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抵達

第1168章 抵達

五月中旬後期,“四皇子”快馬趕到了北平城。

他是帶着數名心腹近侍與護衛,輕騎簡從先趕過來的,大隊儀仗還隨行在後,聽說這會子還沒出山東呢。進城的時候,他也是騎馬飛奔而過,有燕王府的衛士在前頭引路,也沒什麼人挑剔他在城中縱馬。而且看到他幾乎連個正臉都不露,風塵僕僕的,一路沒停,就直接進了紫禁城,擔心祖母病情的孝順好孫子形象鮮明無比,還有誰會在雞蛋裡挑骨頭呢?人人說起來,都道四皇子真是個極孝順的好皇子,不枉費太后與皇上都這般寵愛他了。

沒人知道,“四皇子”進了紫禁城,就在慈寧宮內殿與正主兒做了交換。才進城的那位迅速換上了侍衛服,低眉順眼地退到了邊上,隨行人員裡,主事的新任典膳正卞大人迅速把來的途中遇到的幾件比較顯眼的事向四皇子本人做了報告,好方便後者日後圓謊。同時,卞大人也交代了他們一行在普陀山遇到的事,比如有當地世家企圖送美貌女兒討好未來的儲君,也有人稍稍有節操一些,送的是很難得的千里良駒,還有人半夜裡暗中窺視,以及隨行人員中有人私底下與外人接觸,目的不明,等等等等。

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是,隨行的內侍當中,有一人在自己隨身的行囊中準備了白布衣裳以及能刺激人哭出來的“香囊”。那衣裳可不是尋常白衣那麼簡單,更象是哭麻戴孝時穿的。這名內侍在御前也算有些地位,雖比不得那幾位總管資歷深,但也頗受重用,有些個嬌氣的毛病,不穿外頭人做的衣裳,說是很容易出疹子。如果說這名內侍認爲自己隨同四皇子前往普陀山上香禮佛,還有需要用到白布孝衣的時候,爲了身體不出問題就特地事先準備了一套私服……這裡頭的水可就太深了!

卞大人目前還不知道四皇子中毒一事,只當太后真個病了,皇帝下旨讓四皇子前來侍疾,是給小兒子圓場的,又見四皇子消瘦了不少,但氣色還行,就沒懷疑對方身體有什麼問題,只道:“殿下,那位公公行事古怪,雖說沒人禁止宮人出行時,隨身行李中不得帶孝衣,可這也太過晦氣了些。下官已經查問過,他家鄉並不在普陀,也沒有順道回去祭拜先人的可能。爲防萬一,下官讓殿下宮裡的公公出面,尋了個藉口,讓那名內侍留在了後頭的儀仗裡,省得發現了您不在隊伍中,平白生出變故來。”

四皇子心裡卻有數,知道這名御前內侍就算不是給自己下毒的人,也會是知情者,估計是擔心他中毒後,死在普陀山,身邊的侍從需要穿孝時,只能從本地採買孝衣,怕自己穿不習慣,纔會事先備上一套。四皇子忍不住氣得笑了,笑得卞大人莫名其妙:“殿下?”

四皇子見狀,對他更加滿意了,便直接問他:“你願不願意做我的長史?”

卞大人有些受寵若驚,不過他本質上還是個相當本分的讀書人,自不會做恃寵生嬌的事,便恭恭敬敬地回答:“下官當不得殿下這般盛讚。下官只是儘自己的職責罷了。不曾出錯,都是上天在保佑殿下。下官不敢居功。”

審理副做得一兩年,就可以升做正六品的審理正,一步跨過去就是兩級了,但由副職升爲正職,不過是尋常事罷了。四皇子認爲自己一言可決。而等到卞大人成爲了正六品的審理正,離長史官也就只差一步了。他有能力,人品也好,四皇子相信父皇會看得到這人的好處,不介意擡舉一下小兒子看好的屬官的。

卞大人嚇了一跳,隨後定了定神,答道:“下官如今僅是八品的典膳正罷了,王府長史卻是五品的官職,下官資歷還不足以擔當這等重責。”

四皇子清楚自己很有可能會成爲下一任儲君,到時候王府屬官就會變成東宮屬官,卞大人的職位自然又會有所不同。但眼下京中局勢膠着,太子沒有大過錯,皇帝想廢也沒那麼容易,天知道這事兒會拖得幾年?四皇子決定要先做好自己開府封王的準備,該辦的事就得辦起來,不能總想着以後立了儲就能如何如何。

