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

徐礎登城觀望,體驗到東都士民此前的感受:站在高處,憑藉厚實的城牆,雖然感到安全,但是看不清城外敵軍的底細,又無處可逃,盯得越久,焦灼感越是強烈。

若有人能夠帶兵出城迎敵,哪怕只是打成平手,也能極大地鼓舞士氣,可若是戰敗,則會雪上加霜。

如果是一名謀士,徐礎肯定會力諫統帥趁敵軍立足未穩時出擊,現在他自己就是統帥,一切由他做主,他要勸說的目標不是別人,正是自己,這讓他有些猶豫。

勝則通盤皆活,則敗滿盤皆輸,這是一場豪賭,而徐礎從來不喜歡賭博。

他有許多不喜歡的事情,如今都要一一做起。

徐礎轉身,向諸將笑道:“官兵也玩這種把戲,初來乍到,不先立營,而是列陣挑戰,分明是虛張聲勢。官兵僅此千餘人而已,後軍尚遠,不足爲懼。我要率兵出城迎戰,以顯我軍威風,諸將誰願隨我一戰?”

五王將領幾乎全在這裡,立刻就有一羣吳將站出來,都願隨執政出戰。

徐礎指定宋星裁,留下孟僧倫。

吳軍不擅騎術,此前引誘官兵,奔跑而已,真正交戰時,還是晉兵、寧兵出力。

徐礎命宋星裁下城準備,向剩下的將領道:“吳軍出戰,請諸位在城頭觀賞,爲我吳軍吶喊助威。”

果然有人受不得激,寧將羅漢奇站出來,粗聲粗氣地說:“我只會挑戰,不會觀戰,我願隨吳王出城,只要……只要寧王同意。”

徐礎雖被推爲軍主,諸將也來受他調遣,可心裡還是隻認舊主。

徐礎一開始想要安撫一下,笑未擠出,話未出口,立刻改變主意,厲聲道:“我乃全軍之主,諸位各領王命,受我節度,何需再經他人同意?羅將軍欲戰則戰,欲留則留,不必另找藉口。”

羅漢奇面紅耳赤,也厲聲道:“我願出戰,請吳王下令。”

徐礎拱手道:“有勞羅將軍。”

羅漢奇下去召集本部兵馬,徐礎又交待幾句,指定孟僧倫爲守城大將,自己去與宋、羅二將匯合。

兵馬已經集齊,足有五千之多,徐礎覺得夠用,正要下令開門出戰,寧抱關來了。

寧抱關駐守北城,離着較近,聽說消息之後立刻趕到。

徐礎想好諸多應對的話,必要當衆說服寧抱關,不許他阻撓出戰。

可這些話都沒用上,寧抱關並非阻戰,而是來請戰。

“吳王乃是軍主,不宜親自出戰,還是我來吧。”

徐礎稍一猶豫,寧抱關已向將領下令,“官兵不過一千多人,咱們不做以多欺少的事情。你們各自揀選,宋將軍四百人,羅將軍七百人,咱們要叫官兵敗得心服口服!”

羅漢奇立刻聽命,宋星裁也沒猶疑,傳令手下頭目裁減兵卒,只留騎術稍好、敢打敢拼之人。

寧抱關橫槊鞍上,向徐礎拱手道:“請吳王登城助威,我若戰敗,寧願死於戰場,不勞吳王開門,更不必派兵援助。”

論到衝鋒陷戰,徐礎的確遠遠不如寧抱關,他知道這一點,諸將也都知道,所以宋星裁毫不猶豫地接受寧王的指揮。

徐礎拱手還禮,“我爲寧王擂鼓助威,寧王若有萬一,城內還有騎兵,我會率兵相繼,絕不讓官兵得意。”

寧抱關點下頭,策馬第一個跑向城門。

門口士兵早已做好準備,立刻打開城門,放騎兵出城。

徐礎重新登城,上面的諸將已經得知寧王出戰的消息,全都扒牆向外望去。

城上有戰鼓,徐礎雙手執槌,擂響第一下。

擂鼓自有規矩,徐礎略知一二,好在寧抱關等人也不太懂,只需聽個聲響而已。

夜色初降,城外官兵叫喊半天,氣勢稍衰,正要退兵紮營,突然看到城內有人衝出,城上又有鼓聲響起,急忙重新佈陣,迎戰叛軍。

這是義軍極少經歷的硬仗,雙方兵力相當,打得尤其慘烈。

徐礎不停擂鼓,直到氣力不支,才轉交給孟僧倫。

寧抱關處於下風,他有點託大了,冀州騎兵天下馳名,兵強馬壯,訓練也多,義軍騎兵多是臨時拼湊,來不及操練,敢出城應戰已經很了不不起,真到戰場上,很快就變得散亂,不如官兵整齊。

