北,這讓他們看到了晉廷抵抗的決心。

“晉人的皇帝都來了,接下來他們可能還會增兵,我們要儘快進攻才行,不然我方優勢會越來越小!”

“匈奴人說,晉廷有軍隊不下百萬,如果讓他們連續徵兵,我們確實會更加被動!”

對於趙延洵的到來,西蠻高層專門召集了會議,商討近期軍事部署。

這次的議事地點,選在了天山郡北部某府城,可見西蠻南下的戰略決心。

議事大廳外,此刻天空飄着雪花,進入十一月氣溫已經很低。

“晉軍佔據大量城池,相互之間聯繫緊密,一但開戰必然互相支援,對我們很是不利!”

見一衆部族首領面有憂色,牧離青王開口道:“各位也不用太擔心,晉軍雖然防守嚴密,但也有一個致命弱點!”

聽到這話,衆人便思索起來,他們並不會等牧離青王的答案。

“我們的騎兵加起來有三十多萬,而晉軍騎兵不過三萬,這可是十倍的差距!”

“他們城池再堅固,我們的騎兵繞開不就行了?難道非得攻進城去?”

“等收拾了他們騎兵,我們的步兵再推上來,就可以安心攻佔城池了!”

這時突然有人問道:“可如果他們的騎兵,一直躲在堅城後怎麼辦?”

如果選擇突入晉軍控制地盤,以如今晉軍駐守密度,他們的軍隊還是有遇襲可能。

“所以剛纔博瓦尼王說得對,我們要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晉軍,那樣就不怕他們襲擊了!”

這時伊闊西王問道:“要多少才叫優勢兵力!”

這場討論在他看來有些奇怪,中線南線各部說了一大堆,可有好像屁話都沒說。

現在中線和南線加起來,已經有差不多五十萬兵力,對上晉軍二十萬兵不到,這難道還不算有勢兵力?

聯想到剛纔,牧離青王說西蠻諸部有近三十五騎兵,伊闊西王差不多猜到了這廝的意圖。

果然,只聽牧離青王說道:“伊闊西王,我認爲至少要三倍兵力,才稱得上有優勢!”

“那些晉軍武器甲冑都是上等,而我們的軍隊着甲率還不到一半,這其中的差距太大了!”

事實上,這一半的着甲率,也是非常誇張的情形,全是西蠻諸部一路搶來的。

“對呀……這裡面確實差距很大!”

“我們的士兵,不但缺少甲冑,而且吃得也沒晉軍好,差距比我們想想象中還要大!”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聲援着牧離青王的說法。

南線之主吉南塔王說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增加兵力,不然很難取勝!”

看着身旁這兩位,伊闊西王問道:“你們要我出兵?”

“我們需要你的幫助!”牧離青極爲鄭重道。

此刻,所有人都望着牧離青王,等待着他做出決定。

“要我出多少軍隊?”伊闊西王問道。

牧離青王說道:“你們有十八萬軍隊,我認爲留下十萬防備匈奴,其他軍隊都可以跟着南下!”

“十萬軍隊?能防得住匈奴?他們可有十五萬騎兵!”伊闊西王站起身來,語氣中帶有慍怒。

近期內亂有遭攻伐,匈奴的軍隊進一步縮水,如今也只有十五萬騎兵了。

牧離青王說道:“我們去打晉軍,匈奴不會攻打我們,看着我們和晉人血拼,對他們來說更有利!”

他這一番話,引得在場衆人紛紛點頭,連北線部王中也有人贊同。

牧離青王卻說道:“伊闊西王,打匈奴人收益太小,只有南方晉人的財富,才能養活我們幾百萬人,難道這一點你都看不明白?”

見他還不鬆口,吉南塔王質問道:“伊闊西王,你想讓我們的族人凍死餓死?”

這番話,讓現場氣氛變得更僵,甚至有劍拔弩張的感覺。

“好……我同意你們的要求!”

伊闊西王回答之後,從新坐會了凳子上,眼下他不得不屈服。

牧離青王接着說道:“防備匈奴的軍隊,只保留三萬騎兵,其餘騎兵都要南下!”

