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催促

第1083章 催促

皇帝動搖了。這個消息是由太后透露給永寧長公主,永寧長公主再寫在秘信中,告知燕王的。

無論是太后還是永寧長公主都很看不上蕭貴妃如今的做法。無論蕭瑞的出身是否見得光,他都是燕王唯一的子嗣。燕王爲了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作出了很多犧牲。他也從來不抱怨什麼,不要求些什麼,不過是希望自己唯一的親骨肉能繼承自己的家業罷了,這有什麼過分的呢?皇帝能一口答應下來,是他對這個早早被過繼出去的弟弟的憐惜和關愛。蕭貴妃連他們兄弟之間的感情都要挑撥,爲了給自己的兒子謀利益,便罔顧燕王的利益,也太自私無情了!

太后不贊成,永寧長公主也反對,只是她們看着皇帝猶豫不決的樣子,不好開口多言罷了。畢竟,三皇子纔是皇帝的親生兒子,做爹的如果非要偏向自己的親生兒子,把侄兒撇在一邊,做祖母和姑姑的,又能勸什麼呢?

蕭貴妃膽敢向皇帝提這樣過分的請求,估計也是覺得,即使蕭瑞是燕王唯一的子嗣,也敵不過三皇子是皇帝的親生兒子這一點。只要皇帝下了旨意,燕王心裡再不情願又能如何?總不能造反吧?到頭來還不是捏着鼻子認了?只要燕王府能平靜地接受這個結果,蕭貴妃便覺得,自己爲兒子爭取到了最後的未來了。等到三皇子入繼燕王府後,掌握住實權,日子也不見得會差到哪裡去,只不過是統治的地盤不如皇帝大罷了。

她懷疑,皇帝真正動搖了想法,有意讓三皇子入繼燕王府,恐怕真正的根源,還是在蕭明珠身上。皇帝遲遲不許燕王府將蕭瑞的身世公之於衆,到底是真的爲了迷惑其他的皇子們,還是因爲他打從心底裡,就不願意讓蕭明珠在禮法上成爲燕王的女人?

只能說,三皇子與蕭貴妃母子倆的想法,與太后、永寧長公主她們是不同的。若甘心只做個小小的富貴閒王,三皇子也就沒必要折騰那麼多年,明裡暗裡地耍手段了。眼下最關鍵的,還是皇帝的想法。永寧長公主提醒燕王早作準備,儘快定下兒子的名分,燕王給燕王妃與蕭瑞送急信,也是同樣的意思。

“燕王府一向有過繼皇子爲嗣的傳統,如今父王與王妃沒有嫡子,我這身世又上不得檯面,即使是父王的獨子,又有什麼資格說自己是世子之位的唯一人選呢?這事兒若鬧得大了,皇上難免要被人非議,父王的名聲也跟着受損,這又是何必?不管我將來是世子還是另行封爵,我心裡對父王與王妃都是一樣的敬愛,對妹妹也是一樣的愛護。我自會盡爲人子、爲人兄的責任,旁的我就不敢奢望了。”

對於燕王的想法,蕭瑞表現得很平靜:“若是太后娘娘決定要北上,我身爲孫子,親自進京去迎接她老人家,這是應該的。我從沒有機會向太后娘娘盡孝,怎麼也要表現表現纔是。只是……若是爲了燕王世子之位,才進京走這一趟,那就沒必要了。蕭娘孃的想法雖然有些過分,但確實有她的道理。我知道父王一向信任、敬愛皇上,但親生兒子與剛認回來的庶出侄兒相比,誰更親近,皇上心裡定是有數的。

太后、永寧長公主與蕭貴妃都認爲蕭瑞只是皇帝的侄兒,在皇帝心裡不可能比三皇子更重,因此篤定皇帝會更傾向於讓自己的親生兒子三皇子成爲燕王府的未來主人。可是,燕王妃心裡很清楚,蕭瑞與三皇子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蕭家女爲皇帝生下的兒子。蕭瑞固然是身世不能見光,但三皇子的人品也令人不齒,他們無論哪一個成爲燕王的嗣子,對皇帝而言都是一樣的。既然一樣,又何必換人過繼?還平白惹得太后娘娘生氣和失望,以爲皇帝對燕王這個同胞兄弟背信毀約了,爲了自己的私利,便要傷兄弟的心!

