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

孟津南北兩城數經易手,城牆依舊完整,幾乎看不出兵災的影響,蜀王甘招的部下趕來時,城裡爲數不多的官兵聞風而逃,未做任何抵抗。

馬維帶領樑軍晝夜兼程,趕到得正及時,進城不久,北岸就傳來消息,有一隊來歷不明的士兵在遠處覘視,發現城上的吳、蜀旗幟之後,立即退卻。

看上去那是敵軍,馬維暗自佩服吳王的遠見,立即佈置守城,河冰正在融化,已無法承載重物,爲保險起見,馬維還是派人去往上下游平坦之處監視,以防敵軍偷渡。

雖未明言,但是人人都知道蜀王已被吳王軟禁,他的部下自然不受信任,馬維將他們全調到南城以作備用,命樑軍分守南北兩城。

敵軍沒再出現,傍晚時分,城外來了一名使者,守門士兵認得他是晉王身邊的人,立刻通報給樑王。

馬維吃了一驚,下令放入使者,自己親到樓下相迎。

劉有終飄然下馬,臉上全無疲態,滿面春風,向馬維拱手笑道:“原來是樑王在這裡坐鎮,我還說,遠遠望來,此城上空五彩雲籠罩,似有王者之氣。”

明知道劉有終的話不實,馬維還是露出笑容,他相不相信不重要,只要身邊的人在意,他就得感謝劉相士的當面吹捧,“我今天的眼皮也一直在動,料想會有貴客臨門,眼見天色將暗,終於盼來了。”

兩人相視大笑,攜手登樓。

彼此寒暄幾句,馬維問道:“看來晉王是安全渡河返回幷州了,晉陽可好?”

“唉,一言難盡,的確渡河,但是沒去晉陽,晉軍就停在離此不遠的地方。”

馬維心裡一動,臉上依然帶笑,“天涯何處不相逢,自從晉王離開之後,我是朝思暮想,吳王也常說,早知東都之圍這麼快就能解除,當初就應該留下晉王,得勝之後諸軍一同去救晉陽,助晉王一臂之力。”

樑、晉二王在東都互相攻擊,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馬維提都不提,好像兩人還是關切密切的盟友。

劉有終也不點破,笑道:“世事難料,誰想到冀州軍如此不堪一擊呢?據說吳王提槍上馬,在陣前親手刺殺大將軍,可有此事?”

“哈哈,劉先生又不是不認得吳王,怎麼也會相信這樣的道聽途說?”

“說的人多了,由不得我不信,當然不是全信,只是覺得……吳王下得了這個狠手。”

“樓溫是被欒太后所殺。”

“這……這是真的?”劉有終露出震驚至極的神情。

“確鑿無疑,我一開始也不相信,親自問過當時在場的人,纔不得不信。即便不是欒太后親自執刀,也是她身邊的人動手。”

“大將軍怎麼會……”

“樓溫的爲人你應該最清楚不過。”

劉有終曾是樓府常客,大將軍與他無話不說,想起往事,他嘆息一聲,“大將軍終究毀在一個‘色’字上,他膽子也忒大了些,居然動太后的心思。太后失節了?”

“哈哈,劉先生也關心這種事?”

“嘿,怕是沒人不關心吧。”

“不知道,太后也是命蹇,被親兒子拋棄,被樓溫覬覦,動手殺人也沒逃過一劫,據說她被寧抱關搶走,生死不明。”

劉有終驚駭不已,連連搖頭,“世事紛亂,是我們這些相士的用武之時,也是我們的噩夢,從前能看到清五年、十年以後的事情,現在,連三天以後會發生什麼都難說。比如這次與樑王相遇,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老實說,我也很意外。”馬維淡淡地說,看了一眼周圍的衛兵與親信將領,無意驅逐任何人。

劉有終也看出來了,正色道:“東都有我不知道的事情,河北也有令樑王吃驚的變故。”

“哦?晉王遇險了?晉陽失守了?”

“哈哈,沒有,晉王英明神武,上天護佑,總能逢凶化吉。”

“果真如此,如今擁有東都的人就該是晉王,而非吳王。”

“天下未定,任何人擁有一城一地都是暫時,算不得數。”

“劉先生還是說說河北的變故吧。”

“晉王早就防備賀榮部,所以提前派周元賓北返,這一着實在太及時、太重要。周家數輩與賀榮部往來,通商、聯姻,交情匪淺,周元賓能與賀榮部大人稱兄道弟。賀榮部來攻晉陽,周元賓單人匹馬前去迎敵,當面數落賀榮部背信棄義之舉,將他們勸退,保全整個晉陽。”

“還真是……令人難以相信。”馬維笑道,對劉有終大言不慚的吹噓不當回事。

劉有終臉也不紅,繼續道:“賀榮部心中慚愧,不僅退兵,還借兵五萬給沈家,算是賠罪。”

馬維眉毛微挑,“五萬賀榮騎兵?”

“正是,整整五萬。”

“呵呵,這麼說來,晉軍當中賀榮部騎兵多過幷州將士,晉王這是……投靠賀榮部,俯首稱臣,成爲北虜大將了吧?真是意外,我完全想不到,吳王更想不到,吳王還以爲晉王能分清華夷,能替中原稍稍阻擋控弦之士呢。”

主公受辱,劉有終依然面不改色,笑道:“借兵就是借兵,沒法反客爲主。何況晉軍當中幷州人一點不少,晉王渡河之後,各地踊躍送兵、送糧,如今晉軍當中光是幷州人就有十萬,賀榮騎兵不過是個點綴。”

“十五萬晉軍,了不起。不知這十幾萬人爲何停在孟津附近?”

