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衝突

第1445章 衝突

今年的小年夜,燕王府一家位於京城的三口人安靜地圍坐着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就算是過去了。

燕王對於這種情況沒什麼不滿的,只是有些想念妻子和女兒。女兒還能跟女婿與親家們一同度過佳節,妻子卻多半隻能獨守燕王府,連新年也是獨自守歲了吧?這讓他頗爲牽腸掛肚。若不是京城這邊的事情太多太複雜,他無論如何也走不開,是絕不會放着妻子孤單過年的。

不過不要緊,只是一年而已。等到明年,他會陪在妻子身邊,不會再讓她過一個孤獨的新年了。

燕王收回思緒,微笑着看向面前的兒子與兒媳,誇獎了好些話,又鼓勵了幾句。等晚飯吃完,他就讓小兩口回房去了。良辰美景,恩愛的小夫妻倆就該一處相守,不需要陪他這個老父親聊天的。

但朱瑞平日裡沒少跟妻子聊天,並不在乎這幾個時辰的功夫,於是他硬是留下來陪老父親聊到了月上中天,謝慕林也不例外。自打她在京城開拓了自己的人脈圈,每日裡哪怕不能在各種宴會交際場合上與新結識的親戚朋友們交流,也能通過書信往來互通有無,所以消息頗爲靈通。今晚上小年夜,說正事似乎太過煞風景了,一些輕鬆愉快的八卦小道,正好拿來做談資。

這一夜,燕王府一家三口都過得頗爲愉快,聊完天后各自回房,睡了個好覺。次日清晨起來,燕王與朱瑞剛吃過早飯,還沒出門辦事去呢,就聽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

昨天晚上,有兩波士兵在京城街面上發生了衝突,正撞上一位御史經過,把那位御史的車給砸壞了。御史氣憤不已,哪怕都快到朝廷封筆的日子了,還是立刻寫了一封檄文上呈,向皇帝狠狠參了那兩波士兵所屬的衙門一本。

說來也巧,這兩波士兵,分別歸屬禁衛軍與京西大營,本是因爲都是外地籍貫,家不在京中,所以小年夜裡就拉上相熟的同袍到街面上找家酒樓飯館什麼的用餐的,然後在店門前遇上了。雙方人馬自己都說不清,是如何發生的口角,反正等雙方領頭的人醒過神來時,他們的人已經相互扭打起來了,又恰恰好死不死地撞壞了一輛停靠在旁邊的馬車,好死不死這馬車還是屬於一位御史的,這御史雖然不在車上,卻有個侍候他多年的老僕就坐在車裡喝酒,被撞出了車外,摔得不輕。御史見老僕受了傷,也顧不上責備他偷偷喝酒了,先拿那打架的罪魁禍首出氣。

也合該這幾個士兵運氣不佳,據說奏摺呈到皇帝面前時,正趕上皇帝心情不好,剛剛又被太子氣着了的時候。太子明擺着軟硬不吃,皇帝廢他之心極堅,卻不會在快過年時下這種旨意,只好暫時忍氣放過他。回頭瞧見有本奏摺撞上槍口上,皇帝還不得把怒火都發泄在那幾個闖禍的士兵身上麼?!

本來這種小衝突,一年也會有幾回,但這回既然撞在了槍口上,皇帝要發作,任誰也沒轍。

於是,禁衛軍那邊,那幾個涉事士兵的直屬上司直接被抹了職,回家吃自己去了,涉事士兵本身自然也不例外。隔了一層的幾個上司,輕的被罰俸,稍重一點的被降職,還有外調到地方上去的,最慘的一個被調去守先帝的皇陵了!他們個個都忍不住暗暗叫苦。

更糟糕的是,皇帝正在氣頭上,還勒令他們要儘快動身,十日之內就得離京,算算日子,他們頂多只能在家裡過完大年初三了!竟是連一個新年都沒法好好過。但這又有什麼法子呢?皇命難違,他們除了抱怨生事的那幾個人,還有害得他們受了池魚之災的京西大營士兵,以及把事情鬧大的御史以外,也沒別的法子可想,唯有老實收拾行李,預備出京,以後再慢慢想辦法調回來。