四皇子卻不覺得這是什麼問題:“你是正經二榜進士,給我做典膳正,本就太過委屈了。如今你立了功,升官也是理所當然的。直接升爲長史,當然不行,但你可以先給我做審理所的審理副,這是正七品的官職,配得上你進士的出身。橫豎我還未正式開府,審理所主理府中推按刑獄之事,你其實沒什麼事可做的,仍舊跟在我身邊就好了。”

四皇子心裡有成算,對於自己看好的臣子,是會不遺餘力提拔籠絡的。

他若是不能順利立儲呢?即使只是封個王,日子還不是照樣要過?!

不開府,他一輩子在深宮裡做個處處依從皇父之命行事的小皇子,即使再受寵愛,也終究沒有自己的力量。危機到來的時候,他如何能保護自己,保護母妃與父皇?

四皇子回過神來,看向他,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卞大叔,你做得很好,我就說過,你一定沒問題的。這回我的普陀山之行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餡,多虧了你安排得當,可以說是頭一份大功!你想要什麼賞賜?回頭我去求皇祖母,什麼都能求來給你!”

卞大人雖受寵若驚,但面對這樣的貴人青睞,想想以後可能會擁有的錦繡前程,也有幾分心動了。他雖沒有明白地表示什麼,但一言一行,無不表明瞭自己的態度。

他已經是四皇子的心腹重臣了。

隨後太后與燕王又分別召見了卞大人,後者這才知道了許多自己此前一無所知的機密,背後出了一身冷汗,想想都覺得有些後怕。

他主動對燕王說:“那名可疑的內侍始終不見殿下毒發,只怕心裡已經起了疑心。這會子殿下與下官都不在儀仗隊列中,無人彈壓,此人也不知會不會尋機外逃。”

燕王想起了先前在徐州失蹤的內侍與皇城侍衛,眯了眯眼:“先命人尋個藉口,給儀仗那邊傳信吧,暫且不要打草驚蛇。若是那內侍逃走,立刻讓人將他拿下,秘密押送到北平來。若是他不逃,等他進了北平城,我自有法子對付他。眼下,你且待在四殿下身邊,先幫他把這場戲演好了再說,不能讓人發現,四殿下從頭到尾,都沒有去過普陀!”

(本章完)

第1180章 近況第76章 作死第326章 機宜第1606章 母子第1279章 次日第421章 猜測第1226章 醮戒第780章 赦免第207章 動搖第375章 猜測第571章 來信第116章 好宅第630章 火力第1623章 賞賜第84章 舍財第1154章 緣由第7章 金手指第1382章 打聽第1446章 碰頭第654章 旅途第1596章 當年第461章 捎信第1195章 密摺第85章 滲人第1299章 犯愁第241章 看清第1414章 壽宴第721章 慈父第894章 對策第406章 家宴第1235章 體貼第1543章 清除第1628章 笑話第952章 八字第1235章 體貼第1227章 辭別第885章 乖巧第577章 謝禮第1487章 太后第750章 親緣第641章 渠道第1578章 求助第161章 死訊第1462章 分說第1377章 安頓第1061章 喜報第470章 羞恥第794章 釣魚第24章 南屋第489章 閒言第217章 失言第627章 暗示第275章 勸誡第172章 安排第1585章 轉移第278章 閒話第1321章 顧慮第1210章 門外第414章 要挾第205章 提醒第71章 姑嫂第1274章 怨氣第1277章 喜宴第668章 不言第388章 安撫第491章 調養第103章 相對第387章 善後第316章 閒書第843章 獎勵第49章 討論第1194章 應對第1404章 抱怨第1491章 湄如第1616章 相勸第1461章 抽薪第418章 捎話第838章 新居第1648章 送行第262章 前來第983章 進言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第1277章 喜宴第570章 關照第1389章 應酬第1391章 召見第211章 端午(上)第868章 表揚第687章 商議第1670章 交接第21章 忽悠第1354章 獎勵第975章 消息第122章 轉變第289章 教導第1425章 隱秘第466章 自薦第170章 花銷第1120章 差別第1332章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