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熱銷

墨家子兼修百家的事情很快從國子監,傳到了整個長安城文界,曾經沉寂千年的百家學說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有人冷笑,認爲此乃虛無荒謬之事,公交馬車這個例子也不過是一個個例罷了。

有人深思。諸子百家之後文人想要在文章上有所成就,早已經是是千難萬難,也許另闢蹊徑兼修百家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一些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心中大動,既然傳統的方法自己沒有辦法成功,試一試也許另有驚喜也說不定。

有人吹捧,也有人嗤之以鼻。

整個長安城的文界表面上風平浪靜,而私底下確是波濤洶涌。

墨府之中。

李承乾看着墨頓書房之中,一排排諸子百家的書籍,拿起一本《呂氏春秋》翻了翻不由得感嘆道:“墨兄大才!高明所不及也!”

墨頓搖搖頭說道:“高明兄客氣了,兼修百家可不是小弟的首創,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高明兄又何嘗不是兼修百家呢。”

李承乾眼神一閃,反問道:“墨兄此話何解。”

墨頓道:“當年漢宣帝曾經說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此乃皇家歷來治國之道,小弟可不相信高明兄所學只是儒家經典。”

李承乾作爲太子,乃是被李世民當成了接班人悉心培養,所學學科自然方方面面都要涉獵。

“墨兄誤會了,高明雖然所學很雜,只是稍微涉獵,可比不上墨兄兼修百家。”李承乾擺手道。

此刻儒家纔是正統思想,李承乾作爲太子,那自然而然要保持於正統思想的一致。

“外儒內法濟之以道,此乃歷代皇朝所採用的統治方法,並無任何忌諱。”墨頓直接的說道。

表面推崇儒家思想,而實際操作則是依賴法家思想,而道家的思想則大多會在開國之初就採用一點,用來休養生息。

而此刻大唐建國不久,再加上李唐自認爲乃是老子之後,道家的痕跡更爲明顯。

“外儒內法,濟之以道。”

李承乾也是聰慧之人,聞言頓時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墨兄一語中也!饒是如此,單憑墨兄破除門戶之見這份心胸,就是常人所不及。”李承乾道。

他涉獵百家乃是皇家教育,而墨頓一個地地道道墨家子弟,卻兼修百家,可是冒着巨大的勇氣。

墨頓苦笑道:“小弟此舉也是出於無奈,墨家已經處於生死邊緣,這個時候要是在故步自封,那纔是自取滅亡。”

“開放的墨家?”李承乾凝聲道,他這纔想起曾經墨頓的口號。他原本以爲墨頓所說的開放乃是讓墨家與百家合作,沒有想到他還是小看了墨頓的心胸。

墨頓鄭重的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開放!只有墨家拋棄門戶之見,與百家學說交融並濟,纔有合作的可能,否則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罷了?”

“空中樓閣,此乃出自於何典故?”李承乾倒是第一次聽到此詞語,不解道。

墨頓解釋道:“此乃天竺的一個佛家寓言,話說有一個富人,非常愚蠢,他曾經看到另外一個有錢人有一棟三層小樓特別漂亮,於是也想蓋一棟,就請工匠前來動工。第二天工匠就在地上挖地基,砌磚,富人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工匠答道:“我正在打地基,先做底層。”富人搖頭道:“我不要下兩層,只要第三層。”衆人聞言,皆笑富人癡傻,不知沒有一二層,就是再高明的工匠也造不出空中樓閣。”

李承乾若有所思,不禁點頭讚道:“沒有想到天竺的學問竟然也有如此智慧。”

“這天下的學問何止千萬,不但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就連大唐之外,各大文明古國也是璀璨繁華,又豈能是一家學說又豈能放四海而皆準。”墨頓嗤之以鼻道。

李承乾微微沉默,他當然知道墨頓所說的一家學說就是指儒家學說,作爲當朝太子,他雖然聰慧,眼光自然不同於普通人,自然也隱隱約約察覺出來儒家學說也有種種缺陷,可不是一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能通行天下。

李承乾自然聽到墨頓曾經說過幾大文明古國,而且也知道在極西之地,存在着一個並不遜色大唐的國度。

李承乾左右看了一下,見四下無人,猶豫了一下,咬牙問道:“若說我等在兼修百家之時,發現某些學說很大的缺陷怎麼辦!”