即便如此,寧抱關少帶騎兵還是對的,人數越多,義軍只會越亂,一千一百人當中至少有五成能夠跟上寧王,不至於全成爲一盤散沙。

雖然寧抱關聲稱不要支援,徐礎卻不能坐視不管,立刻下城,帶領剩餘的數千騎兵出城,過橋列隊,做出立刻就要參戰的架勢,城上多處鼓響,一陣緊似一陣。

官兵察覺到城門口的動向,他們沒料到叛軍真敢出來應戰,戰場上雖然佔據上風,氣勢卻已減弱三分,待見到叛軍背後還有騎兵,氣勢又弱三分,立刻鳴金收兵。

徐礎也派人前去招回寧抱關。

這一戰不求大勝,只要能顯出敢戰之心即可。

寧抱關帶兵回到城裡,徐礎守在橋邊,確認外面再無自己人之後,才退兵進城。

官兵停在遠處,沒有趁勢攻城。

徐礎猜中了,這只是一支先鋒,後方大軍距離尚遠,主將不敢真與叛軍硬拼。

這一戰持續得不久,雙方的損失也都不大,對士氣的影響卻極顯著,官兵乖乖地立柵建營,不再以爲叛軍散漫可欺,城裡義軍士氣陡增,對吳王、寧王的敬畏也隨之暴漲。

徐礎挾此餘威,重新整編隊伍,將降世軍正式分派給諸王,人數相差無幾,絕不厚此薄彼。

薛六甲派人來過幾次,請吳王去宮裡議事,都被徐礎婉拒,他剛剛嶄露頭角,在薛六甲的忌憚名單上,很可能已經與晉王、寧王平齊,甚至更高一些。

從現在起,徐礎再不會冒險進宮,孤身去見薛六甲。

夜半之後,城內義軍分派完畢,城外官兵也越來越多,開始繞城紮營,做出圍攻之勢。

徐礎一夜未睡,四處奔走,要讓城內的每一名頭目和儘可能多的士兵看到自己。

城外城內各有一場戰鬥,城外大兵壓城,乃是存亡之戰,城內諸王各立旗號,乃是威望之戰。

一實一名,徐礎都要爭取大勝。

城外暫時陷入僵局,城內徐礎稍佔優勢,他是軍主,又是降世王的女婿,剛剛擊退官兵氣焰,越是遠離北城、沒看到戰場詳情的兵民,越以爲義軍大勝,對吳王、寧王也越是畏服。

徐礎回到北城時,已將近五更天,剛一進營,就被攔住。

黃鐵娘找女婿已經找了好一會,她不關心降世軍將士歸誰,甚至沒注意到諸王勢力正在迅速膨脹。

“我女兒呢?金搖在哪?”黃鐵娘拉住繮繩問道。

徐礎早忘了這件事,“金搖姑娘……還沒回來?”

“回來個屁!”黃鐵娘一急,口出髒話,抓住徐礎的一條手臂,硬拽下馬,“老婆沒了,你也不着急、不過問,算什麼丈夫?”

徐礎也有愧意,下馬攙扶黃換娘,“岳母大人別急,官兵尚未合圍,金搖姑娘正在回來的路上,很快就能進城。”

“你又沒親眼看到,說這些有什麼用?快派人去找啊。”

城外官兵已經包圍半座城池,徐礎絕不會平白派人出去送死,傷亡事小,減損士氣事大,於是敷衍道:“岳母大人先回宮裡,岳丈大人一直在找你,我會派人尋找金搖姑娘下落,一有消息立刻告知。”

“你真會派人?”

徐礎點頭。

黃鐵娘無計無施,她的脾氣雖然暴躁,但也是降世軍一員,對官兵心存畏懼的習慣一時半會改不掉,自己不敢出城,只好道:“那我先回去,你一定要找回我女兒。一夜夫妻百日恩,你可不能忘了自己的妻子。”

“怎麼會?”徐礎派人送黃鐵娘以及女兵回皇宮,登城巡視,交待將領,若見到薛金搖回城,立刻叫他,金聖女身後若有追兵,不可輕易開門。

徐礎希望薛金搖能夠平安回來,但是不能因她一人而冒險。

當初馬維拋妻棄子逃離東都的時候,徐礎還有些難以接受,現在卻明白,兒女私情終究比不上天下重要,莫說他與薛金搖並無真情,即便有些,該舍還是得舍。

諸王當中,只有薛六甲時時拖家帶口,寧抱關等人都不攜帶妻子,甚至託付給對手也不在意。

官兵初戰未捷,不再急於求戰,專心建築營地,徐礎回到營房裡,打算小憩片刻。

剛一下城,就見到郭時風站在下面等他。

一同來到屋內,郭時風拱手道:“恭喜吳王得嘗所願。”

“郭兄這話說得古怪,官兵圍城,我有何願得嘗?”

郭時風上前,笑道:“吳王可以瞞別人,不必瞞我。冀州兵來得突然,吳王卻應對得井井有條,像是早有準備,我沒說錯吧?”

“郭兄看不得我能臨危不亂?”

“哈哈,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其實我是來投奔吳王的。”

“投奔?”

“記得嗎?我早就跟吳王說過,吳王什麼時候要退到鄴城,我願追隨,替吳王傳話遞信,以效微勞。”

“郭兄想多了,我無意退到任何地方。東都在此,義軍不下三十萬,守城有餘,攻戰也佔優勢,爲何要委命他人?”

義軍號稱三十萬,真正能上戰場的人遠遠少於此數,徐礎還是不習慣誇海口,沒說五十萬。

郭時風稍愣一下,隨即笑道:“明白。吳王既是軍主,則城中將士皆爲臣僕,我來投奔,不算背主吧?”

郭時風最擅長見風使舵,這是他第一次完全轉到吳王這邊。

徐礎明知此人品性,卻不能說是厭惡,郭時風的“投奔”至少表明他的計劃已經初見成效。

“郭兄願意留下,可以。”

郭時風再次拱手,小聲道:“一僕不事二主,既歸吳王,我不能再有隱瞞。”

“哦?”

“樑王率兵去往皇宮,要殺降世王。”

徐礎大驚,尤其不明白,爲什麼是馬維要殺薛六甲?

第三十章 空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二百章 絞痛第六章 醉不休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三十三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態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婚第五百零八章 各證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三百零七章 掃墓第六十二章 王意第八十章 無用之劍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一百五十六章 鑰匙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二百八十章 菊妖第三百八十一章 西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七十章 過河第二百三十六章 無辜第一百八十八章 他們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五百四十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六章 醉不休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擔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十二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佞臣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殺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九十八章 兵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二百四十六章 爭強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三百八十三章 尊老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三百四十八章 心動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計第二十章 點醒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將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