伊闊西王在心裡罵娘,同時也只能點頭答應。

議事結束之後,伊闊西王就離開了,只因他要儘快調動軍隊。

既然已在會議上達成一致,他就不會出爾反爾,否則引起內訌受傷的還是自己。

在返回路上,伊闊西王向派出了密使,只因他要和匈奴人進行密談。

跟匈奴人講明利害關係,然後雙方暫時罷兵,這對雙方都有好處的。

草原雖大,但快馬加鞭之下,密使只用了五六天時間,就趕到了匈奴王庭。

一番陳述之後,伊闊西王的密使退出大帳,獨留下禺山一人深思。

毫無疑問,西蠻提出的停戰要求,對匈奴人有很大好處,他們確實急切需要修整。

可就這麼答應,晉廷那邊若是斷了糧食,那麻煩也就來了……

匈奴已陸續將馬匹送進天御關,只是晉廷答應的糧食還沒全部支付,禺山不得不考慮其中利益。

沒一會兒,禺山又召了密使進來,跟他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仗還是要打,但雙方不動真格,只演戲麻痹晉廷。

聽到禺山這個提議,密使當即就答應了。

“大單于,您這是最英明的決定,我們兩族都可以獲利!”

“等到我們打敗晉人,到時候南方歸我們,北方仍然歸你們,我們兩族將可世代和睦!”

聽到密使這些話,禺山只是笑了笑,說了幾句客氣話就讓他離開了。

晉廷實力雄厚,有天山郡防線,有大河作爲天險,還有鎮西關這等雄關……

打敗晉人或許不難,但佔領南方有多難,匈奴人比誰都要清楚。

“最好兩敗俱傷,那便是我匈奴重新崛起的時候!”禺山低聲說道。

隨着時間推移,草原上的戰爭沒有停歇,但西蠻北線的軍隊,卻大批開始往南調動。

與此同時,西蠻各部還在擴軍,從族人裡邊兒選出青壯,這是打算用人命去填護城河。

當然了,天山郡喪屍沒有清理乾淨之前,這場曠世大戰還打不起來。

雙方都在儘自己所能,做着大戰前的一切準備。

(本章完)

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38章 臥龍寺第930章 選妃事3第504章 返鄉第774章 南方事第19章 就藩第163章 伐竹第511章 延壽宮第617章 檢閱第76章 生機第811章 衛所軍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422章 朱孝安的勇氣第478章 唸佛去第236章 方向錯了第148章 經驗池第293章 天馬堡第918章 大軍盡至第517章 周家事第881章 小勝第199章 壓力第411章 借力打力第671章 佈置第467章 盜賊第920章 年終第632章 不能敗太快第670章 誅逆賊 靖國難第306章 兄弟不見第792章 面授機宜第325章 慰問第519章 觀後感第730章 天下於我何加焉!第456章 戴孝第56章 鐵匠第301章 萬歲第739章 冷眼第391章 爆炸1第180章 陣法第919章 奇襲第48章 再死人第63章 雍王要反?第490章 三階系統第807章 登基大典2第868章 城池內第76章 生機第922章 決戰前第457章 返回第688章 意欲何爲第674章 西南第202章 砍樹伐竹第389章 躬耕第717章 毀苗第164章 爭論第945章 羣情憤2第620章 將計就計第714章 無謂衝鋒第420章 位面之子第585章 謹身殿的燈火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660章 五體投地第639章 斬首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638章 拳腳相加第242章 揚帆第5章 願爲父皇分憂第912章 準備就緒第123章 上架感言第737章 到京第587章 衆志成城2第507章 宴會1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290章 甦醒第668章 合辭勸諫第477章 移棺第190章 去官道盡頭第714章 無謂衝鋒第295章 告密之人第827章 出招第900章 戰前第195章 出城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912章 準備就緒第555章 無力第67章 王之威壓1第222章 搭救第784章 雜魚第449章 勸降1第893章 改變第616章 碼頭上第266章 喜變喪第2章 奪嫡事第410章 遇屍羣第445章 南邊情況第904章 備戰第436章 亂起1第195章 出城第306章 兄弟不見第654章 渡河第10章 系統任務第277章 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