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

追兵趕來,見到寧抱關的頭顱,無不縱聲歡呼,騎馬來回踐踏剩餘的屍體。

寧軍兵卒手捧着的頭顱與肢體全被奪走,然後被命令站到一邊,他們不太服氣,總想提醒對方功勞是自己的,結果惹惱追兵,全都死於亂刀之下。

只有冠道孤站得遠,一聲不吭,任憑追兵將自己當成俘虜。

追兵鬧了一陣,帶着戰利品回往鄴城,誰都沒有往荒谷裡來。

官道上終於安靜下來,留下幾具屍體與濃重的血腥氣味,張釋清覺得已無必要再守下去,傳令回谷。

衆人一路上小聲議論,說的都是寧王下場,唏噓不已,只有張釋清關心另一件事,沉默多時,到了住房門外,與衆人告辭之後,她問:“爲什麼寇道孤說你死在亂軍之中?”

“大概是有人誤傳消息,不管怎樣,這是件好事,最近兩年,很少有人進谷打擾,或許與此有關。”

“這不是‘誤傳’,肯定是……肯定是歡顏製造的消息,以遂你願。”

“也有可能。”徐礎笑道。

“唉。”張釋清進屋,點燃油燈,解下腰刀等物,轉身道:“她爲什麼還不成親?”

“誰?”

“你知道我說的是誰。”

“歡顏郡主嗎?這個……可能是因爲樓磯下落不明吧。”

樓磯是歡顏郡主的未婚夫,歸在寧王麾下,樑王曾許諾會想辦法解除這樁婚事,還沒成功,先已身殞,此後谷裡再沒聽說過樓磯的消息。

張釋清哼了一聲,“歡顏不肯成親,其實是爲了你,你們兩人一直惺惺相惜,每次你壞了朝廷大事,她都不生氣。而且你二人心有靈犀,你想假死,她就替你昭告天下。”

徐礎笑了幾聲,上前輕輕摟住妻子,柔聲勸慰,見她總是不能解開心結,於是鬆開雙手,道:“你想知道歡顏郡主是怎樣的人?”

“我們從小一塊長大,她不過年長几歲,我知道是她是怎樣的人。”

“你只知道‘歡顏’,並不知道‘歡顏郡主’。”

“又來這一套,但是聽你說說倒也無妨。”張釋清坐下看着丈夫,“洗耳恭聽。”

徐礎笑了笑,隨即收斂,“歡顏是你的玩伴,名爲姑侄,情同姐妹。”

張釋清點頭,“這倒沒錯,歡顏雖然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卻是與我最親密的人之一。”

“歡顏郡主則是張氏之女,眼看大廈將傾,欲憑一己之力撐起整個朝廷,奈何大勢不在,她無非稍稍延緩些時日而已。”

“所以說你們兩人惺惺相惜。”

“但我們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她不肯成親,不是因爲我,也不是因爲樓磯,而是壯志未酬,無心它顧。”

張釋清起身笑道:“看你這麼努力地解釋,好吧,我不計較了。但我另有一句話要說。”

“洗耳恭聽。”

“當初你決定隱居谷中,我其實有點遺憾,偶爾會覺得你在浪費才華,我也不能一展抱負——我沒有歡顏的雄心,但也喜歡馳騁四方的感覺——剛剛所見,讓我再無遺憾,一點也沒有。”

徐礎上前,再次輕輕抱住妻子。

一連幾日,谷外十分安靜,漸漸地,官道上開始有行人經過,先是匆匆而過的兵卒,隨後百姓逐漸增多。

谷中人外出打探,得知如今佔據鄴城的人乃是汝南王鮑敦,他正分兵奪取周圍郡縣,同時四處徵兵,將要一鼓作氣北攻漁陽。

鮑敦一年前投靠楚王,羣雄與寧軍決戰之後,各自退去,他奉命留下平定整個冀州。

又過半個月,天氣轉冷,谷中的平靜生活被一羣客人打斷。

來者是一隊將士,也不派人通稟,下馬用利刃砍掉雜草,推開荊棘與枯枝,再以坐騎來回踩踏,只用一個時辰就開出一條通道。

徐礎禁制任何人前去幹擾,特意叮囑張釋清:“他們有備而來,阻擋無益,不如靜觀其變。”

谷中大人帶着孩子去往後山躲藏,只剩不到十人留下。

十幾名騎士闖入村中,當先一人高聲道:“汝南鮑敦特來拜訪,請徐先生出來說話!”

徐礎其實一直站在自家門口,這時舉手道:“在這裡。”

鮑敦目光掃來,看了一會,哈哈大笑,跳下馬來,把繮繩扔給隨從,獨自大步走近,拱手道:“好一處世外桃源,天下洶洶,谷中寂寂,徐先生在此安度歲月,羨煞天下多少人。”

徐礎已將張釋清等人支到別的房間裡,獨自面對客人,也拱手道:“天下人只知汝南王,不知我徐礎。”

鮑敦樣貌變化不小,尤其是整個人的氣度,再沒有當初的猶豫與茫然,滿臉帶笑也掩藏不住心中的睥睨之態。

他沒有進屋,也不打算廢話,“我正要帶兵出征,聽說徐先生在此,立刻趕來拜訪,別無它意,乃是要請徐先生出山。”

徐礎微笑道:“我久居山谷,以耕種爲業,既不讀書,又不聞天下事,出山何爲?”

“哈哈,以徐先生之才,三言兩語勝過庸才整日喋喋,還怕無事可做?”

