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告御狀

丁江完了,當王掌櫃得到魚幫覆滅的消息,長嘆一聲。

魚幫曾經是他最得力的打手,以前也幫他做過不少髒事,這一次魚幫覆滅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他沒有想到墨家村竟然擁有翼國公的令牌,請動了曹捕頭來給他撐腰。讓他自認爲萬無一失的佈置功虧一簣,又損失了丁江這個打手,損失可不小。

“可惜了!”王掌櫃恭敬的站在御史大夫王喆的身後,聽到王喆嘆息忙道:老爺多慮了,一個小小的魚幫而已,小人回去之後,再找一批人一樣會盡心盡力的幫老爺辦事。

“蠢貨,一個魚幫算什麼,我說的是墨家活魚秘技。”王御史沒好氣的說道,

“這等神技如果在我王家手中,那發揮的作用何止這一點,整個天下的漁業都將控制我等手中。”

王掌櫃心中一震,他沒有想到王御史所圖甚大,而自己而沒有辦成事情。

“老爺放心,回去之後我再去安排,一定要把活魚秘技奪過來。”王掌櫃保證道。

“晚了!”

王御史搖了搖頭,有了翼國公的支持,要想再得到墨家村的活魚秘技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難道真的沒有一點機會了麼?”王掌櫃不甘心的說道,在他的心中,王御史的能量十分巨大,之前無論任何事情都能幫他擺平。

“當然有機會?”王御史微微一笑道:既然我們獨自得不到,那就讓墨家村公開活魚秘技。

“墨家村怎麼會願意公開?”王掌櫃不相信墨家村爲了活魚秘技如此拼命,會捨得無償公開活魚秘技。

“放心,他會公開的!”王御史自信的說道。

“來人,給本官換上官服,該上朝了。”王御史看着東方泛白的天空,深吸一口氣。

作爲一個皇帝,尤其是有黑點又有羞愧感的皇帝,李世民可謂是兢兢業業,他拼命的將自己打造成爲一個明君,力圖證明自己當初玄武門政變是正確的,他是最適合領導這個國家的人,而事實上,他的確做到了。

據說秦始皇每日批閱奏摺百二十斤,而如果把李世民面前的紙張都刻成竹簡,只會多不會少。

李世民處理了今天的政務之後,太監總管龐德知趣的高喊: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奏。”王御史應聲出列。

“准奏!”李世民打起精神。

王御史打量了一下最前排的秦瓊,朗聲說道:“臣子想要彈劾開國縣伯墨頓在公然經商,與民爭利,又因私利,在長安城公然動刀兵,形同謀反。”

“開國縣伯墨頓?”李世民疑惑的看向龐德。李世民繼位以來,對各個各個功臣都很熟悉,怎麼也想不起開國縣伯中有叫墨頓的。

“好像是開國縣侯墨烈的兒子。”龐德也是遲疑道。

“哦!墨烈!”李世民恍然大悟,想起了這個曾經的將領。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不禁讓人唏噓。

“不錯,就是開國縣伯墨烈的兒子,此人年近十五,但是卻十分的市儈桀驁,本是帝國伯爵卻貪圖小利,販魚獲利,因爲矛盾,和魚商丁江再長安城公然械鬥,,臣請陛下下旨徹查此市儈小人。”王御史貌似大義凜然,義憤填膺的說道。

“哦!朕的伯爵竟然去賣魚,竟有此事!”李世民對一個伯爵賣魚之事顯然更感興趣,至於打架在長安城不知道發生過多少。

“啓稟陛下!臣可以證明開國縣伯墨頓的確在長安城賣魚,此乃臣親眼所見,當時可是轟動全城。”馬周出列道,他就是當時的青衣儒生,親眼見到過墨頓第一次進入長安城的情景,對於那個地位尊貴卻沿街叫賣而臉色未變的少年影像深刻。

“那的確是轟動全城,一個堂堂帝國開國縣伯竟然去賣魚怎能不轟動。”魏徵出列諷刺的說道,他爲人正直,眼中摻不得一點沙子,對於墨頓堂堂一個開國縣伯去賣魚心中不由得不滿,實在是太丟帝國的臉了。

“魏大人有所不知,下官所說的轟動全城另有其事,不知道魏大人是否聽到過最近在長安城轟傳的兩個詞,活魚秘技和鮎魚效應。”馬周躬身說道。

“鮎魚效應,活魚秘技!”衆大臣恍然大悟。

“什麼是鮎魚效應活魚秘技!”李世民疑惑道。

“啓稟陛下,活魚秘技和鮎魚效應是開國縣伯墨頓來長安城賣魚的時候傳入長安城的。”馬週一五一十的將墨家村來長安城賣魚經歷講出來。

“鮎魚效應!墨子不但有大智慧,又有君子之風竟然守信千年!”李世民眼神精光閃閃,顯然被墨子的故事感染。

能夠位列朝堂的都是人中龍鳳,以他們的見識,當然能夠理解鮎魚效應,而且這種手段他們也是經常使用的。

“就是如此,堂堂一個開國縣伯也不應該公然經商,這讓帝國顏面何在?”魏徵不悅的說道。

“魏大人所言極是,此等市儈之人簡直不配享受帝國爵位,有愧於陛下的恩賞。”王御史順勢落井下石。

李世民也微微點頭,畢竟一個縣伯經商有違帝國律法,又縱容部曲在長安城動刀兵,如果不加以嚴懲恐怕衆人不服。

李世民正要下令嚴查,突然秦瓊出列躬身道:“啓稟陛下,臣請爲墨家村求個情。”