墨頓神色一動,鄭重的說道:“取其精華,去其糟泊。”

李承乾聞言一震,頓時醍醐灌頂。

“高明受教!”李承乾鄭重的對墨頓行一大禮。

隨着長安縣七條公交馬車試運行的再一次成功,爲墨家子兼修百家學說再添一佐證,一時之間長安城諸子百家的書籍再一次熱銷。

而且隨着公交馬車運行,其產生的廣告作用再一次發威,長安城乃是大唐的重心,平時往來的商旅絡繹不絕,這直接早已經催生了專門拉客進京的行業,尤其是長安城和洛陽之間,那更是往來頻繁無比。

而四輪客車以其巨大的載人量,直接打動了這些專門拉人的行商,普通的馬車最多隻能拉七八個人,而四輪客車直接的增加一倍,至少能夠拉十六人。

四輪客車自然不同於公交馬車,原本站立的位置全部改裝成爲座位,就連走道也都做成了能夠改成了摺疊的凳子,如果不憐惜馬力,二十人也能拉。

在狀元樓內,長安城的客車行業的巨頭全部都集中於此,有了墨家美酒的先例,這一次墨家邀請的極爲順利。

然而此刻長安城的各大客車巨頭卻是一個個眉頭緊鎖,紛紛議論一個話題

“四輪客車和城際客車系統!”

定點發車,車站建設,馬換車不換。一個個新奇的點子讓他們頓時覺得不虛此行。

“諸位,許某曾經研究過諸位的拉客模式,說句不客氣的話,可謂是極其混亂不堪,各家之間相互爭客,半道加錢,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速度極爲的緩慢。長安城到洛陽,竟然需要走三五天,這簡直是浪費時間。”許傑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侃侃而談,說的一衆客車巨頭面露羞愧。

“如果諸位採用墨家四輪客車和城際公交系統,不但可以將拉客量增加一倍以上,諸位分好時段,每隔半個時辰發車,避免各家惡性競爭。”

“當然,諸位也可以繼續用原來的小馬車,但是如果採用四輪客車,用最短的時間能夠到達目的地,光是省下來住店的吃飯的錢就有不少吧,更何況還會有舒服的座位,我想就是價格高一點,我想也有人接受吧!許某保證,每家的利潤定然可以翻上一番。”

每個人心中一杆秤,四輪客車相比於普通的馬車優勢實在是太大了,如果自己不率先採用,恐怕將來必定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衆人心中有了決算,很快四輪客車熱銷起來。

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再起第八百二十章 捲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百家震動第十一章 墨家村後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墨家應對第九十五章 閃電心算第六百一十章 橫眉冷對千夫指第一百二十六章 挽留孫思邈第五百零三章 兄弟共患難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墨家子必須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高壓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小說家墨家子第九百章 相夫氏一脈的誘惑第四百五十四章 登徒子墨家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試驗品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農家登場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儒墨新時代第七百五十六章 牡丹花會第八百四十七章 十萬貫印子錢第四百三十四章 天神的力量第八百一十九章 摺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機第九百一十八章 爲了墨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二十一章 嚴和慈第六百八十五章 墨家村擴建第七十二章 墨家與諸子百家第四百九十章 艱難的加俸第七百四十六章 皇家有女初長成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墨家子必須死(四)第七百一十二章 聘禮魔鏡(二合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閹割陰陽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九百章 相夫氏一脈的誘惑第二百三十六章 墨家收糧。第八百九十四章 火爆的婦幼醫院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求同存異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價的知識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罷免長孫衝第八百九十九章 修建渭水大橋第二百七十七章 泄洪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田地城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儒墨二次和談第六十二章,墨技展開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滿城熱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公務和賭約第四百五十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元節第三百四十五章 尚同墨方第一百九十七章 義利之爭第九百一十二章 各有所得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佛家東渡第七百三十九章 《字典》第二十五章 墨家村大喜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九百二十一章 僚民入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百家應對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底牌盡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佛家的野望第九百八十三章 夥計股第一百七十五章 墨家鉅子第一千零四十章 禮輕情意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家子錢家合作第七百五十一章 度蜜月第一百一十三章 影響朝政第八百六十六章 《三字經》第九百七十一章 降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殷老夫人訓孫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交河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火器監凱旋第五百六十章 公主、可敦、太后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允的消息(二合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遲來的正義第九百六十三章 藥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長安城最大的毒瘤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城關注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熱氣球的威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煙囪火爐和暖氣第九百三十五章 長孫皇后病危第三百九十五 各奔前程第五百三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七百九十九章 辯經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苦的酒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舉世震驚第五百六十五章 突倫川到了第七百九十章 奇人傅奕第九百九十六章 墨家下江南第九百六十三章 藥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圍第一千三百章 萬國朝貢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家子錢家合作第九百九十五章 首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百姓日用即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第五百八十三章 買羊送草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頡利可汗去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