“實不相瞞,我有誓言在身,不能出谷。”

鮑敦臉上笑容稍減,“我親來拜訪都請不動,看來徐先生真是要隱居幽谷,可惜可嘆。既然如此,我不能勉強,但我帶來一個人,他對徐先生仰慕已久,此前聽說徐先生遇難,他比我還要傷心,待又聽聞徐先生還在,欣喜若狂,非要跟來。”

鮑敦轉身,招呼一名隨從過來,向徐礎道:“這位是我軍中長史,亦是我的‘軍師’,蘭若孚蘭長史。”

蘭若孚三十來歲模樣,爲方便行軍,也穿甲衣,只是不戴頭盔,代以儒者方巾,上前拱手道:“得見徐先生,實乃蘭某畢生之幸。”

徐礎還禮,“雖在幽谷之中,亦聞蘭長史大名。”

“徐先生聽說過我?”蘭若孚略顯意外。

徐礎點點頭。

兩人互相客套,鮑敦道:“今日大軍出征,我繞個彎過來拜訪徐先生,本意想請徐先生一同前往漁陽,既然徐先生立誓不肯出谷,我也不能勉強。就此別過,待我得勝歸來,再與徐先生痛飲長談。”

“不勝期待。”

蘭若孚道:“屬下斗膽,向我王告假一日,留此與徐先生一述衷腸,明白趕上,不知可否?”

鮑敦看向徐礎,“徐先生這裡留客嗎?”

徐礎笑道:“蘭長史罕見貴客,何處不留?”

鮑敦大笑,向蘭若孚點下頭,邁步走開,翻身上馬,大聲道:“蘭長史是我左膀右臂,至親的心腹,望徐先生待他如待我。”

鮑敦帶領隨從馳出山谷,只留十幾名兵卒守在谷外,等候蘭若孚。

徐礎將客人請入書齋,道:“山野荒僻,無茶無酒,唯有溪水可供一飲,萬望海涵。”

兩人又來回客氣一番,蘭若孚終於說到正事:“汝南王親來相邀,足見真情,徐先生因何不肯出山?”

“我的確是立過誓言……”

蘭若孚笑道:“世上沒有不能破的誓言。我一向仰慕徐先生之才,不明白爲何徐先生在這種事情上迂腐。汝南王非比常人,請徐先生出山也不只是爲了得一幕僚。天下風雲變幻,徐先生果然不瞭解嗎?”

“谷中客人罕至,我亦從不打聽。”

“請徐先生聽我簡述:如今楚王宋取竹乃天下盟主,但是擊敗寧王之後,盟主已是有名無實。楚王所佔據者,無非荊、洛兩州,東鄰淮、吳羣雄,廣陵王卞仲英爲長,西接益、漢衆英,鐵家兄弟稱霸,皆與楚王貌合神離。南邊湘、廣,長沙侯郭時風爲尊,一直爲楚王送兵送糧,早已厭倦不堪,時機一至,必然反叛。至於北方三州,皆歸汝南王所有。汝南王時刻不忘王號所來,曾想以冀州交換洛州,卻遭楚王拒絕,此番平定全境之後,入冬之前將要南下爭鋒。汝南王說了,如果只爲爭一時強弱,他就不來打擾徐先生了,之所以親來邀請者,乃是爲平定天下。”

蘭若孚又說許多,多半人名徐礎都沒聽過,卻沒有聽到譚無謂、唐爲天等人的下落,他亦不問。

“徐先生以爲如何?”蘭若孚最後問道。

徐礎思忖良久,“聽蘭長史所言,汝南王勝券在握。”

蘭若孚微笑道:“沒有十之八九,也有十之六七,汝南王雄兵數十萬,積糧足支五年之用,擊敗楚王不在話下,難的是此後掃蕩宇內,一統天下。”

“盟主既敗,四方雄傑自然臣服,有不服者,先安穩之,再激怒之,後討伐之,不出五年,汝南王必得天下。”

“徐先生也是這麼以爲?”蘭若孚眼睛一亮。

徐礎點下頭,“所以我不能出山。”

“嗯?”蘭若孚一愣。

“汝南王已盡佔天時、地利、人和,我出山之後無益於事,只能隨軍行走,觀望連勝而已,難有一言進獻,我食祿有愧,汝南王亦會悔不當初。所以我還是遵守誓言,留在谷中比較好。”

“我曾向汝南王保證,必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勸徐先生出山。”

“蘭長史身爲人臣,與我又不相熟,不該輕下許諾。”

蘭若孚笑着點頭,“是我的錯,是我的錯。該說的我都說了,徐先生既然堅持,我只好知難而退。就此告辭,待汝南王得勝歸來,我再來拜訪,靜聆指教。”

蘭若孚離去,徐礎送到村口,看着客人走遠,轉身看到張釋清等人,嘆息道:“沒辦法,逃次難吧,天黑前出發,希望還來得及。”

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三百八十八章 獻刀第二百二十四章 夢想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五百章 留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諸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回信第二百六十五章 贈言第三百零八章 受騙第四百二十六章 苦藥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首功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鋒第三百八十章 真假伏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七十三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十七章 故人第二十四章 孝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闖宮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三百二十三章 養虎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問第四十一章 怒極第一百一十九章 真話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二百零二章 保證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二章 聽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一百六十九章 嬸孃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第四百五十四章 稱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戰練兵第四百七十六章 馬妻第二十章 點醒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牆內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狩獵第二十三章 少年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將第六十三章 重入宮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雄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外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七族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二百八十六章 或輸或贏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肥肉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四百零五章 誤傷第四百四十八章 奚家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五百零四章 誤我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逼門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三十四章 撤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二十四章 孝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