秦瓊一出列,立即讓所有人驚訝,翼國公平時爲人謹慎,平時根本不參與政務,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公然和王御史對上了。

“秦愛卿,有話請說,難道這還有什麼隱情!”李世民心中詫異,他沒有想到一向低調的秦瓊竟然會爲墨家村求情。

“墨家村是整個長安最窮的村莊。”秦瓊此言一出,整個朝堂一片譁然。

“不會吧!”

“這麼窮!”

…………

整個朝堂封侯的不在少數,自己的封地不說富有,但是絕對比其他普通的村莊要強得多。

“嫁人莫嫁墨家村,寧願仍在河濱裡。”馬周嘆息道。

“嘶!”

衆大臣倒吸一口氣,這半句詩可不謂不絕,連娶媳婦都扔了都不願去墨家村受苦,那墨家村到底會窮到什麼地步。

“可是墨頓橫徵暴斂,還是村民懶惰不堪?”李世民凝重道。

秦瓊搖搖頭道:“非也,墨家村是開國縣侯墨烈的封邑,墨烈食邑千戶,村中村民大都是神工營退伍傷殘的老兵,都忠誠於墨烈,而墨烈墨頓父子也餞行墨家兼愛精神,凡是神工營生活不下去的傷殘老兵都一視同仁,造成墨烈乃是所有封爵唯一一個實封千戶,人多土地貧瘠,又不善於耕種,每年墨烈父子把爵位俸祿填補進去才勉強維持。”

秦瓊說着向文官羣衆一眼,不少文官心虛的低下頭,儒墨對立,他們作爲儒家弟子,面對一個墨家子弟,坑起來一點也不手軟,分配的土地都是貧瘠的荒地,每年收不敷出。

李世民心中震動,他沒有想墨家村竟然如此困難,而墨烈父子也是如此重情重義。

“墨烈!”

李世民不由得想起那個讓所有人敬佩的男子,永遠的一身黑服,刀刻斧鑿一般堅毅的神情,和一心想要發揚墨家爲己任的使命感,至今讓人難忘。

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利之爭第九百零七章 言同音第六百八十四章 二次推恩第二百四十九章 公共交通系統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李治到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婚書第九百零五章 私塾和小學第六百一十五章 墨家村困局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突厥復辟勢力第七百九十九章 辯經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母子平安第九百二十章 致富經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高山下的高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黑化武媚娘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衙役的奮鬥第九百九十八章 霸權旁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迴歸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第二百零一章 海的顏色第二百零七章 硝石造冰第十章 城門刁難第九百五十八章 墨技展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交稿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算學一脈的抉擇第八百九十一章 重男輕女的改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解題第七百七十八章 驢打滾高利貸第七百四十一章 高壓鍋第二十章 告御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馬拉雪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女氣運之子——武媚娘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生物學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李世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硝二磺三木炭第一百七十章 一次性碗筷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義王第五十二章 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公主嫁妝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蘇定方求援第七百九十一章 朝堂爭辯第九百四十三章 曲折的試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二十八章 圓桌會議(求收藏推薦票)第七百四十章 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工業興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墨聯盟第二百一十四章 左右朝堂第五百七十三章 拓跋赤辭(二合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精準到秒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吐蕃求和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儒墨交惡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長安令墨家子第四百二十二章 幼虎第八十二章 熱氣球升空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種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家國兩難全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樂的反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下朝別走第六百七十四章 下雨之謎第五十五章 無人可賞第八百六十二章 子錢家二東家武元爽第六百七十二章 鄭嫁陸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絲路明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唐外十道計劃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章 她是誰?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四十八章 儒墨之爭再起第七百九十二章 救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思摩可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滄海遺珠第五百零六章 運糧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糊塗‘仗’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帝王醫鬧,抄家滅族第四百四十三章 足金配完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火爆的婦幼醫院第九百九十九章 五姓七望隱忍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諾千金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安西都護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墨家子必須死(四)第八百八十八章 醫家窺天之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反佛鬥士傅奕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墨家子歸來(三)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皇子造反第一百零六章 金沙公主墨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長樂的擔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泰山封禪的正確打開方式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鐵價暴跌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弱化版軍用墨技第四百零四章 眼保健操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高昌首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下雨之謎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理念之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二十章 一超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