“當然是來幫忙。”

“幫什麼忙?”

“樑王來孟津是爲什麼?”

“重遊故地,看看風景。”

“哈哈,樑王說笑。要說風景,孟津還真是不錯,等到開春,景色尤佳,不只樑王喜歡,天下人都喜歡,排着隊要來觀看呢。”

“我來了,晉王來了,還有別人嗎?”

“還有冀州人。”

“冀州還有人嗎?”

“所以才意外嘛,冀州不知從哪裡蒐集到十萬兵馬,正往孟津趕來,離此不遠。”

“王鐵眉已死,這支冀州軍誰當大將?”馬維不關心兵力多少,只在意主帥是誰。

“樑王更想不到,連我初次聽說也吃一驚,鄴城居然找來原冀州牧守皇甫開充當統帥。”

兵力通常是虛數,主帥的身份卻很難造假,馬維聽到這個答案真的有些吃驚,“皇甫開不是去遼東了嗎?”

“據說他將兒子留在遼東,自己帶兵南下,不知怎地,竟被鄴城說服,與冀州合軍南下,要報東都大敗之仇。”

“敗的是冀州軍,跟皇甫開有什麼關係?”

“他畢竟曾是冀州牧守,王鐵眉從前是他的下屬,大概是有兔死狐悲之意吧。”

“嘿,皇甫開的確是只老狐狸。”

“不僅如此,聽說淮州盛家也派軍西進,至少十萬人已在路上,不走孟津,直奔東都,荊州奚家好像已經提前一步,快要殺到東都了。”

“送死的人總是比較着急。”馬維不提荊州軍的確已快到東都。

“樑王果有王者之風,處驚不變,佩服,佩服。”

“不是我處驚不變,而是吳王早已料到這一切,制定了破敵妙計,否則的話,我爲什麼率軍來孟津呢?”馬維也得吹噓一下。

劉有終連連點頭,“吳王之智天下無雙,可巧智終究不敵實力,晉王擔心吳王危急,特意前來相助。”

“我替吳王感激晉王,但是不必了,吳、樑兩軍夠用,晉王老家還有亂事未平,先回家解決自己的問題吧。”

“晉陽倒還穩妥。吳、樑兩軍?蜀軍去哪了?探子明明說白天時城上還有蜀旗。”

“原來那些人是晉軍,真是見外,到了城下也不進來休息一下。蜀軍還在,蜀王被吳王留在身邊,掌管文吏,算是尚書吧。”

劉有終點頭,“蜀王小吏出身,不擅征戰,吳王倒是知人善用。如此說來,吳王、樑王真不需要幫助?”

“不需要。”

“那晉王可以放心了。”

“晉王北上,恕我不能相送。”

“呵呵,我已經說了,晉陽轉危爲安,晉王不急着回去,左右無事,我們就停在不遠的地方,觀看樑王與冀州軍決戰,替樑王吶喊助威。”

馬維大笑,“多謝,等樑軍大勝,分些戰利品給晉軍,不讓晉王白喊一回。”

“戰利品就不要了,等樑軍大勝,晉王還要送一份大禮,犒勞將士,以助軍威。”

“劉先生回去勸勸晉王,天下時艱,錢糧難得,讓他省着點用,萬萬不可打腫臉充胖子,犒勞別家的將士,餓着自己的部下,豈不令人寒心?”

“幷州雖非天下至富,這點積蓄還有,莫說十五萬大軍,便是三十萬、百萬,也養得起。倒是樑王要多加小心。”

“連戰連勝,糧草充足,連餵馬都用米粟,我有什麼可小心的?”

“小心吳王。”

“呵呵,我與吳王情手兄,更不需小心。”

“吳王與晉王曾是結拜兄弟,那又如何?”

“該後悔的是晉王。”

“是嗎?我可聽說了,吳王陣前一時心軟,饒恕寧抱關一命,結果怎樣?寧抱關放火燒死幾萬吳兵,令吳王顏面盡失。實話實說,晉王當時走得頗爲狼狽,虧得吳王纏住官兵,才讓晉王平安離開。吳王兩次心軟,兩次不如意,他必然悔恨至極,從此以後,必然心硬如鐵,容不下半點閃失。”

劉有終起身,準備告辭,笑道:“樑王只要沒有閃失,就不必小心,若有閃失,哪怕只是一點——晉軍營地連山跨河,樑王怎麼都能找到。”

“孟津的路徑你們更熟,我在這裡隨時恭候晉王大駕。”

兩人脣槍舌劍,互不相讓,劉有終告辭離去,馬維命人將他送到城外,立刻又派出更多斥候,去往冀州、淮州方向查看敵情。

劉有終所言哪怕只有一半是真的,也會是一場超出馬維預料的狂風暴雨,內心深處,他的確有些恐慌。

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四百七十三章 勸叛第五百一十章 比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防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迎妻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四百四十四章 夜遇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五百零五章 借船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鞭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七十章 送兄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良藥第四百六十九章 取信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四百九十章 大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變臉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九十章 爭財第一百五十章 城裡城外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誓第二百五十五章 肘腋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三百六十二章 懲罰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五百三十五章 運氣第二百九十三章 蠱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選將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勝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一百六十章 變計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賣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過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合營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棒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三百三十三章 進城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話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