永寧長公主寫秘信給燕王,就是提醒他注意警惕。燕王府離京太遠了,有些事發生在深宮之中,京城的燕王府耳目未必能探聽得到,等到他們收到消息,皇帝說不定就要下旨過繼了,那時候即使燕王趕回京城求皇帝收回成命,也太遲了!永寧長公主勸燕王早作打算,最好趁着皇帝還未下定決心之前,趕緊把蕭瑞的名分定下來,免得夜長夢多。

燕王並不認爲皇帝會輕易推翻曾經的諾言,把自己並不認同的三皇子硬塞給自己做嗣子,可他也不願意自己的嗣子之位繼續被蕭貴妃與三皇子肖想下去了。他希望蕭瑞能儘快上京一趟,打着迎接太后與永寧長公主——興許還有四皇子——大駕的旗號,順便公佈自己真正的身份。哪怕不能求得皇帝冊封他爲燕王世子的旨意,好歹也要謀一個王府子弟的正式冊封,比如某個郡王名頭什麼的。即使皇帝有什麼別的想法,好歹燕王的兒子不至於一無所得,還要靠日後的嗣子施捨幫襯。

從前燕王妃根本沒擔心過,皇帝會拿三皇子替換蕭瑞這個真正“過繼”來的“嗣子”。可今日燕王得了永寧長公主的信,卻急急忙忙地催兒子回去,還希望蕭瑞能上京去謀一個正式的冊封,哪怕是不能立時封世子,也要確定一個名分。這就讓燕王妃心裡生出了猜疑。

至於三皇子,永寧長公主也好,太后也好,都不覺得是什麼問題。蕭貴妃確實做了壞事,不管她是否是曹皇后遇刺案的真兇,她身上都洗不白。既然如此,她會受懲罰便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只要三皇子沒有摻和生母的勾當,便仍舊是一個清清白白的皇子,僅僅是在女色一事上,犯了些不痛不癢的錯處,由皇帝訓斥一番,罰個一半半載的俸,也就過去了。等他出宮開府,正式迎娶了正妃藍氏,便可以封王了。做不成太子或燕王世子,他也會擁有自己的親王爵位,一輩子富貴安逸不缺,還用得着肖想別的?

燕王妃聽得心酸不已,一臉的欲言又止。

如果皇帝心裡依然抱有這樣的念頭,只怕也同樣存着有朝一日要把蕭瑞認回去的想法。可這種事怎麼可能做到?

太后還在呢!

皇帝也拉不下這個臉!

但有些事,皇帝可以一日拖一日,拖到他死的那一天,蕭瑞又怎麼可能一直這麼沒名沒分地拖下去?!

(本章完)

第853章 探望第718章 抵達第592章 上門第1481章 說服第149章 伴讀第851章 憂慮第1024章 謙卑第1411章 宗室第1462章 分說第857章 分析第1217章 冊封第1336章 事業第1463章 立場第1678章 安葬第1204章 讒言第11章 無恥第864章 猛藥第670章 錦包第1418章 提醒第901章 口角第75章 情報第503章 拜訪第17章 打聽第1086章 起意第363章 捷徑第189章 手足第113章 病了第1399章 打聽第699章 建議第103章 相對第157章 送人第1122章 朱瑞第791章 擔憂第1148章 提醒第574章 回信第1148章 提醒第336章 動搖第614章 哀求第863章 待客第461章 捎信第1517章 遇見第1026章 串門第339章 開店第226章 說服第667章 宴請第1348章 翁婿第922章 撇清第517章 原委第515章 團聚第1319章 受教第1559章 野望第1274章 怨氣第1171章 相看第396章 慕林第172章 安排第975章 消息第601章 威脅第1277章 喜宴第1158章 建議第1175章 客商第114章 侍疾第377章 警告第654章 旅途第515章 團聚第572章 葬送第1387章 底氣第931章 再會第315章 信後第1026章 串門第154章 誤導第1346章 請求第307章 太宗第610章 搪塞第1041章 緣故第982章 宴罷第275章 勸誡第783章 好消息第1648章 送行第498章 心涼第696章 障礙第573章 痛哭第1361章 夜談第1007章 大雪第1663章 安定第157章 送人第1639章 補藥第887章 意動第785章 沉默第1569章 共識第15章 假信第813章 送禮第383章 算計第173章 振作第648章 無言第989章 建議第649章 配合第741章 女婿第812章 耳目第438章 病重第1342章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