京西大營那邊也同樣是一片愁雲慘霧。涉事的士兵裡,既有從前蕭明德將軍舊部的下屬,亦有新來的宗室將軍朱恪晌的親兵。雙方本來是有人好意替他們講和的,結果攤上這麼一件事,還講什麼和?雙方的仇怨更深了,彼此都埋怨是對方引發了衝突,連累到自己身上。哪怕有蕭琮想辦法從中調和,那蕭將軍的舊部也不是很買賬。

畢竟他忠於的是柱國將軍蕭明德,而不是蕭明德之子蕭琮。蕭琮這位少將軍雖說行事是爲了蕭家的前程好,但做兒子的忤逆父親就是不應該!蕭明德的舊部看蕭琮不順眼,自然看不上與蕭琮格外親厚的空降兵朱恪晌了。對於京西大營的大權,他一點兒都不想讓出去。

於是,這位舊部力圖保住自己的幾個士兵,卻失敗了,只得想辦法安排好他們今後的去處,回頭再看蕭琮與朱恪晌,心中怨氣更盛。

朱恪晌也沒得着好,雖說親兵都是他帶過來的,不在京西大營當兵了,也可以回東原王府二房效力,可他在京西大營過得不順,如今身邊再少了心腹,越發不稱意了。他還收到了兵部加急下達的調令,要把他與那位蕭明德舊部分別調往北方邊鎮,他去的是宣府,後者去的是榆林。兩人起碼都要在當地待足一年,美其名曰“歷練”。

雖然聽起來,宣府與榆林都是九鎮之一,但前者生活環境更好,也相對更和平安穩些。有傳聞說這是皇帝照顧宗室,怕他受不住邊疆清苦,纔給朱恪晌安排了這麼個地方。只要他能在這一年裡立下軍功,一年後調回京城,就有足夠的資格升職了。一年的邊疆歷練時間,分明是想要意思意思地給他拼湊出一份象樣的履歷,好爲將來的破格提拔打好基礎。這是對他的優待!

然而……宣府眼下太平無事,不象榆林時不時還會有小規模的戰鬥發生。朱恪晌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能謀得一項軍功,順利在一年之後升職回京。若是這一年裡,那位蕭將軍的舊部先他一部積累了軍功,調回京城,那京西大營的兵權就沒他什麼事兒了!

更糟糕的是,爲了填補他們兩人外調後留下的空缺,兵部隨後又下達了命令,臨時調杭州將軍金鵬入京接掌京西大營。這位同樣是蕭明德將軍的舊部,但他是京西大營出去的,無疑比朱恪晌更有份量,更得人心。

他還跟調去榆林的那位蕭家舊部,是多年好友,過命的交情,想必也更願意與老友繼續做同僚吧?

(本章完)

第247章 颱風第778章 告狀第1350章 宵夜第895章 決定第618章 團聚第854章 怨氣第1273章 人選第237章 誤導第258章 複診第353章 長草第1022章 大夫第896章 提醒第1557章 萬家第8章 搜查第1587章 請求第39章 清點第255章 說服第1331章 討論第1427章 舊人第26章 傳話第684章 老叔第1191章 回門第1004章 勸母第1532章 插曲第470章 羞恥第1291章 看開第156章 勸說第1257章 討論第349章 織課第21章 忽悠第1013章 交易第1369章 厚顏第682章 咬牙第772章 光彩第163章 安慰第333章 勸誘第627章 暗示第928章 壞消息第236章 書信第1369章 厚顏第381章 一夜第250章 狼狽第1540章 清查第1616章 相勸第1180章 近況第1441章 平昌第904章 捧殺第1299章 犯愁第1332章 中秋第976章 氣憤第1343章 悔恨第128章 相勸第209章 教母第515章 團聚第719章 客人第886章 決定第1271章 反響第248章 平望第1234章 文淵第502章 腹黑第1462章 分說第1551章 發瘋第1412章 線索第911章 母親第1048章 懷疑第495章 邀約第371章 結好第773章 相見第1291章 看開第575章 糾結第64章 警告第1410章 猜忌第1001章 本子第756章 不安第807章 婚事第334章 飛梭第1651章 效忠第438章 病重第781章 婚姻第389章 告誡第1051章 情報 萬第1627章 醒悟第475章 別居第1583章 心虛第778章 告狀第1474章 佛堂第486章 次日第126章 提醒第677章 藥鋪第635章 回朝第1380章 請帖第962章 演戲第1618章 添堵第970章 忙碌第193章 接連第319章 察覺第720章 黃岩第860章 驚聞第1071章 緣由第955章 夜訪